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295291总论1294041.1设计依据151931.2设计原那么1102581.3总体技术水平1155442设计参数297842.1管道设计参数2279192.2原油物性2249482.3其它参数2288593工程概况3266074工艺计算450994.2管道规格46435平均温度429735油品密度420613流量计算410973油品粘度526224管道内径518707壁厚516771管道外径65594验证经济流速6173574.3热力计算619775雷诺系数631355总传热系数719395原油比热容727626加热站布站812967水力计算932582计算摩阻10132044.4泵的选型1046374.5站场布置11262004.6校核动静压力1213200翻越点判断124.6.2动水压力校核12250544.6.3静水压力校核12312394.7最小输量13229155设计结果1420375参考文献151总论1.1设计依据〔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有关标准、标准;〔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3〕设计任务书。1.2设计原那么〔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标准。〔2〕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工程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平安可靠,长期平稳运行。〔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开展紧密结合。〔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根底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平安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1.3总体技术水平〔1〕采用高压长距离全密闭输送工艺。〔2〕采用原油变频调速工艺。〔3〕输油管线采用先进的SCADA系统,使各站场主生产系统到达有人监护、自动控制的管理水平。既保证了正常工况时管道的平稳、高效运行,也保证了管道在异常工况时的超前保护,使故障损失降低到最小。〔4〕采用电路传输容量大的光纤通信。给全线实现SCADA数据传输带来可靠的传输通道,给以后实现视频传输、工业控制及多功能信息处理提供了可能。〔5〕在线路截断阀室设置电动紧急迫断球阀,在SCADA中心控制室根据检漏分析的结果,确定管道泄漏位置,并可及时关闭相应泄漏段的电动紧急迫断球阀。〔6〕站场配套自成系统。〔7〕采用固化时间短、防腐性能优异的环氧粉末作为管道外防腐层。2设计参数某油田初期产量油30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到达550万吨/年,方案将原油输送到440km外的炼油厂,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设计要求:〔1〕确定二期〔550万吨/年〕条件下,泵站数及热站数;〔2〕二期热站、泵站的布置;〔3〕静水压以及动水压校核;〔4〕最小输量。2.1管道设计参数表2-1管道经过地区的地温月份123456789101112地温℃3467891112111086输送压力6.5MPa,最高输送压力8.0MPa。末站剩余压头8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进站温度控制在38℃。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5mm。土壤导热系数1.0W/〔m﹒℃〕,埋地深度1.0m。最高输送温度70℃,最低输送温度36℃。2.2原油物性表2-2某原油性质含蜡量,%沥青质,%密度,kg/m3初馏点,℃凝固点,℃粘度,50℃,mPa.s38.874.8848.17532.512.920℃相对密度0.854,50℃粘度8.5mPa.s,粘温指数0.037。2.3其它参数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5mm。土壤导热系数1.0W/〔m﹒℃〕,埋地深度1.0m。3工程概况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五年后原油产量到达550万吨/年,方案将原油输送到440km外的炼油厂。表3-1里程和高程表里程,km060126150180237347380440高程,m220270120227160280210250230管道走向纵断面图,见图3-2图3-2管道走向纵断面图4工艺计算4.1采用的输送方式密闭输送也叫“从泵到泵”输送,这种输油工艺中,中间输油站不设供暖冲用的旁接油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其特点是:整条管道构成一个统一的密闭的水力系统,可充分利用上站余压,节省能量,还可以根本中间站的轻质油蒸发损耗;但对自动化程度和全线集中监控要求较高;存在水击问题,需要全线的水击监测与保护。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离心泵大都采用“从泵到泵”的方式。现代的管线均为密闭输送方式,如我国近些年建成的铁大线、东黄复线等。所以本设计的输送方法为密闭输送方式。4.2管道规格的热油管道年输量为550万吨。平均温度〔4.1〕式中:——加热站的起点,℃。——终点温度,℃。油品密度〔4.2〕式中——温度t℃及20℃时的油品密度,;——温度系数。0.70199=834流量计算〔4.3〕式中G——年任务质量输量,;Q——体积流量,;——油品平均温度的密度,;0.218油品粘度〔4.4〕式中——运动粘度;——平均温度,℃。=管道内径〔4.5〕式中Q——体积流量,;——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是1~2之间。假设=2.0m/s。0.373m壁厚(4.6)式中P——管线设计的工作压力,MpaD——管线内径,mm——焊缝系数:无缝钢管=1直缝管和螺旋焊缝钢管=1螺旋埋弧焊钢管=0.9——刚性屈服极限,Mpa(查表4-1),取X70,=482表4-1钢管材质优质碳素钢碳素钢A3F低合金钢16MnAPIS-SL1020X52X60X65X70,Mpa205245235353358413448482F——设计系数〔查表4-2〕表4-2工作环境管线 野外地区居住区,油气田站内部、穿跨越铁路公路小河渠〔常年枯水面宽≤20m〕输油管线0.720.60输气管线0.600.50C——腐蚀余量,根据所输介质腐蚀性大小取值,当所输油、气中不含腐蚀性物质时C=0,当所输油、气中含腐蚀性物质时C=0.5~1.0mm4.30管道外径(4.7)式中d——管道内径,mm;——管道壁厚,mm。381.6mm表4.3管径规格DN外径mm壁厚mm重量Kg/m壁厚mm重量Kg/m壁厚mm重量Kg/m3503779.089.6912.0108.0115.0133.904004269.092.5510.0102.5913.0132.40根据上表4.3,选择公称直径为400,外径为426mm,壁厚为9.0mm。验证经济流速根据选择管道,内径:验证得:经济流速满足在12之间,所以,选择的管道符合4.3热力计算雷诺系数==66731因为66731大于3000,所以成紊流状态。管道中的实际流速为:=1.91总传热系数选取黄夹克作为保温材料,第一层APIS-SL,X70的热导系数。第二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为。保温材料厚度为45mm。传热系数〔4.8〕总传热系数式中d——管内径,m;——第i层的外径,m;——第i层的内径,m;——最外层的管外径,m;D——管径,m。假设,D取外径;假设,D取算数平均值;假设,D取内径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在紊流情况下比层流时大得多,通常情况下大都大于.因此在紊流情况下,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在层留情况下就必须计入。管最外层至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4.9〕式中——土壤导热系数,;——管中心埋深,m;——最外层的管外径,m。1.7在紊流情况下,α1对总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同理由公式可以算出:,K=1.53.140.4=1.9原油比热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比热容通常在1.6~2.5KJ/(Kg.℃)之间。时原油的相对密度为:〔4.10〕式中——15时原油的相对密度;——温度系数,;——温度为20时的油品密度,==0.8575原油的比热容为:〔4.11〕式中——15时原油的相对密度;——比热容,;T——原油温度,。2.0加热站布站质量流量为:〔4.12〕式中1——原油质量流量,;——原油输量,;t——管道全年运行时间,一年工作日为350天。181.88确定出加热站的出、进口温度,即站间管段的起、终点温度和,任务书设计要求进站温度控制在38,出站温度假设为70,可按冬季月平均最低温度及全线的K值估算加热站间距,〔4.13〕热油管全场440公里,加热站数n,在进行n的具体计算时,需要进行化整,必要时可适当调节温度。在以上根底上课求出每个加热站的热负荷:〔4.14〕式中——加热炉的效率,%;c——原油的比热容,J/(kg.℃);G——原油质量流量,kg/s;Q——加热站的热负荷,J/s。管道周围的自然温度:7.92=106km14550KJ/s〔4.15〕式中:n——加热站数,个;L——输油管道总长,m;LR——加热站间距,m;出站温度为:〔4.16〕式中:——原油质量流量,;——加热站的进站温度,;——加热站的出站温度,。——比热容,——加热站间距,m;K——管道总传热系数,;——管道内径,m。——管道周围的自然温度,;因为68.0﹤70,所以出站温度的假设是合理的。水力计算时原油的密度为:故平均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为:(4.17)式中——温度为平均温度、时油品的运动黏度,;U——黏温指数,。计算摩阻一个加热站间的摩阻为:〔4.18〕总摩阻为:〔4.19〕全线所需总压头为:〔4.20〕式中——沿线总摩阻,m;——加热站间距的摩阻,m;H——全线所需要的总压头,m。4.4泵的选型得平均温度下的密度为:=834kg/m3泵所产生的压力为:〔4.21〕式中:P——泵所能够提供的压力,Pa;ρ——油品的密度,kg/m3;H——泵所提供的扬程,m;管道的输送压力6.5MPa,最高输送压力为8.0MPa。预选泵250YS150×2,扬程为274水柱,流量为600m3/h得:2.1MPa6.5MPa2台泵串联时,22.1=4.2MPa由此得知,根据一期原油任务输量,在Y型离心油泵综合特性曲线型谱中选择型号为250YS150×2的油泵串联可以满足要求。假设扬程过大可撤除一个叶轮,使扬程降低,满足管道的输送压力。为了是泵站能够正常运行,还要选一台备用。4.5站场布置泵站数为:〔4.22〕式中n——泵站数,个;H——全线所需的总压头,m;——泵所提供的扬程,m。得:4.15个因为需要向上取整,所以取n=5个采用平均法布站,其站间距为:(4.23)式中——泵站站间距,m;L——管线总长,m;求水力坡降由公式得:0.008取泵站内压头损失为,泵站进口压力控制在30~80m范围内。〔1〕取首站与第二站的站间距为60km,对应高程为Z=270m时进口压力为:〔4.24〕式中:——泵站进口的剩余压头,m;H——泵站所提供的扬程,m;i——水力坡降;L——两泵站的站间距,m;——两泵站间的高程差,m;——泵站内压头损失,m。得:=600-1.012=49m〔2〕取首站与第三站的站间距为140km,Z=200m进口压力得:56m符合要求,故第三站布置在距离首站140km处。〔3〕取首站与第四站的站间220km,对应高程为Z=200m时,进口压力为:=74m〔4〕取第五站与首站的站间距为280km,对应高程为Z=240m,那么进口压力为:计算得末站进口压力为70m与设计要求的末站剩余压头80m相差不大,所以泵机组符合要求。故全线泵站布置完毕。4.6校核动静压力翻越点判断那么有翻越点存在,反之不存在。0.008440+10=3530在60km处,0.00860+〔270-220〕=530m(2)在140km处,0.008140+〔200-270〕=1070m(3)在220km处,0.008220+〔200-200〕=1760m(4)在280km处,0.008280+〔240-200〕=2280m以上所得均小于H,故不存在翻越点,泵站布置适宜4.6.2动水压力校核动水压力的校核。(4.25)最大动水压力为:(4.26)式中:——高程为i点处的动水压头,m;H——泵站输出的压头,m;X——泵站与低点处的距离,m;Zx,Z1——低点处、泵站的高程,m;P——动水压力,Pa。动水压力为:845m那么最大动水压力为:小于8故动水压力校核符合要求。4.6.3静水压力校核静水压力的校核:(4.27)式中P——静水压力,Pa;——沿线的最大高程差,m。得:故静水压力校核符合要求。4.7最小输量管道的最小输量:(4.28)式中:——管道最小输量,kg/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