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联合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探索_第1页
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联合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探索_第2页
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联合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探索_第3页
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联合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探索_第4页
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校际联合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重点分析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有关国内外院校联合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问题,探索如何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国内外高校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下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关键词]转型发展;联合培养;课程改革;综合素质;竞争力现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二、理工學院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热潮中,根据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需求和特点,理工学院提出了“四四制”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模块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同时,搭建全方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需求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应用融通”。努力做到“拓宽口径培养、鼓励交叉培养、实现多次选择、逐步到位”,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人才。(一)人才培养模式原则1.推进应用教育: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应用型技能培养,抓好实践教学,推进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2.尊重个性选择: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及发展路径的机会,加强对本科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引导。3.实施多元培养:根据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实现因材施教。4.增强计划的弹性:根据专业准出标准,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和实践实习学分比例,增强教学计划弹性。5.优化学分设置:均衡考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增加学生的自主性。6.鼓励学科交叉:向全院开放专业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参加科研训练、完成学位论文。7.加强实践教学: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科研训练、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课程体系构建通识培养阶段注重拓宽基础知识。设置通识课程,加大拓展类选修课建设力度;采取灵活的教学及考核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专业类培养阶段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专业类中各专业学生通修。专业培养阶段实施“分类培养”,按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侧重进行培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别,构建不同的课程群和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环境。联合培养阶段则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国际化拓展学习,成为国际化技术人才,对接进入国外合作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三、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一直秉承“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办学理念进行发展建设。随着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学院从实际出发,开创了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独具特色的国际教育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需求问题凸显出来。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提出了“四四制”人才培养的设计理念,联合培养阶段的国际拓展平台是“四四制”人才培养设计理念的四类人才培养方向之一。按照要求,在联合培养阶段,部分学生将进入国际拓展类平台学习。国际拓展类平台课程主要包含英语课程、文化课程及专业课程三大教学模块,学生可选择一学期或一学年赴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具体学习的模式分为以下三种:1.第一学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学习,第二学期在我校完成毕业环节。2.第一学期在我校学习,第二学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学习并完成毕业环节。3.大四整个学年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学习并完成毕业环节。学生要在联合培养阶段完成我校要求的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由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英语)、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专业)、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文化)三部分组成。毕业环节主要是指毕业设计。其中毕业环节,第二学期在我校的,由相关学院组织完成,第二学期在国(境)外合作院校的,由合作院校组织完成。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第一学期在我校的,由我校组织完成;第一学期在国(境)外合作院校的,由合作院校开设对应的外语类、文化类、专业类等相关课程,回国后进行课程互认。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中的英语,第一学期在国(境)外合作院校的,以英语学习和适应性教学为主;第一学期在我校的,主要是进行雅思的学习,完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技能,为在国(境)外合作院校学习打基础。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中的专业课程,第一学期在国(境)外合作院校的,以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为主,由国(境)外合作院校组织完成;第一学期在我校的,与技术研究类平台中的课程相同,为相关学院统一开设的专业技术拓展系列课程(一)和(二)。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中的文化课程,第一学期在国(境)外合作院校的,由国(境)外合作院校组织完成,以西方文化和素质拓展教学为主;第一学期在我校的,主要学习商务谈判、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合同法和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学、大学生国际视野拓展与能力培养等相关知识,在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的同时,使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得以发展。国际拓展类平台,主要是通过第四学年的课程改革,培养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科毕业生。其中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均由相关学院或者国(境)外合作院校组织完成,实施起来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那么如何做好在联合培养阶段完成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中的文化课程开设,如文化课程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四、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在校际联合培养模式中,已与国外多所高校之间开展了互访交流学习的项目,与各个合作高校中优势的学科專业进行交流学习,从而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了校际交流培养模式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同时拓宽校际之间的合作路径,为优秀的学生创造条件,参与到交流培养项目中,感受合作院校优质的办学条件以及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下面提出几点有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结合自身现状,适当引进国外优质课程,包括线上以及线下课程,同时,在校际联合培养的基础之上,邀请对方院校的教授、优秀的专家学者或者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才,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感受国外课程教学的不同,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真正实现高校间交流合作的优质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二)整合自身课程体系在校际交流合作工作中,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因此可以让学生以选课制为核心,在课程的学习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交流学校可以自主地进行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形成适合自己实际发展的学习计划。可以加大选修课的学分,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提供优质课程,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三)优化现有课程内容在本科生校际交流联合中,高校要结合交流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善与创新。比如赴国外交流学习,首先,高校要做好在联合培养阶段完成国际拓展类系列课程中文化课程的开设。对于文化类课程的建设,要注重实际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技术知识,并设置相应的应用实践。因此可以要求学生修读管理类课程及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并鼓励学生选修一些课程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