【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探究9100字(论文)】_第1页
【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探究9100字(论文)】_第2页
【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探究9100字(论文)】_第3页
【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探究9100字(论文)】_第4页
【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探究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研究内容摘要如今,民事主体保护自身名誉权的意识逐渐提高,司法实务中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与日俱增,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冲突愈演愈烈。创作自由不是无边界的绝对自由,平衡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关键在于准确认定文学作品在何种情形下可构成对民事主体名誉权的侵害。司法实务在认定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时存在着认定标准不统一、举证分配不当等问题,准确认定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统一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认定标准的核心。关键词:文学作品名誉权侵权认定标准目录TOC\o"1-2"\u一、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1(一)文学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判断标准不一 1(二)原告对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过重 2(三)举证责任分配不当 2二、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法律分析 3三、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标准 5(一)文学作品作者存在加害行为 5(二)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确有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 6(三)作者的加害行为与现实人物名誉受损的事实有因果关系 7(四)作者主观上存在过错 7参考文献 10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如今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与日俱增,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冲突愈演愈烈,创作自由与名誉权都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二者位于同一位阶,同等重要,但创作自由并不是无边界的绝对自由,解决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冲突的关键在于准确认定文学作品在何种情形下侵害名誉权。然而,司法审判中在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上仍存在较多分歧,构建一套统一的认定标准是当务之急。只有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一套统一的侵权认定标准,才能逐步划清创作自由的边界,实现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在2010年前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只有10几个,2010年至今案件数量已增加到15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的案件都是原告方胜诉。即便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已经明确,司法实务仍不能形成统一的侵权认定标准,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在认定上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文学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判断标准不一在“赵尚志”冯景华冯景华诉黑龙江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侵害名誉权纠纷案,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哈民一民终字第556号民事判决书。在“周西成演义案”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诉刘守忠、《遵义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2年第2期。中,作品中的几个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同姓,名字十分相像甚至采用了谐音的命名方式,并且作品中几个人物的身材、容貌等特性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大同小异,法院认为作者使用了影射的方式使得认识现实人物的读者读了该作品便能将作品中的几个人物与现实人物一一对应,并且可以排除作品中的人物是现实中其他人的可能性,从而认定该文学作品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诉刘守忠、《遵义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2年第2期。两个案件中的法院虽然都对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进行了特征比较,并得出了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存在部分特征相似的结论,但是最终的认定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法院对文学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判断标准不一。(二)原告对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过重在董永良董永良诉北京市金星煤气水暖安装公司侵害名誉权纠纷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京02民终第4955号民事判决书。一案中,法院要求原告举证证明其社会评价因被告的行为降低,此举显然不当地加重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因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直接表现既不是财产损失也不是人身损害,而是名誉受损,进而使被侵权人感到委屈、气愤、不安、担忧、精神痛苦,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反常、自闭等精神或心理疾病,这种损害是无形的,被侵权人往往难以找到证据直接证明,所以应采用事实推定的方式,即有证据证明文学作品内容具有违法性的,即可合理推定社会大众对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会降低,被侵权人的名誉会受到损害,原告对于其名誉受损的后果的证明并不是必要的。董永良诉北京市金星煤气水暖安装公司侵害名誉权纠纷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京02民终第4955号民事判决书。在陈玉宝案陈玉宝、林珠诉厦门日报社、郭桂花侵害名誉权纠纷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厦民再终字第6号民事判决书。中,法院要求原告就涉案文章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此举也加重了原告的举证责任,认定文学作品与名誉受损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规则,即以一般社会智识经验作为判断标准,文学作品中的违法内容若有引起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社会评价降低这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实际上文学作品的违法内容也确实引起了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社会评价降低这一损害结果,那么二者就具有因果关系。文学作品确有违法性且原告的名誉确实受有陈玉宝、林珠诉厦门日报社、郭桂花侵害名誉权纠纷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厦民再终字第6号民事判决书。(三)举证责任分配不当在“赵尚志”冯景华诉黑龙江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名誉权纠纷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黑01民再2号。一案中,在认定文学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时,再审法院要求被告举证证明在文学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地点,除原告祖父(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外,还有与“冯界德”(作品人物)同名的其他人物存在,也即冯景华诉黑龙江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名誉权纠纷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黑01民再2号。为解决司法实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尽快形成统一的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标准。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法律分析针对文学作品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已在行为违法性层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已经发表、作品以真人真事或特定人为叙述对象、作品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三个方面。作品的发表即作品作者向不特定任何人公开作品内容,至于公开的人数并不做要求,发表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的作品即便实际阅读人数只有一个人,也可以视为作品已经发表,若作者只向特定人披露作品内容,并且该特定人负有保密义务的,则不属于作品的公开发表。衣庆云:《对发表权诸问题的再认识》,载《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第57-60页。对于文学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认定,通常只关涉到非纪实类文学作品,因为非纪实类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不会采用现实人物的真实姓名,认定此类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需要结合文学作品的内容具体分析。“赵尚志”案中的作品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其作品人物“冯界德”与现实人物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姓名同音,工作内容相似,部分人生经历重合,且作品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地点确有现实人物本人存在。“风声”案裘甲诉麦某名誉权纠纷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浙杭民终字第1508号民事判决书。中,作品主人公的房屋“裘乙”所在的地方与原告的房屋虽在同一片区域,但“裘乙”的详细地址、大小、布局等和原告的房屋都有所差异,并且小说的时间设定也不是原告所处的时代,小说主人公的家庭成员组成也与原告完全不同,完全不能排除作品主人公是其他人的可能,该作品不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由此可见,非纪实类文学作品如果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那么其作品的人物形象势必与现实人物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之处,这种相似性是认定文学作品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必要条件。然而,非纪实性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虚构性,其人物形象往往是东拼西凑形成的,这就会导致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在某些特征上必然存在不同,法院在比较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的相似性时就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原告可以举证证明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的相似性,被告也可以举证证明二者的差异性。因此仅仅根据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存在部分相似性便认定作品是以特定人物为叙述对象是不够准确的,这种相似性还需要达到以下条件:认识现实人物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裘甲诉麦某名誉权纠纷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浙杭民终字第1508号民事判决书。对于侮辱、诽谤的认定,侮辱即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其表现方式通常包括行为侮辱、语言侮辱、文字侮辱等方式,但对于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侮辱则只能表现为文字侮辱的方式。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一般认为,若文学作品中存在对其他民事主体使用的明显的攻击、谩骂性的侮辱性词汇即可认定文学作品中有侮辱内容,如在彭家珍案彭家惠诉《中国故事》杂志社名誉权纠纷上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第6期。中,《祸祟》是以辛亥革命的历史和事件人物为背景创作的纪实类文学作品,在涉及真实人物的基本生平时理应做到如实叙述,尊重历史人物的名誉权,在作品中作者将在辛亥革命中为推翻清王朝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彭家珍描述成“恶魔”、“黑寡妇豢养的一条癞皮狗”,此举被法院认定为侮辱。当然,对文学作品中存在侮辱内容的认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中出现侮辱性词汇上,有的作品内容中并没有针对其他民事主体的明显的侮辱性词汇,但文字间无不透露着贬低、敌视与恶意,有时这种“含蓄”地讽刺甚至比直接地攻击、谩骂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深,给作品指向的现实人物带来的名誉损害更严重,对于此类内容需要谨慎辨别,结合一般社会大众的普遍观念确认其是否具有侮辱性质。诽谤即捏造并公开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与名誉的行为。文学作品中的诽谤内容不仅要求具有虚构性还要求该虚构的内容应是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相违背的足以损害他人的名誉的负面内容如:不正当两性关系、违法犯罪行为等,还是以前述的彭家珍案为例,彭家珍本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祸祟》作者却将其塑造为投靠英国情报机关的卖国贼,除此之外,作品中还捏造了彭家珍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事实,法院认为作者严重歪曲了历史人物彭家珍的形象,损害其人格,侵害了其名誉权,是诽谤行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的褒扬评价或对他人名誉的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彭家惠诉《中国故事》杂志社名誉权纠纷上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第6期。刘文池诉邯郸文化杂志社、孔宪振侵害名誉权纠纷,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邯市民二终字第76号民事判决书。认定一部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不仅需要文学作品具备上述违法性,还需要满足侵权责任的其他构成要件,鉴于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侵权责任并不是《民法典》规定的特殊的侵权责任类型,故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是一种一般的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张新宝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三、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标准鉴于前文已经详细分析了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在行为违法性层面的认定,下文对此部分内容只进行简要概括。(一)文学作品作者存在加害行为1.文学作品已经发表张红:《文学作品中的名誉权侵权责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83-87页。如果作者没有将文学作品公之于众,文学作品内容未被除作者以外的第三人掌握,自然不会造成其他民事主体社会评价的降低,即使文学作品中含有侮辱、诽谤其他民事主体的内容,也不构成名誉权侵权,此属于作者的创作自由,不应予以限制。如果第三人将作者未发表的文学作品泄露、公开从而造成了他人名誉的损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应当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石宏:《民法典视角下的名誉权保护制度》,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1年第1期,第34-44页。,同时,该第三人也侵害了文学作品作者的发表权,要对作者承担侵权责任石宏:《民法典视角下的名誉权保护制度》,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1年第1期,第34-44页。文学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否指向现实人物是认定文学作品是否侵害名誉权的前提和关键。纪实类文学作品通常在文章中直接使用他人的真实姓名和事迹,一般可以直接认定其是以真人真事作为叙述对象的。对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是否具有相似性是认定其是否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前提,可以比较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的体型、容貌、身份、工作和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若二者在这些方面不具有相似性,则不能认定作品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若二者具有共同之处,且认识现实人物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联系在一起,认为作品的叙述对象就是现实人物,排除是作品人物是其他人的可能性的,则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以认定作品是以特定人为叙述对象的。文学作品中存在侮辱、诽谤等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内容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是侮辱和诽谤。侮辱一般表现为作品中存在对其他民事主体使用的明显的攻击性、谩骂性的侮辱性词汇,具有贬低他人人格、恶意损害他人名誉性质的“含蓄”讽刺也可以认定为侮辱。值得注意的是侮辱与批评的不同,根据《辞海》,批评是指“评论是非好坏,通常针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或加以攻击。”侮辱与批评的主要不同在于:侮辱一般是出于恶意,针对的是人,其目的在于损害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批评则一般是出于善意,针对的是事,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改正缺点和错误;侮辱一般使用的是攻击、谩骂的语言,批评则不然,作者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进行合理的批评不应被认为是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张红:《事实陈述、意见表达与公益性言论保护——最高法院1993年<名誉权问题解答>第8条之检讨》,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06-117页。诽谤一般表现为文学作品中存在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相违背的负面内容如:不正当两性关系、违法犯罪行为等,此外,作品作者还要注意对自然人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是叙述真实就一定不侵权,作者若通过发表文学作品的方式公开自然人的私密信息和私密活动,同样会构成隐私权侵权。(二)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确有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由于损害结果的无形性,应采用事实推定的方式,当原告有证据证明前述文学作品内容具有违法性的,即可合理推定社会大众对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会降低,被侵权人的名誉会受到损害,如在“无悔人生”一案中,法院认为原告名誉是否受到损害应以客观存在的标准为依据,只要受害人证明有损害名誉权的行为存在,不需证明实际损害发生,即可认定损害名誉权,也就是应以受害人以外的社会公众知悉为依据确定受害人的名誉是否遭受了损害。彭德初、沈绍球、叶鄂兰、余功蓉诉肖耀庭名誉权纠纷案,临澧县人民法院(2011)临民一初字第131号民事判决书。此案中,《无悔人生》存在侮辱、诽谤原告的内容,熟悉原告的人在阅读《无悔人生》后都对原告产生了怀疑、抵制的想法,另有证人证词证明《无悔人生》出版后,原告受到了很多阅读过它的人的私下非议。在证明了文学作品存在侵害彭德初、沈绍球、叶鄂兰、余功蓉诉肖耀庭名誉权纠纷案,临澧县人民法院(2011)临民一初字第131号民事判决书。前述这种事实推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社会经验,采用一般理性人标准,实际上是假定了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的观念与当下推崇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会对文学作品中对被侵权人的侮辱、诽谤内容做出抵制的反应,降低对被侵权人的评价,该标准排除了少数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不同的群体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对被侵权人的评价可能不会降低的情况,仅管这些群体的评价也是对被侵权人社会评价的一部分,但一般理性人对被侵权人的评价才是决定被侵权人名誉高低的核心。刘建民:《论侵害名誉权的认定》,郑州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值得探讨的是,这种事实推定也存在着弊端,其忽视了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在文学作品发表前的社会评价,也就是说如果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社会评价在文学作品发表前就已经评价不良,即便文学作品存在侮辱、诽谤的内容,发表后也不会对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有多大影响,社会公众对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社会评价不会因此大幅降低。由此可见,在进行事实推理时,除了需要考虑发表的文学作品存在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内容外,更需要对比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社会评价在文学作品发表后是否有实质性下降,如果没有实质性降低则没有损害事实,不能认定文学作品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三)作者的加害行为与现实人物名誉受损的事实有因果关系判断文学作品内容与名誉受损的损害事实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应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规则,若根据一般社会智识经验,文学作品内容可导致文学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名誉受损,现实人物确实名誉受有损害的,原告无需再单独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此举减轻了原告举证责任的同时也提高了司法审判的效率,体现了审判的灵活性。(四)作者主观上存在过错在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中,故意通常是指文学作品作者明知会发生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名誉受损的结果,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态度,可以说作品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损害他人的名誉,具有发泄私愤的情绪,如在“周西成演义案”中,作品作者因为与原告产生矛盾,说过要报复原告,并且在作品出版后对人说过将原告写进作品中是有原因的,法院认为作者明知作品出版后会损害原告的名誉,仍积极追求原告名誉受损的结果,具有侵害原告名誉权的故意。在“无悔人生”案中,《无悔人生》作为文学作品虽允许在细节上进行虚构、艺术加工,但在涉及到原告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情节时应当在大体上与原告相一致,该纪实文学作品作者认识原告,却在作品中对原告进行侮辱、诽谤,贬低原告人格,作品出版后作者又在一定范围内分发、传播作品,使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了原告名誉受损,并且作者在与原告争执的过程中说过:“既然你做的出来,凭什么我不能写?”作者对原告的名誉受损的结果显然具有希望或放任的故意心态。张瑞:《小说侵害名誉权的界定》,载《中国审判》2010年第8期,第82-83页。过失通常指文学作品作者应当预见到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名誉会受到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名誉受损的结果发生的态度,这种过失一般表现为文学作品作者违反了注意义务,即作者在引用其他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文学创作之前应审慎核查内容的真实性。在纪实体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中,一些网络平台、出版社等审核、出版机构也会成为侵害名誉权的主体,因为其同样没有尽到审慎核查的义务,具有过失。如在“荷花女”一案陈秀琴诉魏锡林、《今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0年第2期。中,《荷花女》是以真人真事为叙述对象的文学作品,作品中使用了人物的真实姓名吉文贞和陈秀琴,作品陈秀琴诉魏锡林、《今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0年第2期。故意相对于过失来说态度更为恶劣,可责难性更强,因为故意对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的预见程度更高,并且过失是并不希望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发生的,对于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持根本的否定态度,而故意则对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持积极追求或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在其他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无论文学作品作者是故意还是过失都会被认定为侵权,区分故意与过失虽然对认定是否侵权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侵权人的责任承担还是有影响的,故意的主观恶性更大,理应比过失承担的责任更重。司法实践中对于侵权人主观心态是故意还是过失的认定通常比较困难,对此应结合侵权人写作时的认识水平和客观上侵权人与被侵权人的关系、文学作品内容、写作参考素材的准确性等诸多因素加以分析,对于当下司法审判中部分法官不严格区分侵权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还是过失,统一认定为过错的现象应予以纠正。如果文学作品作者主观上既没有损害他人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尽了合理的注意、核实义务,没有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过失,则不能认定其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实质就是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冲突,解决该冲突的关键就在于明确文学作品在何种情况下构成对民事主体名誉权的侵害,只有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一套统一的侵权认定标准,才能逐步划清在名誉权保护层面创作自由的边界,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从而实现创作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最后,实现文学创作和名誉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绝不能被动地依靠法官的一纸判决书,等到法院审判结束,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早就受有损害了,就算最终胜诉,也很难恢复到权益原本的状态,应尽量避免权益冲突的产生,这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多多少少都是从现实中挖掘灵感并进行艺术再加工的,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反映社会现实,所刻画的人物必然有现实人物的影子,即便文学创作者完全通过想象与虚构完成了一部作品,因为现实生活的复杂丰富性,也很难保证作品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完全不同,如果仅仅因为作品人物与现实人物有相似之处,作品人物又刚好是个反面人物,读者就对号入座认定作品侵害了其名誉权,那未免有些凭空揣测、牵强附会,如果每个读者都如此敏感,文学创作者要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怕是只能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长此以往,文学创作将会举步维艰,文坛将成为一潭死水,我国的文艺发展只会停滞不前。读者应当对文学作品的虚构性有着明确的认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轻易妄自揣测、对号入座,给文学创作者一个包容、健康的创作环境。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不应损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创作者应为了实现个人目标、繁荣国家文艺的目的进行创作,而不是为了报复他人、发泄私仇等不法目的进行创作,在以真人真事或特定人为叙述对象时,文学创作者应尊重作品所指向的现实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从媒体的角度而言,网文平台、出版社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校对、审核工作时,应当对使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的真实姓名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合理审查,如发现文学作品中具有侮辱、诽谤内容,要及时通知作者进行修改或删除,作者若坚持不予修改或删除,媒体应拒绝其发表或出版的请求,坚决杜绝为侵权作品提供传播途径。从立法者的角度而言,《民法典》的出台纵然为平衡创作自由和名誉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其中仅有一条法律是有关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的,很显然一条法律是不足以应对的,只有尽快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