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3·吉林十校高一期中]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宣称:“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这样的规定()A.导致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B.适应了国家复杂局面需要C.激化了各民族的矛盾D.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今天2.[2023·安徽芜湖高一下期中]1565年,沙皇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度,将土地富饶、商业发达以及军事要地地区定为特辖区,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其分给小贵族。伊凡四世推行特辖领地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小贵族经济利益B.促进特辖区经济社会平衡发展C.提高特辖区军事防御水平D.打击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3.[2023·山东临沂高一下期末]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4.[2023·福建福州八县高一下期中]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反映了()A.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B.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C.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5.[2023·江苏苏州高一下期中]中世纪晚期的君主们出资组建了大量的大学,他们向大学提供各类特许权作为实质性的支持,包括限价供应、减免赋税、免除军役等。君主们此举旨在()A.抑制教皇特权B.繁荣学术文化C.加强世俗王权D.促进社会转型6.[2023·山西太原高一下期中]542年,拜占庭帝国暴发瘟疫,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亡,因瘟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粉碎了查士丁尼征服旧罗马帝国所有地区的野心,帝国从此走向衰败。16世纪初,西班牙人携带的天花、霍乱等疾病,使玛雅人大量死亡,玛雅文明最终消亡。据此可知()A.古代文明无法应对疫病B.疫病有利于世界秩序重建C.疫病影响文明发展进程D.文明存续取决于医疗水平7.[2023·广东汕头高一下期末]有学者指出:“(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完全建立在地产的基础上。采邑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租地,由此建立起来的封臣与宗主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佃户与领主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这一“特殊形态”表现在封臣()A.与宗主不存在从属关系B.主要承担的是经济义务C.承担的是军事政治义务D.只在形式上效忠于宗主8.[2023·湖北智学联盟高一下5月联考]公元1122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按照该协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放弃了帝国境内的主教册封权,而教皇则承认皇帝拥有世俗册封权;公元1131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亲自为其牵马;此外还有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这些史实反映出()A.君权神授强化王权B.王权与教权长期的依存与斗争C.教皇地位不断衰落D.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9.[2023·北京东城区高一下期末]从1296年到1307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共召集了20次议会,而市民代表只出席8次,爱德华二世(1307—1327年在位)仍常常把市民拒之于议会之外,直到1325年,市民在议会中的地位才最终巩固下来。到15世纪,议会下院约250名议员中市民代表占180名。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B.城市经济地位提高C.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D.封建制度濒于解体10.[2023·湖北鄂东南高一下期中]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欧洲,盛行于8、9世纪至13、14世纪的庄园是其农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这一观点可用来论证当时欧洲()A.封建势力具有割据性B.基督教形成的历史背景C.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D.庄园制经济具有封闭性11.[2023·福建漳州高一下期末]10—11世纪,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西欧城市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而封建王权则赐给城市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城市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体现了双方()A.共同建立民族国家B.联合完成国家统一C.相互协作对抗教会D.协同限制贵族特权12.[2023·山东德州高一下期中]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很多城市成为废墟。从9世纪末开始,西欧城市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4世纪初,西欧城市城镇总量已达万余座。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发展B.世俗王权的加强C.庄园制度的解体D.民族国家的形成二、非选择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6分)13.[2023·山东济宁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公元600年的欧洲和公元1100年或1400年的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中世纪早期(约500—1000年)指成形时期。这段时期动荡不安、变化不断,从西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延续到较为稳定、自信的西欧文明的出现。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年),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则见证了可怕的灾难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500年时,欧洲的生产技术、政治结构和经济组织的发达却使之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美]朱迪斯·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1)依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2)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释这一观点。(6分)14.[2023·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官僚机构层层控制着包括教士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教、俗两大主流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不是作为对立物存在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拜占庭文化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兴建的“新罗马”城无论从整体规划、具体建筑样式,还是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典希腊罗马建筑。同时,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在4世纪到15世纪的千余年期间,拜占庭文化一直是该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之一。——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材料二纵观拜占庭历史,其文化科学受到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更乐于因循传统而不思进取;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皇室成员虽积极参与拜占庭文学和史学创作活动,但这种参与却一向以“罗马地中海世界一统”的正统思想为基础,着力于恢复“往日的”辉煌和中央帝国的强大,并不十分鼓励人们的创造性。因此,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的意大利人而不是古代希腊人,也不是那些已经习惯于僵化教条思维模式的拜占庭人。——摘编自徐家玲《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学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在继承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及其原因。(8分)参考答案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的疆域、民族和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传统的市民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万民法打破了民族、疆域和公民权的限制,故选B项;频繁的武力扩张和民族战争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的四分五裂,排除A项;万民法有利于调和不同地区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罗马法所宣扬的理性精神一直影响到今天,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据材料“1565年,沙皇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度,将土地富饶、商业发达以及军事要地地区定为特辖区,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其分给小贵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凡四世推行特辖领地制度是为了摧毁王公和领主赖以生存的世袭领地,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力,根本目的是打击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维护小贵族经济利益是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度的客观效果,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促进特辖区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是特辖领地制度的推行的客观效果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伊凡四世推行特辖领地制度根本目的是打击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特辖区军事防御水平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材料“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可知,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庄园法庭对于佃户与领主发生问题时的判决,没有涉及人身依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庄园法庭对于佃户与领主发生问题时的判决,没有涉及地租形式,排除D项。答案:A4.解析:据材料“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可知,在中古时期,基督教对西欧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明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故选A项;“西欧文学艺术……精神生活在修道院”说明基督教对西欧文化的影响,与政治的黑暗和腐朽无关,排除B项;“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可以说明教会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C项;“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说明教会没有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排除D项。答案:A5.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晚期的君主们组建大学,向大学提供支持,这有利于为君主提供人才,加强了世俗王权,故选C项;中世纪欧洲仍然处于天主教神权统治下,宗教改革有利于抑制教皇特权,排除A项;“繁荣学术文化”是其影响,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有利于社会转型,排除D项。答案:C6.解析:据材料可知,瘟疫使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西班牙人携带的天花、霍乱等疾病,使玛雅文明最终消亡,即疫病影响文明发展进程,故选C项;拜占庭帝国与玛雅文明不能应对疫病,不代表整个古代文明无法应对疫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疫病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得不出疫病有利于世界秩序重建,排除B项;“取决于”说法错误,医疗水平影响文明存续,排除D项。答案:C7.解析:据材料“由此建立起来的封臣与宗主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佃户与领主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及所学可知,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中,封臣对封君(宗主)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效忠”“帮助”“劝告”,属于军事和政治性质,比较特殊,故选C项;封臣与宗主存在从属关系,排除A项;封臣对封君(宗主)承担的义务中只有提供金钱的帮助,不包括上交赋税等经济义务,排除B项;封臣对封君(宗主)要忠诚,在封君(宗主)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宗主)服兵役,说明并不是形式上效忠于宗主,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王权和教权关系的不断演变,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教皇为皇帝加冕,两者相互利用,互相推动,“卡诺莎之辱”体现了教权高于王权,“阿维农之囚”体现了王权高于教权的趋势,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君权神授强化了教权,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4、15世纪欧洲教皇与教会依然占统治地位,排除C项;据材料“公元1122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情况,排除D项。答案:B9.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市民代表只出席8次”“常常把市民拒之于议会之外”“1325年,市民在议会中的地位才最终巩固下来”“议会下院约250名议员中市民代表占180名”等信息可知,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地位不断提高,其政治地位也相应提高,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确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排除A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英国封建王朝解体的原因是其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市民代表”无关,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这为西欧形成封建割据势力奠定了重要基础,故选A项;据材料“盛行于8、9世纪至13、14世纪的庄园是其农业的基层单位”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封建庄园,与基督教没有关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制经济下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排除C项;材料“庄园是其农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强调庄园的独立性,并非封闭性,排除D项。答案:A11.解析:据材料“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西欧城市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而封建王权则赐给城市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可知,城市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赐给城市自治权,可见城市与封建王权相互协作对抗教会,故选C项;据材料“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可知,双方协作是为了对抗封建贵族和教会,而非建立民族国家,排除A项;据所学,中世纪欧洲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排除B项;据材料“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可知,双方是为了对抗封建贵族和教会,而非限制贵族特权,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9世纪末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发展并壮大,这与农业经济繁荣有关,故选A项;城市壮大后,市民阶层支持王权,王权得以加强,排除B项;“解体”一词有误,排除C项;中古后期随着王权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这是城市壮大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1)由图甲中的“国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和“农民”的等级关系以及“给予土地和保护”“服劳役和耕种”“效忠和服兵役”等信息可知是封君封臣制度;由图乙中的生产生活信息可分析出是庄园与农奴制度。(2)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二“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可得,中世纪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第二小问阐释,结合所学中世纪后期西欧发展的史实可得,王权得到加强,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由材料二“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年),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可得,经济增长、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教育振兴;由材料二“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则见证了可怕的灾难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再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可得,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答案:(1)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4分)(2)观点:中世纪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2分)阐释:王权得到加强,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增长、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教育振兴;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分,任答两点即可)14.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教、俗两大主流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不是作为对立物存在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可知教、俗两大主流文化互相补充;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可知尚古倾向;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可知积极主动吸收其他文明精华,注意发展创造;根据所学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可知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据材料一“在4世纪到15世纪的千余年期间,拜占庭文化一直是该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之一”可知发展水平较高,历史悠久。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官僚机构层层控制着包括教士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可知强大中央集权;据材料一“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典希腊罗马建筑”可知继承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据材料一“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分析开明政策吸引了知识分子。(2)第一小问不同表现,据材料二“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2023年重铬酸钠资金筹措计划书
-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冲刺必会试题及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办公用品质量保证书
- 2024年公司迁移服务协议模板
- 村会议决议模板5篇
- 2024详细土建工程承揽协议模板
- 2024年事业单位正式协议样式
- 岗位聘任职责与权益详解协议样本
- 公务员2021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及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岗位梳理与“三定”工作实施方案
- 各种型钢理论截面积、理论表面积、理论重量对照表
- 石油化工英语词汇
- 部门服务满意度评分表
- 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版.ppt
- 细纱机设备维护维修说明书
- 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
- (完整版)PD、QC有限快充的知识讲解
- 浅论构建高效课堂研究的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