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1页
第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2页
第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3页
第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4页
第1课《邓稼先》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邓稼先1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多项卓越贡献。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成。作者简介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传记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文体知识宰割()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奠基()元勋()妇孺皆知()孕育()选聘()谣言()罗布泊()无垠()夐()萦带()曛()铤()昼夜()燕然()挚友()彷徨()zǎixiǎnxiècuìdiànxūnrúyùnpìnyáopōyínxiònɡyínɡxūntǐnɡzhòuyānzhìpánɡ字词学习鲜为人知:妇孺皆知: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很少有人知道。指人人都知道。承当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每家每户都知道。词语解释马革裹尸: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锋芒毕露:层出不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在近代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引出主人公——邓稼先。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并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整体感知第二部分第四部分写作者为中国人能自主制造出原子弹、为好友邓稼先能成就伟大事业而激动、自豪。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质。整体感知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和无私无畏、担当大任的科学精神。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对邓稼先做总体评价,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整体感知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通过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整体感知

第五部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他是“五四”时代一首歌中的“中国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整体感知简介邓稼先的生平:了解作者笔下的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体会人物品质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感受邓稼先的优秀品质。在文中勾画邓稼先让你最感动的事件或语言,并进行批注。用“从

(事、言),我感受到了一个______的邓稼先”的句式说一段评述性的话。体会人物品质从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我感受到了一个心系国家的邓稼先。从他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感受到了一个功勋卓著的邓稼先。体会人物品质从他身患癌症,经历三次手术,病中仍关心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工作,我感受到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从他历时28年成功设计了“两弹”,把我国的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世界先进水平,我感受到了一个功勋卓著的邓稼先。

体会人物品质从邓稼先带领我国科学家,在没有任何国外援助的情况下,成功自主研发原子弹,我感受到了一个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邓稼先。

从他在“文革”期间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作,我感受到了一个没有私心的邓稼先。

从核武器试验发生意外时,他说:“我不能走”,我感受到了一个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邓稼先。体会人物品质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问题探究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奥本海默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问题探究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问题探究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问题探究“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问题探究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美国中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相当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同)(同)(同)(异)(异)(异)问题探究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样也便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问题探究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请你也为邓稼先拟写一份颁奖词。钱学森获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杨振宁先生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采用了大量的引文,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品味。研读课文,找出文中引文。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从而突出邓稼先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把读者带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了邓稼先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次充满深意地将邓稼先与民族历史的转变联系起来,并且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中,来凸显邓稼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什么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电报与书信引用电报与书信的内容,从朋友的角度、历史的角度、人生观的角度、人生选择的角度总体评价了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格,饱含作者对挚友的深情。为什么引用电报与书信的内容?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的生命质量给予了热情的赞颂。人生观的角度突出邓稼先对事业和对祖国、民族的赤诚热爱。人生选择的角度这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精神品质,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你对课文最后一段话有怎样的理解?杨振宁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在文中还写了很多评述性的语句直接高度赞扬了邓稼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将它们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潜入文字,读懂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评述性的语句,体会邓稼先心系国家,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诵读语句,感悟评价。2PARTTWO探究写法,体会表达只举1898年为例:“租借”99年,“租借”25年……可见,这一百年是被侵略和压迫的一百年,是屈辱的一百年。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民族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这一百年的历史是怎样的?内容上:从任人宰割——倍感屈辱,到站起来了——扬眉吐气,在读者已经有强烈的心理预期中,适时地点出“邓稼先”的名字,达到醒目有力,震撼人心的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做出巨大贡献——默默奉献的邓稼先。为什么直到第一部分结束时才点出“邓稼先”的名字?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请从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方面比较奥本海默和邓稼异同之处。探究写法,体会表达美国文化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学术水平相当通过对比,突出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样也便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这是“小中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文章为什么侧重写一些平常小事?有时句式十分整齐,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长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体。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特点——传记3PARTTHREE拓展延伸,品赞人物请模仿《感动中国》为获奖者写颁奖词的形式,也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