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1页
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2页
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3页
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4页
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名称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老沪宁铁路段)项目代码2311-320583-89-01-591538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昆山花桥镇、陆家镇地理坐标起点坐标:E121°6′4.919″,N31°20′16.260″终点坐标:E121°6′3.011″,N31°20′12.360″国民经济行业类别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一、水利128、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昆山市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昆行审投复〔2023〕399号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200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本项目专项评价设置判定如下:);目):2):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无需设置专项评价。规划情况1、规划名称:《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审批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规划审批文号及审批时间:省政府关于《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18]49号),2018年7月10日2、规划名称:《昆山市D02规划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3、规划名称:《昆山市D10规划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4、规划名称:《苏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审批文件及文号:《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苏府〔2021〕71号);5、规划名称:《昆山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审批文件及文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昆政办发〔2021〕134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价符合性分析1、与区域规划相容性本项目位于昆山市花桥镇、陆家镇,根据《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项目用地规划为水域、农林用地,且项目周边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故本项目的选址符合规划的要求,与当地规划相符。项目选址合理。本项目已于2023年12月15日取得昆山市水务局行政许可(昆市水许可〔2023〕324号),因此,本项目与区域水利水务规划相符。2、与区域水利水务规划的相符性(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苏府〔2021〕71号本项目属于附表6“苏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分市(区)项目及投资表(昆山市)”中的“二、城乡防洪排涝”中“(一)城市防洪排涝、1堤防、站闸及河道整治”。因此,本项目与苏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相符。(3)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昆3政办发〔2021〕134号),本项目属于附表“昆山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及投资表”中的“一、完善水务基础保障增强城市安全发展韧性”中“(一)水安全、1防洪保安、(2)城市防洪河道综合整治100千米”。因此,本项目与昆山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相符。(4)本项目已于2023年7月18日取得昆山市水务局行政许可决定书(昆市水许可〔2023〕178号)。综上所述,本项目与区域水利水务规划相符。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相符性经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年修订),本项目属于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与相关产业政策相符性如下:程”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2、项目与所在地“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①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的相符性建设项目位于瓦浦河(老沪宁铁路段),与本项目直线距离最近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为“江苏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本项目到其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约0.42km(项目北侧),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昆山市范围内的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同时项目施工便道沿着蓬溪路和既有田间小路进入施工场地,不会导致昆山市辖区内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②与《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相符性根据《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划定的管控区域,本项目不在《江苏省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划定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内。距离项目最近的为“昆山市省级生态公益林”,项目距其最近直线距离约0.52km(项目西北侧),项目不在其规划的管控区范围内,同时项目施工便道沿着蓬溪路和既有田间小路进入施工场地,不会导致其生态红线区域服务功能下降,因此,建设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要求。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4政发[2018]74号)、《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等的要求。(2)与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①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根据《昆山市2022年度昆山市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度,城市环境空气平均浓度分别为9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和25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CO)评价值为1.0毫克/立方米,达标。臭氧(O3)评价值为175微克/立方米,超标0.09倍。因此判定为非达标区。昆山市将根据《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19-2024)》、《昆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强化高污染燃料使用监管;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工业领域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服务业和生活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具体措施,昆山市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②水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2年度昆山市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全市7条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在优~良好之间,庙泾河、张家港、七浦塘、杨林塘、急水港水质状况为优,娄江河、吴淞江为良好;全市3个主要湖泊中,阳澄东湖(昆山境内)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8.5,中营养;傀儡湖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6.6,中营养;淀山湖(昆山境内)水质符合Ⅳ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4.6,轻度富营养;我市境内10个国省考断面(吴淞江赵屯、急水港急水港桥(十四五)、千灯浦千灯浦口、朱厍港朱厍港口、张家港巴城湖口、娄江正仪铁路桥、浏河振东渡口、杨林塘青阳北路桥、淀山湖淀山湖中、道褐浦新开泾桥)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为90.0%。大瓦浦河为镇级河道,大瓦浦段起于陈家泾由北向南流入防震河,全长约1.97km。现状河底高程约-1.662m(85高程),河口高程约3.038m(85高程),平均河口宽度30m,河口宽度约30~50m。防震河为生产河,河道起于三号新开河,止于顺杨新开河,全长约1.78km。本项目委托苏州昆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施工接壤河道断面DW1(大瓦浦河)、DW2(防震河)进行地表水监测,监测时间为2023.7.21-2023.7.22(报告编号:KHT23-N10031),由结果分析,项目施工河道各项监测指标在监测断面除5COD外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说明河道过流能力亟待提高,需进行整治。③声环境质量底线2022年,我市区域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4分贝,评价等级为“较好”。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为67.8分贝,评价等级为“好”。市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等效声级均达到相应类别要求。(3)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所供给,不会达到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新建排水箱涵、挡墙、河底铺砌、新开河道新增永久占地,新增永久占地均不会占用昆山市区域内的基本农田,因此不会导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本项目土地资源可满足相关要求,不会达到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区域环境资源利用上线。(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与“负面清单”相符性分析如下表所示。单(试行)》因此,本项目符合《昆山市产业发展负面清单(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文件要求。(5)与《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号)、<关于印发《苏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字〔2020〕313号)相符性分析①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号),本项目属于太湖流域,相符性见下表。表1-4江苏省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3.在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62.禁止向太湖流域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3.加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风险应急管控,因此,项目的建设与《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是相符②对照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文件《关于印发<苏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字[2020]313号昆山市共有17个优先保护单元,29个重点保护单元,10个一般管控单元,。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类别空间布局约束活污水接管至污水处理厂达标后部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污染物排放管控7资源开发效率要求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局总体规划纲要(1999-2020年)》), 区域昆山市驾河、大直江重要湿地、昆造基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业园、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市千灯精细化工区、石牌工业集中区、巴城迎宾路巴城东部工业区、正仪工业集综上所述,本项目位于昆山市花桥镇、陆家镇,属于一般管控单元,符合苏州市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的建8设均符合上述管理要求,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3、项目与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要求相符性分析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21号),本项目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与西侧的太湖最近距离约46km。(1)根据《太湖流域管理条例(2011年)》:①第二十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设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造纸、制革、酒精、淀粉、冶金、酿造、印染、电镀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产项目,现有的生产项目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应当依法关闭。②第三十四条规定: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雨水、污水分流。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5年内,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和重点建制镇的生活污水应当全部纳入公共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本项目属于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不属于“第二十八条”中禁止建设项目。且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排放,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周边设施接管至污水处理厂达标后外排,禁止在河道中清洗施工车辆、设备。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管理要求。(2)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9月29日修正):第四十三条规定,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和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除外;(二)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三)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四)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五)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六)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七)围湖造地;(八)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本项目不属于上述建设项目。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排放,施工期工人临时居住租赁项目附近花桥镇内居民点已建房屋,位于陆家镇内的部分工程不涉及生活污水排放,故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周边花桥镇内现有设施接管至昆山建邦9 规范清淤 体,清淤船舶内各种阀件和油路管中可能溢本项目不涉及清淤出的含油废水不可直接排放,含油废水需收船舶。 生产生活污水管控。严格规范施工行为,及本项目已加强生活例》(2021年9月29日修正)的管理要求。4、与《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防范清淤疏浚工程对水质影响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1]185号)相符性分析 生活污水不可直接排放。需配建隔油池、沉生活污水不可直接排放。需配建隔油池、沉淀池、集水池等设施,就近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收集,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淤泥堆场的尾水需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尾水排口应设置在加强应急处置。建设足够容量的收集池,尤做好余水收集池的监管,降低漫溢风险。清国省考断面监测的地四周设置围挡,必要时进行加高加固,同 无法利用的水下方除建筑物墙后回填专业土方公司负责5、与《水利建设项目(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相符性分析质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工程优化调整、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或次生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导排、防护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居民用水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相关区域不会出现显著游通道、采用生态友好型护岸(坡、底)、缓冲带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及调度运行方案、生态修复等措施。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原位防护、移栽等措施。对陆生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及其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救护、迁徙廊道构建、生境再造等弃土(渣)场等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标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其中,涉水施工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取水口并可能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污染物控制等措施;涉水施工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及其重要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控制施工噪声等措施;针对清淤、疏浚等产生的淤泥,提出了符合相关规定的频次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根据监测评估结果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需要和相关规定,提出了环境保护设计、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要地理位置项目位于花桥镇、陆家镇,北起大瓦浦河,南至防震河,沪宁铁路以北位于花桥镇,以南位于陆家镇。项目组成及规模1、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花桥镇、陆家镇,项目总投资11400万元,建设内容为:新建排水箱涵3孔(8m+8m+8m),挡墙364米,河底铺砌3374.9平方米,新开河道约130米。项目建设内容见下表。花桥镇内现有设施接管至昆山建邦环境投资有限排花桥镇内现有设施接管至昆山建邦环境投资有限对易产生扬尘的路面等要定时洒水;禁止抛撒式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敏感点附近禁将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平整后,并种植草皮2、工程规模1234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工程布局1.1箱涵工程拟在京沪铁路上K1416+399.7处新建3孔8m分离式排水涵,排水涵与京沪铁路正交,为满足涵顶上布置既有京沪铁路及在建沪通二期铁路的要求,排水涵总长取31.8m,其中铁路南侧18.55m长涵身与南侧5m长的开口箱(与排水涵同时预制,同时顶进),北侧8.25m长涵身采用现浇施工,预制涵与现浇涵搭接处位于在建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中间(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线间距6.5m)。排水涵两侧与新建挡墙连接,新建挡墙北侧顺接大瓦浦河驳岸,南侧顺接防震河驳岸。1.2挡墙工程挡墙护岸主要位于排水涵两端与局部拓宽段河道侧,全长364.0m,其中京沪铁路南侧长度53.4m,京沪铁路北侧长度310.6m。1.3河底铺砌铁路30m范围内河底设30cmC25混凝土+20cm碎石垫层铺砌,铺砌面积3374.9m2,铺砌上、下游起、终点设置深度2.0m,厚度0.5m的垂裙防护,垂裙平行于铁路方向,河底铺砌前应对淤泥层进行抛填片石处理。1.4新开河道排水涵两侧新建挡墙北侧顺接大瓦浦河驳岸,南侧顺接防震河驳岸,新开河道2、施工布置(1)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可自配发电机或由市政电网接临时变压器。(2)施工用水、排水:施工用水从附近河道取水。(3)施工道路:铁路北侧施工便道沿着蓬溪路,拓宽既有田间小路进入施工场地。器械设备可通过便道进入施工地点。铁路南侧通过Y014进入Y402可到达昆山苗圃场,而后沿既有道路向北至铁路防震河附近,架设钢便桥通过防震河可到达铁路北侧项目场地。(4)施工机械:本项目施工设备情况见下表。12辆21辆32辆41辆52辆62台72台(5)施工占地:建设征地按工程内容分,主要为排水涵及挡墙占用土地。按用途确定用地属性,分为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其中永久用地包括铁路用地临时借用、项目位置处农田及绿地;工程临时用地主要为施工临时用地、临时堆土区等。经初步调查,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2.47hm2,其中工程永久占地0.25hm2,临时堆场及临建道路等临时占地2.22hm2。3、土方平衡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老沪宁铁路段)开挖土方3.67万m3(含围堰拆除),暂堆于临时堆土区待回填,回填土方1.2万m3(含挡墙后背灰土回填共有弃土2.47万m3,其中本工程弃方主要为水上方弃土,外运至城管局指定场所。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1、新开河道:靠近大瓦浦河段挡墙通过设置草袋围堰,施打钢板桩后进行土方开挖及挡墙施工;铁路南侧段挡墙利用钢板桩作为止水围堰,保持河流流通,钢板桩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支护桩止水帷幕施工。对河道岸坡、拟新开河道进行开挖,清除项目范围内的杂草、杂物,以达到施工基面所要求的场地为标准,此过程有扬尘、弃土产生。2、箱涵施工①场地整平至3.0m(85高程放坡开挖,坡面挂Φ8@200×200毫米钢筋网,喷8cm厚细石混凝土防护;②工作坑底地基加固、止水帷幕、支护桩及冠梁施工,井管降水至开挖面0.5m以下,顶进工作坑开挖至滑板底标高;③滑板及后背梁浇筑后进行排水箱涵预制;④架设D16便梁施工铁路下方桩基及盖梁;⑤架设D24便梁,放坡开挖施工拟建排水涵底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地基加固桩,顶进东侧排水涵;⑥移动D24及D16便梁,放坡开挖施工拟建排水涵底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地基加固桩,顶进中间排水涵;⑦移动D24及D16便梁,放坡开挖施工拟建排水涵底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地基加固桩,顶进西侧排水涵;⑧铁路北侧挡墙分阶段开挖施工,先施工靠近排水涵处挡墙(靠近大瓦浦河预留出一段挡墙最后施工),利用顶进排水涵工作坑施工坑内挡墙。工作坑外沿挡墙走向通过钢板桩支护开挖,进行挡墙施工。其中京沪铁路南侧长度53.4m,京沪铁路北侧长度320.6m。根据周边景观需要,护岸拟采用C30混凝土挡墙,二阶形式,下部为预制方桩基础(铁路两侧20m范围内采用直径0.6m高压旋喷桩基础,铁路两侧20~30m范围内采用直径0.6m水泥搅拌桩基础)。高压旋喷桩或水泥搅拌桩桩长6m,桩顶标高-2.721m(85高程);预制方桩桩长5m,桩身断面为25×25cm,桩顶标高-2.217m(85高程);上部采用C20混凝土压顶,挡墙顶高程3.129m。挡墙底部设计50cm厚钢筋砼底板及30cm厚轧桩石。4、河底铺砌:铁路30m范围内河底设30cmC25混凝土+20cm碎石垫层铺砌,铺砌面积3374.9m2,铺砌上、下游起、终点设置深度2.0m,厚度0.5m的垂裙防护,垂裙平行于铁路方向,河底铺砌前应对淤泥层进行抛填片石处理。2、产排污情况项目属于水利工程,运营期无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施工期项目产排污情况见表2-5。其他施工方案比选方案一:原位扩建在京沪铁路上K1416+484处对既有1-3.7m排水涵进行扩建,在既有排水涵西侧新建2孔8m分离式排水涵,排水涵与既有京沪铁路正交,同时由于既有京沪铁路下行线北侧5.3m、11.8m分别为在建沪通二期太仓太仓南至陆家浜联络线及陆家浜货场牵出线,因此需对既有排水涵进行接长。为满足涵顶上布置既有京沪铁路及在建沪通二期铁路的要求,涵身长度取25.65m,其中铁路南侧17.4m宽涵身与南侧5m长的开口箱(与排水涵同时预制,同时顶进),北侧8.25m宽涵身及接长既有排水涵接长涵身采用现浇施工,预制涵与现浇涵搭接处位于在建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中间(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线间距6.5m)。排水涵两侧开口箱与新建挡墙连接,新建挡墙北侧顺接大瓦浦河驳岸,南侧顺接防震河驳岸。方案二:异位新建考虑到河道的平顺性,提高排水涵的排洪效率,拟在既有排水涵西侧约84m处新建排水涵,排水涵两端新建挡墙顺接大瓦浦河与防震河,下穿处铁路里程为京沪铁路上K1416+399.7。下穿铁路排水涵横断面全宽28.4m,横向布置3孔8×4.6m(净宽×净高)排水箱涵。拟在京沪铁路上K1416+399.7处新建3-8m分离式排水涵,排水涵与京沪铁路正交,为满足涵顶上布置既有京沪铁路及在建沪通二期铁路的要求,涵身宽度取26.8m,其中铁路南侧18.55m宽涵身与南侧5m长的开口箱(与排水涵同时预制,同时顶进),北侧8.25m宽涵身采用现浇施工,预制涵与现浇涵搭接处位于在建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中间(沪通二期货运联络线与牵出线线间距6.5m)。排水涵两侧开口箱与新建挡墙连接,新建挡墙北侧顺接大瓦浦河驳岸,南侧顺接防震河驳岸。流通难度较大,施工邻近河道环境较复良优结论:综合考虑方案二优于方案一,将方案二作为本项目推荐方案。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1.1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苏州市主体功能区实施意见》苏府〔2014〕157等,昆山市花桥镇属于优化开发区域中的优化提升区域,昆山市陆家镇属于优化开发区域中的适度发展区域。优化提升区域要求: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开发密度与产出效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业。限制传统工业发展规模,禁止污染型工业企业进入。按照“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全面实施“退二进三”,优化空间结构,新增建设用地以填充式开发为主,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准入门槛与产出要求。提高城市(镇)的综合承载力,增强人口集聚功能,形成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建设成为全市人口、经济最为密集的区域。适度发展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适度控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的区域。适度发展区域发展与管制要求:适度控制人口和用地增长,控制工业规模,禁止污染型工业进入,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轻型、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现代农业、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的协调发展。在稳定农业空间基础上,适度增加并集中布局建设空间。优化村庄发展形态,积极探索符合居民意愿和特色优势的乡村发展路径,鼓励发展乡村绿色旅游和特色商贸服务,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优化提升区域。本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区域河流水质和防洪减灾能力,改善了区域内的水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区域功能定位。1.1.2陆生生态调查(1)区域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本项目区的陆地生态类型为农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本项目区农田生态系统属长江中下游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是热量条件能满足一年两熟,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是我国水稻、油菜等的主要产区。(2)农业生产现状项目区域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各种蔬菜等,水产养殖规模较大。当地农业生产一般实行水旱轮作制,以小麦—水稻、油菜—蔬菜—水稻、蔬菜—水稻等一旱一水或二旱一水轮作制为主。(3)土地利用现状通过调查可知,项目地周围土地利用以居住用地、农林用地、工业用地为主,还包括城市道路及路边绿化。(4)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昆山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资源丰厚。植被类型从平原、岗地到低山分布明显,低山中上部常常以常绿针叶为主,其中马尾松、黑松、侧柏等树种居多,常年青翠。山坡下部及沟谷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经济林,有茶、桑、梨等,而大面积丘陵农田,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圩区平原地势平洼,河渠纵横,大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在道旁、水边及家舍周围,有密植的杨、柳、杉、椿等树种。植物共有约180科900多种,可分为木、竹、花、蔬、草等五大类,其中比较珍稀的有水杉、杜仲等。根据《昆山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研究》,高等维管植物115科368属525种(含栽培种和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种子植物有110科363属520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6科11属17种;被子植物104科352属503种。本项目边界约500m范围内主要为杂草、绿化植被和行道树等,无珍稀陆生植物品种。(5)动物资源调查在对河道的调查中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呈小群体出现,经收集资料和询问当地居民,现有河道周边动物资源主要以人工养殖的家禽、家畜为主。项目所在地目前受人类活动和城市化影响比较大,尽管生境类型较丰富,但生境破坏程度较大,国家及地方保护级的动物不再常见,地区中常见的鸟类以小白鹭、麻雀等为主,还有两栖爬行动物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如大蟾蜍、青蛙、壁虎、小家鼠、田鼠、褐家鼠等。(6)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大多为水蚀,即土壤及其母质在降雨产生径流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同时伴有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矿物营养元素的流失。根据实地调查,评价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总的侵蚀强度较弱。项目所在区土地平整、植被较好,区域水土流失模数约300t/km2·a,属轻度水蚀。(7)小结本项目区农田生态系统属于长江中下游农田生态系统,盛产水稻、小麦、各种蔬菜等。项目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以农林用地为主,永久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以农林用地为主,临时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以河岸滩地、空闲地为主。项目区域植被以农作物和人工林为主,项目现场无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分布。项目占地不涉及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1.1.3水生生态调查(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共鉴定8门100属251种,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居多,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64×107ind/L。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枝角类、桡足类等。原生动物调查共鉴定2纲34目69种,纤毛纲以紫晶喇叭虫等种类最为常见,肉足纲则是为池沼多核变形虫。轮虫共鉴定了8科19属39种,臂尾轮科种类的常见度远超其他科。枝角类共采集6科9属10种,其中溞科的种类数最多。桡足类共采集6科18属28种。原生动物:河道型水体原生动物平均密度为6.92×103ind/L。湖泊型水体原生动物密度均值6.48×103ind/L,池塘型水体的优势种则为尾刺怪游虫,此类型水体优势种种类数偏少,相对应的则是优势种本身密度极高。轮虫:河道型各样点密度差异较大,优势种主要为旋轮虫;多数湖泊型样点的轮虫密度无大的差异,密度明显少于河道型水体,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而池塘型水体的轮虫优势种类则以针簇多肢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为主。枝角类:河道型水体枝角类密度平均值为8.62ind/L,较湖泊型水体的平均密度小,河道型水体枝角类的优势种主要是微型裸腹溞;湖泊型水体优势种为长额象鼻溞;池塘型水体的枝角类密度平均值为1.20×102ind/L,远高于河道型及湖泊型水体平均密度,微型裸腹溞是绝对优势种。桡足类:桡足类优势种中以双刺沙居剑水蚤优势度最高,河道型水体桡足类平均值为1.25×102ind/L。湖泊型水体桡足类平均值为56.9ind/L,优势种类为双刺沙居剑水蚤。(2)底栖动物共鉴定底栖动物3门29种。河道型水体发现25种底栖动物;湖泊型水体有15种,池塘型水体的底栖动物有13种,最常见种类是角形环棱螺。(3)鱼类及其他生物资源昆山市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宜各种淡水鱼类的生长,常规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鲢鱼、鳙鱼、鲫鱼、草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中华绒螯蟹、青虾、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白丝鱼、黄颡鱼、花鼓鱼、鳜鱼、甲鱼等。项目涉及河道内主要的水生植物有浮游植物(蓝藻、硅藻和绿藻)、挺水植物(芦苇、蒲草等)、浮叶植物(荇菜、金银莲花和野菱)、漂浮植物(浮萍、槐叶萍、水生花等)。河渠池塘多生长狐尾藻、苦菜等沉水水生植被,浅水处主要有浮萍、莲子等浮水、挺水水生植被。主要的浮游植物有原生植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不同种类群中的优势种主要有:原生动物为表壳虫,钟彤似铃虫等,轮虫有单趾轮虫等,枝角类有秀体蚤等,桡足类有中华原镖水藻等。项目涉及河道内主要的底栖动物有环节动物(水栖寡毛类和蛭类节肢动物(蟹、虾等),软体动物(田螺等)。河道内鱼类有鲫鱼、餐条鱼等,甲壳类有虾、蟹等,贝类有田螺、蚌等。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根据《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2年度昆山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1.1%,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为74,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平均为二级,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9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和25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评价值分别为1.0毫克/立方米和175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相比,NO2浓度下降16.7%,PM10浓度下降11.5%,PM2.5浓度下降7.4%,CO评价值下降9.1%,二氧化硫浓度上升12.5%,O3评价值上升1.2%。项目所在区域SO2、NO2、PM10、PM2.5、CO和O3的年均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子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数9NO2PM10PM2.54mg/m32022年度,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9、30、46、25µ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为1.0mg/m3,达标;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为175µg/m3,超标0.09倍。综上所述,2022年度昆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为臭氧不达标区。(2)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措施①昆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治为重点,突出“三站点两指标”(即第二中学站点、震川中学站点和登云学院站点,PM2.5和臭氧)的重点监管与防治,实施NOX和VOCS协同减排,全面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A、推进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实施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制,深化“点位长”负责制,及时开展监测预警、约谈问责工作。以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导向,突出抓好重点时段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点源、交通源、城市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编制空气环境质量改善专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落实空气质量激励奖补政策,推进实施区镇空气质量补偿。突出“三站点两指标”的重点监管与防控,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到2025年,PM2.5浓度控制在28μg/m3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力争臭氧浓度上升速度大幅降低,甚至实现浓度达峰。B、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开展VOCS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实施臭氧攻坚行动。开展VOCS排放企业全面详查评估,建设VOCS排放企业基数库。加强VOCS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与监测监控,针对重点区域、中央环保督察和重点排放量大的企业安装在线监控,并对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大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力度,全面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胶黏剂、清洗剂、油墨替代原有的有机溶剂。实施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加强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监管。巩固提升工业企业VOCS整治成果,全面完成汽修行业VOCS整治,推进VOCS、NOX削减和高排放机动车淘汰工作;落实VOCS在线监控补助;完善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业企业安装工况用电监控并联网。深入实施VOCS精细化管控。实施基于反应活性的VOCS减排策略,系统摸排辖区内臭氧生成潜势较大的企业和生产工序,加大对工业涂装、有机化工、电子、石化、塑料橡胶制品及其他对臭氧生成贡献突出行业监管力度。深化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和重点集群整治,实施VOCS达标区和重点化工企业VOCS达标示范工程,逐步取消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企业非必要废气排放系统旁路。针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工业园区、企业集群、重点管控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措施精准、时限明确、责任到人,适时推进整治成效后评估。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建设VOCS“绿岛”项目,因地制宜建设集中涂装中心、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溶剂回收中心等,实现VOCS集中高效处理。C、加强固定源深度治理系统开展重点企业集群整治,完成涉VOCS企业集群详细排查诊断,编制“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推进工业炉窑整治,提升企业废气收集率,评估工业企业废气处置设备效果,改进处置工艺。全面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VOCS特别排放限值,加强现场督察,坚决打击超标排放行为,对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整治。加强恶臭、有毒有害物质治理。探索开展化工园区“嗅辨+监测”的异味溯源,逐步解决化工园区异味扰民问题。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管控力度,强化各保护臭氧层部门的协调合作,配合开展ODS数据统计和审核工作。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厂、化工园区等特殊点位和区域,鼓励实行源头风险管理,探索开展二噁英、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深度治理。D、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在营运车辆方面,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继续实施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继续推进LNG、LPG汽车应用,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淘汰柴油车,实施国III柴油车淘汰补助,推动电动公交的应用,至2025年,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数量占总公交车辆数的85%。在营运船舶方面,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全面推广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减少废气排放量。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淘汰,鼓励使用年限满15年的大中型拖拉机和满12年的联合收割机和小型拖拉机实施报废更新。完善、强化汽车检查维护程序、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彻底落实I/M制度。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昆山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②《苏州市空气质量改善达标规划(2019-2024年)》近期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确保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力争达到39μg/m3;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5%;确保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远期目标:力争到2024年,苏州市PM2.5浓度达到35μg/m3左右,O3浓度达到拐点,除O3以外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具体措施如下: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强化高污染燃料使用监管;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工业领域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服务业和生活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3、水环境质量现状3.1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昆山市人民政府网站中国昆山2023年5月29日发布的2022年度昆山市环境质量公告:(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2022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达标率为100%,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2)主要河流水质全市7条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在优~良好之间,庙泾河、张家港、七浦塘、杨林塘、急水港水质状况为优,娄江河、吴淞江为良好。与上年相比,杨林塘、娄江河、急水港3条河流水质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余4条河流水质基本持平。(3)主要湖泊水质全市3个主要湖泊中,阳澄东湖(昆山境内)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8.5,中营养;傀儡湖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6.6,中营养;淀山湖(昆山境内)水质符合Ⅳ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4.6,轻度富营养。(4)国省考断面水质我市境内10个国省考断面(吴淞江赵屯、急水港急水港桥(十四五)、千灯浦千灯浦口、朱厍港朱厍港口、张家港巴城湖口、娄江正仪铁路桥、浏河振东渡口、杨林塘青阳北路桥、淀山湖淀山湖中、道褐浦新开泾桥)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均为90.0%。3.2项目地内水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对施工涉及的河道,委托苏州昆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其进行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时间为2023.7.21-2023.7.22(报告编号:KHT23-N10031)。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2。7778/本项目选取旱地施工接壤河道断面DW1(大瓦浦河)、DW2(防震河)进行地表水监测,由表3-2中的结果分析,项目施工河道各项监测指标在监测断面除COD外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说明河道过流能力亟待提高,需进行整治。依据《昆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昆山将强化三水统筹管理,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流域要素,重点做好“两江两湖”(即吴淞江、娄江河、淀山湖和傀儡湖)及相关水系的水质保护,聚焦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推动水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将加强河湖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推进流域综合整治。深化“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管理模式,加快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主要入河支流水环境提升整治。开展村庄连片水系整治,对村庄的黑臭河塘沟道开展清淤疏浚,恢复水系自然流通功能,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加强码头和船舶水污染防治,重点管控水上危化品运输。适时针对断面溶解氧偏低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构建河湖生态缓冲带,强化生态扩容手段,实施河流、湖泊生态缓冲带划定,逐步构建生态岸线、生态隔离带等体系,提高自净能力。加大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关注水生态系统健康,加强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水生态监测评估,提高流域水生态保护和管理水平。本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项目建成后,区域水环境质量也将有所改善。4、声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声环境2022年,我市区域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4分贝,评价等级为“较好”。2)道路交通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为67.8分贝,评价等级为“好”。3)功能区声环境市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等效声级均达到相应类别要求。根据《昆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昆政发〔2020〕14号),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划为2类区和3类区之外的区域。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项目位于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执行4b类区的限值要求。5、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本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需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工程现状现状大瓦浦河下穿京沪铁路排水涵周边有高压铁塔(迁改较为困难),原位扩建场地受限,且现状排水路径曲折,河道平面曲线半径较小,导致泄洪排涝效率较低;同时现状河道毗邻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随着河水冲刷凸曲线外侧河堤,会导致大瓦浦河与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湖泊间河堤逐渐被削弱,因此不考虑原位扩建。为保证河道的平顺性,提高排水涵的排洪效率,考虑在既有排水涵西侧约84m处新建排水涵,下穿处铁路里程为京沪铁路上K1416+399.7,排水涵两端新建挡墙顺接大瓦浦河与防震河。场位处京沪铁路北侧为林地及农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天然地面标高约为3.3m;铁路南侧为铁路防护林及防震河河堤,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天然地面标高约为3.1m。生态环境保护本项目工程段为北起大瓦浦河,南至防震河,不在生态红线管控区内,本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最近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北侧420m处的江苏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本项目区域附近无已探明的矿床和珍贵动植物资源,没有园林古迹,也没有政府法令指定保护的名胜古迹。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境境园北北南////园北南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NH3、H2S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导则》(HJ2.2-2018)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标准值见下表3-4。浓度限值(μg/m3)NO2PM10PM2.5NH3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III类水质标准。其中SS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标准。表3-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mg/L(pH无量纲)质1.3声环境质量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规划为水域,根据《昆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昆政发[2020]14号所在地声环境划为2类区和3类区之外的区域(见附件),根据现场勘查可知,本项目位于老沪宁铁路两侧区域,所在区域周边规划以农林用地、水域、商业用地为主,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本项目位于老沪宁铁路两侧距离20m±5m范围内声环境执行4a类标准要求,距离20m±5m范围外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要求见表3-6。表3-6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单位:dB(A)2、污染物排放标准2.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江苏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表1单位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放标准。单位边界监控浓度限值,mg/m3PM102.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道路洒水抑尘,项目主体工程所在地主要位于花桥镇内,部分位于陆家镇内工程不涉及生活污水排放,且无接管条件,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纳管执行昆山建邦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花桥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经处理后从污水处理厂排入外环境时执行苏州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表1标准,具体值见下表3-8。称口/口/6pH/(1)*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4.1.4.2款规定2.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标准。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处置参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执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013年修订)。其他本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不考虑总量控制因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运输过程、卸车过程产生的扬尘,材料堆放产生扬尘,以及运输建筑材料时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建造结束后会进行土方的回填,则会在河道附近产生扬尘。本项目主要为陆域旱地开挖施工,对附件河道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①施工工地地面进行适当硬化或压实处理,在工区面向敏感目标的方向设立简易隔离围屏,将施工工区与外环境隔离,减少施工废气对敏感目标的不利影响。围屏高度一般为2.5~3m;②施工区建筑材料的堆场(水泥、砂石等)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开挖土方集中堆放,缩小扬尘的影响范围,及时回填或清运,减少扬尘影响时间;土方堆放时间超过48小时或作回填土使用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并对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堆场恢复绿化;③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每个施工段安排1名员工对施工场地负责洒水和清扫,租用洒水车对行驶路面定期进行洒水。洒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当风速大于5级、夏季晴好的天气每隔2个小时洒水一次;④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车辆。⑤粉尘、扬尘、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做好劳动保护,如佩戴防尘口罩、面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空气污染。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①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本项目主要为陆域旱地开挖施工,顺接靠近既有河道驳岸挡墙下游均需修筑施工临时围堰。靠近大瓦浦河段挡墙通过设置草袋围堰,施打钢板桩后进行土方开挖及挡墙施工。铁路南侧段挡墙利用钢板桩作为止水围堰,保持河流流通,钢板桩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支护桩止水帷幕施工,而后开挖土方、施工挡墙。故本项目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期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②废水产生及防治措施分析A、雨水径流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雨天冲刷材料产生的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为SS。拟在临时堆场四周开挖地沟,将部分雨水收集后排至沉淀池后回用。挡墙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砂石料等,使用混凝土和模具对墙身进行浇筑,大量砂石料、水泥在水中会以悬浮物状态存在,河道驳岸段挡墙施工若不及时处理便很容易随着水流混入河道之中,从而造成水体污染。本项目施工所用混凝土均为外购商品混凝土,现场无混凝土拌和站,且混凝土养护方法为铺设草苫洒水保持湿润,洒水基本吸收或蒸发,无径流形成,且浇筑后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混凝土养护废水可忽略不计。本工程所用的砂石料均为外购砂石料,不产生砂石料冲洗废水。挡墙建造时尽量避开丰水期或汛期进行施工,减少雨水将污水带入河道的机会。雨季施工时,应密切注意水位变化情况,防止河水流入沟坑造成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材料放置、输送、储存等应有防水措施且与河道保持一定距离。B、生活污水鉴于建设项目规模比较小,建设周期较短,因此不在现场设置施工营地和食堂,主要是租赁项目附近花桥镇内已建住所。据建设单位估算,施工人员总人数约为20人,生活用水定额按照100L/人/d,污水产生系数取0.8,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总废水量约480m3(以整个施工期300天计算),施工期工人临时居住租赁项目附近花桥镇内居民点已建房屋,位于陆家镇内的部分工程不涉及生活污水排放,故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周边花桥镇内现有设施接管至昆山建邦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花桥污水处理厂达标后外排。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350mg/L、SS100mg/L、氨氮45mg/L、总磷6mg/L,符合各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661.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①源强分析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特点,施工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施工期间的施工机械主要为挖掘机、打桩机、起重机等施工机械噪声将会对施工区域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见表4-2。表4-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声级11213141516171依据施工阶段、施工类型的不同,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类型不同,产生的噪声强度亦不同。同时,由于各种施工设备的运作一般都是间歇性的,因此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具有间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②噪声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单体设备声源声级在85dB(A)-95dB(A)之间。在施工设备无防护、露天施工的情况下,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L2、L1-距离声源r1、r2处的噪声声级;r1、r2-距离声源的距离。在进行计算时,r1的值取1m。经计算,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具体见表4-3。表4-3拟建工程施工主要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一览表单位:dB(A)称)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噪声值dB(A)1机22机13机2415机26机27机2由表4-3知,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不计房屋、树木、空气等因素的影响下,经距离自然衰减后,在施工范围20m处,噪声值基本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要求。主要措施包括:A、施工单位应首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或选用过降噪技术处理和改装的设备,尽量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并且注意经常维护和保养,使得施工机械设备保持运转正常,同时要定期检验设备的噪声声级,以便有效地缩小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范B、施工机械设备的安置应该尽可能远离居民住宅和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施工现场设置彩钢板围挡,以增加噪声的衰减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C、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作业阶段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好施工时间和动用设备的数量,尽量安排在周末,同时应避免高噪声机械设备集中使用或者几台声功率相同的设备同时、同点作业,以减少作业的噪声声级,同时施工单位应注意开挖铺设好一段应立即覆土、地面压实、绿化或路面修复工作。D、施工场地应保持通道和道路畅通,控制运输车辆的车速,限制车辆鸣笛,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E、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对于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高噪声设备应控制施工时间,尽量白天集中使用,使用时要缩短作业周期,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F、施工单位要安排好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晚22点~早6点)施工。夜间要施工时应严格执行申报制度,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核准后才能施工,并做好有关公示和宣传解释工作。另外,为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项目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加强对设备的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发生刺耳的噪音,同时,高噪声机械操作员应佩戴降噪耳塞等劳保用品。采取上述措施,项目施工机械的噪声可得到控制。由于施工中各种机械多为移动声源,对某一固定点而言其影响是短暂的,随着设备的移动,其影响程度会迅速下降。同时本项目的施工期比较短,施工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是路基施工,其它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大噪声作业是短时间的,通过有效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噪声施工时间安排,可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是可接受的。1.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①产污环节及源强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土方等。A、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定员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产生量为10kg/d,产生总量为3t(以整个工期300天计算依托租住附近居民房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当地环卫所统一收集处理。B、建筑垃圾本项目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挡墙建设、河道围堰施工及拆除,建筑垃圾堆放在施工区,影响施工区环境卫生,且影响周边空气质量,破坏景观等不利影响。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符合回用要求的先回收利用,其余用汽车运至城管综合执法局指定地点统一处C、废弃土方瓦浦河综合整治工程(老沪宁铁路段)开挖土方3.67万m3(含围堰拆除),回填土方1.2万m3(含挡墙后背灰土回填共有弃土2.47万m3,外运至城管局指定场所。②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箱涵、挡墙建造工作包括打桩、混凝土浇筑,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主要为废混凝土块、废模(浇筑时用的模具)等,集中收集后汽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工程完工后对土地的挖方进行就近回填和平整,覆盖一定厚度的新土,保证地表可正常生长植被。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和堆放;需经过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河流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1.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一)生态影响类型土方开挖施工时施工区域的陆生生态系统会产生较为严重破坏,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1)陆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主要为新开河道、箱涵工程、挡墙工程、河底铺砌,均新增永久占地;施工机械、材料堆放等临时占用铁路北侧,工程西侧空闲地,临时用地在施工结束后,将拆除临时建筑物(围堰),清理平整后,恢复场地原状,因此这类占地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本项目工程永久用地约6.6亩,临时用地约9.9亩。生产安置方面,规划采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方案。经估算,永久用地补偿费用989.23万元,临时用地补偿费用49.71万元。本项目涉及苗木迁改约282棵,规划采用永久迁改方案。经估算苗木迁改绿化补偿费用共计50.62万元。(2)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河道驳岸段挡墙工程实施后对沿岸植被带来一定影响。工程结束后应按照协商方案进行生态恢复。建议通过沿岸绿化和采取场地清理、平整和进行植被栽培等措施,降低对植被影响程度。施工期间挡墙工程需进行水体打桩,河底铺砌需要对淤泥层进行抛填片石处理导致SS浓度的增加。水中SS的增加对鱼虾类的呼吸、摄食及繁殖等正常活动有不良影响,根据欧洲大陆渔业咨询委员会的评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在有SS的水体中,鱼的游泳直接受到影响,以及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②妨碍鱼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③限制鱼类的正常运动和迁徙。④使鱼类得不到充足的食物。SS对水底的覆盖是另一个主要的影响,这种覆盖会损害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堵塞虾类、贝类的产卵床,以及破坏底栖生物原有的栖息地。工程建成后,随着河道水质的改善,水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过一定时期,原有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将逐步恢复。河道内现有水生动植物主要为一些常见的本土物种,无名贵及保护物种。(3)水土流失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边坡修整开挖、临时堆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形成挖损和堆垫地貌,地面植被、土壤损失殆尽,对施工区及其周边区域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1)造成河水浑浊、影响水质:边坡修整开挖时流失的水土直接流入河道,造成河水浑浊、影响水质。开挖的土方如不及时运走或堆放时被覆不当,遇雨时(尤其是强风暴雨时)泥沙流失,通过地面径流或下水管道,也会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浑浊、水质恶化。2)产生扬尘,影响大气质量:弃土如不及时运走或被覆不当,遇雨会随地流淌,有一部分沉积地面,遇晴天或大风时就会产生扬尘,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不少地区大气中TSP值超标就与施工弃土有很大关系。3)影响城镇形象、破坏景观:弃土如不及时处理,被雨冲散,零乱分布,有风时会造成漫天风沙,影响市容、破坏陆域景观;泥沙进入河道后,使河水能见度降低,影响水域景观。(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主体工程区①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工程占地区内可耕种区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约30cm,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在临时堆土场统一防护,工程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在景观栽植区整地、起坡造型后恢复外部营养土,用于植物栽种。②植物措施工程施工结束后,拟在挡墙后背进行草皮绿化。③临时措施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临时堆土场,临时堆场堆置高度2.5m左右,堆置边坡1:2。表土堆完后要求边坡拍实,并在堆体外侧用装土挡护。围护高度1m,顶宽0.5m,底宽1.0m。坡面及坡顶进行密目网苫盖。(2)临时弃土区①工程措施堆土前,先对临时堆土区进行表土剥离,表土临时堆置于弃土场一角,推土结束后,整平土地,将表土回覆于堆土区表面。②植物措施堆土结束后,整平土地,回覆表土,撒播狗牙根草籽对场地进行绿化。③临时防护措施剥离的表土在场内角落内临时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3m,堆置边坡1:2。表土堆放前先在堆场周边设置装土袋进行临时挡护,设计断面为高度1m,顶宽0.5m,底宽1.0m,坡面及边坡进行苫盖。堆土区周围开挖排水沟,临时排水沟采用土质梯形断面,尺寸为底宽0.3m、深0.4m,口宽0.5m,拍实即可,尾水排入附近排水系统。排水沟开挖土方直接堆置排水沟外围拍实,堆置成临时挡水土埂,以防治雨季场地内松散土粒随水溢流溅出。每个弃土场的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采用矩形砌砖三级沉沙池,单个尺寸为3.0m×2.0m×1.0m(底长×底宽×深),四壁为24cm厚砌砖,底层为6cm,砖砌体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2cm。(3)施工道路区修筑前,将占地内可耕作表土剥离,堆置于道路一侧拍实,并用编织布苫盖,坡脚压实。在临时道路两侧设置梯形排水沟,尺寸为底宽0.3m、深0.4m,口宽0.5m,内壁拍实。施工结束后,拆除道路硬化,翻松整平土地,回覆表土,撒草绿化。运营期环境影保护措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新建排水箱涵3孔(8m+8m+8m),挡墙364米,河底铺砌3374.9平方米,新开河道约130米。项目建成后,主要承担改善防洪排涝等作用,因此项目的实施主要带来的是正面环境效应。根据分析,项目运营期不配备运维人员,因此运营期无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本环评对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正面环境效益进行简单分析。1、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挡墙破损严重,河岸裸露,导致以下情况:(1)下雨时因雨水将河岸冲刷进入水体,对水体存在污染;(2)河岸破损,导致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用水渗透流失进入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本次挡墙建设后,对现有问题有如下正面效益:(1)河岸固化,减少下雨天冲刷带入河道内的泥沙,可降低对水体的不利影响;(2)河岸维修,可填埋已有污水入河口,减少生活污水和农用水进入水体的现象,从而保护区域河道水质。2、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水体水质将有所改善,将会带动区域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改善和区域景观的改善,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1、选址选线要求项目主要为挡墙工程,选址选线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工程要求项目建设挡墙等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区域水系的防洪能力,主要使用砂石、混凝土等工程原辅料,主要运输途径考虑陆运。(2)环境要求项目施工期会产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污染较大的施工点应尽量远离居民。2、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1)项目为箱涵工程、挡墙工程、河底铺砌、新开河道,主要是通过新开河道,建设箱涵、挡墙,提高区域的防洪能力,原辅料可利用现有道路直接运至施工区域,是符合工程要求的。(2)项目施工区域周边500米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沿线主要是河道,且建设单位施工时会做好扬尘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期较短,是符合环境要求的。综上,项目的选址选线符合环境合理性要求。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污染防治措施果2、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堆放,并且100%进行遮盖,经常洒理无无2、生态保护措施(1)水生生态保护措施①生态避让措施本项目工程采用围堰施工,在施工围堰前采取驱鱼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鱼类资源不受工程的破坏。②生态减缓措施挡墙工程主要考虑河道行洪速度、河岸冲刷、岸坡稳定等因素,该类型工程实施将形成与沿岸带土壤完全隔离的结构体,破坏原河流沿岸带生物和生境结构组成的开放系统,阻碍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因此,需开展生态护岸,人工营造近自然型河流沿岸带结构,促进河流的自我修复和水质净化。本项目采用毛石混凝土挡墙,同时选用能绿化、渗水和排水的生态型草皮护坡,有利于对工程河段两岸陆生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在防护河道的同时,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改善。(3)陆生生态保护措施①生态减免措施工程监理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熟悉各施工点及其周边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分布,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理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破坏生物多样性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在现状调查期间工程施工区内未发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应遵循就地保护优先、迁地保护其次的原则,确保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工程影响。施工期间,以公告等形式,在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教育,在施工区内张贴公告、制作板报,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召开生态保护科普会。鉴于鸟类对噪音、振动和光线的特殊要求,施工尽可能在白天进行,晚上做到少施工或不施工,尽量少鸣笛。在工程施工期间,若发现有重点保护鸟类出现在施工区域时,应酌情降低施工强度或停止施工,采取驱离措施后再恢复施工活动;承包商应加强监督,避免出现人为捕杀野生动物情况。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施工区的鸟类、蛙类、蛇类和哺乳动物等。对进入施工区的野生动物应进行有目的的驱赶,使其能够转移至相邻的生境,因爬行类和两栖类的活动能力差,必要时应进行人工捕捉,放生到适宜的环境中。②生态减缓措施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严格执行施工规划,不得随意扩大作业面。在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限制在作业面内施工活动,不得越界施工滥采滥伐,以减少施工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对于本工程施工建设区及其施工影响区域,可能会出现野植株,须经施工环境监理或者施工期陆生生态调查确定后,必须采取物种移栽措施进行保护;严禁施工单位在不采取保护措施的条件下破坏其生长环境和状态。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高噪声施工。在工程初设阶段应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对周边动物的扰动;同时做好施工车辆及各施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限制车速、设立标志牌以减轻对周边活动动物的影响。在施工结束施工人员撤离时,应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除碎石、砖块、施工废物等影响植物生存和影响区域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