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75年7月17日,党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3个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74年增长4.6%。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粉碎了林彪集团B.国家工业政策的推动C.邓小平大力整顿D.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2.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展现出了()A.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勇于改革的胆识魄力D.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3.有史料记载某战役: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约2.3万人,突然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华东野战军主力立刻穿越他们的防区,迅速切断正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据此判断,该战役是()A.徐州会战B.淮海战役C.台儿庄战役D.渡江战役4.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5.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1927~1935年,“打土豪、分田地”1935~1946年,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1946~1949年,解放区彻底平分土地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C.民族危机的加深D.国共关系的演变6.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一提法是基于()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B.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7.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8.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此规定旨在()A.团结一切力量抗战B.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C.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巩固无产阶级专政9.下图是1956年长春一汽全体职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信中内容反映了新中国()A.工业化已经实现B.汽车产业领先世界C.“一五”计划的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建成10.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C.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11.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2.如图反映了我国1952年和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政权的巩固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现13.[2023·烟台市高一期末]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党的会议观点或论断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和平是我们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A.侧重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坚持区域一体化方向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D.凸显大国智慧和担当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材料二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8分)18.[2023·云南昆明二模](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研发人员从年均325万人提高到60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从3.9万家增长至40万家。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区块链、5G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摘编自张春玲、梁佳惠《科技部:2022年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根据材料,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特色。(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6分)19.(14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材料二材料三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4分)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访美7月,国务院确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80年6月,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解析:1975年工农业有所好转,结合所学文化大革命的史实可知是邓小平复出调整的结果,故选C项;1971年粉碎林彪集团,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通过邓小平的整顿,文革时期经济有所恢复,与国家工业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邓小平的整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无关,排除D项。答案:C2.解析:六七十年代,涌现出的“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故选A项;他们身上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排除B项;六七十年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是改革时期,排除C项;王进喜和雷锋并非领导干部,体现的是艰苦奋斗,不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排除D项。答案:A3.解析:根据“台儿庄地区”“华东野战军”“迅速切断正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故选B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不符合材料中涉及的地区,排除A、C、D项。答案:B4.解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选D项;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排除A项;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果,而不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不是1949年,排除C项。答案:D5.解析: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内容分别是推翻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私有制存在和彻底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因为这三个时期国家的主要矛盾分别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故选A项;结合所学,1927~1935年和1946~1949年土地政策主要受国内政治力量影响,而非国际政治力量,排除B项;“民族危机加深”只适应于1935~1946年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国共关系的演变”也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排除D项。答案:A6.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此,中共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D项正确;1954年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并不是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任务的依据,排除A项;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与中共八大相隔时间较远,排除B项;1956年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项。答案:D7.解析:历史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故选D项;控诉材料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A项;学者描述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B项;士兵回忆录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C项。答案:D8.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实行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这一规定是为了团结少数民族进行抗日,是践行全面抗战路线的表现,A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B项;此规定客观上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但探索不是目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并没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排除D项。答案:A9.解析:据材料中1956年和长春一汽建成可知是反映“一五”计划的成就,故选C项;“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排除A项;长春一汽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刚刚开始,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D项。答案:C10.解析:据材料“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故选D项;第一次完全胜利是对国内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并不是世界影响,排除B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史实可知,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选C项;重庆谈判国共签订“双十协定”,排除A项;国人和平建国要求并未脱离实际,国民党试图一党独裁,悍然发动战争,排除B项;1949年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题干图表中反映了1952年底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底基本成为公有制经济,结合所学,这主要是由于1953~1956年国家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故选C项;根据所学,1953年7月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人民政权的巩固工作基本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底,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并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根据所学,“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且“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未改变生产关系,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此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故选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的具体表现,是在改革开放的国策下进行的一个举措,排除B项;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是改革开放国策的具体表现,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表现,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不是材料中的“开启”了,排除D项。答案:A14.解析:从表格中的会议观点来看,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故选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非政治上的民主,排除D项。答案:A15.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解决了我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问题,所以等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故选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是在1984年,与题干中的“1992年”不符,排除A项;中国形成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末,且与题干主旨“中国改革”不符,排除C项;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题干时间“1992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B1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要建设和守护地区和平,并强调与周边国家的平等合作,这凸显了我国的大国智慧和大国担当,D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外交侧重,排除A项;区域一体化不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努力方向,排除B项;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答案:D17.解析:第(1)问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因此,抗战的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据材料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可知,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从民族复兴的角度看,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第(2)问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可知,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基;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答案:(1)理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6分)(2)典型事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基;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8分)1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推出,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根据材料“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全社会研发经费……基础研究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可推出,创新指数、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创新企业不断增加;根据材料“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区块链、5G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可推出,基础研究与尖端科技研发并举。第(2)问根据材料“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可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成果惠及世界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创新指数、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创新企业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与尖端科技研发并举。(6分)(2)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物质文明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服务人民利益为宗旨,实现共同富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自然和谐共生;成果惠及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分)19.解析:(1)第一小问历史事件,据材料一“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说明农民分到了土地,由此判断这件事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