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总复习_第1页
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总复习_第2页
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总复习_第3页
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总复习_第4页
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3课中古的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考点定位】

(1)中古时期亚洲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及区域文化的特点。(2)古代非洲、美洲的区域文化成就及特点。(3)中古时期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01整合必备知识一、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帝国。(1)统一。①7世纪初,____________创立伊斯兰教。②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____建立政权,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2)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国。(3)鼎盛:政治稳定,____________掌握大权,政教合一;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穆罕默德麦地那亚非欧哈里发(4)文化成就。①文学:诗歌比赛,“悬诗”;故事集《____________》。②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③天文:白塔尼论证日环食,《________________》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④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5)地位: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在诸多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天方夜谭萨比天文历表[小练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文化有何特点?[提示]

广泛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建立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将____________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扩张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统治①政治:最高统治者是________,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②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君士坦丁堡苏丹3.南亚国家。

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13世纪初,建立德里苏丹国统治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_______,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宗教______________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以______________为国教行省印度教伊斯兰教4.古代日本和朝鲜。日本①大化改新:646年,____________开始改革,日本模仿中国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幕府统治:12世纪末,______________在镰仓建立了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的______________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③文化成就: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____________;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______________》;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______________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孝德天皇源赖朝德川幕府武士道源氏物语浮世绘朝鲜①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______________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儒家文化广为传播。②14世纪末,高丽大将____________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面对日本侵略,明朝派军赴朝作战,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____________壮烈牺牲。③文化成就:科技,青铜器、铁器、瞻星台;《______________》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音乐、舞蹈特色鲜明;宗教文化、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中国的影响。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王建李成桂李舜臣三国史记[小练2]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该书模仿中国史书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该著作有何历史价值?其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

历史价值:该著作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史料。历史现象:朝鲜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1)大月氏人:面对______________的扩张,西迁建立贵霜帝国。(2)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第二次大迁徙:3—6世纪。(1)中国:匈奴人、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逐渐迁徙到中原。(2)欧洲: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阿拉伯人: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匈奴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______________,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政治格局[小练3]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这体现了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新的国家崛起。三、古代非洲和美洲1.古代非洲文明。西非西非______________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农作物,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掌握冶铁技术马里:征服加纳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_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击败马里,确立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东非4世纪,____________王国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地区强国10—15世纪,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南非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班图人廷巴克图阿克苏姆桑给巴尔[小练4]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这说明早期的津巴布韦人可能掌握了哪些知识?[提示]

可能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知识。2.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中美洲)政治建立众多城市国家。______________、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制造精美________文化建造金字塔庙宇,发明独特文字,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氏族首领陶器阿兹特克文明(墨西哥)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明“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文化建造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使用__________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图画印加文明(南美洲)兴起发展12世纪,印加人以________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地方分四大政区,由________充任长官经济土地、矿藏和牲畜国有;政府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移民政策;等等文化建造驿道和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制定了__________和太阴历库斯科贵族太阳历[小练5]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甚至每年可以从中获得7次收成。……马丘比丘城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这些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

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美洲文明。探究关键能力02主题一多元共融——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与亚欧民族迁移

史料证史——阿拉伯帝国的地位和奥斯曼帝国的特点史料一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史料二奥斯曼次子奥尔汉(1324—1360年)统治时期,初步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基本制度。奥斯曼帝国的制度深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和塞尔柱国家的影响,以伊斯兰教为立国的基础,《古兰经》是一切权力和法律的最终根据。奥尔汉开始使用苏丹的称号,苏丹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奥尔汉任命其兄阿拉丁为维齐(宰相),下设大法官、财政官、掌玺大臣、近卫军团长、海军司令等,这些官员为国务会议(迪万)的成员。——吕嘉《世界中世纪政治史》(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提示]

特点: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奥斯曼帝国政权结构的基本特点。[提示]

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苏丹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具有一套完整的官僚行政体制。历史解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1)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继承吸收,兼收并蓄,交流发展,开拓创新)。(2)历史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与发展,而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阿拉伯人无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的美誉。

学者研究——印度与日本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了越南、柬埔寨、老挝,所有的东南亚,泰国、缅甸不言而喻,受影响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摘编自张光璘、王树英编《季羡林论印度文化》史料二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文化的突出特点,并归纳印度文化的世界影响。[提示]

突出特点:以宗教为中心,宗教对政治和人们的观念有重要影响。世界影响: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并分析古代日本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的。[提示]

影响: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等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的文字、书法、教育、建筑、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对待:古代日本积极学习借鉴中国文化;日本对中国文化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将中国文化有机地融合到日本本土文化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历史解释——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1)以宗教为中心。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观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的戏剧、电影和音乐、舞蹈等剧本,大多以大团圆结尾,这是它们贯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的结果。(3)印度文化另一个特点是以诗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一部完整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这与古印度人善于以诗代史有关。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4)印度文化具有多样性。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5)包容性。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主题二区域特色——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

史料证史——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

史料一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史料二随着人口的增长,岛屿变得非常拥挤,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阿兹特克人的势力建立在持久备战的基础上。所有男人都要携带武器;国家军火库始终备有武器,供需要时使用。凭借有效的军事机器,阿兹特克人从其臣民那里榨取到数量惊人的贡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史料一,分析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提示]

与北非贸易的扩大;金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先进文化经北非向西非传播和渗透。(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洲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经济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提示]

特点:政治方面,崇尚战争;经济方面,发明了“浮动园地”的农耕方式。原因:经常发生战争以获取战俘和贡物;为了解决湖岛上日益增多的都城人口的生存问题,发明了“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历史解释——中古非洲文明发展的特点(1)发展缓慢: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非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受制于地理隔绝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较为缓慢。(2)独具特色:非洲经过了自身的长期发展演变和吸收、借鉴相邻地区的文明成就,形成了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非洲文明。如东非出现了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兴盛;西非盛产黄金,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更是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大津巴布韦文化。

学者观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特点史料一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摘编自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史料二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1)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用史实分析说明。[提示]

不正确。在19世纪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非洲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东非沿海地区曾产生了桑给巴尔、摩加迪沙等国家,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曾兴起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马里的城市和文化都相当繁荣;津巴布韦鼎盛时期将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纳入它的统治之下。(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点。[提示]

生产力发展缓慢;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各文明间极度缺乏交往;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低。唯物史观——古代美洲文明兴衰历程的启示(1)受大洋阻隔,美洲处在基本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相对孤立,造成美洲文明发展缓慢。(2)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呈现出多元性发展的特点,又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3)一个文明如果保持活力,必须与其他文明交往,同时也要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动力,不能过于依赖其他文明的输入。(4)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研练重点考题03√命题点1中世纪日本的国家治理(2023·高考湖南卷)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解析:据材料可知,日本太政官的建议是鼓励百姓多开垦土地,其中新开垦的土地允许百姓继承三代,这一建议得到了天皇的允许,而允许继承土地则含有一定的肯定土地私有权之意,这冲击了土地公有制,B项正确。材料强调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并未提及日本的灌溉技术,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天皇地位提高,C项错误;日本庄园制度的形成是在10世纪,D项错误。√命题点2古代美洲司法的特点(2023·高考海南卷)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传统法庭庭审中,当地谚语作用很大,而谚语属于民族文化传统内容,这反映了文化传统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庭审,即司法实践,而非立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对司法的影响,而非司法程序对法律的影响,排除C项;先例指的是以前的司法判决,谚语并非司法判决,排除D项。√命题点3阿拉伯对世界文明传播的影响(2021·高考福建卷)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解析:据材料“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及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有关人文主义的典籍等,这些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B项;17—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排除C项;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排除D项。√命题点4古代玛雅文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