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42-2017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 3242-2017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 3242-2017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 3242-2017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 3242-2017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

B5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242—2017

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breedingofApostichopusjaponicus

2017-05-05发布2017-06-0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242—2017

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设施、环境条件、亲参采

捕与蓄养、产卵受精、受精卵孵化、浮游幼体培育、稚参采集与培育、病害防治和稚参出池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亲参

用于繁殖的雌参和雄参。

3.2

耳状幼体

由受精卵孵出的营浮游生活的幼体。其纤毛带的上、下两端弯曲成环状,从侧面看很像人的耳朵。

耳状幼体分为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

3.3

樽形幼体

耳状幼体继续发育,纤毛带失去了原有的连续性形成5条纤毛环,形状变为圆桶形,类似被囊动物

的海樽。

3.4

1

DB32/T3242—2017

五触手幼体

纤毛环逐渐退化以至完全消失,五个初级口触手从前庭伸出,由浮游生活转变为营附着生活。

3.5

稚参

五触手幼体沉落于附着基上后,从体后端的腹面生出第一个管足。

4育苗设施

4.1场址选择

选择水质清净、无大量淡水注入、盐度适宜,无污染的海区,场区最好建于风浪较小的内弯,无浮

泥,交通便利。

4.2育苗室

砖混结构,水泥瓦盖顶最佳,亦可使用玻璃钢波形瓦覆顶;室内设遮光帘,空气要流通,防止水温

和室温变化太大。光照1000-2000lx,光线柔和均匀。

4.3育苗池

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流水培育以长方形最好,将长方形池

角抹圆,防止形成死角,池深1-1.5m为宜。单池水容量在10-40m3,过大不易于管理操作。每个培育池

及孵化池的规格及容量依整个育苗室的规模而有所不同。

育苗室要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进水管路最好有两套:一套通向沉淀池,可直抽海水,另一套管

路要进过滤、预热的海水,同时要考虑进排水能力,最好能在2-3h内使池水全部注满和排空。

4.4饵料室

饵料室要配有单独的保种间、单胞藻培养室、饵料培养池,保种间光照要保持1500-10000lx,并配

有调温设备,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饵料室必须光线充足、均匀、通风条件好。饵料培养池与幼体

培育池水体的比例1:3-1:4,饵料培养池一般为长方形,深0.5-0.8m、容积3-10m3中小型水池。

4.5附着基

附着基是稚参生存的必要条件,主要有透明聚乙烯薄膜、透明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网片三种。育

苗生产中较常用聚乙烯波纹板,长40cm、宽33cm、厚0.5-0.8mm、波纹的波高1-1.5cm。

4.6供水设施

包括泵房、蓄水池、沉淀池、砂滤池(罐)、高位水池,水泵及进出水管道、阀门等。

4.7充气设施

包括罗茨鼓风机、充气管道、充气支管、散气石等。罗茨鼓风机应备2台以上,交替使用;散气石

的型号应保持一致,按池底面积每3-5m2安装60目散气石1个(孔径0.258mm)。

4.8供热设施

2

DB32/T3242—2017

主要为锅炉或地热井及加温管道。锅炉或地热井的供热能力应满足整个育苗生产的热量需求,育苗

池内的加热管道应密缠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

4.9供电设施

除正常的电力设施外,应配备满足育苗生产用电量的发电机组,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供电

特点。

4.10水质分析及生物检测设施

配备生物显微镜、温度计、比重计、pH比色计、溶氧仪等必需的分析检测设备。

4.11刷片设备

配备适宜规格的自动刷片机,用于快速清洗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

4.12附属设备

包括潜水泵、筛绢过滤器、清底器、搅耙、塑料水桶、水舀和浮动网箱等。各场房及设施配比要合

理,才可保证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表1为1000m3有效水体育苗池的设施配比。

表11000m3育苗水体附属厂房面积配比

育苗水体(m3)锅炉房(m2)鼓风机房(m2)变配电室(m2)水泵房(m2)饵料室(m3)水质生物检测室

100010030703030030

5环境条件

5.1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

5.2水源水质

应符合GB11607和NY5052-2001的规定。

5.3育苗用水

应符合NY5052-2001的规定。盐度27-33,pH值7.8-8.6,溶解氧5mg/L以上,育苗用水除对使用的海

水水质进行监测、选择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的水作为育苗用水外,还应对海水进行处理,包括物理方

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再经沉淀、砂滤后,经300目(孔径0.02mm)筛绢网袋或脱脂棉过滤袋过滤。

5.3.1育苗用水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目的在于除去水中有害的溶解成分和胶体物质,主要包括机械处理、活性炭吸附、泡沫分

离、充气增氧、紫外线处理和超声波处理。

5.3.2育苗用水化学处理法

3

DB32/T3242—2017

化学处理目的在于除去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等,主要有硫酸铝钾处理法、三氯化铁处

理法、EDTA处理法等。

6亲参采捕与蓄养

6.1亲参的质量、采捕、运输

亲参个体越大,怀卵量越高,卵的成熟度越好,应尽量挑选体长20cm以上,体重200g以上的亲参为

好。

亲参的采捕应在其产卵盛期前,自然海水水温达15-17℃,因各地水温回升不同,不同地区采捕时

间也不尽相同。大连地区、黄海北部沿海在6月下旬至7月初,渤海沿岸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山东北部

沿海在6月初采捕较易。

采捕得亲参应在最短时间内运回繁殖场所,以2头/L的密度放于塑料袋内海水中,并放在保温箱内

保持温度。若运输时间太长,中途需进行换水,以保证水质。

6.2亲参蓄养

亲参蓄养密度3-5头/m2,水深0.5-0.8m;光照500-1000lx:持续或间断微充气,溶解氧不低于5mg/L。

蓄养期间早晚各换一次水,换水量为1/3或1/2,换水时及时清除池底污物、粪便和已排脏个体,随时观

察亲参活动情况,做好产卵准备。

6.2.1蓄养水温

亲参入池时水温差≤3℃,亲参入池后稳定2-3d;然后日升温0.5-1.0℃,当水温升至15℃时,采用

恒温培育;产卵前7-10d,将水温逐渐升至17-18℃,恒温待产。

6.2.2饵料投喂

亲参蓄养催熟过程中需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鼠尾藻粉:日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5-8%,

分多次投喂,并视亲参的摄食情况、残饵的多少进行调整。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7产卵受精

7.1环境条件

水温18-20℃;光照500-1000lx;持续微量充气,使卵处于悬浮状态,溶解氧5mg/L以上。

7.2池内产卵受精

产卵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自然产卵。当亲参性腺发育充分、成熟度良好时,可在蓄养池内自然产

卵,自然产卵简单易行,可完全满足育苗生产需要;二是人工刺激诱导产卵。当蓄养的亲参性腺发育成

熟,有少量排放时,可采用升温(使池水温度较原蓄养水温升高3-5℃)、阴干流水刺激、KCL注射法、

解剖法等方法人工诱导亲参产卵。人工刺激在17时左右进行,18时以前结束。

亲参密度控制在20-30头/m2。当雄参排精后,保持其在池内排放一段时间,使池内有一定密度的精

子;当发现雌参产卵后,及时将尚在排精的雄参移出,让雌参在池内继续产卵,并在池内受精。

7.3产卵箱产卵受精

4

DB32/T3242—2017

产卵箱一般采用容积100L的玻璃水族箱或透明塑料水槽,常备2个产卵箱。产卵前,箱内注满与培

育池水温相同的过滤海水,置于培育(孵化)池沿上,当发现亲参在池内排放时,及时将亲参取出,雌、

雄分别放入产卵箱内继续排放。产卵的同时要及时加入精液,最好是多头雄参的混合精液。产卵箱内卵

的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200-500个/mL,大于此密度后,要及时将卵转移至培育池内进行孵化,可

极大的减少畸形率。

8受精卵孵化

产卵箱中受精的,将卵计数,密度合理后移入孵化槽或培养池内进行孵化。池内产卵受精的,在卵

全部沉到池底后,将上、中层水放掉,将亲参全部捞出投入其他水池,洗卵2-3次后进行卵的定量,进

入孵化阶段。

8.1洗卵

产卵受精结束后停止充气,待受精卵全部沉于池底,用260目(孔径0.03mm)的网箱将池水排出

2/3-3/4,并将池内亲参全部移出,然后再加满新鲜过滤海水,水温差≤1℃。洗卵一般需反复进行,直

到池水变清为止。洗卵须在受精卵充分沉底后、胚体尚未转动前进行。洗卵结束后,将受精卵移入培育

(孵化)池内。

8.2孵化

受精卵密度控制在40-60万粒/m3,水温18-20℃,光照500-1000lx,为避免受精卵过分堆积于池底,

应搅池或弱充气,使卵处于悬浮状态。搅动时应上、下搅动,不要使池水形成漩涡,导致受精卵旋转集

中。

9浮游幼体培育

9.1选优与布池

幼体发育至小耳装幼体时,将浮于上、中层的健壮幼体选入培育池,即为选优的过程,常用拖网法、

虹吸法和浓缩法三种方式。将选优幼体进行布池,布池密度为40-50万个/m3,培育池内水深60cm左右。

9.2培育管理

刺参浮游幼体阶段是指从小耳状幼体开始直至稚参阶段,这一阶段持续时间长,幼体变态多,是育

苗的关键。

9.2.1水温控制

水体温度对幼体的发育至关重要,18-22℃时是刺参浮游幼体发育的正常温度范围,培育中可将水

温控制在20℃左右为最佳,且换水前后的水温温差不超过1℃。

9.2.2溶解氧

充足的溶解氧是幼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在培育期间,持续微量充气,使卵处于悬

浮状态,溶解氧5mg/L以上。

9.2.3光照

5

DB32/T3242—2017

育苗室内光线的强弱对幼体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培育过程中应避免直射光的照射,室内光线应均匀

柔和,适宜强度在500-1500lx之间。

9.2.4盐度

刺参幼体培养盐度适宜范围为27-33,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海水盐度。

9.2.5pH

刺参幼体对pH适应范围较广,只有pH低于6.0或高于9.0时,幼虫才会出现不适应现象。刚建好的新

池应浸泡15-20d,否则会引起泛碱,影响育苗效果。

9.2.6其它因子

育苗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氨态氮、重金属离子、浑浊度等指标,确保育苗顺利进行。

9.2.7饵料投喂

幼体发育至小耳状幼体时开始摄食,以投喂盐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海水小球

藻等单胞藻类2-3种混合液为主,辅以海洋酵母、面包酵母、光合细菌等代用饵料。代用饵料须经200

目(孔径0.05mm)筛绢网过滤后投喂。

单胞藻类参考日投喂量:小耳幼体2×104cfu/mL左右,中耳幼体2.5×104-3×104cfu/mL,大耳幼

体3.5×104-4×104cfu/mL,樽状幼体4×104cfu/mL,分2-4次投喂,并根据幼体胃内饵料的多少、培育

水体中单胞藻类密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如单胞藻类不足,搭配投喂代用饵料,参考日投喂最:海洋酵母

3-5ppm,面包酵母2-4ppm,分2-4次投喂。

9.2.8换水

幼体培育前期,日添新水15-20cm,至池水注满;后期用200目(孔径0.05mm)网箱换水,每次1/3-1/2,

日换水1-2次,水温差≤0.5℃

9.2.9吸污

采用虹吸法,吸污之前停止充气,待幼体上浮后,将吸底器置于池底,来回缓缓移动,将池底污物

吸除。一般2-3d吸污一次。

10稚参采集与培育

10.1稚参采集

10.1.1附着基的处理

附着基投放前需进行彻底常规清洗和消毒处理,投放前用500m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d,然后

用砂滤海水冲洗干净,放入饵料池接种底栖硅藻,约经l0-20d附着基上面附着一层底栖硅藻时,即可投

放到幼体培育池内。工厂化育苗中可使用刷片机,对聚乙烯波纹板进行快速清洗。波纹板平挂效果较好,

竖插效果次之。

10.1.2附着基的投放时间及数量

当水体中出现20-30%的樽状幼体时,投入附着基。一般按池底面积每平方米投放由尼龙筛网片组

成的附着基1.5-2组或由透明聚乙烯波纹板组成的附着基4-6组。

6

DB32/T3242—2017

10.1.3附着密度

附着基上稚参附着密度以0.2-0.5头/cm2为宜。稚参附着达到上述密度后,及时转入稚参培育池,

再投人新的附着基继续附着。如附着密度过大或过小时,应及时稀疏或重新附着。

10.2稚参培育

10.2.1培育条件

稚参培育期间,水温保持在20-23℃,光照500-1000lx,持续微量充气,使水面呈微波状。

10.2.2饵料投喂

体长2mm以下的稚参,以附着基上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饵料不足时适当投喂单胞藻类或经300目

(孔径0.02mm)筛绢网过滤的鼠尾藻磨碎滤液:体长2mm以上的稚参,以鼠尾藻磨碎滤液和配合饲料为主,

并适量搭配鲜酵母等,前期经200目(孔径0.05mm)、中后期经80-40目(孔径0.21-0.36mm)筛绢网过滤

后投喂,日投喂2-4次。

日投喂量依据稚参的摄食情况和附着基上残饵量进行调整。鼠尾藻磨碎滤液参考日投喂量见表2,

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稚参体重的7-10%。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表2鼠尾藻磨碎滤液参考日投喂量

体长(mm)日投喂量(g/m3)投喂次数(次/日)数

≤220-502-4

2-550-1002-4

10.2.3换水

参苗完全附着后,可不经网箱采用边排边进的方式,日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1/2,水温差≤

0.5℃。

10.2.4倒池

一般在投放附着基后的15-20d进行,同时将脱落到池底的稚参移到附着基上。此后,根据水质、稚

参密度、池底污物、病害等情况10-15d倒池一次。

11病害防治

11.1常规预防

稚参培育期间主要敌害为桡足类,不但与稚参争夺饵料,还可挠坏稚参体表,造成稚参骨片脱落而

死亡。此外,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细菌滋生较快,易引起稚参溃烂解体。此阶段疾病防治应符合NY5071,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⑴勤观察幼体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

⑵及时清除病苗、死苗、畸形苗

⑶对育苗室、附着基及其它工具严格消毒

⑷使用砂滤海水,并定期对砂滤池(罐)进行清洗

⑸保持适宜的培育密度

7

DB32/T3242—2017

⑹投喂优质饵料、少投勤投

⑺及时清除残饵及污物

⑻发生细菌病时,可用适量的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防治。

⑼重金属离子蓄积量较高时,可用适量EDTA、大苏打等药物处理,全池泼洒。

12稚参出池

稚参体长达到3-5mm,即可出池或分池,人工育苗阶段结束,可进行苗种的中间培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DB32/T324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连云港海珍品增养殖试验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健、陈百尧、薛学坤、伏光辉、龚琪本、唐兴本、孙苗苗、宋玲利、潘绪伟。

I

DB32/T3242—2017

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设施、环境条件、亲参采

捕与蓄养、产卵受精、受精卵孵化、浮游幼体培育、稚参采集与培育、病害防治和稚参出池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仿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亲参

用于繁殖的雌参和雄参。

3.2

耳状幼体

由受精卵孵出的营浮游生活的幼体。其纤毛带的上、下两端弯曲成环状,从侧面看很像人的耳朵。

耳状幼体分为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

3.3

樽形幼体

耳状幼体继续发育,纤毛带失去了原有的连续性形成5条纤毛环,形状变为圆桶形,类似被囊动物

的海樽。

3.4

1

DB32/T3242—2017

五触手幼体

纤毛环逐渐退化以至完全消失,五个初级口触手从前庭伸出,由浮游生活转变为营附着生活。

3.5

稚参

五触手幼体沉落于附着基上后,从体后端的腹面生出第一个管足。

4育苗设施

4.1场址选择

选择水质清净、无大量淡水注入、盐度适宜,无污染的海区,场区最好建于风浪较小的内弯,无浮

泥,交通便利。

4.2育苗室

砖混结构,水泥瓦盖顶最佳,亦可使用玻璃钢波形瓦覆顶;室内设遮光帘,空气要流通,防止水温

和室温变化太大。光照1000-2000lx,光线柔和均匀。

4.3育苗池

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流水培育以长方形最好,将长方形池

角抹圆,防止形成死角,池深1-1.5m为宜。单池水容量在10-40m3,过大不易于管理操作。每个培育池

及孵化池的规格及容量依整个育苗室的规模而有所不同。

育苗室要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进水管路最好有两套:一套通向沉淀池,可直抽海水,另一套管

路要进过滤、预热的海水,同时要考虑进排水能力,最好能在2-3h内使池水全部注满和排空。

4.4饵料室

饵料室要配有单独的保种间、单胞藻培养室、饵料培养池,保种间光照要保持1500-10000lx,并配

有调温设备,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饵料室必须光线充足、均匀、通风条件好。饵料培养池与幼体

培育池水体的比例1:3-1:4,饵料培养池一般为长方形,深0.5-0.8m、容积3-10m3中小型水池。

4.5附着基

附着基是稚参生存的必要条件,主要有透明聚乙烯薄膜、透明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网片三种。育

苗生产中较常用聚乙烯波纹板,长40cm、宽33cm、厚0.5-0.8mm、波纹的波高1-1.5cm。

4.6供水设施

包括泵房、蓄水池、沉淀池、砂滤池(罐)、高位水池,水泵及进出水管道、阀门等。

4.7充气设施

包括罗茨鼓风机、充气管道、充气支管、散气石等。罗茨鼓风机应备2台以上,交替使用;散气石

的型号应保持一致,按池底面积每3-5m2安装60目散气石1个(孔径0.258mm)。

4.8供热设施

2

DB32/T3242—2017

主要为锅炉或地热井及加温管道。锅炉或地热井的供热能力应满足整个育苗生产的热量需求,育苗

池内的加热管道应密缠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

4.9供电设施

除正常的电力设施外,应配备满足育苗生产用电量的发电机组,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供电

特点。

4.10水质分析及生物检测设施

配备生物显微镜、温度计、比重计、pH比色计、溶氧仪等必需的分析检测设备。

4.11刷片设备

配备适宜规格的自动刷片机,用于快速清洗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

4.12附属设备

包括潜水泵、筛绢过滤器、清底器、搅耙、塑料水桶、水舀和浮动网箱等。各场房及设施配比要合

理,才可保证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表1为1000m3有效水体育苗池的设施配比。

表11000m3育苗水体附属厂房面积配比

育苗水体(m3)锅炉房(m2)鼓风机房(m2)变配电室(m2)水泵房(m2)饵料室(m3)水质生物检测室

100010030703030030

5环境条件

5.1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

5.2水源水质

应符合GB11607和NY5052-2001的规定。

5.3育苗用水

应符合NY5052-2001的规定。盐度27-33,pH值7.8-8.6,溶解氧5mg/L以上,育苗用水除对使用的海

水水质进行监测、选择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的水作为育苗用水外,还应对海水进行处理,包括物理方

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再经沉淀、砂滤后,经300目(孔径0.02mm)筛绢网袋或脱脂棉过滤袋过滤。

5.3.1育苗用水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目的在于除去水中有害的溶解成分和胶体物质,主要包括机械处理、活性炭吸附、泡沫分

离、充气增氧、紫外线处理和超声波处理。

5.3.2育苗用水化学处理法

3

DB32/T3242—2017

化学处理目的在于除去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等,主要有硫酸铝钾处理法、三氯化铁处

理法、EDTA处理法等。

6亲参采捕与蓄养

6.1亲参的质量、采捕、运输

亲参个体越大,怀卵量越高,卵的成熟度越好,应尽量挑选体长20cm以上,体重200g以上的亲参为

好。

亲参的采捕应在其产卵盛期前,自然海水水温达15-17℃,因各地水温回升不同,不同地区采捕时

间也不尽相同。大连地区、黄海北部沿海在6月下旬至7月初,渤海沿岸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山东北部

沿海在6月初采捕较易。

采捕得亲参应在最短时间内运回繁殖场所,以2头/L的密度放于塑料袋内海水中,并放在保温箱内

保持温度。若运输时间太长,中途需进行换水,以保证水质。

6.2亲参蓄养

亲参蓄养密度3-5头/m2,水深0.5-0.8m;光照500-1000lx:持续或间断微充气,溶解氧不低于5mg/L。

蓄养期间早晚各换一次水,换水量为1/3或1/2,换水时及时清除池底污物、粪便和已排脏个体,随时观

察亲参活动情况,做好产卵准备。

6.2.1蓄养水温

亲参入池时水温差≤3℃,亲参入池后稳定2-3d;然后日升温0.5-1.0℃,当水温升至15℃时,采用

恒温培育;产卵前7-10d,将水温逐渐升至17-18℃,恒温待产。

6.2.2饵料投喂

亲参蓄养催熟过程中需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鼠尾藻粉:日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5-8%,

分多次投喂,并视亲参的摄食情况、残饵的多少进行调整。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7产卵受精

7.1环境条件

水温18-20℃;光照500-1000lx;持续微量充气,使卵处于悬浮状态,溶解氧5mg/L以上。

7.2池内产卵受精

产卵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自然产卵。当亲参性腺发育充分、成熟度良好时,可在蓄养池内自然产

卵,自然产卵简单易行,可完全满足育苗生产需要;二是人工刺激诱导产卵。当蓄养的亲参性腺发育成

熟,有少量排放时,可采用升温(使池水温度较原蓄养水温升高3-5℃)、阴干流水刺激、KCL注射法、

解剖法等方法人工诱导亲参产卵。人工刺激在17时左右进行,18时以前结束。

亲参密度控制在20-30头/m2。当雄参排精后,保持其在池内排放一段时间,使池内有一定密度的精

子;当发现雌参产卵后,及时将尚在排精的雄参移出,让雌参在池内继续产卵,并在池内受精。

7.3产卵箱产卵受精

4

DB32/T3242—2017

产卵箱一般采用容积100L的玻璃水族箱或透明塑料水槽,常备2个产卵箱。产卵前,箱内注满与培

育池水温相同的过滤海水,置于培育(孵化)池沿上,当发现亲参在池内排放时,及时将亲参取出,雌、

雄分别放入产卵箱内继续排放。产卵的同时要及时加入精液,最好是多头雄参的混合精液。产卵箱内卵

的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200-500个/mL,大于此密度后,要及时将卵转移至培育池内进行孵化,可

极大的减少畸形率。

8受精卵孵化

产卵箱中受精的,将卵计数,密度合理后移入孵化槽或培养池内进行孵化。池内产卵受精的,在卵

全部沉到池底后,将上、中层水放掉,将亲参全部捞出投入其他水池,洗卵2-3次后进行卵的定量,进

入孵化阶段。

8.1洗卵

产卵受精结束后停止充气,待受精卵全部沉于池底,用260目(孔径0.03mm)的网箱将池水排出

2/3-3/4,并将池内亲参全部移出,然后再加满新鲜过滤海水,水温差≤1℃。洗卵一般需反复进行,直

到池水变清为止。洗卵须在受精卵充分沉底后、胚体尚未转动前进行。洗卵结束后,将受精卵移入培育

(孵化)池内。

8.2孵化

受精卵密度控制在40-60万粒/m3,水温18-20℃,光照500-1000lx,为避免受精卵过分堆积于池底,

应搅池或弱充气,使卵处于悬浮状态。搅动时应上、下搅动,不要使池水形成漩涡,导致受精卵旋转集

中。

9浮游幼体培育

9.1选优与布池

幼体发育至小耳装幼体时,将浮于上、中层的健壮幼体选入培育池,即为选优的过程,常用拖网法、

虹吸法和浓缩法三种方式。将选优幼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