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五石之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D/02/wKhkGGZGBi2AFiIjAAHDgsQfepI322.jpg)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五石之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D/02/wKhkGGZGBi2AFiIjAAHDgsQfepI3222.jpg)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五石之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D/02/wKhkGGZGBi2AFiIjAAHDgsQfepI3223.jpg)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五石之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D/02/wKhkGGZGBi2AFiIjAAHDgsQfepI3224.jpg)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五石之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D/02/wKhkGGZGBi2AFiIjAAHDgsQfepI3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六课*五石之瓠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我世世为洴澼 为:从事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买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④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遗留⑤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同“皲”,皮肤冻裂⑥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同“悦”,高兴A.①③⑥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④⑤【解析】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意思是:如今卖掉这个方子,一下子就能赚一百两。鬻:卖。④“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意思是: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贻:赠送。⑥“客得之,以说吴王”意思是: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说:劝说。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C.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解析】A项中“行”同“形”,形体。B项中“泮”同“判”,分离。D项中“龟”同“皲”,皮肤冻裂。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则所用之异也【解析】D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郭象对于人物价值取舍的最高关切不过就是一个社会政治结构中的角色扮演的取舍,关切仅在政治事务的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这就是庄子作为一个出世的哲学家的型态②庄子的理论关切却是一个超越现实政治的精神境界③如果陷身其中当然要知所自保④政治事务中的角色人格与行事原则是一个不得不然的遭命⑤庄子绝不会以身在庙堂而不顾毁誉,自作清高⑥但是真正的智者却应该是远离政治的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③⑥④⑤①C.④③⑥②⑤① D.④②①⑤③⑥【解析】要根据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排序,遵循从“小组合”到“大组合”的原则,尤其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与“关切仅在政治事务的层面”相关的是“庄子的理论关切却是……”,所以②在首位;从句意看,③中的“其中”代指的是④中的“政治事务”,所以确定④③是一个小组合;⑥中的“但是”紧承③中的“当然要知所自保”;到此可以排除B、C、D。故选A。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B.庄周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游》是《庄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目之一。庄子所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C.在两汉诸子散文中,庄周的作品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说《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D.庄周思想也含有辩证法因素。毛泽东曾指出:“《庄子·天下》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解析】C项,“在两汉诸子散文中,庄周的作品想象丰富……”说法错误。应为先秦诸子散文。6.阅读下面的文字,从对雪的感受的角度归纳出两个结论。古人王冕登山见雪,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可是当我儿时饿着肚皮走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希望的是雪能变成一袋一袋的面粉。而寒冬腊月,当我穿着单薄的衣衫,冻得瑟瑟发抖时,又希望雪能变成一团团的棉花,好为我单薄的身体御寒取暖。而我的父辈们盼望下雪,是因为雪能为地里的庄稼保暖补水,保证来年有个好收成。故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及“瑞雪兆丰年”之说。【答案】_①对雪的感受因人而异。②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与人的境况密切相关。__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边关思乡,闺中怀人,融失意生离情,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离与合的生命境遇。材料:今与昔家与国悲与喜诉惆怅写欢聚忆流年思往昔抒壮志绘蓝图年华消逝保家卫国他乡漂泊建功立业仕途失意家乡团聚【答案】_年华消逝,仕途失意,忆流年思往昔,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今与昔的生命境遇。他乡漂泊,家乡团聚,诉惆怅写欢聚,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悲与喜的生命境遇。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抒壮志绘蓝图,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家与国的生命境遇。__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二: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慲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②梨橘柚果蓏③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可伐;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节选自《庄子·人间世》)【注】①慲(mán):液体渗出。②柤:同“楂”,山楂。③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8.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CFH)居天下eq\x(A)之广eq\x(B)居eq\x(C)立天下eq\x(D)之正eq\x(E)位eq\x(F)行天下eq\x(G)之大道eq\x(H)得志【解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即C、F、H处断开。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栎社树,是指被拜为土地神的栎树。其中,栎为树名,社为土地神。B.“又恶知散木”的“恶”是疑问词,译为“哪里,怎么”,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恶”含义不同。C.“桂可食,故可伐”的“伐”译为砍伐,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含义相同。D.“奈何哉其相物也”的“相”译为“看待”,与谚语“良禽相木而栖”的“相”含义不同。【解析】两句中“伐”的含义不同。砍伐/夸耀。句意: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自我炫耀的人难以建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栎社树的“无所可用”是其自身努力探寻的结果。以易沉于水拒绝成为舟船,以速朽拒绝成为棺椁,以易遭虫蛀拒绝作为梁柱,这些都是栎社树长久探寻所得的种种拒绝方式。B.孟子所提及的“大丈夫之道”,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是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体现。C.“观者如市”、匠石弟子慨叹“未尝见材如此其美”,这是对栎社树充分实现其自然性的一种大美的赞赏;“匠石不肯视,行不辍”,这是对其无功无用的不屑一顾。D.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解析】“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错误。由“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可知,孟子并不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是大丈夫;他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译文:_你在用什么东西与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来跟我比么?___(2)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译文:_而我呢,追求这种毫无用处的状况已经很久了,很多次都差一点死了,到现在终于变得一无所用了,而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用处。__12.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孟、庄二人的处世之道。【答案】_孟子: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遵循正道而行。庄子:藏身于无用,甘居不材之地,韬晦自全,在人间世长久生存。__【参考译文】材料一: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战火就熄灭了。”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遵循正道。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材料二:匠石前往齐国,来到曲辕,看见一棵被人们称为社神的栎树。那棵树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测量它的树干,足有百尺之围,树梢高临山巅,十仞高而后才长树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旁枝都有几十枝。参观它的人如同在赶集,这位匠人不去看它,竟不住脚地往前走。他的徒弟饱看一番,跑着赶上匠石说:“自从我拿着斧子跟随您做木工,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先生不肯看一眼,却向前走个不停,这是为何呢?”匠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了!那木头是无用之物,用它做船就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材就会很快地腐朽,用它做器具就很快会毁坏,做门窗它会像树一样流出污浆,用它做成柱子就会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成材的树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才有这么长的寿命。”匠石回家之后,梦见了那棵栎树,栎树对他说:“你在用什么东西与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来跟我比么?那些楂、梨、橘、柚、瓜果之类,果实成熟之后就会被人们摘走了,而摘果子的过程又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有些大的枝条被折断了,而小的枝条则被扔得满地都是。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果实才使其生命受苦,所以不能终享天年,往往半路夭折了,这是自己招来的世俗的打击。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而我呢,追求这种毫无用处的状况已经很久了,很多次都差一点死了,到现在才终于变得一无所用了,而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用处。假若我也或许有些用处,那还能生长得如此茂盛广大么?况且,你跟我一样都是物,为什么要这样来看待物呢?你不过是快要死了的无用之人,又怎么会懂得无用之木呢?”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峰,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节选自《庄子·外篇·至乐》)材料二:几复年甚少,则有意于六经,析理入微,能坐困老师宿学。方士大夫未知读庄、老时,几复数为余言,庄周虽名老氏训传,要为非得庄周,后世亦难趋入。予尝问名《逍遥游》,几复曰:“逍者如阳动而冰消,虽耗也而不竭其本;遥者如舟行而水遥,虽动也而不伤其内;游于世若是,唯体道者能之。常恨魏晋以来,误随向、郭,陷庄周为齐物。尺鹦与海鹏,之二虫又何知,乃能逍遥游乎?”熙宁九年,乃得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后举广州教授。岭南人士承几复讲解章句,闻所未闻,稍有知名者。改楚州团练推官,知四会县。新兴民岑探自言有神下之,越俗祈鬼相传,数郡推宗焉。新州捕得探兄弟妻子系治,探欺野人,言“吾能三呼陷新州城”。不逞子及老弱从者以百数。至城下,言不效,皆溃去。而新州声张,以为豪贼挟众攻城。经略使遣将童政捕斩,而官军所遇薪水行商皆杀之,亦檄几复护枪手策应。几复察童政部曲多不法,即自言经略司不隶将下,得以土丁捕贼。且言童政所效首级,莫非王民,斫已瘗之棺刳方娠之妇一童政之祸百岑探不足云。其后皆如几复所言。(节选自黄庭坚《黄几复墓志铭》)13.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BDF)斫已瘗之eq\x(A)棺eq\x(B)刳方娠之eq\x(C)妇eq\x(D)一童政之eq\x(E)祸eq\x(F)百岑eq\x(G)探eq\x(H)不足云。【解析】“瘗之棺”作“斫”的宾语,其后B处应断开;“方娠之妇”作“刳”的宾语,其后D处应断开;“百”作“岑探”的定语,“百岑探”作“不足云”的主语,所以“百岑探”前F处要断开。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九韶》,相传是舜时代的乐曲,韶乐九章,故名,一般在隆重的场合才演奏。B.六经,指儒家的六部典籍,分别是《诗》《书》《礼》《易》《论语》《春秋》。C.训传,解说词语文句,这里指庄子用寓言等形式阐述老子的思想经义。D.教授,学官名,宋代地方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执行学规等事,位居提举学事司之下。【解析】分别是“……《论语》……”错误,六经有《乐》,无《论语》。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庄子讲述“鲁侯养鸟”的寓言故事,是为了生动形象地阐明:如果违背事物的本性,心怀好意也会导致糟糕的结局。B.黄几复认为,向秀和郭象用“齐物论”训注庄子,是对庄子思想的误读,误导了魏晋以来的学者,是一大遗憾。C.新兴县百姓岑探,装神弄鬼,败坏良俗,蛊惑周边的百姓;新州府借此声张正义,却引发了豪贼聚众攻城。D.黄几复认为,经略司没有好好管理将领部下,可以组织乡兵负责治安,不打算执行接到的檄令。【解析】“新州府借此声张正义,却引发了豪贼聚众攻城”说法错误,由原文“至城下,言不效,皆溃去。而新州声张,以为豪贼挟众攻城”可知,是岑探蛊惑的周边的百姓都溃散离去,但新州对外宣扬,人们以为叛贼聚众攻城。1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译文:_他们(鱼和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好恶因而也不一样。所以先辈的圣人不强求才能的统一,不让大家做相同的事。(“相与”,所处的环境;“一”,使……统一;“同”,让……相同。)__(2)经略使遣将童政捕斩,而官军所遇薪水行商皆杀之。译文:_经略使派遣将领童政抓捕斩杀叛贼,于是官兵将遇到的那些砍柴的、汲水的、行路的和经商的百姓都杀了。(“遣”,派遣;“薪水”,砍柴的、汲水的;“行商”,行路的、经商的。)__17.根据材料二中黄几复对“逍遥游”的理解,简要概述材料一中“鲁侯养鸟”致鸟亡的原因?【答案】_①改变了鸟的生活环境;②破坏了鸟的饮食习惯;③违逆了鸟的生活状态。__【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有只海鸟栖息在鲁国国都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太庙,斟酒给它喝,演奏《九韶》来娱乐它,准备了丰富的祭品作它的餐食。鸟见了却眼目昏花忧郁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用养人的方法去养鸟呀,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要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就应该让鸟栖息在深林中,在沙洲上漫游,在长江大湖上翱翔,捕食泥鳅白峰等鱼,让它随鸟群队伍而息止,从容自在地生活。鱼待在水中可以生存,人待在水中就会死亡。他们(鱼和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好恶因而也不一样。所以先辈的圣人不强求才能的统一,不让大家做相同的事。材料二:黄几复年龄很小的时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设计全棉丝光烧毛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
- 棉基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直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兴宁市服装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松香顺丁树脂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野外帐蓬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脚垫连接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填料塔尾气吸收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公寓合同出租合同范例
- 浅谈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与扶持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二年级上册口算题3000道-打印版让孩子口算无忧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有机化学共振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