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2.《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A.崇尚节俭 B.生活奢侈 C.重视农业 D.整顿吏治3.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将近三十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4.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5.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6.史学家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认为()A.民族交融促成盛世之局 B.李唐实为胡人王朝 C.治世局面改善民族关系 D.中原文明弊病已除7.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8.有这么一本书,他的口述者是一位僧人,他的部分经历如下:公元628年的秋天,从长安出发,开始茫茫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本书是()A.《史记》 B.《水经注》 C.《徐霞客游记》 D.《大唐西域记》9.“和亲是唐朝主要的民族政策,密切了唐期与相关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大运河的开通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南诏首领10.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D.边疆军事防务所致1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空格内的历史时期应是()A.春秋战国 B.三国 C.南北朝 D.五代十国1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多受皇权统治的影响。“赵钱孙李”为前四位的排名最有可能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4.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15.辽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这反映了()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 B.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16.湖北黄冈人毕昇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湖北随州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起右盘》,湖北枣阳出土的春秋早期铜器《旁伯盘》,两件青铜器铭文铸造中已经使用活字排版来制作铜器铭文的模版。这些珍贵文物雄辩地说明()A.中国西周时期就已经使用活字印刷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C.我国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D.毕昇不应该享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17.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满江红》,其名源于南宋初年著名抗金英雄岳飞所作之词《满江红》。其词道:“靖康耻,犹未雪。”其中的“靖康(宋钦宗年号)耻”指的是()A.宋辽议和 B.北宋灭亡 C.南宋偏安 D.宋金议和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重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19.下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这一变化最能说明()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1045年(北宋)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1196年(南宋)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20.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时期()A.社会风气开放 B.都市商业繁荣 C.海外贸易频繁 D.科技成就突出21.一年一度的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是蒙古族文化绵延的见证。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有()A.统一蒙古 B.设立行省 C.建立元朝 D.开凿运河22.它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它对边疆的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材料描述的是()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23.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窦默告诉忽必烈“治天下必需三纲五常、正心诚意”;忽必烈依照儒生刘秉忠的意见定国号为大元。这种状况()A.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 B.延缓了国家统一进程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D.改变了汉族人民的地位24.元朝在划分行省时,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线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的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元曲兴盛 B.防止分裂割据 C.强化思想钳制 D.开发边疆地区25.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A.科学技术发达 B.民族关系融洽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第Ⅱ卷(共3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6.科举制度是中国历代选才取士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摘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从而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杜绝了兵变政移,有利于社会稳定。——摘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选官的依据是什么?科举制的确立有什么意义?(3分)(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宋朝什么国策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回答,这一政策对宋代政治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2分)27.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朝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摘自《续资治通鉴》材料三(他)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这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我国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全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出现的社会现象。宋朝建立后,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为有效的管辖西南的西藏,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名称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2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下图为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 图一 图二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