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副作品长七米多、宽三米多,画面上只用了黑、白、灰三色。它是作者对法西斯分子所犯罪行的揭露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该作品的作者是A.荷马B.贝多芬C.梵高D.毕加索2.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3.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对媒体宣称:中国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已于11月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自此基因编辑婴儿在社会上引发极大争议。这一技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航天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D.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5.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6.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B.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7.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49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连续23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这充分说明了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8.他的一生基本上都献给了人类精神文学的创作,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刻画自己眼中的俄国生活,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代表作品是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向日葵》9.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10.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1.下列人物的行为不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华盛顿 D.林肯12.出身寒门的读书人能够实现“朝为回舍郎、暮登天子堂”愿望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刺史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14.“五一”黄金周,小明准备同家人去西安旅游。他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华清池景观的介绍,其中提到了曾经在此发生的西安事变。小明不清楚这段历史,请你向他介绍一下西安事变的史实。15.观察下图,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题干“对法西斯分子所犯罪行的揭露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德国法西斯轰炸了毕加索的家乡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十分愤怒,创作了名画《格尔尼卡》,表达了对法西斯分子所犯罪行的揭露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禅让制出现于尧舜禹时期,分封制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主要是管理地方的措施。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新科技革命,又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1945年底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生物工程技术(核心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航天航空技术等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由此可知,“基因编辑”属于生物工程技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D【解析】

根据题干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故D正确。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故排除A项。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故排除B项。长城的修筑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故排除C项,故选D。【点睛】本题以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解答题目时抓住这一关键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甘地一生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他主张对英国殖民者采取非暴力和不合作的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D选项符合题意;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用武力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A选项排除;孙中山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选项排除;凯末尔是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用武装力量推翻了土耳其苏丹王朝的统治,打败了英法干涉军的侵略,C选项排除。故选D。6、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由此判断体现的是土地改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而第一个五年计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所以图画内容说明了土地改革为一五计划,也就是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市场。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发展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稳定和发展,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故C符合题意;香港回归后仍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故A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故B不合题意;还没回归,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选项C符合题意;《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A;《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排除B;《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排除D;故选C。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失败后,决定放弃大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题文材料反映出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选项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选C。【点睛】点睛: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联系到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0、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自由农民,他们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职业,从事劳动或买卖,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B项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买这块份地,当获得土地是农民已经被剥削的一干二净了。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俄国对亚洲的侵略,C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1、D【解析】

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没有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D符合题意;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的统治,能够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A不符合题意;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能够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B不符合题意;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能够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限定信息“不能”,这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和分辨能力,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拓展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平民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俄国南昌起义《汉谟拉比法典》【解析】

(1)19世纪中后期,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建军节。(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14、1936年12月12日,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地点西安过程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的关键。它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