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尽管(jǐn)友谊(yì)奖惩(chéng)平心而论(píng)B.而且(ěr)殷红(yān)肆虐(nüè)相辅相承(chéng)C.仍然(réng)骨髓(suǐ)挑拔(bō)自怨自艾(ài)D.因为(wéi)翘首(qiáo)脉膊(bó)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谣传侦查警报叠起飞檐走壁B.斟酌陨落翩翩起舞震耳欲聋C.咆啸夜幕釜底抽薪致死不懈D.混淆脏物鞠躬尽瘁春寒料俏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B.李博士的精彩演讲,打开了听众的视野,听众们觉得他今天真是贻笑大方了。C.在广西农村水中斗牛现场,围观者可谓水泄不通。D.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祖国的情感与日俱增,立志把青春奉献给她。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没完成《节日里》的作文是因为我没安排好清明假期的原因。B.研究人员积极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C.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D.《经典咏流传》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下周正式在景堂体育馆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公布。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宰尽天下打呜的公鸡,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B.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C.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脚踏实地挣来的。D.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②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③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④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⑤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A.④⑤②③① B.①④③⑤② C.④③⑤②① D.①③②⑤④7、按要求填空。(1)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2)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6)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媵人持汤沃灌汤:______(2)以衾拥覆衾:______(3)负笈从师负:______(4)编茅为庵为:______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录毕,走送之。(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论真性情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②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③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④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⑤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⑥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⑦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⑧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1.选文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所谓的“真性情”指的是什么?(均用原句)2.第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线词语“样儿”、“味儿”的含义是什么?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⑧中划线句子富有哲理,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理解。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跑出创新“加速度”①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②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关键词;“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的激情在会场内外扑面而来。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也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④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有人用比喻来形容创新:“青藏高原上才能有珠穆朗玛峰”。意思是说,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改变“创新孤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让创新自由生长,离不开改革。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到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献计献策。既做好改革的“加法”,又做好改革的“减法”,既注重“补齐短板”,又注重“做强长板”,才能不断培厚创新生态的土壤。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实现“从多到好"“从好到优”,离不开创新。更好凝聚创新共识,更多提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应对之策,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者:陈凌,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1.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创新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也已经被创新发展代替了。B.没有良好的生态,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为创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C.第⑤段强调通过改革给创新创造出好的生态。D.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必须要形成共识,提出更多的发展策略。2.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第③段划线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四、写作题(40分)请以“感恩,助我远航”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一ABBBCC(1)况乃未休兵(2)欲渡黄河冰塞川(3)怜君何事到天涯(4)醉翁之意不在酒(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二1.(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2.(1)热水(2)被子(3)背(背着)(4)做(做成)3.(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4.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三1.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既生动地诠释了何为真性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