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害症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8/1E/wKhkGWZHVDiAcildAAD9ST78cd8121.jpg)
![病毒病害症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8/1E/wKhkGWZHVDiAcildAAD9ST78cd81212.jpg)
![病毒病害症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8/1E/wKhkGWZHVDiAcildAAD9ST78cd81213.jpg)
![病毒病害症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8/1E/wKhkGWZHVDiAcildAAD9ST78cd81214.jpg)
![病毒病害症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8/1E/wKhkGWZHVDiAcildAAD9ST78cd81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病毒害病症及识别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重要病原物。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故称分子寄生物。寄生于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毒病病状病名:统称病毒病病状病症:小叶、花叶、蕨叶、扭曲、坏死、黄叶、畸形等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四、植物病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虫态。卵常为椭圆形,半透明,产在植物体内、土壤中或留在卵囊内;幼虫有4个龄期,l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蜕皮,2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植物病原线虫一般为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植物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不强,其主动传播距离非常有限;被动传播是线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害的诊断1、真菌性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特别是病斑上有霉状物、粒状物和粉状物等病征2、细菌性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有坏死、腐烂、萎蔫和肿瘤等,变色的较少,并时常有菌脓溢出。特点一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和油渍状;二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害的诊断3、病毒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花叶、黄化、矮缩、皱缩、丛枝等,少数为坏死斑点。4、线虫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局部畸形和根部腐烂等。特别是根部5、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突然、大面积,时间短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业门面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合同
-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 科技发展趋势宇宙生命探索与地球应用
- 个人房屋租赁给企业合同范例
- 两子女离婚财产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届毕业生就业实习合同协议
- 个人委托代理合同书样本
- 个人一手房居住权转让合同
- 事业单位租车业务合同书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镀产品 切口腐蚀试验方法
- 后勤安全生产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