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世界地理知识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世界地理知识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世界地理知识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世界地理知识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世界地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地理二轮突破复习

世界地理知识汇总YOURLOGO亚洲1.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地形特点①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起伏大。②地势特征: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下游③大陆东部有岛弧带(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海岸线曲折。④特殊: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3.亚洲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原因:①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势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③海陆位置: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4.亚洲河流亚洲河流水系特征: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长河众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等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冻害、旱涝等旱涝季风气候显著

小结补充: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1)形成: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了地球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2)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气候的影响通常认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达到3000m高度时,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足以改变亚洲大气环流格局。(一)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青藏高原空间特征:一是位于25°N~40°N之间,正处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过渡区;二是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三是地域辽阔,横跨31个经度、东西长约2700km,纵贯约15个纬度,南北宽达1400km,占西风带宽度的1/3。青藏高原无疑是大气环流中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气流生动力作用,特别是对西风气流的分支作用和对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输送的阻挡作用,对冬季风势力向南的扩大和亚洲内陆干早化的发生,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分支作用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人塔里木盆地;另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于早加剧。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了3~4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早化。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于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了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支、绕行、汇合与东流,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屏障作用青藏高原对近地面气流起着屏障作用。最大的影响是夏季印度洋水汽被阻截,西北形成少云雨的干热天气,高原内都呈现干早化。此外,印度半岛北部很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冬季,在青藏高原南侧的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青藏高原还使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早。高原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笔消亡。在高原东制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总之,青藏高原迫使迎风面气流抬升爬坡,在高原四周山坡上形成雨量较多的地带。(二)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白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在夏季,高原就像一个深人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像一个巨大的冰块,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并由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加剧北方的冷空气南下的势力,从而使得冬季风强大。也就是说,由于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4000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这样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从而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人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地区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习惯上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5.亚洲分区东亚与日本1.位置

经纬度的范围:75°E—145°E,20°N—50°N之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

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3.地形①地形特征: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②主要地形分布: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思考:东亚海岸线漫长、曲折对本区经济发展有利影响?①多天然良港,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②大陆架广阔,利于发展渔业;③独特的海岸风光,利于发展旅游业。4.河湖①东部沿海地区河湖密集,流量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联洋②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③西部内陆地区河湖较少,流量少,多内流河5.气候(1)气候类型:五种东部: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湿带季风

西部:温带大陆性,高山高原气候(2)分布持征: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由沿海向内陆大陆性增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明显

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较多,温暖湿润

西部:大陆性突出,干旱少雨,温差较大(3)日本为突出自海洋性季风气候(4)南北差异:东部因纬度差异季风区自南向北依次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6.居民与经济(1)人口密集,以黄种人为主,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主要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民族(2)经济:东部交通便利,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西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日本和韩国是现代发达国家,中国、朝鲜、蒙古是发展中国家。朝鲜半岛:水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韩国

:制造业(电子、汽车、服装)和服务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以畜牧业、采矿业为主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中国:工业体系完整的发展中国家东亚的东、西部地理差异比较交通方便,城市很多,工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差异东部沿海西部内陆自然特征范围海陆位置地形和河流气候人文特征人口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和南方、朝鲜、韩国、日本中国西北和青藏、蒙古濒临海洋,距海近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势较低,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或低山,河湖较多,外流河地势较高,多山地高原,河湖较少,内流河季风性显著,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大陆性面积广,气候干旱,温差较大人口稠密人口稀疏交通不便,以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采矿业为主,经济欠发达交通方便,城市很多,工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日本(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经纬度位置:125°E—150°E,25°N—45°N之间

板块位置: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2.范围

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个小岛组成。(二)地形①山地和丘陵为主(3/4),沿海有狭窄的平原②中部高,四周低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补充:日本地形气候最响其它地理要素分布①森林资源丰富②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③人口密集,分布集中于沿海④海运便利⑤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为主(三)气候(1)总体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比亚洲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偏多且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2)区域差异。①南北差异-气温。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②东西差异——降水。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原因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一西南走向;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受山地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秋季节: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带水汽,受到山地的抬升,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大湖效应);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城,降水少。

分析濑户内海温暖少雨的原因?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

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四)水文①降水丰富,水量较大。②季风气候,多暴雨,河流季节变化大,易带来洪涝灾害。③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④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⑤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五)资源①水能、森林资源丰富②地热、硫磺资源丰富③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世界第一

④矿产资源缺乏,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六)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美国、欧盟、日本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原因:矿产资源缺乏,沿海分布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沿海港口分布有利于产品出口;岛国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沿海布局降低成本;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⑦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东南亚1.位置

主要位于热带,亚洲东南部,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壳运动活跃2.范围

中南半岛: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3.地形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与中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多火山、地震,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5.河流中南半岛水系特征:自北向南流;上游流域面积小,多峡谷;下游流域面积大。水文特征: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水流平缓,航运价值大马来群岛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小;河流短;③水系呈放射状。水文特征: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流速快、含沙量小6.资源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产量世界第一)、印度尼西亚形成锡矿带

印尼、文莱分布石油

7.居民和经济⑴人口:人口稠密华人众多,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主要河流上游河流流经国家城市红河元江中国、老挝、越南河内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金边、万象湄南河

泰国曼谷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国、印度、缅甸仰光8.农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种植园农业。①主要区位条件:高温多丽的气候;肥洪的土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多港口,交通便利;历史上的殖民统治,形成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传统。②主要特点:某一区种植单一产品为主;商品率高;技术水平低。③主要经济作物与分布: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2)水稻种植业。①区位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水热条件充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②主要生产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地区。泰国(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9.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主要客源:亚洲(距离近),欧洲(尤其是西欧、北欧,原因:景观差异大,有经济条件)10.交通泛亚铁路

克拉地峡泛亚铁路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西南地区出海的便捷通道缩短了我国与中东、北非,西欧的距离;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商业和贸易的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热带作物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石油进口陆上运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新加坡“狮城”新加坡--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经济腹地广阔;

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②港口优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③科教发达,环境优美。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中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贸易的货品能够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通过加工(转换包装、分类、选择、收拾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新加坡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何水资源缺乏?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说明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修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约用水,废水回收利用等南亚与印度1.位置海陆: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经纬度:大部分位于0°N~30°N,60°E~100°E之间,北回归线与80°E相交于中部地区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2.范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大陆岛):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过程中,速度差异有分裂的岛屿。安达曼群岛(大陆岛):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弧链。马尔代夫(珊瑚岛):海底火山喷发基础上,由海中珊瑚虫遗骸堆筑形成岛屿“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3.地形: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三大地形南北横列,以高原平原为主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崎岖狭长中部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弧形分布,地势地平南部德干高原——低矮古老西高东低4.河流a、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叫狮泉河)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b、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

水文:雨水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c、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5.气候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流域;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山脉等。热带雨林气候:斯里兰卡南部、马尔代夫群岛。热带季风:成因

特点: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西南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东北风)。热3~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雨6~10月

(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降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

凉11~2月(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热带沙漠:成因: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被补充:(1).南亚降水特征:北部东多西少;南部(德干高原)沿海多,内陆少。成因: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水汽充沛;当地离海近,水汽消耗少;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处在漏斗状的地形中。(4).印度干极——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夏季风西南风带来水汽有限且平坦地形对水汽阻挡少;③历史上人类活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用水(5)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自然带为热带草原,为什么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高原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知识拓展:夏季位于强大的印度低压附近,来自干燥的伊朗高原东侧的风在印度河平原,下沉,气流干燥(3)西高止山西侧降水较东侧多的原因?西侧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东侧为西南季风的背风坡。(6)恒河三角洲为何能成为世界最大三角洲?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上中游地势高,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强;河口地势低平,且受海水顶托,流速慢,泥沙沉积;河口地势低平区面积广大。(7)恒河三角洲水旱灾害频发原因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丰富,年际变化大,且夏秋多飓风活动;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入海,水网密布植破:流域内植破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8)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6.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居民为白色人种。印度1.人口: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2.农业(1)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2)评价印度农业生产条件(3).农业技术革命粮食产量乳畜业水产业3.工业4.印度分析工业部门分布主要区位因素钢铁工业德干高原的东北部东北部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配合好。棉纺织工业孟买(最大港口)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和对外贸易港口。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最大城市)地处黄麻产地和港口高科技工业班加罗尔(亚洲硅谷)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环境优美,季候宜人;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性好;政策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亚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陆,距海遥远,西至里海,东至我国新疆,北与俄罗斯毗邻,南同伊朗、阿富汗接壤;经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经纬度:35°N-55°N,50°E-80°E;中纬度北温带地区交通位置:亚欧大陆心脏,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联系亚欧两地的陆上交通要道。亚欧大陆桥第一欧亚大陆桥由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由绥芬河入中国境,经满洲里出中国境,横穿西伯利亚大铁路通向莫斯科,然后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东部连云港,向西经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40余国到荷兰鹿特丹港2.范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界最大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白金之国)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哈、塔、吉与我国接壤图

原里海沿岸平原哈萨克丘陵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3.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以丘陵、平原为主,沙漠、戈壁广布西部平原: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北部丘陵:起伏不大的丘陵(哈萨克丘陵);东部山地:天山山脉山体高大,绵延到我国新疆境内,地势起伏较大。东南部高原:帕米尔高原,海拔5000米左右,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地势高峻,起伏大。南部地区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地势起伏: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4.气候以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干旱少雨)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大气候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阻挡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中亚地形示意图结合中亚地形、降水分布图及其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分析其原因?规律:由北向南减少;由西向东增加。原因:由北向南受北冰洋气流影响减弱,故降水减少;

由西向东,来自大西洋气流受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

故东部降水较多。

盛行西风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降水量、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并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降水:先减少,后增多;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原因:从连云港到中亚,距离太平洋愈来愈远,受太平洋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减少;从中亚到鹿特丹,距离大西洋愈来愈近,受西风影响增强,降水增加。结合中亚自然环境,分析: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及汛期?水文特征是什么?主要河流、湖泊:注入咸海:锡尔河、阿姆河

注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

注入里海:乌拉尔河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唯一外流河)河流补给: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汛期:夏季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少、流量小;

流量从中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

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有结冰期;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容易断流;

多内流河、内流湖(咸水湖)4.河湖特征伊犁河多内流河、内流湖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基本概况: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海运业发达。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1.1万前与黑海最后分离,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注入。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内流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国家(5个)的湖,里海沿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思考1:请说明里海形成的地质过程?

里海属于海迹湖,原本和黑海及地中海一同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但随着地壳运动使得高加索山和厄尔布鲁士峰隆起,里海被分割而独立成为内陆湖泊。思考2:请说明里海盐度北低南高的形成原因?里海北部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河流注入,淡水对湖水起稀释作用;南部纬度较低,蒸发量大,故其盐度北部低、南部高。(1).里海补充知识:“东咸西淡”的巴尔喀什湖结合下图,分析巴尔喀什湖的湖水“一半咸,一半淡”的原因。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有流量相对较大的伊犁河注入淡水;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2).巴尔喀什湖(3).咸海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锡尔河、阿姆河沿途引水灌溉,注入咸海水量减少;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土地荒漠化严重。咸海面积萎缩的危害及解决措施危害:①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②调节气候能力减弱(夏季更热,冬季更冷,气温的年较差更大,年降水量更小),使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境恶化;③加剧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④传统渔业衰落,导致渔民失业、贫困。措施:①加强国际协作,控制用水量,合理用水;②合理分配河流的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并防止过度放牧,实行退耕退牧;④恢复河流上游地区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咸海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畜牧业: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渔业: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农业: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退化(盐碱化),作物减产。【迁移应用】咸海沿岸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咸海的大面积干涸,导致湖底盐碱裸露,大量干盐堆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5.自然资源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亚各种矿藏丰富,种类多,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品种比较齐全;矿业为各国主要经济支柱石油:里海沿岸

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铁矿、铜矿:哈萨克斯坦中部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铁:哈萨克斯坦

6.人口与城市(1)中亚地广人稀,总人口约6800万,多分布于绿洲、河流沿岸、山麓(2)中亚人口数量较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约有130多个民族,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7.农业

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分布特点:山麓冲积扇、河流湖泊附近(水源)畜牧业:以养羊为主,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东部山地和南部高原地区

——草资源丰富,有冰川融水中南部荒漠地区——气候干旱,牧场广阔小麦区——哈萨克斯坦北部(北部平原地区)棉花区——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南部平原地区)水稻——阿姆河、锡尔河下游8.工业采矿业、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其中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煤、铁、锰等资源丰富的东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业:主要分布在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里海沿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也较发达木材缺乏,机械制品、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补充知识:1.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白金之国”的优势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夏季气温高,棉花生长期热量充足;降水: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管理、采摘;温差:大陆性气候

,温差较大,利于棉花养分积累,棉花品质好;光照: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棉花品质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坦开阔,便于种植土壤:多沙质土壤,利于排水水文: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可引水灌溉;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亚棉花生产的关键因素世界三大长绒棉产区:中国新疆南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的尼罗河流域2.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④高强度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3.提出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分配灌溉用水;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减少种植棉花、水稻等耗水量大的作物;加强湖河沿岸植被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淡淋盐,降低土壤含盐量;实施排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等4.评价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有利:哈萨克斯坦里海沿海石油丰富;西部沿线地势较为平坦,施工难度小;运输距离较近,便于与现有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我国进口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中哈关系良好。不利:冻害、缺水,风沙大,东段地表起伏大;经济、技术水平低;生态脆弱,易造成环境问题。西亚与北非1.重要的位置海陆位置:一湾、一运、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N-40°N,30°E-70°E;回归线穿过撒哈拉大沙漠和阿拉伯大沙漠板块位置: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属于消亡边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属于生长边界。2.范围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欧洲部分3.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沙漠广布;地势:西亚:东、北、西向东南降低

北非:南向北降低死海为陆地最低点,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断裂陷落而形成,在巴勒斯坦与约旦交界处;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半岛。补充:死海形成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的原因:①湖地区气候炎热年降水少而蒸发量大;②海拔低且地形封闭,热气难以扩散,加剧蒸发;③入湖河水少,淡水稀释作用弱。死海湖面日益下降的原因:①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不断断裂下陷②约旦河是死海的主要水源,约旦河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③约旦河沿岸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④约旦河上游建坝拦水造成上游来水减少4.气候

干旱,水资源短缺

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阿拉伯半岛和埃及大部分地区

受副高+信风控制

热带荒漠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受副高(夏)+西风(冬)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

深居内陆,距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很小

草原和荒漠带补充:西亚与北非沙漠广布(气候干热)的原因。①纬度位置较低,气温高(北回归线穿过本区,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②本区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的气流,炎热干燥,且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信风加剧了其干燥度③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海洋湿润水汽难以深入,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大家来找茬西亚1122土耳其欧洲部分判读这几个海峡与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5.河流(1)水文特征:河流多为春季融雪补给为主;流量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春季汛期时间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水能蕴藏量小(2)很多国家为无流国(几乎没有河流或季节性河流的国家):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补充:这些国家成为无流国的原因:①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大;②阿拉伯半岛西侧山地阻挡水汽的深入;③内部地形较平坦,无高山,无积雪冰川发育;④沙漠广布,下渗严重。解决办法:收集储存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2)主要河流: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发源土耳其东部高地,流向西北——东南,注入波斯湾,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补充:冬春季节水量大原因:上游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大,蒸发弱;3月至5月高原山地积雪融水补给量大,水位高,形成春汛。下游水量越来越小原因: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沿河下渗严重;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6.自然资源(1)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2)分布:西亚: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北非:埋藏于撒哈拉沙漠地下。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3)地位:目前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4)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由西亚、北非及拉丁美洲产油国成立,常控制石油产量及价格等。(5)输出方式有两种:输油管道和大油轮(海运)(6)输出国家和地区: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7)输出路线:一是用输油管道输出到红海和地中海,再用油轮运出;二是由波斯湾直接装油轮输出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运油量最多)优点-利于大型油轮通过;缺点-航线长,浪费时间和运输成本;且要通过“咆哮西风带”增加船只航线危险。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北美

优点-航线短,节省时间和运输成本。缺点-大型油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7.工业——工业基础薄弱,石油出口加工为支柱(1)石油输出国中东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际市场广阔;工业发展面临的危机:资源减少甚至枯竭;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环境破坏。产业发展的转型方向:继续原油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2)非石油输出国非石油输出国除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外,其它各国多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多以农牧业为主,采矿业、加工工业均较薄弱。非石油输出国采矿业规模都很小,第三产业、制造业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近些年不少国家利用邻近产油国的有利地理位置,收取油管过境费和加工原油,提供劳务和商品,深得石油之利。8.农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1)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高原较湿润的地区及沙漠的绿洲上,土耳

其的安卡拉羊毛、伊朗地毯和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有名。(2)灌溉农业发达,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沙漠绿洲地区。有棉花、小麦、稻米等,枣椰树是绿洲农业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的特产;(3)地中海沿岸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亚热带水果产区。北非的摩洛哥被称为“橄榄之邦”(4)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气候干旱,水源不足补充:(1).以色列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优点: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日较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缺点:降水少,蒸发量大;河流稀少,淡水资源短缺,灌溉水源不足。(2).以色列如何解决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对我国有什么借鉴之处?完善水渠和输水管线系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和滴灌技术);储蓄淡水海水淡化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耐旱农作物。枣椰树阿富汗的紫羔皮10、人口非洲1.位置

(1)经纬度位置:20°W-0°-50°E,30°S-0°-30°N;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和苏伊土运河紧邻亚洲;

(3)位于东半球西南部,地跨南北半球2.范围

(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主要国家有:南非、埃塞俄比亚、苏丹、赞比亚、刚果、尼日利亚3.地形(1)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海岸线:高原逼近大陆边缘,非洲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及良港都比较少(2)主要地形区主要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主要山脉:德拉肯斯山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赤道雪山:海拔高、气温低,山顶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陆地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地球伤疤)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

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刚果盆地成因:内陆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东非大裂谷①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②特点:两岸悬崖壁立,沿线多火山、地震,谷地湖泊连串。

③成因:北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南部:非洲板块内部张裂断裂陷落而成乞力马扎罗山:①南部为阴坡、迎风坡,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降低,为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高山草地带、荒漠带和积雪冰川;

②北坡为阳坡和背风坡,气候干燥,热带雨林几乎不复存在,基带为热带草原带4.气候

(1)特征:①热带气候为主;②气温高,干燥地区广;③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呈明显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2)原因:①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为主;②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面积广大,气候干燥,沙漠广布;③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南北跨度相当,所跨的气压带、风带大致南北对称,地形单一,起伏不大,海岸平直,使其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3)特殊气候类型①索马里半岛的沙漠气候成因: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干燥的东北风的影响,夏季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且受沿岸索马里寒流的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②索马里半岛沿岸寒流是季节性洋流,索马里寒流出现在夏季形成的原因:夏季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形成离岸风,底层冷海水上泛,沿岸海水温度低,形成索马里寒流(降温减湿)。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饵料,夏季渔业资源丰富。分析索马里暖流出现的季节及形成的原因:冬季,索马里海岸线与冬季风相交,东北季风呈现向岸风表层热水堆积下沉,形成下沉流,顺风南下形成由高纬向低纬的暖流③非洲西南部热带沙漠狭长分布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雨量少;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其降温减湿作用使该地降水量变得更稀少;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④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1)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范围大,干热面积广;2)东北信风从陆地吹来,加剧北非干燥;3)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4)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5)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导致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沙漠。⑤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延伸到北纬15度成因:纬度低,热量足;几内亚暖流(赤道逆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变成西南风,该地位于高原边缘,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如何描述某区域的气候成因?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海陆位置①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②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大气环流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③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④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⑤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形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③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洋流①暖流增湿,降水较多;②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人类活动①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②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③兴修水库,降水增多;④围湖造田,降水减少5.河湖

四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三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降水地区差异决定了非洲水系的分布格局:赤道地区终年多雨,水源充足,地表起伏不大,河流众多,形成著名的刚果河水系。大陆东南部地区,终年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地表径流充足,形成赞比西河等较大水系。广大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而河流稀少,河网密度很小。主要河流(1)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发源于东非高原

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流量面积大①支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水量大,变化大)

白尼罗河(正源,流程长,稳定)

②气候:上游

热草原

下游

热沙漠

③汛期:6-10月,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形成沿岸平原和三角洲(2)刚果河:流域面积世界第二;仅次于亚马孙河;水能蕴藏量居世界各大河之首;发源于东非高原,自东向西,最后注入大西洋河段特征

上游:水流湍急,多瀑布;

中游:盆地中部,地势低平,水势平稳;河宽水深,利于航运。下游:切穿高地,流速较快,多瀑布,落差大,不能通航。水系特征:外流河,大西洋水系;水量大,流域面积较广;支流众多,向心状分布。水文特征:两次穿越赤道,流量大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水能丰富。刚果河水量大、水能丰富的原因: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②盆地地形,流水汇集;支流众多;③流域面积广,流量丰富;④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①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②大部分河段流经刚果盆地,地势平坦,泥沙在盆地沉积较多;③入海口落差大,流速快,潮流顶托作用弱,河口处不利于泥沙沉积。(3)尼日尔河1)发源于几内亚高原,是西非最大的河流,也是非洲第三大河,注入大西洋几内亚湾。2)总体特征:尼日尔河流域地势平坦,落差小,流速慢。上、下游处于热带雨林区,地段雨量丰富,支流发达,中游流经沙漠地带干燥地区,缺乏支流,水量较小,该河在穿过台地边缘时,产生许多急流和瀑布,蕴藏着较丰富的水力资源,是西非(尼日利亚)的主要灌溉水源。3)上中下游的径流量特点及原因: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径流量大。②中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旱季降水少,蒸发强烈,下渗多,径流量小。(4)赞比西河——非洲南部大河1)发源于中非高原,注入印度洋,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有季节变化;2)水文特征:水量季节变化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中游,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主要湖泊

非洲湖泊多属断层湖,呈串珠状分布。东非裂谷带内集中分布的大型湖泊多为断层湖,一般湖形狭长,湖底深陷,湖岸多陡崖峭壁1)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次于苏必利尔湖)。成因:盆地凹陷,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形成集水盆地(构造湖)2)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湖南北纵向呈条状,长670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之一。成因:板块张裂地区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断层湖)3)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最南面,非洲第三大湖泊,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之一。成因:淡水湖、断裂下陷形成(断层湖)6.资源——“富饶的大陆”(1)生物资源①植物资源:森林面积占非洲21%多,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其中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可可、丁香、烟叶、甘蔗等经济作物原产地,草原广阔,面积占非洲27%,各洲之首。②动物资源: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量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独有动物:斑马、长颈鹿、非洲象补充:非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大: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有广大的森林和草原,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气候条件也适合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人类干扰少:非洲的人口较少,开发晚,对自然条件的破坏小;人类的保护: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参与非洲的动物保护。(肯尼亚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2)矿产资源

①特点: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且相对集中;有色金属、贵重金属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沿线,黄金和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占世界第一位②分布:南非——黄金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几内亚——铝土

赞比亚——铜矿摩洛哥——磷酸盐(阿特拉斯山区是世界三大磷酸盐产地之一)

③北非和几内亚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尼日利亚—石油(非洲最多)

7.人口①非洲人口众多,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尼日利亚人口超一亿;非洲人口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②非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东非高原、几内亚湾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区;③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地区。

黑人主要集中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90%以上,世界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外来移民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来自欧洲和西亚。东部以亚洲移民为主,马达加斯加岛以黄种人为主。8.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分布特点:①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彼此互相孤立;②没有形成铁路网;③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④速度慢,主要以大宗型的货物进出口。9.农业(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游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2)贫穷大陆—粮食问题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1)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长期的殖民统治(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自然环境恶劣2)结合非洲地理特征和可耕地分布情况,说明其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①沙漠面积大,可耕土地少。②旱灾严重,荒漠化严重,后备土地不足,生态环境恶化。③人口多,增长快,经济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低。④非洲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非洲饥荒问题尤为突出,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3)富饶的非洲大陆,为什么会出现缺粮的问题?人口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毁林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使土地荒漠化。(社会原因)历史原因:殖民统治,掠夺本区的初级农矿产品,限制粮食生产。(社会原因)气候条件: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若干季长、湿季短,形成旱灾,粮食欠收。(自然原因)4)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④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⑤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⑥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北非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收入国家

10工业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低的洲,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和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的经济特点,其发展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1)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较大的原因北非经济相对发达,北非因石油的开采和出口使各国收入较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单一商品经济”明显。(2)如何扭转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A.对农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B.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C.加强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欧洲西部1.位置纬度范围:36°N—71°N,20°W-30°E;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和北温带,大部分为温带气候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欧洲是亚欧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大半岛”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板块位置:消亡边界:地中海(挤压)

生长边界:大西洋中脊(扩张)思考:①冰岛地热丰富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②阿尔卑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强烈的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③大西洋逐渐变大:原因是处于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④地中海逐渐变小:原因是处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2.范围

①欧洲西部面积约500万km2,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有30多个国家,国家面积都不大。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其中最大的是法国,最小的是梵蒂冈。

②欧洲西部=西欧+北欧+南欧+中欧③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3.地形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大;③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湾;④冰川地貌广布(冰川作用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蚀地貌——峡湾【挪威峡湾】、冰川湖(冰蚀湖的一种)中部波德平原(波状起伏):冰川堆积——冰碛平原【如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冰碛湖【如芬兰“千湖之国”,日内瓦湖】芬兰也有冰蚀湖,但大部分是冰碛湖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冰蚀地貌(角峰、U型谷、冰斗)注: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冰川地貌广布(冰川作用强)

峡湾

代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中部海水最深,湾口附近有水下陡坎(冰坎),在峡湾的岸壁上有冰川形成的镲痕。形成过程①冰川运动,刨蚀地面,形成U型谷,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③海水进入U型谷,形成峡湾4.气候(1)主要气候①西部、中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南部三大半岛沿岸:地中海气候③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⑤阿尔卑斯山区:极地气候(2)气候特征①海洋性气候显著;②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③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3)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①位置和大气环流: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②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③大陆轮廓: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各处距海较近,海洋影响明显④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4)比较欧洲、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分析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沿海呈南北狭长状态的原因?由于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的阻挡且落基山脉逼近沿海地区,只分布在北美洲中西部沿岸地区,但降水总量远大于欧洲西部地区(地形雨)。(5)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乳畜业发达原因):海洋性气候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6)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对农业影响:夏季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冬季温和,利于越冬;夏季作物需水量大,但降水少,需解决灌溉问题;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油橄榄、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等)。5.河湖(1)河流特征水系特征:河网较密,水量充沛,河流短小(多平原,降水量较多,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且稳定,流量季节变化小(汛期不明显),无结冰期、含沙量小(2)主要河流:①多瑙河特点: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河运便利流向:向东

源地: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黑海②莱茵河特点:流经欧洲经济发达区,河运非常便利,货运量为内河航运首位流向:自南向北源地: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北麓注入:北海(鹿特丹/既是河港也是海港)③运河莱茵——多瑙运河德国北部:中部运河(易北——莱茵)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3)湖泊:西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知识拓展:(1)西欧内河航运发达原因?自然原因:①有无结冰期: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0℃以上,冬季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②流量:降水多且分配较均匀,河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③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河网密布;④植物: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发达,区内贸易量大,交通需求量大;②河流之间多有运河相通,形成发达水运交通网(2)波罗的海秋季比同纬度其他海域结冰早的原因。四面是陆地,海域较浅,海水水量少,降温快;深入陆地,受周围陆地影响大,比热容小,秋季降温快;海域封闭,大西洋温暖海水难以进入,水温较低;海水盐度低,冰点高,易结冰,因此秋季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接冰快。(3)许多海洋沿线的近海捕捞业和养殖业非常发达,但波罗的海周围国家的近海捕捞业和养殖业没有想象中的繁盛,分析其原因。波罗的海为半咸水,既不适宜淡水鱼的生长,也不适宜咸水鱼的生长;周围河流多发源于高纬度高山,带给海洋的无机盐含量低;海域温度低,浮游生物少,鱼类生长缓慢;沿岸国家工业发达,海洋运输业发达,海水污染严重,水质差2019年11月初,位于波罗的海最北端的芬兰海卢奥托岛(下左图)沙质海滩上出现成千上万、大小相当的“冰蛋”(下右图)。“冰蛋”是海水温度稍低于冰点温度,表层海水逐渐冻结成海冰碎片,有时以小石头或泥浆混合物为芯,碎片更容易“成长”。这些海冰碎片受“风”与“水”影响,在寒冷环境下,越“滚”越“大”,越“滚”越“圆”,最终被旋转着推到海岸地带,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冰球,或圆形或卵形。其实,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经常会出现在美国的五大湖区,2021年初,有人在芝加哥附近的密歇根湖就拍到了冰蛋堆积在湖岸的景象。分析海卢奥托岛海滩容易出现“冰蛋”的主要原因。①波的尼亚湾海水盐度低,(冰点比一般海水高,)海水容易结冰;②当地纬度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影响,气温适宜,保持稍低于冰点的时间长;③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背风坡,芬兰的向风岸,风速适宜,有利于冰水混合物的凝结和磨圆;④沙质海滩,为冰蛋的形成提供核心;⑤多浅滩,有利于海水上涌,携带冰蛋在海滩沉积。荷兰为世界著名的“鲜花之国”,分析荷兰鲜花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温带海洋气候利于许多鲜花品种的生长;国内市场广大;高速交通特别是航空运输的发展,利于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鲜花生产技术和工艺先进等。6.资源①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北海及其沿岸地区

煤炭:英国、德国西部的鲁尔区

铁:法国东部的洛林高原②森林资源丰富欧洲的森林资源丰富,以芬兰亚寒带针叶林为最,森林覆盖率约80%③渔业资源丰富西部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翻,饵料丰富),主要有北海渔场7.人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白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人口增长特点:人口稠密,总人口约5亿多,白色人种、基督教为主。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地区,部分国家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分布:多与早期工业有关,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8.农业

欧洲西部农业比重低,但生产水平高,以畜牧业、渔业、经济作物为主主要特点:集约化;机械化水平高;单产高;大规模使用生物技术等,但农业劳动力缺乏。

①乳畜业发达

②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法国巴黎盆地,本区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③地中海式农业(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北海渔场——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荷兰鲜切花生产;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9.工业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本区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二分之一,其中德国居第一位。(1)分布:早期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现在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技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本区工业密集,成“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