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故事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小棒被打翻了以后……那是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堂课。课前,我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小棒,意图让每个小组在摆出的三角形中能够出现锐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情况,进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把一大端小棒拿住教室的途中,一位学生把我盛小棒的盒子给打翻了,原本三根一组的小棒彻底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在小棒落地的一刹那也同时被打乱了。不得已,我及时改变了教学策略,想不到这一改变竟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先看以下两个情境:情境一:(三角形的概念)1、媒体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直观感知。2、动手操作:师:同学们,你能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吗?生:能!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生个小组商量一下,需要多少根小棒,然后派个代表到老师地方领小棒。(学生领到小棒后开始各自拼摆三角形)3、反馈交流师:同学们,想必你们都已经摆出三角形了。谁愿意把摆出的三角形展示给大家看。学生纷纷把自己摆出的三角形拿到投影仪上展示: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随便用几根小棒就摆出了这么多形状各样、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其他同学们对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看法吗?生1:我认为④、⑤不是三角形,它出头了。师:你的意思是三角形要像①、②、③一样,不能出头,对吗?生1:对。生2:我不同意,因为它中间部分就是三角形。生1:中间部分是三角形,但出头部分算什么呢?生2:老师要求我们摆出三角形,出不出头有什么关系呢?师:我明白了,如果不算出头部分,也是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这里面有三角形。但整个图形能不能算是三角形呢?生2:(不好意思)不能算。师:(指名摆④、⑤的学生):你们摆的时候为什么让它出头呢?不出头行吗?生:不行,因为其中两根小棒太短了,合起来还不如另一根长。师:喔,是这样。这么说,要摆成一个三角形,三根小棒要怎样选择?生:其中两根的长度合起来要比第三个长,才能摆得成三角形。师:讲得不错!看来,摆三角形也是大有学问。那么你们认为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呢?师生讨论得出三角形的概念。情境二:(三角形的分类)由于是小棒是随意分组,有些小组摆出的三角形种类不全,这对三角形的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对教学作了如下调整:师:刚才每位同学都摆了三角形,现在能不能发挥一下小组的优势,摆出一些其它不同的三角形吗?学生受到教师启发,小组内通过交换小棒,摆出了很多三角形,而且有组小棒之间的不同组合,每个小组都有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师:这么多的三角形,我们能不能研究每个三角形有着怎样的特征?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对每个三角形的特征作出必要的记录)很快有小组有了新的发现。生1:老师,我们发现三角形的情况只有三种:2个锐角1个直角,两个锐角1个钝角,三个锐角。生2:我们不管哪个三角形至少都有2个锐角。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说实话,在课前我根本没有想到这节课会上成这样子,我在被学生那种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敏锐的观察所感动之余,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引发了深深地思索:一、课堂教学不再是精心设计的“教案剧”多少年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这种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的倾向,使我们的课堂长期演绎着一场场“精彩”的教案剧:教者“以本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亦步亦趋;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是一旦出现“意外”,教师常常举手玩措,黯然收场。在这节课中,课前的教学设计不可谓不精,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三角形的特点,采用摆小棒的方式,而且小棒的长短都预先进行设计,希望学生能够摆出的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在小棒被打翻之后就不复存在。因祸得福,从这两个镜头中可以看出,我在情急之下的调整是成功的,不便达到了课前预定的目标,而且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二、学生探究需要的“务真”。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在我们的课堂上发生许多令人欣赏的变化,很多老师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性的解决问题。但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常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探究,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我们常常主动地帮助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以至于出现一些形式化的“假”探究。如果这节课没有出现意外,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去实施教学,无疑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假”探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摆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但也只能摆出这些三角形,他们的操作早在教师的意料之中,他们的仅仅为操作而操作,失去探究的价值。小棒的意外打翻,倒也应了“无心栽柳柳成荫”这句话,促成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手操作。学生摆出的三角形尽管类型单一,有些甚至还不是三角形,但这不是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吗?学生从中不但领悟了三角形的特点,而且也了解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最真实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但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第一个片断中,正是由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小棒、自主拼摆三角形,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有些是我事先所没有想到的。但是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多样的结果,促成了学生的讨论和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明白三角形的概念。在第二个片断中,教师让学生把各种长短的小棒进行各种不同组合,摆出各种类型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再对这么多三角形的角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了三角形的之间的本质区别,确实了三角形按角分的三种类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说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和解决问题的锺炼。小学数学教学故事2在数学学习中,动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喜欢数学时,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很容易得到提高;若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那就没有学习数学的动机,成绩是不理想的。同时,研究表明:数字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一、数字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那些重复的计算使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合理应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既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数字故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2.增加课堂的活力当前的数学课堂普遍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总是一成不变,如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做练习。这样的`数学课堂没有师生的交流互动,没有学生的合作探究,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在数学课堂中利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可以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二、数字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运用数字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导入环节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笛Э翁弥校教师如果能设计好的导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如果教师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课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创编一个《趣谈西游记之分饼》的故事:“唐僧得到三块一样大小的圆饼,先将饼平均分成四份、八份、十二份,然后分别让孙悟空、八戒、沙僧三个人拿其中的三份、六份、九份。同时,唐僧问:‘你们觉得我的分配公平吗?’”当教师给学生讲完这个小故事后,学生就会被故事中的有趣情节所吸引,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唐僧要把饼分成不同的份数?”于是,教师趁势导入这节课学习的主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集中注意力听课。2.演绎数字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数学课堂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述数字故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演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如可以指导学生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选几个学生进行故事演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中隐藏的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以使学生从演绎故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深学生对数学信息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可以说,这种故事演绎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3.讲解数字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故事31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1.1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较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讲故事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将数学问题穿插于故事中,应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深刻记忆,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回想、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1.2发挥教育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既能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故事寓意及人生哲理,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思想,帮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2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2.1注重故事的选择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故事对小学生的影响力巨大,须注意对故事的选择。对小学阶段故事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还要有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例如《葫芦兄弟》、《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这些故事中都含有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数字,教师通过选择这些故事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与学生特殊的心理各年龄特点符合,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分清善、恶、美、丑,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2.2将数学问题融入故事中讲故事既然当做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会有效将故事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注意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故事中。故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故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10以内)的教学过程中,若简单地对学生描述“2+5=7”或“6-3=3”,然后便要求学生记住,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是很难记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应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数字融入到故事中,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深刻记忆。2.3把握故事的讲述时机在教学中引入故事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应注重把握故事的讲述时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故事时,应结合教学课程的进度,适当选择讲故事的时机,且不能占用一节课中大部分的时间甚至是整节课的时间来讲故事。以免学生太过于关注故事,而忽略了学习。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和变换故事,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故事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该课时应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或将故事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等)展开教学。而不是每节课都运用同一个故事、同一种教学方法,以免不能达到故事教学的目的。2.4注意故事的创新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对故事有所创新。如一些故事过于深奥、冗长,教师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故事进行整理、改编,最后转化成一个简短精湛、易于小学生理解的小故事。而有些故事则因其普遍被讲授而失去了新鲜感,致使学生提不起兴趣,难以达到故事教学的目的,教师则应注重对故事进行创新和改编,对传统的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小结总之,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意义,具体的应用措施也有很多,教师应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故事教学,才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故事4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思维,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幼儿园的孩子正是三种思维方式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他们主要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例如,幼儿开展游戏,扮演角色,遵守规则,并按照主题来行动,就是依靠在头脑中的关于角色、规则和行动计划的表象来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幼儿故事是为幼儿创作的具有完整情节的文学作品。它的叙事性和文学性与儿童的情感有极强的交流作用,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故事组织的完整性也适合儿童的年龄学习和心理,因此幼儿都喜欢故事。孩子们一方面从故事中接受知识,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许多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有趣的新天地,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故事中渗透着丰富的数理逻辑知识,能帮助孩子在生动的情节和形象中去理解接受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有利于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故事能帮助幼儿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好故事呢?一、开发拓展经典故事的教学价值。挖掘适合数学教学的故事素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发现收集有价值的故事,并对收集来的故事进行改编,使之适合数学教学的需要。经典故事往往经久不衰家喻户晓,在家庭中家长也会自觉地给自己的孩子讲述这些故事,因此这些经典故事对幼儿的吸引是不容置疑的,这也为我们利用一些经典故事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如经典故事《拔萝卜》经过改编后,被用在大班的序数教学中,活动证明了故事能帮助幼儿很顺利地完成10以内序数的认识,改变了以往教师说教的状况。这一活动主要通过故事中人物角色的出场顺序引导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通过理解故事和续编故事认识1-10的序数,学习从不同起始位置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拔萝卜的角色只有六个,在认识6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拔萝卜的故事,使角色增加到十个,延伸到10以内的序数。从不同位置起始确定物体的位置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巧妙地利用作业单上萝卜不同的位置引起幼儿的思考,促进他们对序数的理解认识。经典故事特有的魅力不但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教师巧妙合理的改编能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能力,进一步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二、根据需要创编数学小故事。很多时候我们是找不到合适的故事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数学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创编一些小故事。在编故事的时候要求教师在不失去文学性的前提下,做到文理兼容,恰到好处地为数学目标服务。如数学教学活动《年妈妈的一家》就很好地将年、月、日的知识结合在故事里。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知道了年妈妈有365个日娃娃,365个日娃娃住在12座房子里,12座房子有大有小,大房子住31个日娃娃,小房子住30个日娃娃,最小的房子一般住28个日娃娃。教师将这些幼儿难以表述和理解的知识渗透在生动的故事中,帮助幼儿理解了年月日的关系,并且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了寻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激发了幼儿对日历的兴趣。三、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学习。故事情境能引起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在情境中幼儿能十分投入地在游戏化的状态中进行学习。故事《熊宝宝的蛋糕》充满了生活气息,以大黑、小黑做蛋糕、分蛋糕为线索开展活动,故事中“分得均匀”的要求也符合幼儿内心的初始愿望,使幼儿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能积极地从内心意愿进行二等分的操作练习,虽然故事很简单,但是由于不是以枯燥的数学目标为前提,所以幼儿就能饶有兴趣地在做做玩玩中学习数学了。为了使幼儿能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创设连续的故事情节开展数学活动,让幼儿沉浸在童话般的意境中进行活动,而且能体现数学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果教师能敏锐地在故事中找到符合幼儿学习的切入点,就能创造性的利用故事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四、鼓励幼儿自编故事。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孩子们已经能创编一些合理的故事,因此鼓励幼儿自编一些和数学有关的故事是可行的。如看一幅图自编故事就能有针对性地为幼儿编应用题提供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妨设置一些含有数学内容的图画,让幼儿根据图示来编故事。如图上有8只桔子,其中有3只画的是桔子皮。要求幼儿根据这幅图合理地开展想象并讲述,这样的过程能帮助幼儿辨别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十分有利。编应用题时要求语言简练明确,有陈述和提问,不能像故事那样围绕过多的角色展开情节。从而使幼儿在自编故事的过程中学会提炼和概括语言,达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两得。五、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故事5一、引言数字故事是集图片、声音、知识、情感于一体的故事讲述方式,它将传统的故事讲述艺术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保留原始故事特色的基础上,在传统的故事讲述中添加了现代媒体元素,使故事情节的衔接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数字故事叙述兼具传统故事共享性和现代媒体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二、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以下是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了数字故事叙述如何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以及调查研究学习者和教师对数字故事叙述方法的评价。(一)数字故事学习对象本次数字故事叙述研究的学习对象为黑河市第六小学6年级全体英语教师,以及6年级l班的40名同学,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二)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前调查在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制作之前,对6年级1班的40名学生做了数字故事学习前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卷40份,有效问卷39份。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对于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小组协作学习、制作数字故事时的困难和个人爱好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方面,绝大多数同学(87.5%)对讲故事的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去制作数字故事,并且想将自己所学知识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制成故事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看;但在问卷调查中也同时发现,有少数学生(22.5%)不喜欢数字故事学习的方式,他们虽然对数字故事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尝试接触;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有45%的同学认为在数字故事叙述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硬件设施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以及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等;在选择数字故事制作的方式方面,有90%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数字故事,并愿意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次问卷也发现,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有不同的优势,作为教师要在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数字故事小组分工,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三)数字故事准备与学习在进行数字故事叙述学习前,首先用案例介绍数字故事的概念及制作方法与过程,该班级的师生之前从未使用过数字故事进行教学,然而,学生却对数字故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字故事制作之前,笔者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了解到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用电脑打字,对PowerPoint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基本没有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很难理解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抽象理论,因而在将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学习之前,教师要作出数字故事叙述范例,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数字故事叙述的相关内容,以及让学生掌握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叙述的流程。(四)数字故事制作过程1.师生协作,选择故事主题利用数字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选择故事主题时,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和现有的英语水平等,确保选择的故事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故事主题,这样数字故事叙述教学方法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字故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2.分组协作,搜集数字故事材料教师对班级所有同学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任务,在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要保证班级全员参与。分工小组在选择故事主题之后,学生要通过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文本、图片和声音等相关资料,为更好地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3.数字故事制作在确定分组和选择故事主题范围之后,每个数字故事叙述小组的成员要根据选定的数字故事叙述主题搜集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材料,然后将搜集的文本资料编制成详细的故事脚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绘制简单的故事情节版画,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串联,然后故事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表演、配音,使用PPT或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并加入适当的视频、图片和背景音乐等。4.作品展示及评价本次研究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共制成作品20份,在数字故事作品完成之后,每组要将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班内同学和老师,学生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不必局限于班级内部的展示,还可以将制成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上传至互联网或者是娱乐论坛当中,将数字故事叙述扩展到班级以外的区域,增强数字故事叙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多媒体互动平台,共同讨论、欣赏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五)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后调查1.学生问卷调查在评价小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之后,对于数字故事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应用后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问卷发现有绝大多数学生80%对数字故事学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表明数字故事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将近75%的学生认为数字故事可以有助于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数字故事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82.5%)和信息搜索能力(84%);本次数字故事制作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95%的同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他们提出的建议和观点能被小组采纳到数字故事制作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数字故事的实施过程中,有83%的学生能够对遇到的许多困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也说明数字故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作品时有75%的同学会认真观看他人的故事作品,并对数字故事对儿童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数字故事作品的创作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90%的同学可以从中发现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把自己的优势应用于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2.教师访谈分析在数字故事叙述的作品完成之后,对黑河市第六小学的英语教师做了简要的采访,他们对于数字故事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次数字故事叙述实施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遇到了许多多媒体制作技术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心,他们通过主动寻求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或者是上网采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2)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次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力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全面提高。(3)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此次访谈也发现,数字故事叙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字故事制作要求学生亲自撰写故事脚本,并选出自己喜爱的角色,设置故事情境,增添故事内容,串联故事板,绘制情节版画,演绎故事情节,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动手实践,为了创作出既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数字故事,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性思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和团结协作学习,因而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故事6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令很多小学生深感头疼的科目,其原因是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很多数学题目需要学生动脑思考,且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它们。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所以他们也就很难接受小学数学这门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高效地学习数学,教师应结合一些精彩的故事帮助学生。一、通过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轻松学习教学内容问题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如果能很好地进行导入,将导入环节设计得精彩且有趣,学生整堂课都会非常仔细地去听,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设计导入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整堂课都非常无趣。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进行引入。比如在讲授《认识负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讲这样一个故事:“小明是一位小学2年级的学生,这天他和爸爸一起去买东西,爸爸一共带了100块钱,买的东西却是110元钱,没有办法,爸爸只好欠了店铺10块钱回家了。回家后爸爸问小明,今天爸爸带了100元,买东西是110元,爸爸少了多少钱?小明说10块,爸爸问那如果用加减法表述你会吗?小明说100-110=?不对啊,小数不能减大数。”这个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事,与学生关系较紧密。全班同学听到这个故事后,纷纷进行探讨。在没有学习负数前,学生无法作答。但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完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很容易解答这个问题了。”二、通过故事延续问题,将学生注意力迅速拉回课堂小学生天生爱玩,一堂课有大概40分钟,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学习的时间也就是30分钟左右,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不开小差地听课。有时有的学生尽管坐得非常端正,但其实自己是在思考刚刚一起玩的游戏,有的则在思考自己晚上吃什么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聚精会神地听课,教师可以编排一些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比如在讲授课文《圆》这一单元时,教师发现很多同学不能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于是教师急中生智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教师:“好,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我给大家讲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学生一听有故事,立即将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当教师讲到“师徒三人来到一个山村中,唐僧让孙悟空去化斋,孙悟空临行前在地上画了一个圆,让唐僧坐进去……”时,教师停住了,学生一脸疑惑地望着老师,老师说:“大家肯定想继续听下去,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必须解答后才能继续听。”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听题目,于是教师说:“孙悟空画圆半径为2米,请问圆的面积为多少?”这样的一个故事中的小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趣味故事,然后在讲故事的`时候,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讲到关键时,突然停止讲故事,并迅速将话题转移到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中。这样学生为了继续听故事,迫切要求教师将题目说出来并进行解答,从而达到将学生拉回课堂的目的。三、通过故事启发思考,让学生独自解答数学问题小学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独自解答问题的能力,如果小学生学习数学一直想依赖老师帮助解答,数学学习成绩就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教师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讲授课文《对称、平移、旋转》一单元时,教师在讲完对称图形后,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中有一只小蜻蜓,它天天都非常开心地飞翔,也每天都以自己可以飞翔的翅膀为骄傲。这天他在外面游玩时遇到一只小蝴蝶,蝴蝶长得非常好看,也有四个和它一样的翅膀,见面后,蝴蝶对蜻蜓说:你好,我们是一家人。蜻蜓看了他一眼说:是吗?但是我怎么不认识你呢?蝴蝶说:我们大家的样子长得很像,你不觉得吗?蜻蜓不相信,蝴蝶带着蜻蜓来到一个小湖边,让它自己看下自己的影子,蜻蜓往下一看,发现它和蝴蝶长得确实很像,于是它俩就成为了好朋友。”讲完故事后,教师询问学生:“大家思考一下,故事中的蝴蝶为什么说他和蜻蜓长得很像,当蜻蜓看到蝴蝶和自己的身影后,为什么也感到很相似?”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蝴蝶和蜻蜓都是轴对称图形,都有四只翅膀,只是翅膀的形状不一样而已。而教师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刚开始可能学生很难回答,但教师如果将蝴蝶和蜻蜓的照片用PPT的方式播放出来,学生肯定会立即想到答案。总之,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将故事引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在听故事时乐此不疲时,教师讲得内容再多、再深奥,也会吸引学生不断挖掘知识点,并不断寻求答案。因此教师有必须花心思认真揣摩教材,精心编讲一些生动活泼、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故事。在运用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度,在必要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把学生从故事自然引领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小学数学教学故事7数学课上,我组织学生活动:量课桌的长。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用文具盒量,有的学生用铅笔量,还有的学生用数学书量。总之,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用身边的物品来量一量。这时,我突然看到小琳在玩笔袋,并且和同桌小瑞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我用严厉地目光望向他们,希望能起到一点威慑作用,可惜他们似乎并没有接收到我目光所传递的信息。我耐住性子,继续往下讲课。我让学生拿出尺子,仔细观察,并告诉学生:“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我边说边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模仿我是怎么比划的.。学生们显得很积极,都在用大拇指和食指认真地比划着,生怕自己比划得不准。就在这时,小琳和小瑞还在不停地讲,我再次望了望他们,他俩和我的目光依然没有任何交流。这时我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看到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地比划着,我实在不想影响上课的节奏,又继续往下讲课。讲着讲着,突然,一声刺耳的叫声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你干什么啊”,教室迅速地安静下来,同学们把目光齐刷刷地注视着发出声音的地方。原来是小琳,只见小琳眼睛瞪得圆圆的,手里拿的尺子也断了,气呼呼地望着她的同桌小瑞。小瑞呢,也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原来,她俩为了一把尺子根本没有听课,小琳的尺子被小瑞折断了,居然在课堂上就叫了起来。我的心中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但我努力地克制住自己:冷静、冷静,一定要冷静,我深吸一口气,这时想到和我配班的小青年吴桐在读书交流的时候,说到这样一句话:凡事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期盼。于是,我刻意的让教室安静了数十秒钟,同学们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我怎么训他们。我轻轻地走到他俩跟前,轻轻地拿起这把断尺,轻轻地问了全班一个问题:“孩子们,我们能不能在这把断尺上找到1厘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从小琳和小瑞的争吵中回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来。孩子的思维太活跃了,在这把断尺上,以不同的视角,发现了那么多的1厘米。我轻轻地抚摸小琳的头说:“小琳,你能不能在你这把断尺上找到1厘米呢?”小琳目光有点躲闪地看着我,支支吾吾地说:“刻度5到刻度6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小琳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自己断了的尺子。“真是聪明的孩子!”听到我的表扬,她喜滋滋的坐了下去。接下来的课,大家听得都很认真。课结束了,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我庆幸自己的冷处理,课堂意外来了,是回避还是面对?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意外,也许蕴含着另一种收获,让我们笑看“意外”,巧对“意外”,期待一份出乎意料的喜悦!小学数学教学故事8我有一节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经常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我每到这节课,就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小故事。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反而体育课一结束就回教室安静地等着我来讲故事。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有一次上课,老师说:“你们今天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说完就看起小说来。小朋友们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但是不久,高斯便报告老师自己做好了。老师以为高斯捣乱,可是看一看高斯写的数:5050,不觉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高斯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他以后便认真教起书来,而且,在他的鼓励下,高斯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学生听完故事后,显得很激动,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要向高斯学习,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创造发明。设悬念: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下面是我改写的`一道数学故事题,大家可作一番比较。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癞蛤蟆道:“癞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早上,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算出来了吗,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小学数学教学故事9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所以我特别注重寓教于乐。我喜欢把整个教学过程用一个故事、一件事情为主线或闯关形式连接起来。经过很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形式学生最喜欢,情绪最高涨,效果很不错。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我们艺芳小学运动会的情境。艺芳为了举行运动会,体育老师买回一些体育器材,出示一些卡通画,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一猜,这些器材大概要多少钱?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紧接着要学生估算购买体育用品的总钱数、参加三项比赛的人数、拉拉队的人数、吃饭的人数。最后,老师为了庆祝比赛的胜利,带学生去娄底石马公园划船,请学生设计租船方案并估算哪种方案合算。整个设计由浅入深,把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在运动会中,学生兴趣很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生都说这样的数学课堂像故事课、游戏课。当学生不想下课了,说明他们已把你的课堂当成了一种享受。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聪明的学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启航班也有十多个,感觉很安慰;由于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于是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就燃烧起来。在艺芳推行“1+1”课堂模式以来,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的教学中,尽量用动作去表示,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尽可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素材,找到实施生活化数学课堂的突破口,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0一、数字故事与教育教学在国外,正在开展或已经开展了许多关于数字故事服务教育的研究项目,以下就从国外研究现状和我国教育实际出发提出将数字故事融入到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构想。(一)数字故事与小学教育在国外,教育软件程序可以根据使用者提供给计算机的一些信息和资源产生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生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住他们,当然吸引住学生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欣赏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故事,而是让他们在欣赏故事的时候能从中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二)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在国外,基于中学的数字故事的研究是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联系起来的。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在这个软件系统上可以展现出各种不同种类的博物馆,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场所。(三)数字故事与项目学习目前,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项目学习在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很难规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和范围,知识的零散性影响学习的系统性、结构性和连贯性等。国外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数字故事来进行项目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系统性有机地构建起来,弥补了项目学习的不足。(四)数字故事与语言教育数字故事在语言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难事。完成的数字故事作品会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大大增加。二、在教育中使用数字故事的优势(一)多样化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在所有给出的关于数字故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练习方法而言,数字故事更加具有多样性。数字故事的创造性,可以使得电脑呈现的故事、场景没有任何一个是相同的。一旦学生使用了数字故事制作软件后,千变万化的故事内容就会和多样的故事场景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的数字故事作品,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了,从而可以最大化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促进价值观的内化数字故事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因为数字故事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其创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制作数字故事作品的激励下,能够更加有意识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课堂外投入大量的`实践到学习中,在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投入。(三)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创造力主动学习,意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学习。它的发生前提是学生有对学习的渴望和需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在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下按部就班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四)促进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意义整合有意义的技术整合被认为是在课程中使用可行的技术进行任务学习,这些任务能帮助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学习。整合的依据不是技术使用的数量和类型,关注的是如何选择和使用技术,换句话说,有意义的技术整合课程学习关注的是用技术辅助学习而不是学习技术本身。三、小结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将学生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出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按照这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制作数字故事任务的驱动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1“在童话中学习数学,在童话中陶冶心灵,在快乐中和谐发展”,这是我在数学课堂上用童话创设情境教学中的体验。人们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动人的童话故事,儿童对它有着着迷的兴趣。如何让童话故事为我教学之所用,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并沉浸在童话情境教学的模式中,这难道不是我们数学教学要探究的方向吗?一、用童话故事创设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所教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暇的孩子,他们的理性思维尚未发育成熟,他们无法接受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爱唱、爱跳、爱动、爱表现。他们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故事中那白雪公主般的美丽、魔镜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如果谁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将是多么得开心。因此,我想我的数学课堂能否也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呢?事实证明,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创设学习情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甚至夸张来塑造可爱的童话形象,为数学教学服务,其对自然事物拟人化的处理,生动、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的喜欢;以童话故事的发展为线索,有机串联整个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童话般的数学世界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放飞学生们心灵的翅膀。譬如,在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我在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实验。在一个班我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题目是这样设计的:“甲乙丙三人乘着同一辆出租车从A地分别到B、C、E地去(ABC在同一直线上),A地到B地的路程是10千米,甲从A地乘到B地下了车,乙又行了10千米到C地下了车,丙再坐了10千米到达C地下了车,共付给司机60元。请问甲乙丙怎样分配车费比较合理?”大多数学生读题后,茫茫然中一头雾水,好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难理解题目的意思,干瞪着眼了无兴趣,我只好在那儿唱独角戏。我对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感觉很难受,心理非常郁闷。再三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情绪这么低落?回答问题总到不了点子上?是不是我设计的题目不够完美,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我翻看了《数学课程标准》《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二天,我教另一个班级时,把这道题改编成富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狐狸、小猴和小熊结束了愉快的夏令营以后,决定坐一辆出租车回家。狐狸想:3个人合租一辆车,比自己单独坐合算多了,而且我家最远,所以我最划算。小猴家最近,车行了10千米,他就下了车,又行了10千米,小熊也下了车,车又行了10千米,狐狸也下了车,下车时,狐狸付给司机60元钱。第二天,狐狸就对小猴、小熊说:‘昨天我付了60元钱的车费,60÷3=20(元),你们每人给我20元。’‘好。’小熊立即拿钱给狐狸,但是被小猴给拦住了。‘不行。这样分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呢?’聪明的小朋友,你猜小猴要怎么分车费才能让小熊和狐狸心服口服呢?……”在这个富有童话趣味的数学故事情景中,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会解决问题方法。通过近一年的童话数学教学,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学生都很明显地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我这个数学老师,我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进步。二、用童话数学激发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个性表达“童话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新颖、独特的数学故事情境,以童话为载体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把系统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原创性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将童话形象有机的融入数学教学中,做到童话故事和数学学习的密切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满足儿童的天性需要,激发儿童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合作性,真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童话数学”的情境教学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符合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尊重并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心、童趣。童话故事还可以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一个载体。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可以在他们亲身感受的基础上,编童话故事,共同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也就更高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想象……别看孩子们年纪都小,他们也是一颗颗活脱脱的生命,他们有情感,有悟性,能享受审美情趣。教师要带领他们走进学习数学的殿堂,在童话故事的天地里畅游,把自己融进了故事,共同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不断地摸索中创造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童话数学”的情境教学,充分尊重和顺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特点,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将系统的小学数学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自然、巧妙地结合在曲折、生动的童话故事之中,使孩子能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进入到数学教学情境中去,从而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大大缩短传统的教学时间,使他们能够在童话中学习数学,在童话中陶冶心灵,在快乐中快速成长,和谐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2参加项目的校长们,将自己在美国的学习体验和感悟,设计成了数字故事。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我们研究生参与一起修改数字故事。四个数字故事的主线是学生――教师――课程,其中,《忙碌的一周》比较了中美教师课时量和工作方式不同,引人深思;《一人一课表》介绍了美国中小学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个性化设计的特色;《三个新生》分别通过对有心智问题、健康问题、语言困难的三个不同学生的关照,介绍了美国学校如何关注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领袖之路》则通过美国“领袖教师”和中国“特级教师”的成长比较,让人们思考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展示会通过主题报告、数字故事、全场互动等方式,立体展示了校长境外学习所带来的观念变革。其中的“数字故事”播放环节,充满整个舞台背景的巨型高清显示屏上,用PPT展示了“影子校长”的四个感人故事,动人的画面和环绕大厅的音乐,给参会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震撼。故事结束,现场人们脸上的激情光彩和热烈掌声告诉我们,数字故事将知识、事实等与图像、音乐、情感融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表达传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效果,给会议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这是在上海市政府活动中,第一次使用数字故事作为会议组成的一个部分。我是在2001年知道“数字故事”这个概念,当时,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从国外文献上,了解到在北美流行一种被称为“DigitalStorytelling”的教学方法。后来,我们的研究生在上海、苏州、无锡、海盐等地的中小学搞研究,将数字故事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数字故事”,是一种运用数字化技术来讲述故事的新方法。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DanaAtehley先提出“数字故事”。Atchley是一位职业的故事创作者,在计算机刚刚兴起之时,他看到了计算机在媒体运用上的潜力,积极倡导运用计算机来讲述故事的技巧,产生了“数字故事”这种更具创造性的讲故事方式。1995年,Atchley与同伴创立了“数字故事大会节日”(DIGITALSTORYTELLINGCONFERENCE&FESTIVAL),经过Atchley与其他媒体设计师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和使用数字故事,数字故事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流行工具,甚至美国不少大学也开设专门的课程,教授学生学习数字故事的制作。2007年后,教师博客逐渐普及,教育叙事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而流行。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发现,用大家都会使用的PPT将教育叙事制作成数字故事,记忆、理解和传播的效果更好。最早实验在教师培训活动中使用数字故事,是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将“泰迪的故事”设计成PPT数字故事。这是取材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国际圆桌会议上,美国一个著名的'“与众不同”网站(省略/)上面的《三封来信》感人故事,讲述了一位因母亲去世而陷入困境的学生泰迪,由于老师的关心,改变了这位学生的命运。现在,《泰迪的故事》PPT在全国各地的教师培训中广为流传。受到《泰迪的故事》的启发,2010年9月,上海市教育工会组织了上海优秀女教师数字故事设计比赛。那年,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的《咏叹夜莺》讲述了周小燕教授的故事,在教师节会场上让许多观众落泪。从2010年开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全国数字故事大赛,颁布了数字故事评价的四条标准: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正式启动了数字故事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工作。在2010年全国数字故事评选活动中,山东淄博老师设计的《老师,我可以不爱吗?》、《红色卡片》等一批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感动了评委。现在,许多学校将数字故事运用到学校的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情境创设和学生高级思维培养中。涌现出了《云南日记》、《卖瓜子的孩子》、《三袋米的故事》、《手谈》、《大山的故事》、《小小的画》、《儿童哲学》等一大批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根据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的六环节教学设计模型:主题设计――故事制作――故事展示――问题引导――思维互动――上升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3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大学本科理科班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史概论》课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开放式教学,采用为数学家写小传、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布置开放作业、进行数学故事会等授课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为数学家写小传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史中蕴含着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及数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着极其丰厚的人文教育营养。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和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着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从数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数学的每项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都离不开经验和教训,每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数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那种一丝不苟、乐于奉献、不畏坚难的追求知识的精神,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我让学生为数学家写小传,先后写过刘微、泰勒斯、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牛顿、莱布尼茨、高斯、欧拉、阿贝尔、魏尔斯特拉斯等等。把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及数学成就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数学发展史。下面是学生写的高斯小传。二、师生合作科研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搞科研。中学时间紧,谈不上搞科研,学生根本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有较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年我担任了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的主持人。在立项时,我就吸收了两名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科研的意识,从课题的选题、填表、审报、写开题报告、阶段性成果汇报到结题报告书写以及参加鉴定会,都让学生参与,并定期召开会议,公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20xx年9月到20xx年6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本课题组把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达二十多种,我还让学生把一些思想方法编成歌诀的形式,以方便学生的记忆,效果很好。该课题于20xx年6月结题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我们还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论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发表在《科技信息》上。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全部了解到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搞教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三、布置开放作业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材没有作业,我所布置的作业好多是开放性的,例如:“论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及研究过程”、“简述非欧几何的创立”、“介绍欧拉的生平及数学成就”、“简述庞加莱的数学成就”、“20世纪数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数学有那些猜想,研究进展如何”。“数学史上有哪三次危机”这些作业,需要学生上网查资料,还要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才能完成,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样唤起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需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这样的作业形式,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力,对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四、开展数学故事会数学故事会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科技活动形式。数学故事会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数学故事会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故事、数学游戏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科幻小说等。数学故事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情节要引人入胜,还要强调语化。不同的数学故事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是以介绍数学家生平事迹为主要对象,记人也记事。通过动人的事迹、典型的事例,表现出他们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再现数学家的形象,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得到教益。象大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就很鼓舞人,攻克费尔马猜想,使之成为大定理的过程也很艰难也是十分有趣的。每两章进行一次“趣味数学故事会”,激励学生查阅搜集有趣的数学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进行梳理与整合,写出有趣的数学故事,以便在故事会上演讲。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史,研究数学史的积极性,使一门枯燥无闻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4一、数学游戏的形式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1、讲故事。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2、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3、猜想。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4、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