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水电站爆破安全防护措施一、前言
为强化爆破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使爆破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更上一层楼,我们参照罗溪水电站建筑制定说明及相关图纸与资料;现场踏勘调查资料;《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安化县公安局民爆管理法律法规;《爆破施工合同》;拟定了爆破工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以保证爆破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二、爆破作业程序:
布孔--钻孔作业--清孔--装药--联导线--安全防护--警戒--爆破--检查爆破效果--解除警戒
三、施工组织
组建项目经理部,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各部门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领导、计划、组织、协调、质量、监督、检查、制定施工目标,并贯彻落实;
2〕技术负责人:主管项目生产和爆破施工全面技术管理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负责成本管理,配合项目经理协调各方面关系等,同时提交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负责测量、测试和试验工作等。工程技术组负责人必须有公安部颁发的相应级别爆破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
3〕钻工班:负责炮眼的钻凿;
4〕机械班:负责空压机等机械修理;
5〕爆破班:负责炸药装填,连网和起爆;
6〕防护班:负责爆破时的防护;
7〕材料班:保证工地所需材料正常供应。
四、爆破人员组织
1、钻孔班10人
2、安全防护班6人
3、爆破技术组3人
4、机械班3人
5、后勤人员2人
五、爆破器材用量
乳化炸药9000kg
毫秒电雷管
800发
毫秒导爆管雷管
5000发
六、爆破施工前应在通往爆区四周主要路口张贴公告,设立警示牌,警示标志。
七、爆破时,应在危险区的边界和通道上设立岗哨和标志,路口用警戒绳拦截过往行人及车辆,插警戒旗杆,警戒标志和警戒点在空旷地方不能拉得太开,工棚设在最小抵抗线的相反方向,爆破警戒线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或具体制定设置。雷雨天、夜间、大雾天禁止进行爆破作业,盲炮必须及时处理,禁止掏出拉出起爆药包,严禁打残眼。
八、禁止在台阶工作平台边缘堆放岩石或物件、禁止农用车等重型机械在平台边缘小于2米的地段行驶、停留、装车等。
九、爆破前的警戒工作,定人、定点、专人负责。依据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第4.13.1.1条规定炮响完后,露天爆破不少于15分钟才准爆破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进行安全检查。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的边界,并设置显然的标志。
十、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清楚听到和看到。
应使全体职工和四周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生信号的方法和时间。
十一、距离主要道路及建筑物方向应设立防护栏架,防止产生飞石飞出。
十二、爆破安全技术
1、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需自始至终完全无条件地执行安全规程。暂时无法执行时要停工,并创造执行条件。条件具备后方可重新开工。
2、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都是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者,还要持证上岗。现场所有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3、爆破器材购买要向安化县公安局提出申请,取得《爆破物品购买证》,凭证到指定供应点购买。不得转卖,转购,不准挪作他用。
4、炸药运输必须用专用运输车,按规定路线、时间运输,由专职人员武装押运。
5、爆破器材进场后,要划出警戒范围,派专人警戒,警戒半径50m,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严防丢失爆破器材。
6、一切爆破器材装、卸、搬运,都由专职人员完成,并轻拿轻放。禁止磕、碰、摔、砸。
7、加工起爆药包只能由放炮员一个进行。并在远离炸药雷管临时存放的安全地点进行。
8、装药前要用风管吹净炮孔。
9、在药卷上扎雷管孔,只能用竹制或木制工具,不能用金属工具,更不能用雷管直接顶入。
10、购、运、发放各个环节都要造册登记,账、物完全相符,严防丢失炸药、雷管。一旦发现账、物不符,马上查找并报告上级。
11、爆破器材当天用不完,必须当天退库。
12、爆炸物品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变质、损坏。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13、装药前对炮的布孔参数进行核查,误差超过5%者要采用补救措施。
14、雷管要使用同厂、同批、同日生产的,并对雷管逐个检查,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15、炮孔中的水无法清除干净时,要采用防水措施。
16、严格按制定药量装药。
17、起爆网路只能采纳经批准的制定网路。
十三、现场安全操作实施细则
1、使用导爆管起爆网路时应注意的事项
〔1〕导爆管网络中不得有死结,不能对折,要防止管壁破损、管径拉细和异物入管。
〔2〕孔内不得有接头,孔外转爆雷管之间应留有足够距离,以免互相错爆或切断网路。
〔3〕用于同一工作面上的导爆管必须是同厂同批号产品。
〔4〕用雷管起爆导爆索网路时,导爆索应均匀分布在雷管四周,用胶布等捆扎牢固,并应有防止牢固的集中穴炸断导爆管和秒延期雷管的延迟药烧坏导爆管的措施。
〔5〕在有矿尘、煤尘或气体爆炸危险的矿井中爆破,禁止使用导爆管起爆。
2、导爆管起爆网路的连接方式
由于导爆管受引爆方式、捆扎松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时有拒爆现象,为了提升导爆管起爆网路的可靠性,一般可采纳复式起爆网路。
3、切割导爆管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快刀切取导爆管,每根导爆管的两端都应切成垂直面,一端封口。切割导爆管时,工作台上禁止存放雷管。切割前应认真检查导爆管质量。凡有过粗、过细、破皮和其它缺陷的部分均应切除掉。
4、检查电爆网路电阻的规定
检查电爆网路的电阻,只能采纳专用爆破电桥导通网路和校核电阻。专用爆破电桥的工作电流应小于30毫安。必须在装药填塞完毕和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准在作业面导通网路和校核电阻。如果实测网路总电阻与制定计算值误差超过同意值5%时,应对网路重新逐段检查,直到相符。
5、检测电雷管电阻时应注意的事项
〔1〕应在指定的单独房间或地点〔不超过六个月的野外流动爆破作业同意的室外安全地点〕用专用爆破仪表逐个检测。
〔2〕检测雷管电阻时应在带凸缘的工作台上进行。雷管应放在防护板后面或钢管里,每个工作台上存放的雷管数不得超过100发。
〔3〕检查合格的雷管的两根脚线必须短路连接,不合格的单独存放另行处理。
〔4〕雷雨天气不准进行雷管电阻检测。
〔5〕检测地点应远离高压线和强无线电源干扰区。
6、爆破现场可能碰到的外来电流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因电雷电爆引起的闪电和静电。预防措施:雷管天应停止爆破作业,将电爆网路两端分开绝缘,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并设警戒。
〔2〕杂散电流。预防措施:减少杂散电流的来源;采纳防杂散电流的起爆网路;采纳抗杂散电流的雷管;采纳非电起爆网路。
〔3〕高频射频电。预防措施: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电爆网路的主线应用双股导线或互相平行,且紧贴的单股线;导线布置在地面上。
〔4〕感应电流。预防措施:将电爆网路平行于动力线或改用非电起爆系统。
7、保证电爆网路安全准爆的主要措施
〔1〕同一网路中的电雷管应是同厂、同批、同型号产品。
〔2〕电雷管的电阻差值关于康铜桥丝电雷管不得超过0.3,镍铬桥丝不得超过0.8。
〔3〕网路联线要牢固、绝缘、无错接漏接。
〔4〕用专用爆破电桥检测网路总电阻,其值应与实际计算值符合〔同意误差为5%〕。
〔5〕起爆电缘应有足够功率,流经网路中每个雷管的电流值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大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大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
8、浅眼爆破装药前的炮孔检查:
检查炮孔内杂物,有无堵塞物和大量孔内水深,重点检查炮孔实际深度、倾角、孔距、排距及最小抵抗线,看是否与原制定有变化,最后调整装药量。
9、浅眼爆破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1〕装药时不管正向起爆还是反向起爆,雷管聚能穴方向均要指向被其引爆炸药的传爆方向。
〔2〕装药时防止药包与雷管脱离而拒爆,装入起爆药包后,严禁强力捣压起爆药包。
〔3〕装药时密度要适中。连续装药时不能有间断;间隔装药时分隔药包中要放好起爆药包。
〔4〕有水泡的,要做好药包的防水处理或采纳抗水炸药。盲炮处理
10、盲炮处理
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马上报告并及时处理,假设不能及时处理,应在四周设显然标志,并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难处理的盲炮,应请示爆破工作领导,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他作业,盲炮处理完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确认没有危险后,当班爆破负责人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盲炮处理措施:a、经检查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时,依据抵抗线变化状况调整扩展警戒范围后方可重新起爆。b、打平行眼装药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口不得小于0.3m。为确定平行炮眼的方向同意从盲炮孔口起取出长度不超过20cm的填塞物。c、浅眼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发生火星的材料制成工具,轻轻地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药包诱爆。d、浅眼在安全距离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必须采用措施,回收雷管。e、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或未处理完毕,应将安排专人看守,直至下一班持续处理完毕。
11、减少爆破振动对爆区四周建筑物的影响措施
〔1〕合理选取孔网起爆顺序和微差起爆时间。
〔2〕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单位炸药消耗量。
〔3〕采纳预裂爆破。
12、爆破产生的有毒气体种类及对爆破后作业人员进入爆破点的规定产生的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硫化氢、氨。露天爆破不少于5分钟〔不包括峒室大爆破〕才能让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爆破点。
13、孔桩爆破开挖中防止炮烟中毒的预防措施
〔1〕强化炸药的质量管理,定期检验炸药质量。
〔2〕不要使用过期变质炸药。
〔3〕强化炸药的防水、防潮,保证填塞质量,避免炸药产生不完全的爆炸反应。
〔4〕爆破后要强化通风,等到有毒气体稀释至安全规程中同意浓度以下时,人员才准返回工作面。
14、起爆后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的主要任务
进入现场后要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是否破坏和有无盲炮。假设发现有上述状况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经检查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其他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15、依据爆破作业地点的不同进行爆破安全警戒的设置,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显然的标志。
〔1〕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岗哨,使所有通路均处于岗哨的监视之下。每个岗哨与相邻岗哨在各自的视线范围之内。
〔2〕依据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地震、冲击波、飞石、毒气或噪声〕分别核定安全距离,然后取其最大值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即爆破危险区。
16、电力起爆常见事故的原因
〔1〕工作面有杂散电流导致早爆。
〔2〕露天爆破时遇雷电导致早爆。
〔3〕电爆网路与其它电气设备通电导致早爆。
〔4〕敷设电爆网路时,不是从爆破工作面向电源方向铺设,而是违章反向铺设而造成事故。
〔5〕没有爆破专用电源,而是与照明、动力用电混用,导致误合闸。
〔6〕起爆站看管不严,工作人员未撤离时,无关人员误合闸通电。
〔7〕检查电雷管和导通网路时,使用的仪表输出电流过大造成雷管爆炸,其原因:A、使用的不是专用仪表;B、虽是专用仪表但使用前未检查致使输出电流过大。
17、爆破时出现事故的原因
〔1〕警戒范围过小或警戒不严,人员误入警戒区。
〔2〕起爆信号不明确,难以辨认。
〔3〕指挥失误,工作人员之间联系不够,行动不一致。
〔4〕躲炮地点不当。
〔5〕过早进入爆破现场。
18、怎样保护事故现场
〔1〕马上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与封锁。
〔2〕进行录像、照相、拍照,以固定现场原原始状态。
〔3〕对现场散落、遗留的所有物品,应尽量坚持原位,如因灭火、救护、排险等需要移位时,应记录原始状态。
〔4〕严格保护现场的痕迹和物证,非现场勘察人员不得提取和移动。
19、孔桩爆破作业的一般规定
〔1〕按各有关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
〔2〕工作场地必须进行杂散电流、射频电等杂电的控制。
〔3〕人员下井前必须先进行通风,直至毒气浓度降到国家标准以下。
〔4〕人员下井前必须对井壁进行检查;严禁不带安全帽上、下井,严禁穿拖鞋。
〔5〕严禁同时抽水、打钻、装药作业。
〔6〕井下作业时,孔口必须有人监护,严禁在孔口范围内堆放物品和泥土岩石。
〔7〕严禁在雷雨天气进行井下作业〔包括爆破〕。
〔8〕井口必须进行防护,严防行人坠落。
〔9〕爆破器材必须由爆破员看管。
〔10〕爆破场地严禁烟火。
20、防止爆破飞石危害,应做好以下防患措施:
①对岩石裂隙、破碎带、钻探孔、薄弱面、前排小抵抗线的炮孔,应减少装药量,强化覆盖。
②关于浅眼爆破应加密炮孔、采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邯郸市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
- 第8课+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生产部副经理年终个人总结(6篇)
- 高速收费员工作心得体会(6篇)
- 2023年湖南磁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孕前检查流程注意事项
- 非煤矿山安全
- 2025至2031年中国云母电热圈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六章国际及台港澳速递业务认识国际EMS业务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DV摄像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概率统计课件:二维随机变量的条件分布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汇编及答案【历年真题】
- 视频监控项目投标技术方案(A)
- 垃圾食品对儿童的危害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JTG-T2231-02-2021)
- 代持股协议书范文集合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 新生儿颅内感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