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世纪末,英国世界工场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和德国成为后起之秀。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2.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林肯领导B.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为A.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B.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C.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作用D.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4.在苏联的历史上,1932-1933年发生了一次相当严重的大饥荒,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B.苏联的经济困难显现周期性特征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D.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中共十九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6.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7.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下列各项对此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甲午战后()A.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占领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崛起8.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2019年)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依据材料可以知道A.半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B.河姆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C.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D.半坡人会烧制彩陶9.下图旗帜所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等。该国际组织是A.北约 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 D.欧洲联盟10.“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C.中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下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列强创办工厂刺激民族工业发展B.辛亥革命的冲击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201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从陈强同学制作的如下统计表,可以看出共产党能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军能打善战B.共产党军事力量超过国民党C.国民党指挥失当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13.他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是A.秦始皇 B.张骞 C.汉武帝 D.班超14.到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包括①租地农场建立,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产品推向市场②农村出现了手工工场③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④城市居民、富商巨贾或成为官员,成为强化王权需要的政治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15.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6.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日本援华医疗物资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17.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汉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C.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8.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1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20.回顾2015年,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无疑是令人揪心的一幕。然而在一百多年,普林西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有效手段D.恐怖主义可以推进人类发展进程,是文明交流的方式21.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雅典民主政治制度22.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石座铜碑(如图)。碑的背面,刻着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材料中,“西班牙入侵者的首领”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3.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A.两岸三通 B.和平统一方针 C.“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原则24.“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团结,一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权益是不是实施了真正的保护,重要就是对他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视,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国现代史上“这样做的”具体政策是A.西部大开发战略B.民族区域自治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从________变为大工厂。(2)使科学与技术第一次紧密结合的是________革命。(3)二战后,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类社会由此步入________时代。26.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扩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历史事件:27.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群星璀璨。英国科学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巨著《________》,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太阳中心说”。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20世纪的中美关系复杂多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据材料二,中美双方达成什么共识?根据材料一、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请对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首创统一)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巩固统一)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期待统一)(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摘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献?由此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材料三文件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参加联邦军队作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二是什么文献?当时爆发了什么战争?此文献的签署有何意义?材料三颁布于美国哪一次战争期间?这场战争中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颁布的?为什么有人说他拯救了美国?材料四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私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权利。材料四出自法国的哪一部法律文献?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英法美三国的这几次革命有什么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德两国的煤炭与钢铁产量都有了飞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逐渐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所以,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是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是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和影响。解题时,需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起进行考查,找出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点,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可由此确定正确答案。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革命确实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但不能决定五四运动的性质。故A项错误。B项,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为主力,对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至此无产阶级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阶段。这是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故B项正确。C、D项,先进的知识分子起重要作用和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不是判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最主要依据。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定性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阶段。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1933年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采用斯大林模式,盲目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忽视了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导致粮食产量严重减少,造成大饥荒。故D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实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是在其他时间段内并没有爆发大饥荒,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这次大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苏联曾经发生过三次大的饥荒,无法得出苏联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当时的经济建设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斯大林模式,没有模糊,也没有导致社会动乱,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D【解析】

在中共十九大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D符合题意;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A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排除;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排除。故选择D。6、B【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诗《相隔一层纸》,可见语言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言之有物,这是典型的白话文新体诗。结合课本所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提倡,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B项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文章使用的艰涩难懂的文言文。A项不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白话文。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7、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打开中国大门,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的方式来侵华,即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可享受在中国进行投资的特权,这样,甲午战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就由原来的商品输出转变为了资本输出。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能够区分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8、C【解析】

根据材料“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可知,材料反映了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生活,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烧制彩陶的信息,D项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是联合国的会徽,地球和橄榄枝象征着用和平包围着整个地球,表达了人们渴望世界和平、团结的愿望。1945年联合国成立,其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等,故C符合题意;北约、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选项B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改革开放使中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加上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思潮,这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ABC选项属于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是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12、D【解析】

A:材料中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图表的信息主要是人民对解放军的支持,没体现解放军的战斗力。故A错误。B.材料中的信息是人民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与国共军事实力对比无关。故B错误。C.材料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未体现国民党指挥的信息。故C错误。D.材料中,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体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故D正确。所以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注意表格中的信息,注意表格的标题“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从中可知安徽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13、B【解析】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B符合题意;秦始皇建立秦朝,A排除;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C排除;班超在东汉时期出使西域,D排除。故选择B。1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出现大量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产品推向市场,①符合题意;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场手工业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手工工场。②符合题意;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③符合题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发家的商人巨贾又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也模仿大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其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④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写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之后.故这场战役是渡江战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四个选项的战役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把它们放在一起,综合性强,容易混淆,学生应注意区分各个战役的不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C【解析】

依据题干“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信息可知,唐朝时期与日本关系友好,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宣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往来,C符合题意;张骞是汉朝时期出使西域的人物,A排除;玄奘是唐朝时期西游天竺的人物,B排除;郑和是明朝时期下西洋的人物,D排除;故选C。1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是对安史之乱的评价,C符合题意,ABD项是对史实的陈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8、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南方地处潮湿,所以南北方居民居住房屋不同,主要是自然条件的不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9、C【解析】

根据材料“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可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不懂得利用舆论进行宣传,在甲午战争时期处于舆论被动的局面,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和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B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切入试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能力。20、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普林西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反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故A符合题意;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故B不符合题意;恐怖活动只能使局势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有效手段,故C不符合题意;恐怖主义会使局势恶化,阻碍人类发展进程,不是文明交流的方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前后,希腊文化通过暴力方式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公元前27年建立,C项是公元8世纪建立,D项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公元前4世纪前后”“希腊文化”是解题的关键,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其它选项与题干无关,以此确定答案。22、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前往东方寻找财富。他们率领一支由五条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船队出航,1521年3月,终于到达了菲律宾群岛,从此欧洲殖民者来到菲律宾。D项符合题意;1487年,迪亚士组织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A项不合题意;1497年7月8日,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沿着迪亚士的航线,到达印度等地,获得了无数的财富。B项不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1521年4月27日”“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是解题的关键。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王室的命令,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的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2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所以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属于“九二共识”,排除,故选D。24、B【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团结,一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权益是不是实施了真正的保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信息【解析】

(1)18世纪末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技术工人的创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运用于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时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相结合。(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6、(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3)诺曼底登陆(4)斯大林格勒战役(5)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按照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此题考查二战规模扩大的相关知识点。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3)此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4)此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5)此题考查德国投降的相关知识点。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波兰;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7、牛顿《物种起源》哥白尼【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2)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3)依据所学可知,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宇宙观,使天文学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新生。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一点即可得分)(2)共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变化:从敌对状态到走向关系正常化。(3)排序:CBA(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一点即可得分)【解析】

(1)依据题干“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可知反映的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应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了国内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2)依据材料二“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结合课本所学,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此可知中美双方达成以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依据课本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从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3)依据图A文字人民日本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图B尼克松访华,结合课本所学,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由此按时间顺序排列:CBA(4)依据上述材料二“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双方达成处理国家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建立友好关系;材料三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出中美关系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点睛】(1)问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是解题的关键,由此确定相关史实抗美援朝,据所学回答问题抗美援朝的目的、影响;(2)问材料二“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双方达成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关系;(3)问据图片文字图A人民日本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图B尼克松访华,图C第26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相关史实,确定先后顺序;(4)问综合性问题依据前面的答案分析,中国的强大,中美关系就会有所改善,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中美两国就能和平相处。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