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13章 公共政策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_第1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13章 公共政策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_第2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13章 公共政策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_第3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13章 公共政策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_第4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13章 公共政策伦理、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1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由一定的社会公共权威以解决特定公共问题为目的,经由政治过程对群体利益所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其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1公共政策的含义表现为法律规范、行政规范、司法规范、策略与计划等外延包含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行为特征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本质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2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第一,权威性第二,社会性第三,公共性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2

公共政策与伦理价值的相关性

公共政策本身就包含重要的伦理价值,科学与价值统合于政策过程的始终。

其一,公共政策也直接体现和反映社会的伦理价值。

其二,公共政策对伦理价值发挥着导向作用。

其三,价值分析构成了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方面。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3

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1伦理价值如何影响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决策者不可避免受到他自身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好恶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价值因素,其与伦理道德相关。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必然包含着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体现政策主体的价值观。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3

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影响2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具体影响

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目标的确定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问题的建构与政策议程的设定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1社会背景与需求阶段2学科奠基阶段3实践应用阶段4学科成熟阶段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1)社会背景与需求阶段:战后美国政治、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问题复杂多样,政府决策面临困境。公众对特殊政策问题的关注度提高,需要一门新的学科来辅助政府解决这些问题。(2)学科奠基阶段:

1951年,拉斯韦尔与勒纳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问世,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学科任务、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3)实践应用阶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推广“规划项目预算”(PPBS),引入私人部门管理技术。PPBS的推广促使政策研究成为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重心。政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4)学科成熟阶段:

1970年代起,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刊物、专著和手册相继出版,如《政策科学》杂志、《政策研究手册》和《政策科学百科全书》等。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成熟,被提出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

2政策科学的范式特征政策科学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范式特征:一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取向;二是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三是着力于实践应用;四是注重价值分析与价值评价。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1理性主义的特征理性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把理性逻辑绝对化。理性主义充实了政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政策制定中,突出地张扬了理性精确、科学性的一面,强调从确定性的客观事实中用理性建构政策。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2政策科学中的理性主义缺陷(1)忽视价值判断:理性主义倾向于将政策制定视为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追求客观真理和最佳方案,而忽视了价值观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2)过度简化现实:理性主义假设决策者能够获取完全信息,并预测所有方案的后果。然而,在现实中,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预测也存在不确定性。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2政策科学中的理性主义缺陷(3)忽视多元主体参与:理性主义强调技术专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公众、利益集团、媒体等)的参与。(4)过度追求最优化:理性主义追求最优化的政策方案,然而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5)导致“一刀切式执行”:理性主义强调政策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可能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式执行”现象,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1价值分析的内涵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重点是明确何种价值观在政策制定中起作用,谁的利益得到了反映。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分析在于确认何种政策目标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它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因为什么、出于什么目的、为谁、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2价值分析的缘起1951年,塞尔指出公共行政中的价值重要性的认知得到了显著增强1972年的美国“水门事件”以及各国现实政治中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带来了伦理精神的回归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公共政策的伦理学方面或价值分析受到人们的重视,公共政策伦理学、行政伦理学以及公共管理伦理学逐步成为政策分析和公共行政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3价值分析的基本原则

第一,公平原则。公平是一种行为指令和评价标准,对个人、团体、政府起引导和规范作用,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社会秩序的渴望。第二,正义原则。正义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所做出的肯定性判断,公共政策本身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第三,民主原则。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4

价值分析原则的运用

一、公平原则在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受决策影响的人们在得到好处和承担代价方面的公平。避免决策成为强势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是追求使所有人受益和承担责任的平等性。

二、正义原则在政策制定中,正义意味着确保分配的公平和权利的平等。这要求政策不仅要追求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还要确保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权益得到公正对待。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4

价值分析原则的运用

三、民主原则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民众应被赋予讨论、协商、表达意见和辩论的权利。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倾听公众声音,促进主体间的协商对话,实现政策的合作建构。此外,政策制定过程应尽可能公开透明,确保公众能够了解并参与决策过程。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1理性的含义理性作为一种目的性认知活动,是指行动者有意识地去实现一个给定的目标,借助精确计算和逻辑推理等手段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大化。理性的一大特征是可计算性,最典型的就是定量分析及其技术。*理性基础可划分为五类:(1)技术理性(2)经济理性(3)法律理性

(4)社会理性(5)实质理性。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2情感的含义情感通常是指人在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既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也离不开特定文化环境的建构,具体表现为热爱、感激、钦佩、忠诚等积极形式,以及羞耻、厌恶、妒忌、仇恨等消极形式。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3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公共政策制定应当坚持合理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统一。理性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纯粹的理性分析往往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和道德价值。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情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理性情感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4理性与情感在政策制定中实现统一(1)充分认识理性与情感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者应该明确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情感因素在决策中的不可或缺性。(2)加强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3)引入公众参与和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公众参与和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可以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使政策更加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们的实际需求。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

1事实的含义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描述,常常以“是”或“不是”作为系词,这类命题可以凭经验进行观察、判断,或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进而辨别真伪,其本身无所谓善恶也无所谓好坏,或者说是价值无涉的。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2

价值的含义价值命题与事实命题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它经常与“应该”“值得”“最重要”之类的陈述联系在一起,不揭示任何事实关系,也无法通过经验逻辑进行检验。价值命题的判定取决于人的本性及其自然倾向。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

3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政策分析中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也总是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的,即政策分析是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统一。具体而言,事实与价值的矛盾关系给公共政策制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第一,政策应是公共利益的体现。第二,政策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第三,历史地看待政策评价标准。事实价值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4事实与价值在政策制定中的要求(1)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策制定的首要原则应当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策制定者需要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2)事实为价值判断提供依据:事实要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和知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确保政策符合公共利益。(3)政策评估与调整:政策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事实对政策效果进行调整。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

1理想与现实的内涵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美好想象和追求。公共政策理想是社会理想的集中表达,反映公众对政策过程的期望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公共政策理想产生的现实基础是社会实践,现实是面对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同时现实的改造充满了不确定性。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理想能够指引并改进现实;理想的作用是向现实挑战,但绝不意味着它是脱离现实的,也不能将其理解为现实的对立面。公共政策必须考虑现实,现实是解决当前问题、实现未来理想的基础,要使现实成为政策分析和治理的起点。理想现实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在政策制定中实现统一(1)政策理想的转化:政策理想作为社会的定向因素和精神支柱,规定了政策动机、目标、方向和指导原则。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政策行为。(2)面对现实挑战的策略: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各种价值,寻找实现政策理想的最佳路径。(3)不断完善政策实践:政策制定者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理想,及时调整政策目标和策略,以确保政策实践能够不断接近政策理想。本章小结公共政策是一定的公共权威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出台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一定群体利益的规范性安排,其本质是要对公共利益做出权威性分配。政策制定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必须以价值判断或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与伦理价值具有相关性,政策分析不能避开伦理分析,可以说,公共政策制定是伦理价值实现的途径。不管是在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问题的建构与政策议程的设立,还是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与评估以及抉择中,都会受到伦理价值观的影响。工业社会是一个追求理性、崇尚科学与技术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政策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因而,理性主义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相伴随的却是伦理价值的失落,政策科学完全演化成了数字演算与技术模型。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再次使伦理价值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了伦理价值研究的回归。学者们都认同政策制定中伦理价值的重要意义,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分析需要遵循公平、正义、民主等基本原则。整个政策过程都离不开人的价值判断。一项公共政策很难同时满足各个方面的道德标准,甚至不得不在各种同样美好且有益的价值之间做出取舍。面对来自理性与情感、事实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等多对矛盾关系的内在张力,公共政策需要依赖相应标准不断调适,以达到“善的”政策效果,并提升政策的公共性。关键术语公共政策伦理价值理性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决策模式公共性公平正义民主道德自主性社会多元价值复习思考题1公共政策分析为什么要进行伦理研究?2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各环节有什么意义?3政策制定中的理性主义有什么特征?4你是否认同理性主义的决策模式?为什么?5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伦理依据。6政策制定中要遵循哪些价值分析原则?7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为什么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8怎样理解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事实与价值原则?9公共政策制定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谢谢观赏!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

第13章

技术时代的行政伦理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

13.1.1

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1对公共行政认知的影响对公共行政的技术性理解,促使公共行政很快成为一个有基本知识可以共享、有基础手段方便学习、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领域。在实践领域,这就意味着会有可操作化的文本供公共行政的实践者进行学习,一切关于人事、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具体事务的处理方式都变得有章可循了。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

13.1.1

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2对公共行政组织的影响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技术官僚将技术理性置于首位,他们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从事公共行政活动,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技术理性的首要地位。这样一来,用技术思维与逻辑对组织进行建构与改造的思路就很容易被大家接受。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

13.1.1

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3对公共行政方法的影响公共行政方法是指公共行政主体工具、技艺、手段等在行政活动中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是使用的的总称,即“用什么去做”的问题。技术不仅作为手段或工具可以辅助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甚至可以在一些领域替代人们直接地做出决策和推进政策执行。一方面,公共行政实践受到了技术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持续反思公共行政的技术化追求。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1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吸纳吸纳的内涵:吸纳是指公共行政主体有意识地引入、甄别、挑选、发展和应用技术,以增强行政管理水平、调整行政组织结构、适应行政外部环境,从而更好地达到行政目标的过程。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1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吸纳吸纳的方式:(1)技术甄别与挑选:公共行政在吸纳技术时,首先会对各类技术进行甄别和挑选,确保所选技术符合行政管理的需求,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和效果。(2)技术发展与应用:在确定了需要采纳的技术后,公共行政会进一步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行政管理中,以实现行政目标。(3)理念与逻辑的吸纳:除了具体的行政方法和技术外,公共行政还会吸纳技术背后的理念、逻辑和治理方式,以推动公共行政的深度变革。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1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吸纳吸纳的方式:(4)技术治理的实践:公共行政在吸纳技术的过程中,也强调技术治理的实践。这包括让技术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等公共行政实践,利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来治理社会。(5)反思与调整:在吸纳技术的过程中,公共行政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避免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和幻象。公共行政认识到技术并非万能,不能取代制度变革的作用,而是需要在技术与制度之间找到平衡。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适应

适应的内涵:适应是指公共行政在面对技术自主性发展、技术系统重组人类及环境以满足其特殊操作条件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思维观念和行为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技术应用的新场景,并遵循技术所带来的效率、速度和准确等原则,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适应

适应的方式:(1)组织结构调整:公共行政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如扁平化等级结构、减少命令和控制系统等,以适应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变化。

(2)思维观念和行为策略更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公共行政主体与管理和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和行为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各类新平台新系统,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适应

适应的方式:(3)遵循技术原则:公共行政主体需要顺从技术所追求的效率、速度和准确等原则,强化这些观念以更好地适应技术。(4)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公共行政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例如,制定新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技术应用,建立新的制度框架来支持技术创新和应用等。

13.1

技术与公共行政13.1.2.公共行政对技术的回应

3公共行政对技术的控制公共行政对技术的控制,主要指的是在技术自主性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失控”风险时,公共行政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过度的技术自主性进行制约和纠正的过程。这种控制旨在确保技术的运行不偏离其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目标、任务和意图,以维护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3.2

人工智能与公共行政13.2.2

人工智能与政府结构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提出要求,也可以作为一种新技术直接作用于政府,为政府的结构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政府结构转型的不同层面(1)横向结构转型。(2)纵向结构转型。(3)政府规模的变化。

13.2

人工智能与公共行政13.2.2

人工智能与政府结构转型

2政府结构转型的新特点(1)虚拟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政府部门从实体化走向虚拟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虚拟空间中,公民可以即时搜寻信息、办理业务和获取服务,而政府的结构与功能也在此处得到延展。(2)平台化。伴随技术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政府比喻成一种平台,或者说,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全社会搭建一个平台,供其他治理主体在平台之上实现各种功能。

13.2

人工智能与公共行政13.2.3

人工智能引发的管理方式变革管理方式是指政府为实现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称。管理方式的选择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要与管理职能相适应,并服务于管理目标的达成。随着人工智能向公共行政的不断嵌入,政府的管理方式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1多元化2智能化3精细化4数据化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1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

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通常指的是那些难以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在容许的时间内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集合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体量大、类型多、处理速度快和价值高。大数据的关键不仅在于数据体量之大,更在于通过数据挖掘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不同类型的数据,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并挖掘出更大的价值。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1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内涵: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不仅涉及数据收集,还包括数据处理、分析和价值挖掘等多个环节。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1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方式: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数据建模模式识别预测分析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1)信息隐私泄露风险:传统的信息隐私,如个人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等,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容易被收集、分析和利用。人们在网上留下的大量数据信息也隐藏着泄露和侵扰的风险。(2)整合型隐私的挑战: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人们在网络上的数字化痕迹可以被有规律地整合起来,形成所谓的“整合型隐私”。这种隐私超越了传统隐私的范畴,包括了对个人信息的深度整合和趋势分析,使得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3)隐私保护手段的失效: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隐私保护手段,如拒绝信息收集、掩藏自己的特征、诉诸法律等,在大数据环境下逐渐失效。(4)对隐私权的重新定义: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隐私权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隐私权主要关注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不被干扰的权利,而在大数据时代,隐私权更多地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即个人对自己的信息应该拥有知情权和决定权。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3大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

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治理的前提是海量数据,那就必然会有可能侵入其他主体的隐私领域,那么在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进行平衡就是大数据时代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收集数据开放数据利用数据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3大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1.数据收集阶段:(1)强化隐私保护意识:政府等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增强对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谨慎处理各类隐私数据,避免过度或不当的数据收集。(2)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和边界: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明确政府等数据收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以及数据收集的合法范围和边界。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3大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2.数据开放阶段:(1)制定合适的隐私保护政策:在数据开放时,应制定明确的隐私保护政策,确保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2)使用许可协议:在数据开放中,采用适当的许可协议,明确规定隐私数据的适用范围和方式,以及不适用性。(3)加强技术保护: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如加密、匿名化等,来保护隐私数据在开放过程中的安全性。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

13.3.1

数据挖掘与隐私之间的平衡

3大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3.数据利用阶段:(1)实施匿名化处理:在数据利用过程中,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以减少隐私泄露的风险。(2)加强技术与管理监管: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强对数据挖掘和利用过程的监管,确保数据的合法、安全和有效使用。(3)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隐私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法律规章、道德教育、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处理平衡问题。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

1算法的内涵狭义视角是从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出发,将算法定义为“任何良定义的计算过程,该过程取某个值或值的集合作为输入并产生某个值或值的集合作为输出”。中义是指“人类通过代码设置、数据运算与机器自动化判断进行决策的一套机制”。广义上的算法是指“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在政府治理中,人们通常是从中义视角去使用和理解“算法”,是在决策中利用智能机器解决问题的过程。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

2算法治理的内涵对算法治理的既有理解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对算法治理”以及“用算法治理”。“对算法治理”意味着将算法作为治理的对象。其目的在于让算法为人类合理使用,避免发生技术异化的悲剧事件。“用算法治理”则意味着将算法作为治理的手段,以达到某种治理目标。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3算法歧视*内涵:算法歧视是指“算法在收集、分类、生成和解释数据时产生的与人类相同的偏见与歧视,主要表现为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消费歧视、就业歧视、种族歧视、弱势群体歧视等现象”算法背后仍然是人类的意志,因为算法不能凭空产生,在提供算法运行的基本数据、规定运算的基本方式、解释运算的最终结果等几乎所有环节,歧视就有了产生的空间。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3算法歧视*在算法治理中的具体表现:(1)算法设计的效率初衷与歧视的冲突:算法在追求数据处理效率时,可能会与平等自由等原则发生冲突,导致歧视现象的出现。(2)数据质量有限导致的歧视:数据集的质量和数量限制可能导致算法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从而产生歧视。例如,政府可能只关注某些领域的数据,或者所获取的数据无法真实反映社会运行的真实面貌。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3算法歧视*在算法治理中的具体表现:(3)算法黑箱导致的歧视:算法运行过程中的黑箱现象使得人们难以完全理解算法的决策逻辑,这可能导致算法中存在无法解释的歧视现象。(4)算法标签化导致的歧视:在算法治理中,算法可能会基于群体特征为不同群体和个体贴上标签,并据此推断个体行为特征。这种标签化过程可能会加剧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尤其是在算法设计存在偏见时。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2算法治理中的歧视3算法歧视*在算法治理中的具体表现:(5)算法缺乏透明度和监管:如果算法的设计和运行过程缺乏透明度和监管,人们就很难对算法进行审查和纠正其中的歧视问题。这可能导致算法歧视问题长期存在,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3.3.3智能机器的责任1无法逾越的“责任鸿沟”由于智能机器能够在数据和算法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的变化来自主学习和自我优化,其行为结果也就很难直接归功于或归咎于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但与此同时,我们似乎也无法轻易地承认智能机器具备了承担责任的主体地位,因而无法将责任简单归属于无生命的机器。那么,谁来负责呢?负什么责?对谁负责?

13.3

智能时代的治理困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