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外读物_第1页
中医学课外读物_第2页
中医学课外读物_第3页
中医学课外读物_第4页
中医学课外读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内容简介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

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

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论,

为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计划做好知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坚

实的基础。

全书分为12讲,第1讲是中医学概述;第2〜8讲,详细讲解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核心课程的内容;第9讲专讲医案的重要

性和学习方法;第10、11讲介绍了针灸经络理论,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络理论

的独到见解;第12讲是对学习中医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于广大中

医爱好者自学使用,亦可供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中医之魂,科学是艺术?中医之

门,理解还是体验?

天下无疾,一名热爱中医事业的老师,一位潜心针灸临床的医生,一个将传统文

化根植于心的中国人。

2008年8月开始,天下无疾在新浪博客上举办了面向中医爱好者的中医入门系

列讲座,众多网友踊跃参加,学习讲稿,讨论困惑,交流心得,从中受益短短

半年的时间,使得大家对中医、对人体、对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中医自

学的要领,为步人中医之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即由此次中医入门讲稿精心整理而

成,以供广大中医爱好者朋友学习参考之用。在体验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以自

然为师,以生活为友,寓学于乐,寓乐于学勤于思,敏于行耕作,诵读学中医道

目录

体验——中医入门之道/1

第一讲初识中医/5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6

(■)关于人体的生理/6

(二)关于人体的病理/8

(三)关于治疗/9

二、中医是怎样看病的/11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的问题/13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14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4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15

第二讲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17

一、体验阴阳五行/18

(一)体验阴阳/18

(二)细说阴阳/20

(三)体验五行/21

(四)细说五行/23

二、阴阳五行与中医学/24

(一)阴阳五行与人体/24

(二)阴阳五行与疾病/26

第三讲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31

一、脏腑/32

(一)五脏/32

(二)六腑/36

二、气血/39

三、经络/40

第四讲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43

-、对正气的解说/44

二、对邪气的解说/46

(一)外感之邪/46

(二)内生之邪/49

三、正邪之争/52

四、关于体质/55

第五讲中医诊法之谜——望闻问切/57

一、望诊/58

(一)望神/58

(二)望色/59

(三)望形/60

(四)望态/60

(五)望舌/61

二、闻诊/63

三、问诊/63

(一)系统问诊/64

(二)特定问诊/66

四、切诊/67

()脉诊的基础知识/67

(二)中医诊脉,诊什A/68

(三)脉诊的意义/69

(四)如何诊脉/69

第六讲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71

一、八纲辨证/72

(一)辨表里/72

(二)辨寒热/74

二、脏腑辨证/75

(一)辨病性/75

(——,)辨病位/79

三、体质辨证/81

(一)什么是体质/81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81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81

(四)如何改善体质/82

第七讲中药性昧之谜——四气五味/87

一、四气/88

(一)寒性药说/89

(二)凉性药说/90

(三)热性药说/90

(四)温性药说/91

二、五味/93

(一)辛味药/94

(二)酸味药/94

(三)苦味药/95

(四)甘味药/96

(五)咸味药/96

三、常用中药100味/97

(一)实证用药/97

(二)虚证用药/101

(三)五脏用药示例/102

第八讲中药配伍之谜——君臣佐使/107

一、实证用方/108

(一)治风剂/108

(二)祛寒剂/112

(三)清热剂/112

(四)祛痰湿剂/114

(五)祛暑剂/114

(六)理气剂/114

(七)理血剂/115

(八)消食剂/115

二、虚证用方/116

(一)补气剂/116

(二)补血剂/116

(三)补阴剂/117

(四)补阳剂/118

三、五脏用方示例/119

(一)治肺剂/119

(二)治心剂/119

(三)治脾胃剂/120

(四)治肝剂/121

(五)治肾剂/122

第九讲名医成就之谜——医案解读/125

一、学医案,学什么/127

(一)中医诊断辨证的思路/127

(二)中医治疗思路/128

(三)中医处方用药思路/130

二、学医案,怎么学/132

(一)兴趣第一的原则/132

(二)广开途径,搜罗医案/132

(三)正确看待失误案/133

三、循序渐进/133

(一)初级识证阶段/134

(二)中级辨证阶段/134

(三)高级论治阶段/134

第十讲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137

一、经脉设立原理/138

二、经脉脏腑相合原理/139

三、经脉功用原理/141

四、经脉诊治原理/142

五、十二经脉概要/144

第十一讲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辨治/153

一、胸部要穴/154

二、腹部要穴/155

三、背部要穴/158

四、针灸医案解读/159

第十二讲再识中医/165

一、学贵有恒/166

二、通经致用/166

三、三医并重/167

四、漫话门派/170

五、学院中医/171

六、重视经典/172

七、读懂疾病/173

附录A自学中医入门必读/175

附录B辨证练习参考答案/179

附录C网友学习感言/182

后记/185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内容简介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为学习中医的入门助学读物,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

使用。作者余浩,郑黎并没有照搬目前中医高等教育的形式和顺序,也没有照搬中医教材中的内

容,而是结合他们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临床经验,根据学习中医的•般规律,按照中医基础、中药、

药方、病机、治法、医理、临床、医案的顺序介绍了中医药知识。作者将“临床实用”这一思路贯

穿始终,不论是阴阳五行理论,还是中药、方剂的理论,都紧密与临床相结合,尽可能帮助读者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站在“如果是个临床医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中

医”这样的角度去架构全书,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比如,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归纳

和形象化,以“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学习和思考的工具;介绍中药时

没有按照药物一功能一主治这样的模式来讲,而是根据某一脏腑疾病用何药来分类等。同时作者

以“旅行提示”的形式与书外的读者进行互动,提出问题,并推荐读者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

帮助读者将学习过程深入下去。

编*玮推荐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是想在医学林海之中描绘出一条学习中医的道路,便于

同行及中医爱好者行走,我也就算是个修路的人;同时也是想阐述中医之道,借“道”释“医”。

作者简介

余浩,字任之,网名任之堂主人。自幼随祖辈学医,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自创任之堂,运用纯

中医疗法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著有《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一书,在当当网连续

十六周荣登畅销榜。

郑黎,湖北人,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学历。现就职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擅长

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目录

走向中医

一、什么人适合学中医

二、从生活中感受中医

三、学习要从大处着眼

第一章从阴阳角度来认识中医

一、阴阳的重要性

二、阴阳的普遍性

三、阴阳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二章从五行谈中医框架

一、人体的五行属性

二、五行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三章学习中医的指南针

一、指南针的演化过程

二、人体内阴阳对流情况

三、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的意义

第四章学习之旅第一站:中药

一、什么是好药

二、药性的重要性

三、肝脏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四、心脏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五、胃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六、胆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七、小肠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八、肾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九、脾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十、肺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十一、三焦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十二、膀胱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

十三、常用的引经报使药物

十四、游览中药“名胜”

第五章学习之旅第二站:药方

第一个组方:二至丸

第二个组方:二妙散

第三个组方:泽泻汤

第四个组方:六味地黄汤

第五个组方:乌梅丸

第六个组方:逍遥丸

第七个组方:小柴胡汤

第八个组方:瓜篓甦白白酒汤

第九个组方:炙甘草汤

第十个组方:丹参槟榔饮

第十一个组方:小半夏汤

第十二个组方:半夏泻心汤

第十三个组方:大承气汤

第十四个组方:温胆汤

第十五个组方:四逆散

第十六个组方:附子理中丸

第十七个组方:麦门冬汤

第十八个组方:麻黄汤

第十九个组方:桂枝汤

第二十个组方:葛根汤

第二H^一个组方:桔梗枳壳汤

第二十二个组方:枳术汤

第六章学习之旅第三站:四诊

一、切脉当明部位所主

二、切脉当明切之何物

三、切脉需练习基木功

四、脉象之首脉——郁脉

五、切脉如捉贼

六、常见脉象描述

七、八纲脉的理解

八、切脉如抚琴

九、正常脉象的理解

十、一些特定的脉象(源自《脉经》)

十一、脉象的描述

十二、望形体

十三、望姿态

十四、望面

十五、望嘴唇

十六、望指甲

十七、望手纹

十八、望舌

十九、望头发

二十、闻声音

二十一、闻气味

二十二、问诊

第七章学习之旅第四站:病机

第一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第二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第三条:诸气胰郁,皆属于肺

第四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第五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第六条: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第七条: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第八条: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第九条: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第十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第十一条:诸热督痍,皆属于火(心)

第十二条: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第十三条: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第十四条: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第十五条: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第十六条: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第十七条: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笫十八条: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第十九条: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第二十条:诸窍干涩,干咳少痰,皮毛不润,皆属于燥

第二十一条:诸病湿热,皆阳失于升

第二十二条:诸腑气逆,皆气失于降

第二十三条:诸症对立,阴阳错杂,皆失于和

第二十四条:诸痰怪病,皆属于脾肾

第二十五条:诸脉不通,痛如针刺,皆属于瘀

第八章学习之旅第五站:治法

一、治法的运用在于守正出奇

二、治病八法

第九章学习之旅第六站:医理

一、用药剂量大小的问题

二、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的意义

三、内伤病的治疗

四、外感病的传变

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十章学习之旅第七站:临床

一、风流眼的治疗

二、药物是双刃剑,治病就是纠偏,就是折其病势

三、五液失调的治疗

四、胃病的治疗

五、牙痛的治疗

六、口臭的治疗

七、咽炎及食道炎的治疗

八、胆囊炎的治疗

九、小肠相关疾病的治疗

十、疳积的治疗

H"一、肩背部疼痛的治疗

十二、便秘的治疗

十三、痔疮的治疗

十四、肝脏疏泄失常与肾结石的形成

第十一章学习之旅第八站:医案

第十二章学习之旅第九站:实践与坚持

第十三章学习之旅第卜站:感悟

《未申医这样看病》--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一读知中医,两读入医

道,三读获健康

内容简介

《神医这样看病》主要内容:《古代的医生》的帖子于2008年5月19日现身

天涯。这个原本“作为中医院校学生教材”的帖子,竟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其中

有中医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关心健康的人……还有一些从不上网的人,也纷

纷注册ID,赶了过来。不到半年的时间,点击率已突破80万,直逼百万大关。

这一作品还在互联网上广为转载,百度贴吧、新浪博客、Tom社区、豆瓣网、

民间中医网...

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

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

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

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编辑推荐

《神医这样看病》是2009年最好看的健康书,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一读知

中医,两读悟医道,三读获健康。

作者简介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现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

节目主编。罗博士是中医故事化写法的开创者。他认为,中医是精神,是信念,

更是人心。于是,他用生花妙笔,还原了一个个古代的神医,他们不仅有着神奇

精湛的医术,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古道热肠的义举。这些故事在网上贴出后,

感动了上百万网友。一些人看过帖子后,感叹“原来这才是中医啊”。一些人帖子

还未读完,就买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立志为振兴中医做点儿事情。还

有一些人从帖子中受到启发,治好了多年的顽疾。

目录

钱乙,创立六味地黄丸的儿科神医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

张景岳,诊病如神的望诊大医

吴鞠通,妙手回春的温病大家

《这才是中医》

内容简介

《这才是中医》内容简介:中医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就是药草、药罐,

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就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

穴位,不知所然;还有人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不吃个一年半载的中药,很难

见效;读了《这才是中医》,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书中的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医不是慢郎中,是我们后辈学艺不精!

书中的中医,不再是药物和药理的堆砌,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儿个故事,

几句点评,让中医走出玄妙之迷局,进人寻常百姓家。

另外,《这才是中医》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小方子,希望能为深受疾病困扰读者

带来福音。

罗大伦中医,好中医!

目录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的经方大师

《古代的中医一七大名医传奇》

内容简介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介绍了七位中国古代的医家。《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从史

实出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描述了中国古代医家成为一代大家的过程,经过作者的演绎,成为

一部可读性非常强的中医文化书籍。《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可以作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医

的工具书,能为其进入中医之门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行文

流畅,文字感人,在读了之后,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医家的博大胸怀和悲天悯人的济生之心,

不失为学医者的一门励志之书。

编辑推荐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在网络上掀起新一轮中医废存大辩论。

一本掀起学习中医热潮的书什么是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

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巾最为耀眼的明星!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饱尝破茧而

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看感人故事学养生知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