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麻城思源校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3.“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B.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C.提高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D.实行计划经济4.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有重点→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全方位A.有重点开放阶段B.由点到线阶段C.点线面结合阶段D.全方位开放阶段5.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的歌曲是A.《毕业歌》B.《松花江上》C.《黄河大合唱》D.《义勇军进行曲》6.为巩固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7.阅读1987—1992年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据表可知年度向大陆出口大陆向出口的顺差19871226.35288.94937.5919882242.22478.691763.5319892896.49586.902309.5919903278.25765.362512.8919914667.151125.853541.3019926397.931118.975168.96A.海峡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B.大陆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海运、空运直航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8.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开国大典 D.一五计划9.儒、道、墨、法四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他们的思想各树一帜,但它们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如()A.都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B.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D.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10.下图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幅漫画绘于1953年,它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进行“三大改造”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一幅展板,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几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经济重心南移 B.古代对外交流C.中央集权加强 D.科学技术进步1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A.国民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和新四年D.解放军13.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14.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主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裕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精神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15.“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是指A.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发展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产生16.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A.欧盟的形成、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C.第三世界兴起、联合国的建立D.我国的改革开放、联合国的建立17.下列示意图中,对直线上面四个阶段特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B.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C.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进攻D.共产党主力战略反攻,解放战争大局已定18.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军工企业。所生产的武器,使中国在清朝统治300多年后,重新回到火器时代。湖北枪炮厂建立的意义中,最重要的是()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B.重新使中国进入火器时代C.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20.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21.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22.1922年,苏联成立。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包括A.俄罗斯联邦B.乌克兰C.外高加索联邦D.白俄罗斯23.小李同学正在学习“三角贸易”“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战争”“东印度公司”等资料。小李同学正在探究的总体主题应是A.奴隶贸易B.殖民战争C.英国的殖民活动D.“海上马车夫”荷兰24.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平型关战斗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大陆国民党政权覆灭。2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毛泽东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A.B.C.D.27.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29.(6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材料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材料三: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四: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为了摆脱材料二中面临的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是在谁的领导下实施的?阅读材料三,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阅读材料四,写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0.(7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实践和推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根据材料一指出无产者运用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它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材料四: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材料五:有位领导人曾经说过:“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的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材料六: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创造性探索,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据材料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的创造性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综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即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我国确立了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导致了私田的出现,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所以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题干给出的四项内容都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总结不全面,故选A。2、B【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飞夺泸定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不惜代价,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C项诗句描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C项符合题意;A项描述的是遵义会议的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描述的是爬雪山过草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描述的是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的史实,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的图片描述的内容不符合,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图片内容,从中提炼关键信息“泸定桥”,结合长征的相关史实来解答本题,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涉及的地点,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图片。3、A【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正确;B属于新政的表象,排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提高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无法消除经济危机的,C排除;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D排除。故选A。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从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形成了现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属于内地,因此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全方位开放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田汉词,聂耳曲,B项词曲作者是张寒晖,D项是田汉词,聂耳曲。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镇压反革命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配合了抗美援朝运动和土地改革的进行,巩固了人民政权。因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①②符合题意;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犯的错误,③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A【解析】

由表格可知,和大陆的经济交流频繁,这也说明了两岸三地之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A符合题意;由表格不能得出大陆为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排除B;1987-1992年和大陆的贸易是通过香港进行的,但不能由此说明香港在这中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能说香港对两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C说法不准确;1987-1992年和大陆的贸易是通过香港进行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8、B【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彻底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故B正确。抗美援朝是军事方面,题目考查的是经济和政治角度,故排除A项。开国大典是政治角度,故排除C项。一五计划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故排除D项。故选B。9、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是法家的思想,A项不符合题意;儒、墨、道、法四家学说都涉及各家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的主张,B符合题意;追求平等是墨家思想主张,但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C项不符合题意;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D【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时间为195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始改变工农业落后面貌是由于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一五计划才刚开始,该选项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时间有误,我国古代就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图片内容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开展,资源开采是为重工业提供资源。故D项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图1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图2玄奘西行加强了唐与中亚、印度半岛的联系;图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三幅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情况,故选B。12、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国民痛苦”“土匪军阀”“总理遗命”,结合课本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其目标是打到列强,除军阀,是在孙中山去世后进行的,所以说是“总理遗命”。国民革命时期进行的是北伐战争,其主力军是国民革命军。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组建的军队;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改编的军队;D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的军队。故选A项。13、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①②③符合题意;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从1954年开始的,选项④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14、B【解析】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虽然出现了很多挫折,但是依然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有:艰苦创业,乐于奉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1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人被发现的时代”是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影响并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强大等。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17、D【解析】

A.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是直线上面A阶段的阶段特征。A不符合题意。B.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6年6月--1947年6月间,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是直线上面B阶段的阶段特征。B不符合题意。C.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反攻是直线上面C阶段的阶段特征。C不符合题意D.国共主力战略决战,解放战争大局己定是直线上面D阶段的阶段特征。而不是共产党主力战略反攻。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军工企业,其最重要意义是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9、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非洲东北部”和“世界最高建筑物”这两个信息可知,这里的它是古埃及。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是世界著名的奇迹。古代埃及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所以答案选A。20、C【解析】

依据题干“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严重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故选C。21、A【解析】

依据“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可知,反映的是主张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法家的思想;依据“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可知,反映的是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这是儒家的思想;依据“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可知,反映的是超越功利的人生观,这是道家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的分析理解,结合法家、儒家、道家的思想解答即可。22、ABC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所以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ABCD。23、C【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三角贸易”又称奴隶贸易,英国在三角贸易中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无敌舰队之战”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激战,在此次海战中,英国以少胜多,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后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三次英荷战争”是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殖民地与海上贸易霸权发生的战争,最终荷兰战败,英国取得了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成立的垄断东方贸易的公司,东印度公司不仅掌握贸易垄断权,而且在印度还有自己的军队,设立审判法庭,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代理机构。综上所述,题中多种信息均与英国殖民活动有关,C项符合题意。奴隶贸易仅与题中“三角贸易”有关,对题意概括不全面,A项不合题意;殖民战争没有涉及到“三角贸易”“东印度公司”,且没有涉及到题中的共同信息英国,对题意概括不全面,B项不合题意;“海上马车夫”荷兰与“无敌舰队之战”、“东印度公司”等信息无关,D项不合题意。故正确选项应为C。【点睛】完成历史试题时,要注意对题意进行全面地理解与概括表达,不能断章取义。2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平型关战斗,是1937年9月;②“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③“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④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④;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191949【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26、A【解析】

依据题干“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结合所学,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体现了著名的双百方针,这是促进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故A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故B不符合题意。“努力学习,保卫国防”出自毛泽东1951年1月15日为军事学院的题词,号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练好本领,保卫祖国,故C不符合题意。“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毫不利己帮助别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B【解析】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因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故答案选B。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文景之治李世民开元盛世(2)如认同材料一,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国力增强。如认同材料二,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文帝景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巩固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等。(3)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去奢省费,轻徭薄赋,运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汉朝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唐朝李世民发展生产,重用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汉;唐玄宗时,发展生产,重用人才,出现了开元盛世。(2)此问相对开放,如认同材料一,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文帝景帝时期,继续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国力增强,出现了文景之治。如认同材料二,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文帝景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巩固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等。(3)根据所学可知:“为君之道”是“存百姓”,也即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材料三中的“去奢省费,轻徭薄赋,运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体现了这一思想,李世民减轻人民负担,与民休息,重用人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29、(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新经济政策列宁(3)蒸汽机电气时代内燃机(4)三民主义【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说明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等,反映了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故第一小问是《权利法案》,第二小问,《权利法案》奠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