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用下列哪些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区别羊毛色:黑色与白色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 B.测交、杂交、杂交 C.杂交、自交、测交 D.正交、反交、杂交2.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A. B. C. D.3.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它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应该是()A.PPQq×ppqq B.PPqq×Ppqq C.PpQq×ppqq D.PpQq×Ppqq4.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 B. C. D.5.如图表示果蝇的部分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在某条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的基因全部位于8条染色体上

B.图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C.精细胞中一般不可能同时存在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

D.红宝石眼基因在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6.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双亲表现正常,一般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的病症都相同7.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8.如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A.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9.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1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24、12、24 B.12、24、24 C.24、12、12 D.12、12、2410.正常人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有2条X染色体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11.如图若O表示某精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和两个四分体

B.C细胞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和两对同源染色体

C.D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且不含同源染色体

D.图中B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的过程12.如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小鼠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蛋白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表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1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15.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片段中,有胸腺嘧啶a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A.b≤0.5 B.b≥0.5

C.鸟嘌呤个数为a(12b-1) D.鸟嘌呤个数为b(116.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卡片种类磷酸脱氧核糖碱基ATCG卡片数量12123342A.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 B.最多可构建45种碱基序列的DNA

C.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苷酸 D.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17.关于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

B.②处T表示的意义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18.把培养在含重氮(15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轻氮(14N)环境中培养,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离心分离其DNA,结果应如图()A. B.

C. D.19.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DNACTmRNAUtRNAU氨基酸甲硫氨酸A.TAC B.AUG C.ATG D.UAC20.如图为某细胞内基因表达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不能表示细菌的基因表达过程

B.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启动过程①

C.过程②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过程②能同时合成多条肽链21.结合如图表所示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环丙沙星和利福平都能抑制细菌的② 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22.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该种海蜇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资料不能表明()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D.DNA的任意片段都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控制性状23.如图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b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A与T,C与G

C.在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降低

D.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24.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的。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会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缺乏酶①可导致病人既“白(白化病)”又“痴”

B.缺乏酶⑤可导致病人只“白”不“痴”

C.缺乏酶⑥时,婴儿使用过的尿布会留有黑色污迹(尿黑酸)

D.上述实例可以证明遗传物质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5.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

(3)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豌豆的表型是______。

(4)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若亲本皆为纯种,让F1进行自交产生的F2中有红花也有白花,F2的基因型类型及比例为______;让F2中的红花植株自交,F3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

(5)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现将黄色圆粒(YyRr)豌豆进行自花传粉,收获时,得到绿色皱粒豌豆192粒。按理论推算,收获的子叶黄色种子皱粒的豌豆粒约有______粒。26.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二倍体)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乙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填字母)______,染色体与DNA的比例是1:2的图有(填字母)______。

(2)图甲中A处于______期,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

(3)图甲中B细胞对应图乙中的区间是______;图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图乙中8处染色体与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_(填生理过程)。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6~7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5)若该动物(基因型AaBb)进行如图甲中C细胞的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则由同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27.如图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谱,请据图回答:

(1)若该病为白化病(常染色体遗传病,以a代表致病基因)则: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Ⅱ3与白化症患者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______。

(2)若该病为色盲病(以b代表致病基因)则:Ⅱ4基因型为______。Ⅱ3与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3)若Ⅱ4同时患有色盲和白化病,则Ⅰ1基因型为______,Ⅰ1和Ⅰ2生出既不色盲也不白化孩子的概率为______。28.如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⑤的名称是______,①②③组成的④的名称是______。

(2)体内DNA复制时,催化形成图甲中⑩形成的酶______,DNA复制方式为______。

(3)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

(4)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______。

(5)29.如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序号代表相应生理过程,图2表示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能够发生A与U配对的过程有______(填序号),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能发生①③⑤的是______。

(2)图1中③过程的模板是______,⑤过程的原料为______,②过程所需的酶为______。

(3)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中特有的化学组成是______和______。(名称)

(4)图2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若该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至少为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

②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③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

故选:A。

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在不同的要求下应用不同的方法(测交法、自交法、杂交法)来进行鉴别,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同时掌握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解答】

​​​​​​​A、A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

B、B中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存在该种情况,B错误;

C、C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

D、G和H、g和h为非等位基因,不会出现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D错误。

故选:C。3.【答案】D

【解析】解:由题干分析可知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即紫花的基因型是P-Q-,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根据杂交实验P:紫色花(P-Q-)×白色花→F1:38紫色花(P-Q-),58白色花,因为紫花的比例是38,而38可以分解为34×12,也就是说两对基因一对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是杂合子自交。因此可得Pp×pp(12),Qq×Qq(34)或者是Pp×Pp(34),Qq×qq(12),即双亲的基因型是PpQq×Ppqq或ppQq×PpQq。

故选:D。

一对杂合子自交性状分离比是3:1、测交比例是1:1;两对杂合子自交性状分离比是9:3:3:1,测交比是:1:1:14.【答案】A

【解析】解:A、该系谱图中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B错误;

C、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C错误;

D、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D错误。

故选:A。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出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5.【答案】D

【解析】解: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果蝇的线粒体内也有少量基因,A错误;

B、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图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B错误;

C、图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精细胞中可能含有该染色体,所以精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C错误;

D、具有纯合红宝石眼基因的纯合体,染色体复制后的体细胞内存在4个红宝石眼基因,D正确。

故选:D。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答案】B

【解析】解: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A错误;

B、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B和b),父亲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BY,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BX-,表现正常,B正确;

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动物性染色体组成是XY,所以含X染色体的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中杂合子的发病症状比纯合子要轻,D错误。

故选:B。

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本题考查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让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芦花)、ZbW(非芦花),所以后代雄性全部是芦花,雌性全部是非芦花。

故选:C。

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

已知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

本题考查了ZW型性别决定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8.【答案】A

【解析】解:A、图③表示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A正确;

B、图②表示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分开,C错误;

D、图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

故选: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中②细胞内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说明细胞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中③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图中④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图形的辨认,考查了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9.【答案】A

【解析】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已经完成DNA复制,出现染色单体,此时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2×染色体数,即染色体数为12,染色单体=DNA分子数=24,A正确。

故选:A。

四分体时期完成了DNA复制,出现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数目等于核DNA数目,此时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0.【答案】C

【解析】解:A、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A错误;

B、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所含性染色体为XY,不可能有2条X染色体,C正确;

D、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有2条X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11.【答案】B

【解析】解: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A细胞内含有2个四分体和8条染色单体,A正确;

B、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染色体,因此也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

C、D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因此不属于该精子形成的过程,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答案】D

【解析】解:图中①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作用;②表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过程;③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故选:D。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3.【答案】D

【解析】解:A、格里菲思小鼠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中存在转化因子能把R型转变为S型,但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中只有RNA侵染才出现病斑,蛋白质侵染不会出现病斑,表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答案】A

【解析】由于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即①和④部位。

故选:A。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分析题图: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因为碱基对之间只有2个氢键,所以是腺嘌呤或胸腺嘧啶);④为R基;⑤为肽键(-CONH-)。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识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5.【答案】C

【解析】AB、DNA分子中,A=T=a,根据题意,aA+T+C+G=b,所以b<0.5,AB错误;

CD、A=T=a,总碱基数为ab,所以G=ab−2a2=a(12b-1),C正确,D错误。

故选C。

在双链DNA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根据表中数据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分析表格:根据碱基数目可知,应该有3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共5个碱基对,则最多共需要10个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模拟卡片。

【解答】

A.由以上分析可知,构成的DNA片段含有3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最多含有氢键3×2+2×3=12个,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构成的DNA片段含有3个A-T碱基对,2个C-G碱基对,由于碱基对的种类和数目已经确定,因此构成的DNA种类数少于45种,B错误;

C.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

D.DNA中只有两个脱氧核糖与一分子磷酸相连,其他脱氧核糖均与2分子磷酸相连,D错误。

故选A。17.【答案】B

【解析】解: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③部位,A错误;

B、②处T表示的意义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正确;

C、DNA是半保留复制,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所有DNA都含15N,C错误;

D、DNA的特异性与碱基种类无关,主要与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由于DNA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因此A=T,G=C,故所有DNA中(A+G)(T+C)=1,不能表现DNA特异性,D错误。

故选:B18.【答案】A

【解析】解:只含15N的一个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4N环境中培养复制一轮的时间,由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所形成的子代中每个DNA分子都是中间型;再复制一轮的时间后共形成4个DNA分子,其中只有两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15N标记,另2个DNA分子两条链都含14N标记,即子代有12轻型、12中间型。

故选:A。

1、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只含14N的DNA最轻,位于轻带位置;只含15N的DNA最重,位于重带位置;而含有14N、15N的DNA属于中间型,位于中带。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19.【答案】B

【解析】解: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mRNA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据表可推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为A;该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为U,则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为A;说明模板链是DNA上面的一条链,则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为G。

故选:B。

密码子是指在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在转录形成的mRNA的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判断出DNA分子的第一条链为模板链;翻译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tRNA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转录和翻译的原理能够轻松作答,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而翻译以mRNA为模板密码子。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20.【答案】B

【解析】解:A、由题图可知,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细菌细胞无细胞核,因此不能表示细菌基因表达过程,A正确;

B、RNA聚合酶与DNA的模板链结合启动①过程,B错误;

C、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

D、mRNA与多核糖体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由DNA合成RNA的过程,即转录过程,场所是细胞核,②是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为翻译过程.

本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A

【解析】解:A、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因此会抑制细菌的①过程,红霉素能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因此会抑制基因的③过程,A正确;

B、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①过程无关,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因此会抑制细菌的②过程,不会抑制①过程,B错误;

C、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因此会抑制细菌的②过程,而环丙沙星抑制的细菌的①过程,C错误;

D、④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少数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不会出现④⑤过程,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的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其中④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同时明确④⑤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其次还要求考生能根据表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2.【答案】D

【解析】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使得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B正确;

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故选:D。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答案】B

【解析】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b表示翻译过程,是mRNA上的碱基和tRNA上的碱基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该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A与U,C与G,B错误;

C、在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基因突变),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降低,C正确;

D、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图中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过程。该事实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本题结合豌豆种子圆粒性状产生机制的示意图,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以及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4.【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解,其中酶①可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而酶⑥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苯丙酮酸;酶②可将酪氨酸转化为尿黑酸,但酶③和酶④可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酶⑤可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由此可见,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据此答题。

本题结合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解,考查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A、缺乏酶①时,不能合成黑色素,使人患白化病,同时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会阻碍脑的发育,A正确;

B、缺乏酶⑤时,人体不能合成黑色素,但不会导致本丙酮酸过多积累,因此可导致病人只“白”不“痴”,B正确;

C、缺乏酶③时,婴儿使用过的尿布会留有黑色污迹(尿黑酸),C错误;

D、上述实例可以证明遗传物质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D正确。25.【答案】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或豌豆自然状态下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去雄

高茎

AA:Aa:aa=1:2:1

5:1

576

【解析】解:(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①豌豆自然状态下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②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2)操作①叫去雄。

(3)如图,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豌豆的表型是高茎。

(4)让F1进行自交产生的F2中有红花(A_)也有白花(aa),则F1的基因型为Aa,则F2的基因型类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让F2中的红花(13AA、23Aa)植株自交,F3中白花所占比例为23×14=16,则红花占比为1-16=56,则红花:白花=5:1。

(5)黄色圆粒(YyRr)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为Y_R_:Y_rr:yyR_:yyrr=9:3:3:1,其中绿色皱粒蜿豆(yyrr)192粒,故黄色皱粒(Y_rr)豌豆粒约有192×3=576粒。

故答案为:

(1)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或豌豆自然状态下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去雄

(3)高茎

(4)AA:Aa:aa=1:2:1;5:1

(5)26.【答案】A、B

B

有丝分裂后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3~4

5~8

受精作用

20

AB、ab、ab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甲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

图甲中A和C的着丝点分裂,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细胞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的比例是1:2。

(2)甲图中A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3)图甲中的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乙中3~4。

图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5~8: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整个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图乙中8处由于受精作用使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导致染色体与DNA数量加倍。

(4)由分析知图乙中6~7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20条。

(5)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4个细胞,已知其中一个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则由基因型AaBb的同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

故答案为:

(1)A、B

B

(2)有丝分裂后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3)3~4

5~8

受精作用

(4)20

(5)AB、ab、ab

1、分析甲图:图中A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分析乙图: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甲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图乙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7.【答案】Aa

13

XbY

18

AaXBY

【解析】解:(1)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白化病,Ⅱ4基因型为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