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裕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贝类养殖的产业现状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牡蛎技术研发进展(一)主要技术进展牡蛎新品种育种以生长速度、营养品质性状以及抗逆性状等目标性状选育牡蛎新品种。以乐亭长牡蛎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糖原含量为主要选育目标,采用群体和家系选育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的长牡蛎“海蛎1号”。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1龄成贝糖原含量平均提高25.37%;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体系利用宿主、病原和环境三者的耦合关系建立了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体系,提高了病害预警的时效性,减少经济损失,助推产业有序发展。筏式吊养牡蛎海上联合收获作业平台突破牡蛎提升、浮体分隔、吊绳切割与绳料分离等专用设备关键技术,研制牡蛎连续式海上除杂清洗加工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优化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牡蛎采收作业流程,集成构建牡蛎海上联合收获作业平台(船)。采收能力超过5吨/h,牡蛎掉落率低于1%,浮体分隔率95%以上,牡蛎脱除率99%以上,实现对筏式吊养牡蛎进行机械化采收、脱料、清洗与打包等一体化生产作业,采收效率提高了30倍。(二)主要推荐模式浅海牡蛎-海带-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该模式标准筏架长100m,海带绳间距/牡蛎笼间距1.15m,每个筏架海带绳数/牡蛎笼数87绳/43笼,筏架间距5.3m。与常规养殖方式相比,标准化养殖区海带的养殖密度降低了33.43%,收获时单棵海带湿重增加了47.74%,出成率提高14.8%,劳动力成本降低10%,经济效益提高57.85%;综合养殖的单体牡蛎由苗种时的平均6.25g/粒增重到收货时的124.73g/粒。浅海贝藻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综合效益提高了131.1%。多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综合经济效益提升幅度稳定在40%以上。(三)发展趋势分析在养殖空间受限、劳动力短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背景下,探索以牡蛎为核心生物功能群的牡蛎-海带-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保障牡蛎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育种技术仍是牡蛎新品种培育的主要手段。随着高通测序技术的发展,分子设计育种成为重要的辅助育种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技术手段有望在牡蛎育种中得到应用。牡蛎养殖区主要在开放外海,病害防控难度大,“以防为主”仍是未来的工作重点。建立主要病原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梳理宿主、病原、环境间的关系,为病害预警预报系统的构建积累基础数据,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机械化、设施化是牡蛎规模养殖的重要出路,包括规模化采收设备、采收-加工海上一体化设施等。升级研发规模化采收装备,建设大吨位作业船,布局复线采收设备,应对大规模海上牡蛎养殖后期养成起捕收获需求,提高采收得率,解决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集中采收问题。牡蛎高值化利用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未来牡蛎开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将以生鲜开壳为目标,研制可实现保持牡蛎生鲜、连续和智能开壳的设备,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在牡蛎活性成分开发方面尚需进一步开发高效萃取和规模化制备以及功效成分的协同配伍增效技术,开发更多的牡蛎营养、功能食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以牡蛎壳土壤改良剂为代表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成果,会逐步完善并实现产业化。二、牡蛎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政策性问题及建议(1)严格落实“生态优先”和“质量安全优先”原则,稳定或适当压缩牡蛎养殖规模,把“保护环境、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整体效益长期最大化”作为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2)采取提供补贴、安排项目等激励性政策来推动“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养殖户”等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出台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对《渔业法》、《海域使用与管理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做出配套性调整。(3)乱占海域和无证养殖是导致牡蛎主养区过度拥挤、秩序混乱等问题的肇因之一。鉴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有关海域使用和管理、水产养殖证等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执行情况。若法规本身有问题,就应尽快予以完善;建议(一)存在的问题政策性问题及建议(4)“环境型过度养殖”和(或)“经济型过度养殖”的诸多负面效应是困扰我国贝类产业发展的一大痼疾。解决途径有三:一是通过空间规划限定养殖面积,从源头上协调好“海域利用与养护”、“经济专业化与生态多样化”以及“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等矛盾;二是通过诸如“最大可养量制度”、“生产者联合限产”等措施来稳定特定种类在特定海区的最大产出水平,主动规避“产量大起大落”、“价格大落大起”等陷阱;三是鼓励生产者主动采用“混、间、轮”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暂时停养等措施。四是选择典型主养种类、典型海区(特别是开放性海域)建立包括牡蛎养殖在内的“现代养殖园区”,在园区内开展空间规划和联合限产研究,试行基于最大可养量的配额管理制度,区分“生存型养殖”和“商业型养殖”,“因型施策”,从规则、组织和管理层面上消除大规模环境型和经济型过度养殖发生的诱因。五是选择有条件的海区推行国际上通行的最佳管理规程(BMPs)、最佳养殖规程(BAPs),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MSC、ASC等认证,在有条件的海区鼓励小型生产者联合申请MSC、ASC等认证,为实现“寓产于乐、寓乐于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造条件,进而推广成功模式,推动牡蛎产业升级。建议(一)存在的问题政策性问题及建议(5)系统评价牡蛎“跨区养殖”的生态效应,从法律层面上规范“跨区养殖”活动。(6)提高“有效供给”意识,关注细分市场对不同牡蛎产品特别是适合生食的高端产品的需求,推行“产品差异化”和“国产替代进口”策略。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和产品追溯制度,同时加强宣传,提升消费者对牡蛎产品的认知水平和维权意识,通过规范消费市场倒逼生产者提高质量和品牌意识。(7)加大牡蛎加工、养殖作业和其他各类专用设施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机械化水平,制定专项政策引导年轻人特别是当地年轻人投身牡蛎产业,有效化解用工紧缺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8)加强多部门协作,增强对极端恶劣天气、海域污染和赤潮发生的预警预报能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生产者主动分散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鼓励联合投保或创设“贝类养殖风险基金”。建议(一)牡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性问题与建议1养殖海域管理缺乏统一规划,科技支撑不足,养殖方式粗放,养殖布局不规范,超容量养殖。2病害防控能力不足,对致病因子的认知及防治尚有差距,规模死亡常难以明确致病因素,无法进行有效防控。3规模化养殖快速崛起后,仍面临配套高效采收技术与大型机械化收获、加工设备的缺失。4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牡蛎加工品种单一,加工技术含量低造成大部分销售量大的牡蛎加工产品附加值低。5质量安全不容忽视,无论是鲜品还是加工品,重金属、毒素、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等不安全因素对牡蛎的食品安全带来重大影响。(一)大菱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性问题与建议建立养殖容量管理制度。加强养殖海域规范化管理,规范近海牡蛎养殖格局。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产研合作。通过技术转让或联合攻关等手段,扶持企业优先取得相关领先技术,并快速投入应用;鼓励养殖企业单独或联合出资对现有船舶进行改造利用,在相关审批流程上给予简化优待。加强高新技术在牡蛎加工行业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牡蛎蛋白分子立体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和作用,探明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内部组合对人体的作用;采用超高压技术等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七章 面谈课件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 2024年适用职工劳动协议格式文件
- 2024年专业期货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扬州大学封志明老师预测《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方案5篇
- 2024年化工业品买卖协议
- 2024阁楼房屋销售协议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危化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光伏发电市场机会分析及战略规划报告2024-2030年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题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
- 《信息化项目验收工作规范》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
- 经济学题库(200道)
- 2024年巴西私人安保服务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