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5)题每小题2分。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4.秋瑾的《满江红》中“”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答案】1.长烟落日孤城闭2.何日遣冯唐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为篱下黄花开遍【解析】易错字遣冯的卢霹雳弦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总能给人恬静的感觉,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妥帖,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家园的最常见的模样,不正是乡土中国的最典型的图景吗?(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①恬静()②田埂()(2)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A.承载阡陌交错B.错综复杂承担(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4)文中“故乡”一词用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强调B.表示引用C.表示讽刺否定D.表示特殊含义(5)我们学过的一篇小说叫《故乡》,它的作者是鲁迅。下面属于鲁迅作品的选项()A.《复活》B.《朝花夕拾》C.《济南的冬天》D.《我的叔叔于勒》【答案】(1)tiángěng(2)A(3)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4)A(5)B【解析】(1)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或担当、承受。承担:担负;担当。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阡陌交错:田间小路交错相通。(2)定语语序不当,“典型”修饰“乡土中国”而不是“图景”。(3)故乡仍是其本义,用引号表示突出强调。(4)《复活》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B.故不为苟得也(随便取得)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心)D.蹴尔而与之(踩踏)2.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针对什么现象写作本文的?(2分)3.第二段中,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2分)4.“此所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本心又指什么?(2分)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2分)【答案】6.“苟得”的意思是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7.一些人在利与势面前失去做人之本心,为利所动为势所屈。8.作者举“行道之人”“乞人”为守道义而宁可饿死的例子,说明人们把“义”看得比生命更珍贵,证明舍生取义的必要性。9.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天性、天良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向善之心、羞恶之心。10.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解析】6.B项“故不为苟得也”中“苟得”的解释不正确,应该是“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7.文章针对一些人在利与势面前失去做人之本心,为利所动为势所屈的现象,提出要坚守道义,保持本心的观点。8.第二段中,作者通过举例说明人们把“义”看得比生命更珍贵,因此即使面对饥饿和死亡,人们也不会违背道义。作者举出“行道之人”“乞人”为守道义而宁可饿死的例子,强调了舍生取义的必要性。9.“此所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上文中所描述的人们因为物欲驱使而做出的违背道义的行为,例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而“本心”则是指人的天性、天良,即人与生俱来的向善之心、羞恶之心。这是人内心的基本良知和道德情感,也是人类能够做出正确行为的基础。10.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见义勇为、伸张正义。在见义勇为时,我们应该量力而行,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在与坏人斗争时,我们应该同时斗智斗勇,尽量避免对自己的伤害和对生命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在珍爱生命的同时,也要勇于维护正义和公德。(乙)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5分)曾子衣①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致③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⑤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⑥君有赐,不我骄⑦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⑧其节也。”【注释】①衣:穿。②敝衣:破旧衣服。③致:送。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奚:什么,疑问词。⑥纵:纵然。⑦然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⑧全:保全,使……得以保全。1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1分)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12.从曾子身上你学到怎样的为人处世的原则?(2分)13.说出曾子怕鲁君的理由。(2分)【答案】11.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12.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13.怕鲁君骄横,怕自己“拿人手短”。【解析】11.本题要求给句子“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断句,需要结合句子结构和意义进行断句。句子中,“先生非求于人”表示“先生不是向别人索取”,其后应断开;“人则献之”表示“别人就会献给你”,其后应断开;“奚为不受”表示“为什么不受呢”,是一个疑问句,其后应断开。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12.曾子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廉洁自律,不贪不沾。他拒绝接受鲁君的封邑,不畏惧权势,也不贪图富贵,这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3.曾子害怕鲁君的理由有两点:一是他深知“受人者畏人”的道理,如果接受了鲁君的封邑,就会变得畏首畏尾,担心受到鲁君的牵制和威胁;二是他担心自己“拿人手短”,一旦接受了鲁君的封邑,就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无法保持自己的廉洁和正直。因此,他拒绝了鲁君的封邑,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廉洁品质。参考译文: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耕地,鲁国国君派人去送他一座城池,说:“请你用这个来修缮衣物。”曾子不接受。使者往返了多次,曾子还是不肯接受。使者说:“先生不是有求于人,这个礼物别人会向你献上,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东西的人会畏与人,给予别人东西的人会给人家显露骄色。纵然鲁君送给我,不是对我骄色相向,我也还是会畏与他。”最终曾子还是不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足够保全他的气节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祖母的记忆底片①祖母是84岁那年进城随我爸妈居住的,她几乎是被我们硬生生“绑架”进城的,她曾经发誓要在山里生活到死。②祖母进城以后,还是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她在阳台上望太阳的方向算计着时间,天黑就睡,天不亮就起床,吃饭时只夹一种菜,打雷时会习惯性地冲出门说要去收晒得粮食,等明白过来以后就自己傻傻地笑。③马路上,苍翠绿树中的麻雀叽叽喳喳叫成一片,祖母停下脚步,拍打着双手,她使劲跺着脚叫出声:“嚯,嚯,嚯!”那是祖母在吆喝驱赶着麻雀,在乡下养成的习惯,祖母担心麻雀偷吃粮食。④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多,祖母的身子骨垮了下来。她懒得出门了,眼皮耷拉,眼神无力,差不多每天都同我爸妈在家里坐着,常常是默默无言。⑤祖母87岁那年的一天,她推醒坐在沙发上睡着的我爸,喊出声:“龙大才!”“妈,你喊我啥?”“龙大才。”龙大才是我们老家村子里当年的一个生产队队长。⑥我爸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医生告诉我爸,老人家脑萎缩严重,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病。⑦我爸在屋子里黯然垂泪,自己的娘认不得儿子了,他内心受着煎熬。祖母摩摩挲挲地从怀里掏出手帕,走到我爸面前给他擦泪。我爸哭出声,一把抓住我祖母:“妈!”祖母混沌的记忆被擦亮,她叫出了我爸的乳名:“发娃,发娃。”但像这样清醒的时刻,大多只是回光返照的一瞬。⑧祖母88岁那年,大小便常拉在床铺上,我爸我妈每天要换洗好几次。祖母瞪眼睛,目光里是恐惧,也有恨意。更多的时候,祖母如一条躺在沙滩上的鱼,疲惫无力地一动不动。⑨我爸陷入了苦闷。有一天,一个老家的乡亲给我爸妈送来新鲜的土藕,祖母起床,一下子就叫出了那人的名字。我爸欣喜不已。来我家的乡亲们,祖母差不多都认出来了,还同他们断断续续地聊上几句,这让我爸更犯迷糊了。乡亲们说,老人家一直在乡里生活,她的记忆活在那里。⑩我爸又喊我堂弟开车,一同把祖母带回老家去看看。老家的好多房子都拆迁了,我爸搀扶着祖母,祖母迷蒙的眼神如突然被电光擦亮,她的目光从老家的山冈田野划过,她一一叫出了那些根植在心的地名:歪梯子、白杨湾、马鞍桥、千口山、大屋堡、罗家坳……我爸激动得满眼是泪。⑪祖母坐在山梁的石头上说,我不回去了,不回去了。⑫祖母回了城,晚上时,嘴里还在叽叽咕咕念着老家那些地名。⑬我爸从此常坐在祖母床前,默默陪伴着她,母子俩的世界不能交融。⑭但母子俩的血流之声还响在一起。我爸说,每天只要看到祖母躺在那里,虽不说话,但心里也踏实一些。只要祖母还在,我爸就还是一个孩子,老祖母的老孩子。⑮祖母90岁生日后的第8天,她的生命之灯,就在家里的床铺上静悄悄地熄灭了。祖母临终时,把一个灰布口袋抖抖擞擞地拿出来交给了我爸。等把祖母安葬在老家的土地里,我爸回来打开那个口袋,里面是裹了又裹的钱,从百元钞票到一元两元,一共是1239元。那是老祖母留下的遗产,祖母去乡里市场上卖核桃、卖鸡蛋、卖高粱换来的钱,她都攒着。⑯我爸后来问我,你祖母要是不进城,真能活上100岁?我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地下的祖母,能不能给我们从雾中飘来一个答案?14.文中说“祖母几乎是被硬生生‘绑架’进城的”,从哪几件事可以看出祖母来到城里后的不适应?请简要概括。(3分)15.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祖母如一条躺在沙滩上的鱼,疲惫无力地一动不动。16.文中说“母子俩的世界不能交融”“但母子俩的血流之声还响在一起”。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17.本文以“祖母的记忆底片”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4.①来到城里后,依然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如在阳台上望太阳算时间,天黑就睡、天不亮就起床等。②走在城市的马路上听到麻雀叫,会停下来跺脚叫出来驱赶。③因为不适应城里生活,“憋”出病来。15.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祖母在离开熟悉的农村生活后的痛苦、无助与绝望的生存状况,表达作者对祖母的疼惜。16.祖母的心中始终惦记着土地,乡村,且在祖母生病后,父亲并不能与她顺畅交流,所以说“母子俩的世界不能交融”,但父亲的心里,祖母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只要祖母还在,父亲就仍然是一个孩子,因此面对着祖母,父亲的心里是踏实的,所以说“母子俩的血流之声还响在一起”。17.①点明了文章的线索人物:祖母。②“记忆底片”提示了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关于祖母对农村记忆的往事。统领全文。③比喻,形象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14.从文中可以看出,祖母在城市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在农村时的生活习惯,如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听到麻雀叫会停下来驱赶等。同时,祖母的身体状况也因不适应城市生活而变差。这些细节都表明了祖母在城市生活中感到不适应。1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祖母比喻成躺在沙滩上的鱼,形象地描绘出祖母疲惫无力的状态。这种比喻生动、形象,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祖母的状态和处境。16.文章中提到“母子俩的世界不能交融”,指的是母亲和儿子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相互理解。但是,“但母子俩的血流之声还响在一起”,说明他们之间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虽然无法交流,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关爱。这种亲情关系超越了语言的障碍,是永恒不变的。17.文章以“祖母的记忆底片”为题,妙处在于它既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全文,又暗指文章主题,即祖母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眷恋。此外,“记忆底片”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新颖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个标题,读者可以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乙)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9分)唐德刚的读书观①唐德刚先生是史学大家,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作为一位历史名家,他所读的书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那么,他的读书经验是什么呢?②当今的书太多了,让人读不胜读。于是,“快读”这种方式便应运而生。唐德刚把“快读”形容为“跳高栏”,把“慢读”形容为“啃骨头”,并进而指出,对于经典类的书籍,还是要“啃”而不要“跳”。他说:“如果没有人拿着戒尺或皮鞭站在后面的话,读书是会偷懒的。再到难懂之处,不明不白之处、半明半白之处、索然无味之处,你会像跳高栏,一跃而过,永不回头。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笨经验,有些书,尤其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就不能‘快读'。相反的,对这种著作要去‘啃’,像狗啃骨头一样地去‘啃'。我个人的体会便是,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真是最大的乐事。所以从治学方面来说,‘跳高栏’和‘啃骨头’就是两个诚然不同的境界了。”③唐德刚少年时代曾读过《资治通鉴》,他以此为例,说明“快读”与“慢读”的不同:“我对《资治通鉴》只是‘读’过,而没有‘啃’过。对于这部巨著,我也曾‘跳高栏'地跳过一遍,从头跳到尾。我对《资治通鉴》有偏爱,数十年来,时时刻刻想再'啃’一遍,但却无此机运、勇气和决心来干这傻事。今见柏杨译《资治通鉴》,颇为羡慕。”④“读书写心得"也是唐德刚的经验,这条经验,是他的老师胡适教给他的:“记得胡适先生以前告诉我他读书和作文的要诀。他说读书有心得,一定要写下来。写下来之后,才能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多年以来,唐德刚一直按照胡适先生的指点去做,发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胡适先生这句话真是深得我心,因为我自己很早便有相同的体验。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识字不久,便由双亲和塾师引导,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日常见闻和读书札记很自然地就会变成日记的一部分。真的,写日记、札记最能帮助记忆;纵是忘记了,也能一索即得。"⑤唐德刚对胡适这位老师极为尊敬,但在学术问题上却毫不含糊。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出写文章的八点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这篇文章影响深远。但唐德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却颇有看法,他写了《刍议再议——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胡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逐条进行批驳。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唐德刚的另一条读书经验—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公认的观点,并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⑥唐德刚先生之所以成为史学大家,或许得益于这样的读书方法。18.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A.读书若无人督促就会偷懒,读到难之处、索然无味之处,难免会跳过。B.唐德刚认为,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是乐事。C.从治学方面来说,“跳高栏”与“啃骨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D.唐德刚能成为史学大家,是因为他向老师胡适学到了恰当的读书方法。19.唐德刚有哪些读书经验?请简要概括。(2分)20.其实,“快读”与“慢读”各有好处,请结合本文和你的读书经验,举例谈谈你如何运用这两种阅读方法。(3分)2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18.D19.①读经典要“慢读”(读经典要“啃”骨头);②读书要随时写心得;③读书要坚持自己的独立精神(读书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20.例一:文章提到,“快读”是应对当今社会书籍繁多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对于经典类读物必须慢读,我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像《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经典名著,必须细细品读,常读常新,而新闻或通俗读物,只要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即可。例二:唐德刚先生认为经典要慢读,我深有体会。对于唐诗宋词、经典小说这类作品,我个人习惯细品慢读,体会揣摩,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感悟。而像侦探小说、玄幻小说这样的通俗读物,只需要快速浏览,了解情节大意就够了。例三:文章提到的“快读”“慢读”两种阅读方式,我都使用过。我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兴趣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法,比如《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有所体会;而时事评论之类的文章,我不太喜欢,就会快速浏览。21.以唐德刚先生的史学成就开头,引出他的读书观的介绍,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照应标题。【解析】18.D项中“是因为他向老师胡适学到了恰当的读书方法”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唐德刚成为史学大家的原因是他向胡适学到了读书方法。19.唐德刚的读书经验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主张读经典要“慢读”,即“啃骨头”,不能“跳高栏”,这是因为他认为经典著作需要深入理解,不能只是快速浏览;其次,他强调读书要随时写心得,通过写笔记来帮助记忆和理解;最后,他提倡要有自己的独立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公认的观点,并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些读书经验都是唐德刚个人治学的切身经验,对读者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20.关于“快读”与“慢读”的运用,我认为应根据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的不同来选择。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新闻、时评等,可以采用“快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标题、摘要和主要内容,了解大意即可。而对于一些经典小说、历史传记等需要深入理解的作品,则应该采用“慢读”的方式,细细品味、深入思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目的来选择阅读方式。如果对某本书非常感兴趣,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慢读”的方式;如果只是想了解某本书的大致内容和梗概,可以采用“快读”的方式。21.文章开头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引出下文对唐德刚先生的读书观的介绍。通过介绍唐德刚先生在史学方面的成就,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引起读者对下文读书观的关注。同时,与标题“唐德刚的读书观”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具体而言,文章开头提到唐德刚是史学大家,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这是对他学术地位的肯定和赞扬。接着引出他的读书观,让读者明白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学术成就,与他独特的读书方法有关。这样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对唐德刚的读书方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也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三)名著阅读(5分)22.(1)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水浒传》创作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山做屏,水为障,悉聚①

,除暴安良,涌起风云遗

行著义,言表忠,因违奸佞,忘死征战,叹惜

付悲歌A.①英豪

②故事

③肝胆B.①水泊

②故事

③热血C.①英豪

②美名

③肝胆D.①水泊

②美名

③热血答案:A(2)选择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部,谈谈你的阅读方法和人生感悟。(3分)【答案】22.(1)A(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在阅读时,可以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同时注意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从《西游记》中可以领悟到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和挑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同时也需要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和迎接挑战。【解析】(1)这副对联上联写梁山好汉聚集之地,除暴安良,引起风云为之遗留;下联则表达了梁山好汉行侠仗义、忠心报国的精神,令人叹惜的是他们的肝胆之心最终化为悲歌。根据对联的格式要求,上联的尾字应为三声或四声,下联的尾字应为一声或二声,因此,“②故事”更符合对联格式要求,故排除C、D两项。根据对联内容,上联描述的是梁山好汉聚集之地,下联描述的是他们的忠义之心和悲壮的结局,因此,“①英豪”“③肝胆”更符合对联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因此,最恰当的选项是A。(2)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它的类型、内容和主题。这是阅读和理解作品的基础。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并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最后,要从《西游记》中领悟人生哲理,比如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和挑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同时也需要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和迎接挑战。这种感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我们的意志力和勇气。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3.给下面三道题的答案写出解析。近些年来,网络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青少年对网络的认知尚不够全面。为此,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辩论赛。下列是辩论赛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请你协助班委会一起解决。(1)作为一次常规的辩论赛,下列环节及顺序安排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立论—答辩—攻辩—总结陈词B.立论—攻辩—答辩—总结陈词C.立论—自由辩论—攻辩—总结陈词D.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2)正方与反方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辩论的准备。①正方立论是“网络使人与人亲近”。下列不符合正方立论的辩论要点有()(2分)A.网络的虚拟空间容易让人隐蔽真实自我。B.网络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了新的途径。C.网络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D.网络让多元的信息共享成为了可能。E.网络让人们的交际呈现程式化的趋势,不利于真情的表达。②根据正方的立论,推测反方的立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对于辩手的评价,你认为下列哪一点比较不重要?请简述理由。(3分)A.面带微笑B.观点鲜明C.快速反应D.协同作战【答案】(1)D(2)①AB②网络使人与人疏远。(3)A【解析】(1)立论是申明本方观点,攻辩是展开辩论,自由辩论是双方自由发表观点,总结陈词是总结本方观点。故选:D。(2)A项不符合正方立论的辩论要点。正方的立论是“网络使人与人亲近”,A项“网络的虚拟空间容易让人隐蔽真实自我”和E项“网络让人们的交际呈现程式化的趋势,不利于真情的表达”都与正方立论相反,因此不符合正方立论的辩论要点。②根据正方的立论,推测反方的立论应该是网络使人与人疏远。(3)理由:在辩论中,面带微笑与辩手个人辩论的实力及观点表达无关,所以面带微笑对于辩手来说相对不重要。(二)写作(5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有一次,电视转播音乐指挥家梅达的音乐会。梅达出场前披挂了一个花环。当他上台起劲的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台下的一位女士说:“等他指挥完,他会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中。”另一个男士则不无忧伤的说:“到演出结束时,他的颈上只会挂着一条绳索。”两个人的对话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同一件事,由于视角不同,思维方式相异,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事物都具有多面性,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心往好处想,人生将会豁然开朗。作文导写一、审题立意:对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审题和立意.1.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立意: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不同的人由于视角、思维方式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轻易下结论。2.事物具有多面性,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立意: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他面。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就需要多角度思考,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判断。3.心往好处想,人生将会豁然开朗。立意:积极的心态能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让生活更加美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这则材料进行审题和立意。在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论证。同时,要注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二、行文结构1.可以就以上三点立意,完成三个分论点的论述。2.可以按下面的论语思路来写:议论文六步行文第一步:开宗明义,提出论点)第二步:分析材料,自然过渡第三步:论据有力,正例详析第四步:论据充分,略例排比第五步,论证全面,正反对照第六步:联系实际,照应结尾范文示例换个角度看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苏轼所言,山水的形态取决于我们观看的角度。同样地,看待世界也是如此。当我们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如同戴上了墨镜,世界便呈现出一种色调。但若我们尝试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看世界,就像换个镜头拍摄世界,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和美感,也可以拓展更多的视野和想象,便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用苏轼的诗句,引出文章的主题,说明换角度看世界的必要性和价值。】在梅达的音乐会上,花瓣的落下被两位观众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一位女士将其视为美丽的场景,而男士则满怀忧伤。这种差异源于他们观察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