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零件的
三维建模4.1概述4.2基于草图建立特征4.3特征编辑4.4形体的变换4.5形体与曲面有关的操作4.6形体的逻辑运算4.7添加材质4.8三维建模实例习题
4.1概述1.实体造型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立方体,圆柱体,球体,锥体和环状体等为基本体素,通过交、并、差等集合运算,生成更为复杂形体。第二种模式是以草图为基础,建立基本的特征,以修饰特征方式创建形体。两种模式生成的形体都具有完整的几何信息,是真实而唯一的三维实体。CATIA侧重第二种模式。第三章介绍了在草图设计设计模块创建轮廓线的方法,本章介绍如何利用草图设计设计模块创建的轮廓线创建三维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利用特征构造零件模型。
2.进入零件三维建模模块的三种途径(1)选择菜单【Start】
【MechanicalDesign】
【PartDesign】,即可进入零件三维建模模块。(2)选择菜单【File】
【New】,弹出图4-1所示建立新文件对话框,选择Part,即可进入零件三维建模模块。图4-1建立新文件对话框
(3)从Workbench工作台上选择PartDesign图标
,即可进入零件三维建模模块。图4-2从Workbench工作台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4.2基于草图建立特征这些特征是草绘曲线或曲线曲面模块中生成的平面曲线为基础的特征。它们有的是产生形体,例如拉伸Pad,旋转Shaft等,有的是从已有的形体中去除一部分形体,如挖槽Pocket,旋转槽Groove等。4.2.1拉伸该功能是将一个闭合的平面曲线沿着一个方向或同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拉伸(Pad)而形成的形体,它是最常用的一个命令,也是最基本的生成形体的方法。在草图设计模块绘制了闭合的平面曲线,例如图4-3所示的白色曲线,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4所示拉伸定义对话框。
图4-3拉伸形体图4-4局部的拉伸定义对话框
一般情况下,图4-4所示拉伸定义对话框已满足了使用要求,单击“More>>”按钮,将弹出图4-5所示的完整的拉伸定义对话框。单击图4-5所示对话框的“<<Less”按钮,该对话框将返回图4-4所示局部的拉伸定义对话框的式样。“More>>”
和“<<Less”按钮的功能适用于所有的对话框。图4-5完整的拉伸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含义如下:(1)FirstLimit栏第一拉伸界限,其类型type包括Dimension、Uptonext、Uptolast、Uptoplane和Uptosurface,详细的解释请参照
图4-8有关孔深的选项。光标放在绿色LIM1或LIM2字符上时,出现绿色箭头,按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改变两界限大小。(2)SecondLimit栏第二拉伸界限,它的正方向和第一拉伸界限相反,其余含义同FirstLimit。(3)Profile栏轮廓线、闭合曲线,可以是sketch,也可以是平面曲线,是在草图绘制模块建立的,详见第3章草图设计。若单击该栏的按钮
,将进入创建该闭合曲线时的工作环境。(4)Mirroredextent切换开关若该切换开关为开,SecondLimit等于FirstLimit,形体以草图平面为对称。(5)ReverseDirection按钮单击该按钮,改变拉伸方向为当前相反的方向。单击代表拉伸方向的箭头,也可以改变拉伸方向。
4.2.2挖槽该功能是挖槽(Pocket),挖槽产生的结果与拉伸相反,是从已有形体上去掉一块形体,见图4-6。其对话框与拉伸对话框相同,输入参数参见拉伸对话框。
图4-6挖槽及其对话框
4.2.3打孔
该功能是打圆孔或螺纹孔。单击该图标,弹出所示图4-7所示圆孔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分为Extension、Type和ThreadDefinition三个选项卡。图4-7圆孔定义对话框
1.Extension选项卡(见图4-7)(1)Blind:盲孔,选此项时Depth为可用状态。该下拉列表中的Dimension、UptoNext、UptoLast、UptoPlane和UptoSurface的含义见图4-8。
(2)Diameter:孔直径;
(3)Depth:在界限为Blind时需要输入此项,为孔的深度;
(4)Axis:孔的轴线方向,Reverse改变成相反方向;
(5)PositioningSketch:进入草图设计,确定孔心位置;
(6)Bottom:孔底部形状,包括Flat平底和V-Bottom锥底两种;
(7)Angle:底锥角度。图4-8有关孔深的选项
2.Type选项卡(见图4-9)
通过该选项卡可确定各种式样孔的参数,例如图4-10所示的简单孔、锥孔、沉孔、和埋头孔等。图4-9(a)Type选项卡
图4-9(b)孔的式样3.ThreadDefinition选项卡定义钻孔的直径、深度和螺纹孔的螺纹大径、深度等参数,见图4-10。
图4-104.预定义孔的位置选择打孔平面后则产生的孔心和预选圆弧同心,或者产生两个相对于两直线的定位尺寸,用鼠标双击尺寸可以编辑它们,从而定位了孔中心,见图4-11。
图4-11预定义孔中心位置
4.2.4旋转体
该功能是将一条闭合的平面曲线绕一条轴线旋转一定角度而形成形体。平面曲线和轴线是在草图设计模块绘制的。绘制轴线的图标为
。如果非闭合曲线的首、尾两点在轴线或轴线的延长线上,也能生成旋转形体。注意曲线不能自相交或与轴线相交。单击图标
,弹出图4-12所示定义轴的对话框。
图4-12该对话框各项含义如下:(1)Limits栏包括两个旋转角度,其旋转方向是相反的,用来确定旋转的界限;(2)Profile栏被旋转的轮廓曲线,在草图设计模块创建,若单击图标
,可进入草图设计模块。(3)Axis栏选择的旋转轴线。
4.2.5旋转槽该功能是将一条闭合的平面曲线绕一条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其结果是从当前形体减去旋转得到的形体,见图4-13。其操作过程、参数的含义与相同。图4-13旋转槽的定义及其对话框
4.2.6肋
该功能是将指定的一条平面轮廓线(Profile),沿指定的中心曲线(Centercurve)扫描而生成形体。轮廓线是闭合的平面曲线,中心曲线是轮廓线扫描的路径。如果中心曲线是三维曲线,那么它必须切线连续,如果中心曲线是平面曲线,则无需切线连续,如果中心曲线是闭合三维曲线,那么轮廓线必须是闭合的。单击图标
,弹出图4-14所示定义肋的对话框。图4-14定义肋的对话框
该对话框Profilecontrol项有以下三种选择:
(1)Keepangle:轮廓线所在平面和中心线切线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见图4-15(a)。
(2)Pullingdirection:轮廓线方向始终保持与指定的方向不变。通过Selection项选择一条直线,即可确定指定的方向,见图4-15(b)。
(3)Referencesurface:轮廓线平面的法线方向始终和指定的参考曲面夹角大小保持不变。通过Selection项选择一个表面即可,见图4-15(c)。
(a)
(b)
(c)图4-15控制扫描过程中轮廓线的方向
4.2.7狭槽该功能是生成狭槽(Slot),狭槽与肋相反,是从已有形体上去掉扫描形体,见图4-16。它的定义、条件和操作过程与肋相同。图4-16Slot狭槽
4.2.8加强筋该功能是在已有的形体的基础上生成加强筋。加强筋的截面是通过已有的形体的表面和指定的轮廓线线确定的。可将加强筋的截面沿其法线正、反或双向拉伸到指定厚度。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17所示定义加强筋的对话框。图4-17加强筋及其对话框
该对话框的说明如下:(1)Thickness栏编辑框内输入加强筋厚度;若切换开关Mirroredextent为开,将双向拉伸;若单击Reversedirection按钮,将改变拉伸为当前的反方向。(2)Depth栏若单击Reversedirection按钮,将在指定的轮廓线的另一侧形成加强筋的截面。(3)Profile栏确定加强筋的轮廓线。
4.2.9放样
该功能是放样(Loft),用一组互不交叉的截面曲线和一条指定的或自动确定的脊线(Spine)扫描得到的形体,形体的表面通过这组截面曲线,见图4-18。如果指定一组导线(Guides),那么形体还将受到导线的控制。可以为截面曲线指定相切支撑面,使放样形体和支撑面在此截面处相切,还可以在截面曲线上指定闭合点(Closingpoint),用于控制形体的扭曲状态。
图4-18放样
单击图标
,弹出图4-19所示放样定义对话框。图4-19放样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的列表框按选择顺序记录了一组截面曲线。下部有Guides、Spine、Coupling和Relimitation四个选项卡。
(1)Guides选项卡:输入各截面曲线的导线。(2)Spine选项卡:输入所选的脊线,默认的脊线是自动计算的。(3)Coupling选项卡:控制截面曲线的偶合,有以下四种情况:Ratio:截面通过曲线坐标偶合。Tangency:截面通过曲线的切线不连续点偶合,如果各个截面的切线不连续点的数量不等,则截面不能偶合,必须通过手工修改不连续点使之相同,才能偶合。Tangencythencurvature:截面通过曲线的曲率不连续点偶合,如果各个截面的曲率不连续点的数量不等,则截面不能偶合,必须通过手工修改不连续点使之相同,才能偶合。Vertices:截面通过曲线的顶点偶合,如果各个截面的顶点的数量不等,则截面不能偶合,必须通过手工修改顶点使之相同,才能偶合。
截面线上的箭头表示截面线的方向,必须一致;各个截面线上的ClosingPoint所在位置必须一致,否则放样结果会产生扭曲。(4)Relimitation选项卡:控制放样的起始界限,见图4-20。当该选项卡的切换开关为打开状态时,放样的起始界限为起始截面;如果切换开关为关闭状态,若指定脊线,则按照脊线的端点确定起始界限,否则按照选择的第一条导线的端点确定起始界限;若脊线和导线均未指定时按照起始截面线确定放样的起始界限。图4-20确定放样界限
4.2.10减去放样该功能是从已有形体上去掉放样形体,与放样结果相反,见图4-21。减去放样的操作过程、对话框的内容及参数的含义与放样完全相同。图4-21减去放样
4.3特征编辑4.3.1倒圆角该功能是倒圆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22所示定义倒圆角的对话框。图4-22定义倒圆角的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Radius编辑框:输入圆角半径。
(2)Object(s)tofilet:输入倒圆角的对象,可选择多个棱边或面,若选择了面,面的边界处将产生圆角。(3)Propagation:棱边的连续性,有Minimal和Tangency两种选择。若选择了Minima,将不考虑与被选棱边的邻接边,即只倒被选棱边的圆角;若选择了Tangency,如果被选棱边的邻接边与其相切邻接,也将被倒圆角。(4)Edge(s)tokeep:保留倒圆角的棱边,见图4-23(a)。
(5)Limitingelement选择倒角的界限,见图4-23(b)。(6)Trimribbons按钮用于两棱边的倒角面相互交叉时,使倒角面互相剪切,如果不选此项,则倒角面不剪切,见图4-23(c)。(a)
(b)
(c)图4-23倒圆角
4.3.2变半径倒圆角
该功能是在同一棱边上倒出半径为变化的圆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24所示对话框。图4-24变半径倒圆角
VariableEdgeFillet及其对话框该对话框中Radius、Propagation、Trimribbons、Edge(s)
Edge(s)tokeep和Limitingelement各项与前面倒固定半径圆角的含义相同。其余各项的含义如下:(1)Edges(s)tofilet:输入倒圆角的棱边。选中一条棱边时,棱边的两端显示了两个点和默认的半径值。(2)Points:用来选取设置圆角半径的位置。首先单击该输入框,然后在被选棱边上单击某处,在被单击某处显示了一个点和默认的半径值。双击半径值,弹出图4-25所示参数定义对话框。通过该对话框可以修改半径的数值。图4-25参数定义对话框
(2)Viriation
:控制半径变化的规律,有Linear和Cubic两种选择,Linear选项使圆角角半径呈线性变化,见图4-26(a),Cubic选项使圆角角半径呈立方曲线变化,见图4-26(b)。(a)
(b)
图4-26线性变化和立方曲线变化的圆角
4.3.3生成面-面圆角该功能是生成面-面圆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27所示面-面圆角定义对话框。输入圆角半径,选择邻接的两个面,单击OK按钮即可。图4-27圆角定义对话框
4.3.4生成与三面相切的圆角该功能是生成与三面相切的圆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28所示定义与三面相切圆角的对话框。单击Facestofillet域,选择两个面,例如,选择图4-29(a)所示形体的前后面,单击Facetoremove域,选择移去的面,例如,选择图4-29(b)所示形体的顶面,单击OK按,结果见图4-29(c)。图4-28定义与三面相切圆角的对话框
(a)(b)(c)图4-29生成与三面相切的圆角
4.3.5切角该功能是切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30所示定义切角的对话框。图4-30定义切角的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Mode编辑框:切角的模式,有Length1/Angle和Length1/Length2两种模式。若选择了Length1/Angle模式,
该对话框出现了Length和Angle编辑框;若选择了Length1/Length2模式,该对话框出现了Length1和Length2编辑框。(2)Length1:输入切角的长度1。(3)Angle:输入切角的角度。(4)Length2:输入切角的长度2。(5)Reverse切换开关:若该开关为打开状态,Length1和
Length2的互换。其余各项的含义同倒圆角。
图4-31(b)所示为Length1=8、Angle=45
时形体切角后的结果。
(a)
(b)图4-31 形体切角
4.3.6拔模该功能是拔模。为了便于从模具中取出铸造类的零件,一切零件的侧壁需有一定斜度,即拔模角度。CATIA可以实现等角度和变角度拔模。1.等角度拔模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32所示定义拔模斜度的对话框。图4-32定义拔模斜度的对话框
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DraftType:拔模类型,左边按钮是简单拔模,右边按钮是变角度拔模。(2)Angle:拔模角度,即拔模后拔模面与拔模方向的夹角。(3)Face(s)todraft:选择拔模(改变斜度)的表面,拔模面呈深红色显示。(4)Selectionbyneutralface:若打开此切换开关,通过中性面选择拔模的表面。(5)NeutralElement:中性面,即拔模过程中不变化的实体轮廓曲线,中性面呈蓝色显示,见图4-33形体中间的轮廓线。确定了中性面,也就确定了拔模方向。该栏的Propagation选项控制拔模面的选择,若选择了None,将逐一个面地选择;若选择了Smooth,在中性曲线上与选择曲面相切连续的所有曲面全被选中。
(6)Pullingdirection:拔模方向,通常CATIA给出一个默认的拔模方向,见图4-33(a)的箭头。当选择中性面之后,拔模方向垂直于中性面。(7)Partingelement:分离面,分离面可以是平面,曲面或者是实体表面,拔模面被分离面分成两部分,分别拔模。该栏有以下三个切换开关:(8)Parting=Neutral切换开关:若该切换开关为打开状态,分离面和中性面是同一个面,见图4-33(b),此时切换开关Draftbothsides为可用状态。
(a)
(b)
(c)图4-33拔模
Draft对话框及其选项
(9)Draftbothsides切换开关:若该切换开关为打开状态,拔模成中间大两端小的形状,见图4-33(c)。(10)DefinePartingelement切换开关:当Parting=Neutral切换开关为关闭状态时,打开该切换开关,可以选择一个分离面。图4-34(a)是拔模前的形体,该形体的拔模角度为6
、底面为中性面、侧面为拔模表面,拔模之后的结果见图4-34(b)。图4-34拔模前后的形体
2.变角度拔模单击DraftType右边的按钮,对话框改变为变角度拔模状态,见图4-35。图4-35变角度拔模状态的对话框
比较这两个对话框,区别在后者用“Points”编辑框替换了“Selectionbyneutralface”
编辑框。说明变角度拔模不能通过中性面选择拔模的表面。关键的操作是选择中性面和拔模面后,与这两种面临界的棱边的两个端点各出现一个角度值,双击此角度值,通过随后弹出的修改对话框即可修改角度值。如果要增加角度控制点,首先单击Points编辑框,再单击棱边,例如图4-36所示棱边的中点,棱边的点击处出现角度值显示。双击角度值,通过随后弹出的修改对话框即修改为指定角度。单击此角度值为取消此控制点。单击OK按钮即可。
图4-36变半径拔模
Draft
4.3.7抽壳该功能是保留实体表面的厚度,挖空实体的内部,也可以在实体表面外增加厚度。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37所示抽壳定义对话框。图4-37抽壳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Defaultinsidethickness:从形体表面向内保留的默认厚度,例如输入10。(2)Defaultoutsidethickness:从形体表面向外增加的默认厚度,例如输入0。
(3)Facestoremove:选择要去掉的表面,呈深红色显示,默认的厚度显示在该面上,例如选择图4-38(a)所示形体的顶面。(4)Otherthicknessfaces:确定非默认厚度的表面,呈蓝色显示,并出现该面的厚度值,双击厚度值可以改变该面的厚度。例如,选择图4-38(a)所示形体的右前面,并将厚度值改为2。单击OK按钮,即可得到图4-38(b)所示形体。(a)
(b)图4-38形体抽壳
4.3.8改变厚度
该功能是增加或减少指定形体表面的厚度。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39所示厚度定义对话框。图4-39厚度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Defaultthickness:输入默认的厚度值,正数表示增加的厚度,负数表示减少的厚度,例如输入5。(2)Defaultthicknessfaces:
选择改变默认厚度的形体表面,该表面呈红色显示,例如选择图4-40(a)所示圆柱的顶面。
(3)Otherthicknessfaces:选择改变非默认厚度的形体表面,该表面呈蓝色显示。例如选择图4-40(a)所示底板顶面。双击初始值厚度,将其改为-2。单击OK按钮,即可得到图4-40(b)所示形体。(a)
(b)图4-40 抽壳Shell对话框及结果
4.3.9内外螺纹
该功能是在圆柱表面生成外螺纹或在圆孔的表面生成内螺纹,但只是将螺纹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三维模型上并不产生螺旋线,而是在二维视图上采用了螺纹的规定画法。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41所示内外螺纹定义对话框。图4-41所示内外螺纹定义对话框
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LateralFace:圆柱外表面或圆孔内表面,例如选择图4-42所示圆柱的外表面。(2)LimitFace:螺纹的起始界限,必须是一个平面,例如选择图4-42所示圆柱的顶面。(3)ReverseDirection按钮:改变螺纹轴线为当前相反的方向。(4)Type:螺纹的类型,其中MetricThinPitch为公制细牙螺纹、MetricThickPitch为公制粗牙螺纹、NoStandatd为非标准螺纹,例如选择MetricThinPitch。(5)ThreadDiameter:螺纹的大径。(6)SupportDiameter:圆柱或圆孔的直径。(7)ThreadDepth:螺纹的深(高、长)度。(8)Supportheight:圆柱或圆孔的高(深、长)度。
(9)Pitch:螺距。(10)RightThread:右旋螺纹。(11)LeftThread:左旋螺纹。单击OK按钮,结果见图4-42。图4-42生成螺纹
4.3.10拉伸/拔模/倒圆角组合
该功能集成了拉伸、拔模和倒圆角。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草图设计模块绘制的曲线,见图4-44(a),单击图标
,弹出图4-43所示对话框。(2)在FirstLimit栏的Length框输入拉伸该曲线的值,该项是必选的。(3)单击SecondLimit栏的Limit框,选择图4-44(a)形体的顶面,该项是必选的。图4-43
(4)Draft(拔模)和Fillets(倒圆角)是可选项,如不做拔模或倒角,不要打开该栏的切换开关。(5)如果打开了Draft栏的切换开关,需要输入拔模角度和选择中性面。中性面为FirstLimit和SecondLimit两者之一。(6)如果打开了Fillets栏的切换开关,需要按照棱边的位置输入圆角半径。棱边的位置分为Lateral(侧边)、FirstLimit(顶边)和SecondLimit(底边)。(7)OK按钮即可,结果见图4-43(b)。
(a)
(b)图4-44 生成拉伸、拔模和倒圆角组合特征
4.3.11挖槽/拔模/倒圆角组合该功能集成了挖槽、拔模和倒角。单击该图标,弹出对话框的式样及各项的含义与图4-43所示拉伸、拔模和倒圆角集成的对话框基本相同。图4-45是生成挖槽、拔模和倒圆角组合特征的实例。
图4-45生成挖槽、拔模、倒圆角组合组合特征
4.4形体的变换4.4.1平移
该功能是平移当前的形体。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46所示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Direction:移动的方向。可以选择直线或平面确定方向,如果选择的是平面,平面的法线即为移动方向。(2)Distance:移动的距离。正数表示沿给定方向移动,负数表示沿给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也可以用光标指向移动箭头,按住鼠标左键直接拖动形体。完成操作后。在特征树上生成相应的平移特征。图4-46 平移形体及其对话框
4.4.2旋转
该功能是旋转当前的形体。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47所示对话框。该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Axis:旋转轴。选择一条直线(包括形体的棱边或回转体的轴线)。(2)Angle:旋转角度。正数表示逆时针旋转,负数表示顺时针旋转。也可以用光标指向旋转箭头,按住鼠标左键旋转形体。完成操作。在特征树上生成相应的旋转特征。图4-47旋转形体及其对话框
4.4.3对称该功能是将当前的形体变换到与指定平面对称的位置。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48所示对话框,选择一个平面,例如选择特征树的xy平面,单击OK按钮,当前形体变换到与指定平面对称的位置,在特征树上生成相应的对称特征。图4-48 对称旋转形体及其对话框
4.4.4镜像
该功能是镜像与对称的相同之处是都指定一个镜像(对称)平面,不同之处是,经过镜像,镜像前的形体改变为一个特征,在镜像平面另一侧新产生一个与之对称的特征,但它们都属于当前形体,见图4-49。另外,镜像时选择的对象既可以是当前形,也可以者是一些特征的集合。图4-49 镜像形体及其对话框
4.4.5矩形阵列该功能是将整个形体或者几个特征复制为m行n列的矩形阵列。(a)
(b)图4-50阵列一个特征首先预选需要阵列的特征,例如选取图4-50所示圆柱特征或在特征树上选择该特征,如果不预选特征,当前形体将作为阵列对象。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51所示对话框。
图4-51矩形阵列对话框
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FirstDirection(SecondDirection)栏阵列的第一个方向,该栏有以下6项:(1)Parameters:确定该方向参数的方法,可以选择Instances&Length(复制的数目和总长度)、Instances&Spacing(复制的数目和间距)和Spacing&Length(间距和总长度)例如选择Instances&Spacing。(2)Instances:确定该方向复制的数目,例如输入3。(3)Spacing:确定该方向阵列的间距,例如输入80。(4)Length:确定该方向的总长度。2.ReferenceDirection栏该行(列)的方向。该栏有以下2项:(1)Referenceelemente:确定该方向的基准,例如选择图4-50(a)所示底板的长边。(2)Reverse按钮:单击该按钮,改变为当前的相反方向。
3.ObjecttoPattern栏
复制的对象。该栏有以下2项:(1)Object:输入复制的对象。(2)
Keepspecification:是否保持被阵列特征的Limit界限参数,假如被阵列特征pad的Limit参数为“UptoSurface”,则阵列后pad特征的界限也是“UptoSurface”,见图4-52。图4-52保持拉伸特征的界限
4.PostionofObjectinPattern栏
调整阵列的位置和方向。该栏有以下3项:
(1)RowinDirection1:被阵列的特征是第一个方向中的第几项,例如输入2。(2)RowinDirection2:被阵列的特征是第二个方向中的第几项,例如输入1。(3)Rotationangle:阵列的旋转角,例如输入30。结果见图4-53。图4-53调整阵列的位置和方向
4.4.6圆形阵列该功能是将当前形体或一些特征复制为m个环,每环n个特征的圆形阵列。(a)
(b)图4-54圆形阵列一个特征首先预选需要阵列的特征,例如选取图4-54(a)圆形所示的小圆柱或在特征树上选择该特征,如果不预选特征,当前形体将作为阵列对象。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55所示对话框。
图4-55圆形阵列对话框
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AxialReference选项卡围绕轴线方向的参数,有以下6项:(1)Parameters:确定围绕轴线方向参数的方法,可以选择Instances&totalangle(复制的数目和总包角)、Instances&angularspacing(复制的数目和角度间隔)和Angularspacing&totalangle(角度间隔和总包角)的Completecrown(整个圆周)例如选择Instances&angularspacing。(2)Instances:确定环形方向复制的数目,例如输入5。(3)Angularspacing:确定环形方向相邻特征的角度间隔,例如输入72。(4)Totalangle:确定环形方向的总包角。(5)Referenceelement:确定环形方向的基准,例如选择图4-54(a)所示圆盘的轴线。(6)Reverse按钮:单击该按钮,改变为当前的相反方向。
2.CrownDefinition选项卡确定径向的参数,见图4-56,有以下4项:图4-56CrownDefinition选项卡(1)Parameters:确定径向参数的方法,可以选择Circle(s)&thicknessspacing(圈数和径向宽度)、Circle(s)&circlespacing(圈数和圈之间的间隔)和Circlespacing&tcrownthickness(圈之间的间隔和径向宽度)。(2)Circle(s):确定圈数,例如输入2。(3)Circlespacing:确定圈之间的间隔,例如输入20。(4)Crownthickness:确定径向宽度。
3.ObjecttoPattern栏
复制的对象。该栏有以下2项:(1)Object:输入复制的对象。(2)
Keepspecification:是否保持被阵列特征的Limit界限参数,参照矩形阵列。4.PostionofObjectinPattern栏
调整阵列的位置和方向。该栏有以下3项:(1)Rowinangular:被阵列的特征是环形方向的第几项。(2)Rowinradial:被阵列的特征是径向的第几项。(3)Rotationangle:阵列的旋转角。5.Radialalignmentofinstance(s)栏:确定在复制特征时的对齐方式。图4-57(a)所示Radialalignmentofinstance(s)切换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圆形阵列,图4-57(b)所示为该切换开关处于关闭时的圆形阵列。
(a)
(b)
图4-57不同对齐方式下的圆形阵列4.4.7自定义阵列
该功能是生成用户自定义的阵列。用户阵列与上面两种阵列的不同之处在于阵列的位置是在草图设计模块确定的。图4-58用户阵列一个特征
图4-58(a)所示为带有一个孔的六边形底板,选取六边形底板上表面,单击图标
进入草图设计模块。单击图标
,绘制一些点,见图4-58(a)。单击图标
,返回零件建模模块。单击图标
,弹出图4-59所示用户阵列对话框。4-59用户阵列对话框
对话框各项的含义如下:(1)Positions:选择绘制点的草图。(2)Object:被阵列的对象,可以是单个特征,一些特征的组合或整个形体,例如选择图4-58(a)的小孔。(3)Anchorpoint:用于改变阵列特征相对于草图点的位置。(4)Keepspecification:是否保持被阵列特征的Limit界限参数,参照矩形阵列。
4.4.4比例缩放该功能可通过基准面和比例因子缩放形体,在缩放过程中形体只在基准面的法线方向上缩放。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60(b)所示对话。单击Reference框,输入基准面,例如选择图4-60(a)所示形体的右侧面。在Ratio框输入缩放比例,例如1.5,单击OK按钮,结果见图4-60(a)。
(a)(b)图4-60 缩放形体
4.5形体与曲面有关的操作4.5.1曲面剪切形体该功能是用平面、形体表面或曲面剪切(Split)当前形体。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61所示对话框。选择一个曲面,出现箭头,箭头指向是形体的保留部分,点击箭头可以改变方向。按OK按钮结束操作,见图4-62。
图4-61曲面剪裁形体对话框图4-62剪切形体
4.5.2曲面加厚形体该功能是为曲面添加厚度,使其成为形体。单击该图标,弹出图4-63所示对话框。选择一个曲面,箭头所指方向是FirstOffset(第一个等距面)的方向,可以给出两个方向的厚度,通过ReverseDirection按钮可以改变等距方向。按OK按钮结束操作,见图4-64。图4-63为曲面添加厚度对话框图4-64为曲面添加厚度
4.5.3包围形体
该功能是将封闭曲面和一些开口曲面围成形体,见图4-65。
图4-65包围形体
4.5.4缝合形体
该功能是把曲面和形体结合在一起,首先计算曲面和形体的相交部位,再去掉一部分形体材料,如果曲面和形体之间有空隙,则弥合这个缝隙。这是缝合(Sew)和剪切的区别。操作对象是整个形体,只需选择曲面,出现的箭头表示保留的形体部分,点击箭头可以改变方向,见图4-66。图4-66缝合形体
4.6形体的逻辑运算有些形体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些形体组合而成的。将多个形体组合成一个形体,需要对形体进行逻辑运算。4.6.1插入新形体
基于草图建立、修饰特征的方式所创建的只是一个形体,必须再插入新形体才能进行形体间的逻辑运算。例如,当前只有一个形体即特征树的PartBody,见图4-67(a)。单击图标
,特征树上增加了一个节点Body.2,见图4-67(b)。继续建模,例如进入草图设计模块绘制一个圆,返回零件建模模块拉伸为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即为插入的新形体Body.2,见图4-67(b)。
同样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可以再插入的新形体Body.3。
(a)
(b)图4-67插入一个新形体
4.6.2组合该功能是将两个形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形体。图4-68组合之前的两个形体和特征树例如,图4-68是长方体PartBody和圆柱体Body.2。
用该功能将这两个形体组合在一起的操作步骤是:单击图标
选择圆柱体或者在特征树上选择Body.2,随后弹出图4-69
(a)所示组合对话框,单击OK按钮即可。从图4-69(b)所示特征树上可以看到Body.2已组合到PartBody。
(a)
(b)图4-69组合之后的两个形体和特征树
4.6.3加该功能是将两个形体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形体。例如,将图4-68所示的长方PartBody和圆柱体Body.2合并在一起的操作步骤是:单击图标
,选择圆柱体或者在特征树上选择Body.2,随后弹出图4-70(a)所示添加对话框,单击OK按钮即可。从图4-70(b)所示特征树上可以看到Body.2已合并到PartBody。(a)
(b)图4-70合并之后的两个形体和特征树
4.6.4减该功能是从当前形体减去一些形体。例如,从图4-68所示的长方PartBody中减去圆柱体Body.2的操作步骤是:单击图标
,选择圆柱体或者在特征树上选择Body.2,随后弹出图4-71(a)所示减去对话框,单击OK按钮即可。从图4-71(b)所示特征树上可以看到Body.2已合并到PartBody。(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同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四校联考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三)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家具定制交易合同
- 版个人房屋建设承包协议案例
- 铝门采购合同
- 2《让家更美好》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建筑项目劳动力计划和主要设备供应计划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4口语交际:商量教案设计
- 经管营销多维-广东溢达-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核心片段记录-1021-22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1数据的集中趋势第2课时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 GB∕T 17602-2018 工业己烷-行业标准
- 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 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 中考物理命题培训讲座
-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模板)
- 125万吨硫铁矿斜坡道施工组织设计
- 毕业设计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计算书
- 赛英公司FOD监测雷达系统
- 固体制剂车间主要过程控制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