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1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2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3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4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为什么要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呢?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福利,而福利增加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增加总福利(做大蛋糕);另一个是收入分配合理化或均等化(均分蛋糕)。本章共四节:第一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三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第四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一节是经济增长或总福利增加的问题,后三节是收入分配的问题,是更引人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第一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1、经济增长:谭崇台:“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用统计学的术语说,经济增长是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相关的基本概念:2、国内生产总值(GDP):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国内生产总值所下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永久居民(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区别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但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格里高利·曼昆

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宽泛的外延,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1)投入结构(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结构的变化(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的变化等等。有人认为,经济发展通常用“人均”指标来衡量,它更多地强调结构的演变和劳动力的效力。(二)经济增长动因的理论:

是什么推动了经济增长呢?1、传统的斯密型增长模式:(与过密化增长相关)是指由劳动分工、地区专业化和市场拓展而推动的经济增长。它起源于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原因。在斯密时代,劳动和自然资源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而自然资源基本上是给定的。2、哈罗德(英)—多马(美)模式:由储蓄转化来的新投资(体现为资本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他们看到了资本的作用,但没有考虑到投入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会引起投入要素相互替代的可能性。3、新古典增长模式: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劳动、技术的产出增加率之和,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贡献的观点。4、新剑桥增长模式:认为新古典模型把技术作为独立因素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资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并不是分离的,没有投资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的进步。他们采用了“两阶级”的分析法,认为储蓄率并非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简单的百分比,而是由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分配比例决定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息息相关,收入分配是经济增长受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5、新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贡献是将技术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资本和劳动以外,还有知识和技术,它能提高投资的收益,使边际生产率递增。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反过来又促进投资,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新增长理论解释了“余值”之谜,阐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它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作用,重视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它大量地运用数学工具,引起一些经济学家的非议。罗默:“如果我们少花点时间来解方程组,多花点时间来精确地界定用词的真正含义,那么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会更加富有成果。”(三)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带动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结构,扩大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据中国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的学者估计,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源泉,如果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左图为中国经济学家的估计右图为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1、高资本积累率: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储蓄冲动,资本的年积累率高达40%左右,高资本积累率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在长时期内保持一个很大的绝对数量,在今后20年内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以来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逐年递增,保证了后续力。4、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持续源泉。5、较大的技术进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上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取购买、模仿的方式迅速实现技术进步,由此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上述五个因素的深层原因是制度变迁说到底,制度变迁是影响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明晰的产权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是所有其他直接性因素起作用的关键,这正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带来的富民政策,就不会有居民储蓄乃至资本金的增长;也就不会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者人身自由的解放,以及其他因素作用的发挥。(五)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利因素:1、制度变迁不配套2、经济的周期波动3、金融体系的脆弱4、收入分配的恶化新旧体制的摩擦,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官僚腐败现象严重。参见教材105页的周期波动表。近两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也有明显的影响。金融体制尚未实现根本性改革,呆账坏账比例过高。后面三节的具体内容。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日益明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及其优化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而经济增长也为促进产业结构演进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产业结构优化属于经济发展的内涵。(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动关系。如何理解“不同产业部门”的分类问题呢?产业分类方法主要包括:魁奈(1758):生产与不生产分类法马克思(1858):两大部类分类法毛泽东(1956):农轻重分类法现代经济学:三次产业分类法实际上这几种分类法是相关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进程。现在人们通常采用的是现代经济学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产业之间的关系。(三)各种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应上升,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中国在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时期,这一规律的表现是异常的,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扭曲的产业结构才逐步得到了矫正,表现出符合一般规律的变化趋势。(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改革以前产业结构的扭曲,体现在产业结构与比较优势的严重背离,即在一个资金和技术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经济体中,形成了一种资本和技术密集而使用较少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学原理,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多发展劳动密集的轻工业和服务业,使生产过程较多地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较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成本就较低,因而就具有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并转化为新的资本积累,从而使资本量日益扩大,为技术创新或引进创造条件,最终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专业化发展。第二节地区收入的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GNP总量以每年9.8%的速度增长,遥遥领先于同期世界各国和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使中国人均的GDP增长了48倍。但是,收入分配在各地区、各阶层和城乡之间却拉大了差距。尽管地区之间的差距自古就有天然的因素,但这种差距的扩大或缩小,与政府的政策也有直接关系。一、地区差距的表现:80年代沿用的划分:东部:辽、京、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中部:黑、吉、内、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9个省区;(一)东、中、西三类地区的划分:西部:四川、重庆、陕、甘、宁、青、新、云、贵、西藏10个省区。新世纪后,将内蒙和广西划入西部。(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差距:东部:占国土总面积13%,耕地占31%,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中部:占国土总面积30%,耕地占46%,土地肥沃,是农业主要产区;西部:占国土总面积57%,耕地占23%,西南部发展潜力较大,西北部条件差。1、耕地:2、人口:东部:占人口总数41.2%,每平方公里约382人,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中部:占人口总数35.8%,每平方公里约150人,劳动力流动性大;西部:占人口总数23%,每平方公里约50人,40%文盲半文盲。3、矿藏资源:西部:有色金属90%,煤炭50%,草原94%,森林51%;中部:原煤62%,原油50%,发电量49.5%;东部:资源枯竭,储量不足全国3—8%,并且大多开发殆尽。4、社会资源:东部:交通发达,陆海空交通、通讯网密布,城市化水平高,城镇人口42%;中部:交通比较发达,开发潜力大,城镇人口24.5%,西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均受教育年限为3.6年,城镇人口15.8%。(三)经济发展差距:1995年,全国人均GDP为594美元,东部858美元,中部444美元,西部356美元,东部是西部的2.4倍,江苏无锡的2675美元是西部的7.5倍;1997年,上海人均GDP是贵州的10.6倍,深圳是贵州的10.44倍;2002年,上海人均GDP为贵州的近13倍。1、从人均GDP数量的变化看:

GDP总数(单位:美元)全国人均594东部858中部444西部3561995年2、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看:1994年,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东部占77%,中部占17%,西部只占6%;东部是西部12倍多,最高的江苏达5588.86亿元,最低的青海6.5亿元,两省相差850倍!1996年,江苏省乡镇企业总产值9450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8%,是西部9个省区的总和的3.4倍多。无锡县人均产值是西部的320多!3、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85年上海1075元,最低的山西560元,比率是1.92,绝对差是515元;到2006年,最高还是上海,20668元,最低是西藏,8941元,比率是2.31,绝对差是11727元。这些数据都是地区城镇之间的平均值,如果考虑到西部地区有一些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收入要低于同级的平均水平。

二、地区差距加大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实施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实行税收减免,政府大量投入资金创造投资环境,为东部地区吸引大量外资,仅1991~1995年间的外资引进额中,东部占88%,中部占8%,西部只有4%。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沿海高于内地的水平完全可以用吸引外资的比例来解释。不同的政策导致了不同的社会资源,加剧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金融商贸等服务体系、人口素质和人的观念、科学技术水平等等诸多方面的差距。(一)国家政策对东部的支持:(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必然向效益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地流向东部。据有关部门的测算,每年都有上千亿的资金从西部流向东部(如希望集团到大连投资)。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流动,全国总的趋势是“孔雀东南飞”,不仅科学技术人员,包括普通劳动力,西部为东部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西部农民在高于家乡收入和低于东部当地劳动力收入的报酬线上,给东部地区的产业带来了大量的超额利润。(三)东西部产品附加值的差别: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使东部成为加工工业区,西部成为资源产出区。如西部产羊毛,但羊毛衫的加工基地在上海。工农业产品之间、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交换是不等价的,即不同的技术含量导致不同地区的产品交换附加值是不一样的。计划经济年代长期形成的原材料价格偏低的价格扭曲现象,形成了不等价的交换,也使不同地区的利润率形成了差别,这种情况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情况有些雷同。三、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性:没有中西部的发展、小康和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发展、小康和现代化。从国际社会的经验看,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对欠发达的地区的开发(如美国的西部开发、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开发)可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效地增强国力。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西部的优势资源(如新疆的石油、棉花;青海的盐)的开发,会为东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一)关系西部乃至全国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关系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都集中在西部,藏族99.5%,维族99.7%,彝族99.6%,壮族91.4%。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50年代藏区还处于奴隶社会)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多年来,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这些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搞渗透和分裂活动,(如新疆的“世维”问题和西藏的达赖分裂活动)由此影响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加快西部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基础。(三)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尤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0年代生态方面的两大警戒信号是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西部每年新增加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东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严重。如果不尽快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四、缩小地区差距的对策:

首先,西部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上。其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如高新科技和生态旅游等产业。再次,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尤其要加强教育、卫生和公共服务。(一)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警惕中部塌陷!要带动中部崛起!一是加大现有产业的改组改造力度;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步伐;四是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二)加快中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三)东部地区要发挥带头与反哺作用:沿海地区应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拓展东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第三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确实快速增长了,现在5天创造的财富相当于改革前1978年全年创造的财富。然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关于收入分配的争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争论既有实证性的,也有规范性的。实证性的问题:现在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规范性的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还是仅仅作为经济增长的代价?现在的收入差距是太大了,应该加以缩小,还是不够大,可以继续扩大?而对这些问题争论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一、改革之前的收入差距过去有一种误解,好像改革前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其实不是这样,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主要是在同一社会群体内部,是人们之间感觉不明显的差距,那时候整个社会的差距还是十分严重的。(一)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前的收入差距体现在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的安排上,按照群体人数和层级收入的高低,可以形成平面的“大小身份圈”和立体的“高低金字塔”

:干部农村居民工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工人干部(二)同一阶层内部的平均主义:为什么人们对改革之前的各阶层的差距感觉不强烈、不明显呢?因为在不同阶层内部平均主义的倾向非常明显。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人们在各自的群体内部,是被封闭着的。一个城镇、一个县界同等性质的户口,所供应的粮食、主要副食品、煤炭、棉布乃至小商品(肥皂、火柴等)都是一样的标准供应。因此在一定的相对封闭的特定区域内,人们一般不会强烈地感受收入状况的差距。二、改革之后收入差距的扩大1、总体状况:如果用基尼系数的变化来看,1980年为0.16;1988年为0.233;1994年为0.33;2000年突破了国际社会公认的警戒线0.4;2005年超过了0.45;2008年已经达到0.46;有的学者认为已经达到0.47。(一)城镇居民内部的差距:2、富豪群体状况:

外电评论:中国在创造富豪的速度上,用2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路。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榜富豪的财富总和为28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640亿美元;富豪榜上共有66人身价超过10亿美元,而上一年仅有15人达到这一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富豪榜上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有415位,德国55位,俄罗斯53位,印度36位,英国29位。)

①合法致富的几种人:一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私营企业主二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高级经理人三是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经营界精英四是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本土派和海归派的知识界人才五是特殊行业的社会各界明星改革进程中的暴富群体大致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合法的;一类是非法的。②非法的几种人:

人们以“红、蓝、黄、白、黑”五种颜色为其象征一是红:贪官污吏,主要途径是大型工程发包、国企改制、农村圈地、买官买官等等。二是蓝:海上走私获取暴利。三是黄:靠色情服务赚取暴利。四是白:靠制毒贩毒获取暴利。五是黑:靠黑社会组织攫取暴利。③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中国居民收入基本上是一个灰色的系统,许多收入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长期以来,没有居民收入申报制度,干部的收入申报制度流于形式。政府能够控制和管理的收入只占29%,其他基本上属于工资外收入。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利用特殊身份和权力,利用国家政策的漏洞来获取不合理、不正常的单位或个人的收入。

3、城镇弱势群体状况:

①弱势群体的界定:从广义上说,包括需要社会给与特殊关爱和救助的贫困人群。主要是城镇中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全国大约有2000万左右。从狭义上说,近些年来,人们通常所说的城镇弱势群体,是在转轨时期经济收入、权益保护和竞争能力处于弱势的那部分劳动者,如:下岗工人、失业的低素质人员等。②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弱势群体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消费状况和医疗保健状况等方面均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1999年,国家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城镇普遍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情况有了好转。但救济的标准偏低,各地根据发展水平最初50元到230元不等。最近几年,各地先后提高了标准,如深圳市2004年的标准:特区内家庭人均344元;2006年提高到361元;2008年又提高到415元。但中西部省份和许多县级市的标准不足100元。负面影响:第一,损害了社会公平原则,造成了公众对改革的否定性评价。第二,降低了社会整合度,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二)农村居民内部的差距:和城镇一样,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也呈扩大的趋势。因为农民阶层内部凭借身份获得收益的机会有限,其基尼系数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映会比城镇更准确和真实。1、农村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的状况:1978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21;1988年是0.30;2000年是0.35。差距总体上是上升的趋势,但比城镇的差距可能要小一些。据统计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相差50多倍。1978年,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34元,到1993年增加到922元,2001年达到2366元,2008年达到4761元。尤其是东南沿海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8000多元。如金州后石村、江苏江阴的华西村等,而且涌现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如韩伟、李桂莲等。韩伟李桂莲2、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负担太重,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农民的负担不准超过5%,但农民的人均负担一直在10%左右。农民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乡村政府机构的膨胀,使管理费用大幅增加;

其次是过重的税费和摊派,使农民负担加重;2006年开始取消了农业税,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乡村道路、乡村教育、公共设施、合作医疗等最后都要摊派到农民身上。此外还有近年来兴起的“三多”,评比多,检查多,应酬多。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乡村与此有关的费用都在600多亿元。(三)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性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特权,利用无竞争对手的特殊垄断地位,大幅度涨价,随意收费,赚取高额利润并转化为个人收入。如:电力、煤气、自来水、邮电、烟草等行业。借助政府行为的行业:如证券、银行、期货、保险、房地产等,这些行业本身具有高利润的条件,他们在名义上还实行政府规定的工资标准,但其行业或单位的决策者通过各种名目提高工资外收入。据报道,行业收入差距达11:1。

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由来已久,很早就有“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之说。三、收入差距模式及其选择社会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必然带来消费市场萎缩、企业萧条和社会秩序不稳定等消极后果。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控制贫富差距和减少贫富差距的副作用作为自身最基本的职责。(一)收入差距的三种模式:从世界各国的总体情况看,就人口分布的角度而言,贫富差距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哑铃模式、金字塔模式和橄榄球模式。1、哑铃模式:这种模式的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很小,整个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阶级。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早期阶段属于这种模式。富贫2、金字塔模式:这种模式为金字塔型层级,社会上大多数人处于社会底层,少数人处于富裕状态,改革前的中国属于这种状况。3、橄榄球模式:这种模式中,富有者与贫困者所占比例小,多数社会成员收入水平较高,如日本“一亿皆中流”,应该说,这种收入差距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贫富贫富(二)当代中国的选择:从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力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程度时,占人口80%左右的社会成员能否享有稳定而差别适度的收入,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中间层,这是经济和社会政策是否合理,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生活是否稳定的重要条件。按国际社会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富有或最贫困的人口在2~5%左右,(大国应该低于这个比例)社会的正常运转就不会有大的问题。1、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2、中国收入差距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国目前正在从金字塔型向另外两种模式过渡的关键阶段,向另外两种可能性过渡的趋势都存在。世界银行的专题报告《2020年的中国》指出,中国要警惕“滑向拉美的趋势”,虽然调子低了一些,但却是一种有益的警醒。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收入差距模式,是由这个国家所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来决定的。中国毫无疑问要选择“橄榄型”:一方面,为了经济效率,要选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另一方面,要选择社会公平,这种公平既有经济学意义,也具有社会学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人文基础,而且执政党的社会主义目标也要求选择这种模式。中国人不会容忍贫富差距继续扩大,中国必须选择“橄榄型”模式。正因为这样,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主题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制裁非法收入,缓解差距过大的趋势。

四、收入差距的限制性政策1、完善个人所得税:主要问题:一是公民纳税意识淡漠。据有关部门估计,从2007年实行的年收入在12万以上的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但实际申报人数只占预计的1/5。二是起征点偏低。06年以前是800元,07年改为1600元,08年改为2000元。这么快的提高起征点,说明原来过低,其结果把不该征收的低收入者或工资收入者的征收了,而大量该收的高收入者却没收上来。(一)完善各种税收制度(调节过高收入)2、建立遗产税和赠与税:要适当限制“巨富”的成长。中国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始终还没有征收遗产税,这也是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在征与不征的问题上,人们仍然存在争论。在英国,当遗产超过9万镑时,超过部分要缴纳30%,当遗产超过33万镑时,超过部分要缴纳60%。对于在世时以赠与方式转移的财产,税率优惠。(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护低收入群体)要尽快建立由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为主体框架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最后防线。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农村。1、加强对企业初次分配和单位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管。有些企业为了少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作假账缩小工资总额,或以实物形式发放收入,如党政机关的廉价房。2、加大对个人收入法律监督和金融监管的力度。3、尽快建立个人支票支付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

(三)健全法律法规:(制裁非法收入)第四节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前面两节所讲的城镇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是同一个社会阶层内部的差距,如果把考察的视野放大,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尤其是城市的富豪阶层和乡村的贫困阶层相比,差距及其悬殊,这种差距是中国收入差距的实质性内容。姚景源:“城乡收入的名义差距总体上已达6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的保障和财政补贴,实际差距更大。”刘易斯:“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城乡收入差距是陡峭的海岸,而不是平缓的沙滩。”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城乡差距自古就有,但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这种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跳跃式加速实现重工业化,选择了违背资源禀赋优势的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也选择了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这种选择必然要从农业抽取剩余,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一)改革前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计划经济时期剥夺农民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的农业税:1952—1978年间大约1000亿;(农业税到2006年开始免征)二是间接的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农产品自由贸易,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1952—1978年间积累约5100亿;三是城乡分治的户籍壁垒制度:对农民实行非国民待遇,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只覆盖城镇居民,由此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比约为2:1左右。(二)改革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1、78—84由于农产品提价和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收入提高,差距缩小了31%,78年为1:2.33;84年为1:1.6。2、85—94年,城市改革开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收入差距重新扩大,由85年的1:1.72扩大到1:2.05,比84年扩大了28%。89年以后由于经济调整,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差距又扩大到1:2.80。3、95—99年,由于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城镇收入过快增长受到控制,前两年差距趋于缩小。97年以后,由于通货紧缩引起农产品价格下降,城乡收入又重新扩大。4、

2000年以后,城乡差距又有加剧的趋势,2006年《新华文摘》刘伟的文章披露。2003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村的3.23倍,到2007年扩大到3.3:1。如果不从平均的角度看,而是用最高和最低的相比,差距更加显著。如深圳和西藏、贵州相比,收入差距分别是16.4倍和15.2倍。如果考虑到农民的收入并非全部是可支配的收入,而城镇居民有相当大比例的各种隐性收入,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就更大。(三)城乡收入差距的“赵氏图形”:社会科学院赵人伟教授在1994年提出的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X图形,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这个图形以收入为纵轴,以人数为横轴,形成一个X型的两条曲线,表示中国最穷的十分之一的人口99.58%在农村,而中国最富的十分之一的人口88.12在城市,这种情形在中国相当长的时期都会存在。人数收入城市乡村二、城乡差距过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按照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农村居民基本上属于温饱水平,城镇居民基本上属于小康水平。到200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3%,而农村居民为43.1%。德国驻华大使到中国后的观感:“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一)形成了城乡两个档次的收入落差:(二)阻碍了农村大市场的启动城乡差距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缩小了农村市场的空间。在整个社会70%的人口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消费品工业面对的不是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而是只占人口30%的城镇小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这正是1997年以来,消费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三)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降低,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据2005年的统计,社会各类暴力案件达到7万多起。过去农民被封闭在农村,而现在阶层之间流动性是他们直接感受到了这种差距,心理失衡会自然发生。三、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改革以后,原有的制度安排已经取消或松动,为什么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我国耕地只占世界的7%,按世界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农业种植业只需留用5000万左右的劳动力就够了,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4.9亿左右。只有农民少了,农产品需求量增加,农民的产品价格上升,农民收入才能增加。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劳动力资源大量浪费,并且妨碍了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提高。二是目前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局限性。应该说,这种制度能够使农民温饱,却很难使农民走向富裕。他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阻碍了土地向有能力的经营者集中,妨碍了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二)农业的保护政策不健全:农业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特殊性弱势产业,生产具有较大的自然周期性,农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客观上需要政府的保护。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如:美国的农场规模一般在2000亩左右,政府每年给每个农场补贴1.4万美元,美国农民收入的21%来自政府补贴。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