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人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正所谓“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对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年轻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这其中,有的是从专业领域跨界转到了综合性岗位,虽然基本素质不错,但实际领导才干还要增强;有的是跨地域交流的,对新任职地方的实际情况还不太了解和熟悉。如果不抓紧加油充电,不主动学习适应,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就干不好工作,有时还会铸成不可挽回的错误。立身百行,以学为先。对领导干部来说,依靠学习提高能力素质,这就是“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道理所在。有了对事业的责任心,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刻苦劲。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许多干部和战士文化程度并不高,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为了适应革命任务需要,他们就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学习。长征途中,有的红军战士把字贴在后背上,后面的人边行军边认字。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不知道比过去好多少了,还不好好学习、抓紧学习就说不过去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就是因为他善于在革命战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大家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这方面,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摘自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材料二: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基层干部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必须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练兵场”。基层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练兵场”。基层是最好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锻炼平台。基层最接地气,干部身上“泥土味”越多,越能实事求是;“汗水味”越多,越能增长才干;“人情味”越多,越能走进群众。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发展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既要、又要、还要”,虽付出多,但基层也是干部磨炼作风、提高素质、推进发展的“大考场”。在基层厚植人民情怀,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从群众中汲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底气和力量。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方向标”。基层干部不仅要接地气,而且要接天线,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才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提高站位,增强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至于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本位主义的泥潭。基层干部身处发展一线、民生一线、建设一线、攻坚一线,面对的事情往往具体而琐细、繁复而纷杂。如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新发展理念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发展节奏不乱、发展靶心不散,全面、协调、统筹好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发展和稳定等重大关系,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大课堂”。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基层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必须着眼高质量发展,加强专业训练,增强专业能力。时刻怀着“空杯心态”,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专业恐慌的紧迫感,用好线上线下知识课堂,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自觉把读书学习、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知识能级,努力让自己成为专业工作的行家里手、综合工作的协调高手、复杂工作的攻关能手。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工作岗位,利用好田间地头、社区里弄、工厂园区、产业链组等实践课堂,自觉加强专业锻炼,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几把刷子”,不断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助推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树立鲜明的基层导向和高质量发展的用人导向,把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干部作为各级组织培养、选拔的重点,促进基层干部见贤思齐,重视高质量发展,自觉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年轻干部多“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在高质量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干部,在改革创新中锤炼干部,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干部。(摘编自袁崇安《增强基层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练就本领、提高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到学习和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两则材料有相同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例,强调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C.材料二指出,基层干部只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就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提高站位,增强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D.材料二认为,基层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必须着眼高质量发展,加强专业训练,才能打造干事之基、成事之本。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配其位与才配其位两者并重,不仅是时代对年轻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国家的要求。B.有了对事业的责任心,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刻苦劲,这样才能提高能力素质。C.厚植人民情怀,就是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做到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D.年轻干部除了要立足工作岗位,还要利用好实践课堂,才能不断加强专业锻炼。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一段运用引用论证,强调成为栋梁之才,德配其位与才配其位两者都要。B.材料一从依靠学习提高能力素质和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C.材料二第三段运用假设论证、比喻论证,强调要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方向标”。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论证。4.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等词语,请简析其含义及作用。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学习”的重要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C2.C3.D4.①“压担子”是给予任务,“搭台子”是给予平台,“铺路子”是给予帮助。
②用词通俗,生动活泼,强调这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在高质量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干部,在改革创新中锤炼干部,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干部。使文本的表达更为丰富。5.①认识上,要明确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
②心态上,要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专业恐慌的紧迫感。
③行动上,要自觉把读书学习、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只要……,就能……”错误,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基层干部不仅要接地气,而且要接天线……增强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只要……,就能……”。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就是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做到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在基层厚植人民情怀,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从群众中汲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底气和力量”可知,“就是”“做到”用词过于绝对,说法以偏概全。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材料二层层递进”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三、四、五段的第一句可知,不是“层层递进”,而是“并列式”。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首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即“压担子”是给予任务,“搭台子”是给予平台,“铺路子”是给予帮助。其次,分析词语的作用。“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这些词语通俗,生动活泼,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在高质量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干部,在改革创新中锤炼干部,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干部”可知,强调这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在高质量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干部,在改革创新中锤炼干部,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干部。使文本的表达更为丰富。【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即认识上、心态上、行动上。根据材料“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基层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必须着眼高质量发展,加强专业训练,增强专业能力”可知,认识上,要明确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根据材料“时刻怀着‘空杯心态’,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专业恐慌的紧迫感”可知,心态上,要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专业恐慌的紧迫感;根据材料“用好线上线下知识课堂,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自觉把读书学习、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知识能级,努力让自己成为专业工作的行家里手、综合工作的协调高手、复杂工作的攻关能手”可知,行动上,要自觉把读书学习、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琴声黄昏陈村我是在失恋之后搬来的,搬进这条很有年头的老弄堂。刚搬来的那几天,家中一片混乱。所有的家具堆在房间中央,工人们在给我收拾。傍晚,工人走后,我在那些铁钉和木头中小心翼翼地辟出一块净土,铺上一张席子,靠着看书,手边放瓶啤酒。这时,琴声滚滚而来。是肖邦的圆舞曲,时值准确,但有些生硬。它的生硬消融在黄昏的情调中,倒也悦耳。我从窗口伸出头去,看不见弹琴的人。我想弹琴的应该是底楼的老太,她的房间放着一架钢琴。于是,我套上件衣服,下楼去拿报纸。二楼的门紧闭着,似乎没人。我迎着琴声走下楼梯。底楼的门开着,老太在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身体和琴在黄昏的光线中变成了剪影。我在楼梯口站了一会。冷不防从黑暗中爬出一只瘦瘦的黑猫,接着,传来一个声音。①“你饭吃过了吗?”我抬起头,是底楼的老头。他的声音很响,响得有点刺耳。老头长得短小、结实,但两眼的目光有点闪烁。他又问了一遍,我连忙答应着,赶紧走开了。以后,每天的黄昏,我都听到琴声。她弹的曲子很杂,有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的,甚至还有德彪西的。她似乎什么都会弹。琴声总是在天色转为晦暗的时候开始,它慢慢地堆积起来,一直铺到我这三楼的窗台。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音乐。心里先是跟它唱着,过上一会才意识到,傍晚的节目已经开始了。上楼下楼的时候,我很少看见老太。如果见到她,必定是在她做饭时。她把臭豆腐在油里煎得很黄,用筷子拨拉着河虾。平底锅里只有二三十个虾,她的手不太灵活地使着筷子。她总是穿着家常衣裳,干干净净、宽宽松松的。见到我,我们就打个招呼,如果有水费电费一类的事我们也会说上几句话。她拖着浙江一带的土音,语调有点拖沓。她的话很少。有次,我们楼里三个月没人来抄电表,老太看见我时,问我是不是能打个电话去问一问。我说好的,我就去问。老太谢谢我。我说不用谢,我的账单也没来。几天后电费账单来了,我们在楼梯口遇上了,她手上端着一碗螺螂。我再说账单,她说她的也收到了。我们说了几句电费很贵物价很高一类的话。有一会,我觉得气氛似乎融洽起来了,我们谈得正投机,谁知,老太突然动了动脸上的肌肉,旁若无人地进了家门,并且把门关上了。我站在黑暗里。我想,我其实是很想和她说上一点什么的。那些电费和我的话题没什么关系。我想问问她,或者坐进她的房间,将手撑着头,不言不语,听她弹琴。②然而我什么也没说。我只说了电费。我对钢琴有着偏爱,这并不是说我弹得一手好琴。我二十五岁才开始学琴,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我的琴盖上常常积起灰尘。琴凳里放着许多谱子,多半从未放上过谱架。我的聪明在于我会弹很多片段,一二十个小节,会弹很多好听的主题。我将琴盖打开,坐端正了。手指触在琴键上有欣快之感。每当我在琴上弹出一段旋律,用不了一会儿,楼下就会传来完整的曲子。于是我停了下来,静静地听着。音乐穿过黄昏的光线进入我的居室。我坐在琴凳上,连烟也不抽,心中一片和平。天长日久,我们有了默契。我可以点我想听的曲子。有时,我发现老太的琴声有点忧郁,就轻轻地敲击着琴键,弹上一首轻快些的乐曲。我的琴声慢慢高起来,加入到她的琴声里。我是在请求她。她无疑听见了,琴声低下去,在那种很微妙的地方,不易察觉地将曲子改换。我们就这样在黄昏的气氛中相会。在楼道上相见,她照例问我饭吃过了吗,我也照例回答饭吃过了。此外并不多说什么话。但是,我觉得自己和她已经很熟悉了,我知道她每天的心情,她也同样。③我们彼此都是坦白的。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有天傍晚,我又坐到钢琴前,按下一串音符,却没有回答。我接着弹下去,直到结结巴巴地弹不下去了,老太还没有出现。我换了首曲子,依然如此。换了一首又一首,依旧没有任何回答。我坐不住了,就下楼去。走道上,老头照常在那儿翻他的破烂。我想问问他,见他朝我古怪地一笑,连问话的勇气也没有了。等我取了报纸回来,老头不见了。只有那只从没人疼爱的黑猫,没精打采地望着我。④我心里有点空。从此,那扇门就永远关上了。那家人不知去踪,连黑猫都不见了。整幢楼就剩了我一个人。黄昏突然变得不可忍受。我关上门,到附近的公园去散步。有一天,我在公园闲逛。在我对公园也觉得无聊的时候,忽然看见那个为钢琴调音的老头。他神采奕奕地和我打招呼,寒暄了几句,就问我去没去老太的追悼会。我大吃一惊,原来老太已经去世了。“我不知道……我没去……”我有点语无伦次了。说完,我就独自走了。我开开楼门,走进甜丝丝的霉味中。幽暗处,突然传来很响的声音:“你饭吃过了吗?”我看见了老头,他还是蹲在那个墙角翻着破烂。我支吾着,从他身后走了过去。底楼的门开着。室内一如往日。不知是哪里的玻璃窗将一块阳光洒在老太常坐的琴凳上。我上楼去。在楼梯拐弯的地方,发现那只黑猫跟着我。我把它抱起来,摸摸它的头。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头和老太虽然生活不富裕,甚至过得有点寒碜,但是还是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上努力生活,“我”向往这种生活。B.开头点明“我”搬到老弄堂时忧伤的心情,也为下文老太在黄昏时的弹奏引起“我”注意和“我”能用心听懂琴声做铺垫。C.琴声拉近了“我”和老太的距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关系还是很陌生,但是在琴声的世界里我们已非常熟悉。D.结尾“我”终于抱起黑猫,并摸摸它的头,是因为“我”想念它的主人,“我”也想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它一定的温情。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与后文老头与“我”打招呼相呼应,是陌生人之间碰面时客套的问候。B.句子②说明“我”想跟老太说些什么,但是因为“我”的懦弱最后还是没说。C.句子③表明了“我”与老太已经超过一般的熟悉,在心灵上具有默契。D.句子④点明“我”已习惯了老太琴声的陪伴,她已经成为“我”的情感寄托。8.文本中画波浪线的段落写出了多重心理变化。请加以梳理概括。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琴声·黄昏·治愈。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共度。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A7.B8.①“我”对老太出现的期待。②“我”因等不到老太出现而焦虑。③“我”想开口但还是开不了口询问的矛盾。④“我”因担心而忧伤。9.(示例)甲组:①“我”和老太通过琴声来认识对方,交流情感;②不管是弹琴还是共奏,都是在黄昏;③不管是“我”还是老太都通过琴声来治愈彼此忧伤的情绪。乙组:①“我”和老太通过琴声共度一段时光;②“共度”即陪伴,是情感上的陪伴;③不管是“我”还是老太都通过琴声来共度彼此忧伤的时光,来彼此安慰。【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向往这种生活”分析错误,文中并没有涉及“我”对老头和老太生活的评价,谈不上“向往”。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B.“懦弱”分析有误。“我”开不了口,其一是“我”的性格使然,“我”不善于言辞;其二,由“老太突然动了动脸上的肌肉,旁若无人地进了家门,并且把门关上了”可知,老太也不善于言辞。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能力。(1)由“却没有回答”“老太还没有出现”“依旧没有任何回答”等句子可知,体现了“我”对老太出现的期待,翘首以待的;(2)由“我坐不住了,就下楼去”可知,“我”因等不到老太出现而焦虑;(3)由“见他朝我古怪地一笑,连问话的勇气也没有了”可知,体现了“我”想开口但还是开不了口询问的矛盾心理;(4)由“等我取了报纸回来,老头不见了。只有那只从没人疼爱的黑猫,没精打采地望着我”可知,“我”因担心而产生的忧伤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甲组:围绕“琴声·黄昏·治愈”三个词选取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1)琴声:由“这时,琴声滚滚而来。是肖邦的圆舞曲,时值准确,但有些生硬。它的生硬消融在黄昏的情调中,倒也悦耳。我从窗口伸出头去,看不见弹琴的人。我想弹琴的应该是底楼的老太,她的房间放着一架钢琴”和“天长日久,我们有了默契”可知,“我”和老太本是陌生的邻居,却因琴声而认识对方,交流情感。(2)黄昏:由“以后,每天的黄昏,我都听到琴声”和“琴声总是在天色转为晦暗的时候开始,它慢慢地堆积起来,一直铺到我这三楼的窗台。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音乐。心里先是跟它唱着,过上一会才意识到,傍晚的节目已经开始了”可知,不管是弹琴还是共奏,都是在黄昏,总是在傍晚的节目已经开始。(3)治愈:由“音乐穿过黄昏的光线进入我的居室。我坐在琴凳上,连烟也不抽,心中一片和平”和“我觉得自己和她已经很熟悉了,我知道她每天的心情,她也同样。我们彼此都是坦白的”可知,“我”和老太通过琴声不断地治愈彼此忧伤的情绪,心中是一片和平和淡然。2.乙组:围绕“共度”从相关的几个方面选取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1)由“以后,每天的黄昏,我都听到琴声”和“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音乐。心里先是跟它唱着,过上一会才意识到,傍晚的节目已经开始了”可知,“共度”的是一段时光,一种生活上的陪伴。(2)由“天长日久,我们有了默契”和“我觉得自己和她已经很熟悉了,我知道她每天的心情,她也同样。我们彼此都是坦白的”可知,“共度”也是情感上的陪伴,是心情的一种释放。(3)由“我的琴声慢慢高起来,加入到她的琴声里。我是在请求她。她无疑听见了,琴声低下去,在那种很微妙的地方,不易察觉地将曲子改换”可知,“共度”还是彼此安慰,是心灵的一种沟通。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强弱,形也。后汉,羌胡反,寇武都,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备道兼行,日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而今日且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节选自《百战奇略·弱战》)材料二: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齐因乘胜A尽破其军B虏魏太子C申以归D孙膑E以此名F显天下G世传H其兵法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指远离,与《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中的“远”用法相同。B.见,指显现,与《陈情表》“慈父见背”中的“见”词义不相同。C.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后“三晋”为山西省别称。D.蹶,指折损、损失,与现在所说的“一蹶不振”中的“蹶”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敌作战,如果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可以通过多设旗帜、加倍增筑锅灶,达到伪装成强大之势以迷惑敌人的目的。B.为了让羌人放松戒备,虞诩扬言他已上书皇帝请求援兵,等援兵到了才会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C.兵法上说,急行军五十里去逐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百里去逐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所以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趋势。D.庞涓果然中了孙膑的计谋,最后无计可施,败局已定,他只能拔剑自刎,临死时还认为是自己的失败成就了孙膑的名声。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2)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14.为什么虞诩用的兵法与孙膑的相反也成功了?【答案】10.BDG11.D12.C13.(1)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加,一定认为诸郡救兵来支援我们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2)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亮树干上的字。14.兵法不同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虞诩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人所用兵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迷惑敌人,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著作。“破其军”是谓语动词加宾语成分,因此应于后面断开,故在B处断开;“以归”表目的,与“虏魏太子申”这一谓宾成分连用表示动作的不同状态,所以“以归”后应断开,故在D处断开;“天下”是“显”的宾语,“世”是后句主语,因此中间G处应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远”,均指远离。句意:全军便远离危险境地。/亲近贤臣,疏远小人。B.正确。“见”,显现;/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句意: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C.正确。D.“词义相同”错,“蹶”,折损、损失;/摔倒。句意:兵法说,急行军百里去逐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跌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急行军五十里去逐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百里去逐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错。根据材料二中的“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可知,应是“急行军百里去逐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去逐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日”,一天天地;“速”,快;“惮”,不敢、害怕。(2)“斫”,砍去;“白书”,白处写的文字;“烛”,照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可知,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虞诩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人所用兵法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参考译文:材料一: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应当多设旗帜,加倍增筑锅灶,向敌人展示自己的强大,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兵力的多少、强弱之实情,敌人就必定不敢轻易向我方进攻,我方可以迅速撤离,全军便远离危险境地。兵法说:兵力的强弱,是可以用“示形”之法伪装的。东汉安帝时期,羌族举兵反叛,入侵武都郡,临朝执政的邓太后认为虞诩有将帅的才略,提拔他为武都太守。羌族首领率领数千人,在陈仓、崤谷一带阻截虞诩,虞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扬言他已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虞诩乘其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率兵日夜兼程赶路,一天行进一百多里。他命令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加一倍,羌人见此情形而不敢逼近。有人问道:“孙膑采用减灶之法而您却逐日增加。兵法说一日行军不超过三十里,而今我们却走了一百里,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说:“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加,一定认为诸郡救兵来支援我们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节选自《百战奇略·弱战》)材料二:十三年后,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而看不起齐军,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这样的形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兵法说,急行军百里去逐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去逐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他的步兵,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峻隘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把一棵树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路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火光亮起就一起射箭”。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亮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那些字,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著作。(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黄草①杜甫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②下行人稀。秦中③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注】①黄草:峡谷名,位于今重庆市涪陵区西。②赤甲山: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③秦中:京师长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乘船下黄草峡,眼前所见都是荒凉的景象。B.诗人所乘之船无法靠岸停泊的情形,表现出旅途的艰难和行船的惊险。C.本诗颈联中的“谁家”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谁家”意思一致。D.尾联与颔联相呼应,诗人再写时局,于层层迭进中表达深重的忧虑。16.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诗人由“万里秋风吹锦水”联想到了“谁家别泪湿罗衣”,战乱与兵役不知造成了多少亲人离散,由此表现诗人的忧民。②诗人从颔联就埋下伏笔,颔联对战情的担忧,再到尾联听说松州已被敌军包围,诗人忧虑国事的心情更显得焦灼急切。由此凸显诗人的忧国。【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意思一致”错。诗中“谁家别泪湿罗衣”中的“谁家”应是“多家”,点明了蜀中受战祸牵连的人家甚多,随处可见;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谁家”与“几处”相对,指“某家”,谓燕子数目少。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颈联“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由“万里秋风吹锦水”联想到了“谁家别泪湿罗衣”,战乱与兵役不知造成了多少亲人离散,以秋风万里、锦水生波极言征人思乡之情,以罗衣湿透极言思妇忧虑之苦,表露诗人的忧民。②尾联“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写内忧尚未解除,外患接踵而至,吐蕃伺机侵扰,又把松州包围,表达诗人忧虑国事的心情。结尾一联,用层层迭进的手法使诗人忧虑国事的心情更显得焦灼急切。诗人从颔联就埋下伏笔,颔联对战情的担忧,再到尾联听说松州已被敌军包围。由此凸显诗人的忧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3)小刚生长在水边,经常看见人们泛舟打鱼,那份闲适自由,令人神往。他不禁吟咏起古人写的包含“扁舟”的名句“______,______”。【答案】①.女娲炼石补天处②.石破天惊逗秋雨③.其莳也若子④.其置也若弃⑤.驾一叶之扁舟⑥.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娲”“炼”“逗”“莳”“驾”“匏”“樽”“鉴”“琼”“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银川腹地,远观贺兰山。山在沙与水的重重包围中岿然矗立。①的山体,似强壮的臂膀,将银川揽在怀里。山上②的树木,矢志不渝地将贺兰山一再拔高。贺兰山是大自然硕大的衣橱,收纳着草木的全部衣裳。四季流转,所有的草木都会在相宜的季节从衣橱中翻找出自己的衣服穿在身上。山中的每一日,盛装的草木都在欢度它们的节日。而贺兰山下的戈壁滩,③,铺满着乱石。棘刺尖利,砾石坚硬,站在上面,硌得脚疼。坚硬的石头是别在贺兰山上的徽章。()如果没有裂痕,你叫细碎的草籽如何抓住那些庞大而坚硬的石头?石缝向天,承接着时光,也迎接了雨水和阳光。当种子落进石缝后,它们就会在时光中演绎出眼前的美景。石缝是贺兰山留给生命的通道。一座山的格局,不只是体态的巍峨和高大,更是让所有想留下来的生命能够繁衍生息。贺兰山,以不同的形态屹立。坚硬的石头,在雨水的滋养后,有新的皮肤在滋长,每一棵草都是石头四时变换的表情。我会在闲暇时手握一把草籽,爬上贺兰山,将它们撒进山里,这是我对这座山充满敬意的拜谒。18.下列诗句,与文中加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意境和谐。不超过30个字。22.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粗糊的树木”为对象,重新写一句话,要求意境和谐,语体相近。【答案】18.D19.示例:①绵延不断②错落有致③荆棘丛生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贺兰山”比作“衣橱”,形象地写出贺兰山上草木的多姿多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木”人格化,生动地表现出草木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把每一天都当作节日的充满生机的情态。突出了作者对贺兰山的喜爱与赞美。21.示例:龟裂的石缝是山上每一种植物通往土地的必经之路。22.示例:粗粝的树木,在时序的轮转中,有新的枝叶在生长,每一片叶都是大山四时更替的见证。【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加点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贺兰山上的石头”比作“徽章”。A.“手可摘星辰”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山寺之高耸入云的特点;B.“沉鳞竞跃”用“鳞”代指鱼,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D.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梨花”。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空后句“将银川揽在怀里”可知,这里指贺兰山的山脉连接不断,故可填“绵延不断”。绵延不断:山脉、树木、建筑物等事物前后连接不断。第二处,根据空后的“树木”可知,这里指山上树木的特点,这里指树木交错纷杂,故可填“错落有致”。错落有致:形容事物交错纷杂,别有情趣。第三处,根据空后的“棘刺尖利,砾石坚硬”可知,此空照应“棘刺尖利”,是指荆棘成堆地生长,故可填“荆棘丛生”。荆棘丛生:荆棘成堆地生长出来。形容环境恶劣。【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贺兰山是大自然硕大的衣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贺兰山”比作“衣橱”,“所有的草木都会在相宜的季节从衣橱中翻找出自己的衣服穿在身上”,形象地写出贺兰山上草木的多姿多彩。“翻找”“穿”“欢度”等词语将“草木”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有的草木都会在相宜的季节从衣橱中翻找出自己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句生动地表现出草木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山中的每一日,盛装的草木都在欢度它们的节日”把每一天都当作节日的充满生机的情态。这些句子突出了作者对贺兰山的喜爱与赞美。【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通读文本可知,此句为启下句。由后文的“如果没有裂痕”“石缝向天”等内容可知,此处应以“裂痕”或“石缝”为陈述对象;再由后文的“细碎的草籽如何抓住那些庞大而坚硬的石头”等内容可知,此处应填写表达石缝对于山上植物生长的意义的句子。根据后文“你叫细碎的草籽如何抓住那些庞大而坚硬的石头”可知,此句应使用比喻或拟人等能增添文采的修辞手法,据此可填出“龟裂的石缝是山上每一种植物通往土地的必经之路”。【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仿写重在“仿形”与“绘神”。对象为“粗粝的树木”,那么考生就要抓住“粗粝”一词,突出树木的特征,根据“在雨水的滋养后”,仿写时可选取“四季轮转”或“时序轮转”;根据“有新的皮肤在滋长”,仿写时可选取“枝叶”,根据“四时变换的表情”,仿写时可写“四时变换的表情”等来体现树木内在精神。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类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转让与许可使用协议
- 2024年度企业信息化改造合同3篇
- 抵押汽车还款计划调整2024年度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物购买合同购买价格及支付方式
- 二零二四年度原材料供应商独家合作协议
- 2024年度存量房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
- 场地租赁与装修合同(04版)
- 场地平整合同
- 实习生肾病内科出科考试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废旧纺织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 新人教版
- DLT 722-2014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 2024-2030年中国井口装置行业发展态势分析及需求规模调研研究报告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酒店数字化运营概论 课件 项目二 酒店数字化设施设备认知
- 七年级家长会家长会
- 桩基施工场地回填方案
- 《中国饮食文化》课件-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 土壤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