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识字

1神州谣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

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

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

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1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

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

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

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

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

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enbenfenxiawanminzuy

1里

神奔奋峡湾民族

2

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

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

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aoyongfengsonggeyulun

6ngfanr6ng

谣涌峰耸隔与陆

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

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

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

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

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

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指导书写生字。

3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一”,不是“V。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

+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

竖折折钩。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

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

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

他们?

(课件出示)

奋发民族一齐情谊

4

1.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

文明、民主的中国梦。

2.祖国各()有着深厚的()o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2.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

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

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

5

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

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

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

总起句O)

(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

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6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

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

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

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

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

家人。)(与大陆,是一家。)

(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

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

7

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

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

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

进。

5.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

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

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8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

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

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

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

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

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

板书设计

神州谣

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祖国壮

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9

《神州谣》教学反思

本次大教研活动我选的课题是《神州谣》,教学目标主

要是朗读和识字,借以感受中国的山川美。上完课后,

总体感觉,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在上课过程中也暴

露了很多不足。正如聂校长所说,语言过于书面化,

不富有童趣,生本意识不强。我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

到了自己的两个大问题,每次上课,总是容易忽略倾

听坐着的学生的“私语”,忽略他们的课堂行为,在抛

出问题时,也没有根据儿童特点设计一些更贴近他们

的自然亲切的语言。为此,在近期教学中,我给自己

定了两个目标:

一是设计儿童化的语言。就拿这堂课来说,我在

介绍中国美景时,使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对于儿童来

说过于晦涩难懂。再者,在朗读指导时,对于孩子不

太好的表现有些嘲讽。对于低段的孩子们来说,有时

候,我应及时地哄一哄,多鼓励。识字方面,在上课

时给某个生字编个小故事,给某个内容编个儿歌,相

信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

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的每次提问,

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另外的四十多个

孩子就被忽略了,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没兴趣时,

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时,他们就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

10

课堂之外。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

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

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

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以

后的课堂,我要多点灵动,多点随机应变,把关注点

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

另外,文本解读也不能马虎。很多时候,我会觉

得自己总是被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或者当学生出现

各种答案我却点到为止,不能再进一步,这都是文本

解读不深入的原因,我想,未来我应朝着这些方向努

力。

2传统节日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

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

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11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

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

lo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

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

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

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O

12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ejiesaozhouaizhuantuanre

nao

贴街扫舟艾转团

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

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

“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

h,“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

是“执+小”,“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

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

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3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

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

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

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

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

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14

chuantongyuanxiaomantang

qiqiao

传统元宵满堂

乞巧

niulangyuebingshangjuxiao

xiang

牛郎月饼赏菊

小巷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

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

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元宵满堂乞巧

牛郎月饼赏菊小巷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期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5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

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⑴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

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⑵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

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⑵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

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

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⑷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

叫:踏青。

16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⑴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

出示: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⑵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

欢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⑴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

出示:乞巧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

的故事。

⑵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

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

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

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

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

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

风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

绍“中秋节”。

⑵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

么?[赏月、吃月饼]

17

⑶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

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⑵教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

“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

“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

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

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

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

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

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

(一)分层解读

第1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2句介绍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3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4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18

第5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6句介绍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7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8句介绍了春节团圆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识字2传统节日

春节一元宵节一清明节

重阳节J

中秋节-七月七一端午节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

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

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

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

日却一知半解。所以这一主题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个

19

节日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习俗和传统

道德。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

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在活动中通过

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

化的魅力,让民族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得更透彻。

本主题主要围着三个目标进行教学,一是了解一

年有哪些节日以及影响广泛的节日,初步了解传统节

日的名称、由来和习俗;二是掌握一些查找、收集资

料的方式方法,学习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处理;三

是强化学生对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关注。

3“贝”的故事

【知识技能】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

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

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

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2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源远流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

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

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

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

“贝”的故事。

2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

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

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

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yucaiqianjiagubeikehuai

biguan

与财钱甲骨贝壳

坏币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

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

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

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2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

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

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

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漂亮”

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3.(课件出示):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识记生字“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自读

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

“币”是aJ+巾”,“关”是“、/+天”,“甲”是“日

+I“壳”是“士+~十几”。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线”把“巴

换成“钉',就是“钱

23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写”去掉

“一”,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城头月”

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

(课件出示):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

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钉',注意中间是竖提,右

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

第三笔是横折;

“壳”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

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启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24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

个什么故事?

(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四)总结:

我国的汉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

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

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贝类珍贵漂亮饰品钱币

购买

偏旁钱财携带货物。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25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独出示文中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

名学生朗读。

(5)一起朗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

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

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

起源。

B.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

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26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

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

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学生查字典回答)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

有关。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

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特点:珍贵、不容易坏装饰品

用途:用贝当作钱币

27

赚赔购贫货

《“贝”的故事》教学反思

《“贝”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篇识字小故事。课文分

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了“贝”的来源和它发

展演变过程。第二自然段讲述了“贝”的字义来源和

以它作偏旁的字在表意上的共同规律。旨在让学生在

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认识生字,了解归类识字的方法,

并借助规律来认识生字,初步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

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节课是这篇识字课文的第二课时。在导入的过

程中,我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有关汉字文化的小故事,

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本课

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我先让同学们观察贝壳

的形状,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进而了解到什么

是甲骨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记忆和了解,我还让学

生看了“马”“鱼”这几个字的演变,以达到触类旁通

的效果。

接着通过给学生讲解贝壳由于可以随身携带,不

容易损坏,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让学生知道贝在古

时候的作用。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多大与钱财有

28

关,从而引出生字“赚”“赔”“购”“贫”“货”,这样,

学生就了解了带贝字旁的字的含义,也学习了归类识

字的学习方法,在方便记忆的同时,更深刻记住了这

些字的含义。在这个基础上我适机进行拓展,让学生

了解更多的“贝"字旁的字。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猜

一猜,“镜、珠”等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最后指导学

生阅读拓展《甲骨文的故事》。

这节课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对汉字的起源了解

的更清楚,对汉字的兴趣更加浓厚。

比较成功的地方:这节课,通过讲解“贝”的起

源发展与演变,学生不仅在音、形、义这几方面很好

地掌握了“贝"字旁的生字,而且也对汉字文化有了

一定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探究的兴趣。

不足之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还不太到位与及

时;指导书写上还需要更加细致;应该在讲课过程中,

对学生多进行一些朗读指导。

4中国美食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

29

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

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

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

方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

不一样。

30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加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中国美食)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

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

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

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

31

酉。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

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

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

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

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

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

“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

“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

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小游戏,比赛摘苹果。(出示课件:苹果上带

32

有生词的苹果树)

会读一个词语,苹果就被摘下一个。

看看谁摘的多?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下

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9)复习词语: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词串。

4.继续学习《识字4»o

(板书:中国美食)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

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

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

33

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

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⑴第一行: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课件出

示: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

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

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娴熟使成黑红

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

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

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

借助查字典)

(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

34

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

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

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

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

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

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仕匕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

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

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

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

如肚子,鸡月屯,鸭月屯,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

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

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燎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

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

一般是咸鲜味。

(4)第四行: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课件

35

出示:文字、插图)

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炸炒)

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

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

(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

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

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

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

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

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1。中烹调方法:凉拌、煎、烧、

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

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

烹调方法,我们会用词串说句子。

36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

烤、煮

爆、炖

蒸、炸、炒

《中国美食》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导学

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

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

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

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

很热烈;

2.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

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

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不足之处:

1.识字课,识记字形没有贯穿与课堂当中。

37

2.写字时间不够10分钟。

整改措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

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

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5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属于“交流”系列

话题。课堂是开放式的,话题选择也是与学生的学习、

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

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

想。

2、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

的梦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

的梦想。

38

难点: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

自己的梦想。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认一认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

照片,看看谁能认出图片中的人物?

展示图片1,学生辨认。

生A:图片中是我的爸爸

师:嗯,你可真厉害,一眼就认出爸爸了,那

你能告诉大家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生A:我爸爸是厨师。

师:真不错,厨师能做一手好菜呢。

展示图片2,学生辨认。

生B:图片中是我的爸爸。

师:那你也说说你爸爸的工作。

生B:我的爸爸是快递员。

师:嗯,快递员的工作很忙,很辛苦,老师要

给你的爸爸点赞。

39

展示图片3,学生辨认。

生C:图片中是我的妈妈,她是售货员。

师引导:同学们,除了刚才3位同学的爸爸妈

妈的工作外,你还知道哪些工作呢?

课件展示:

警察消防员医生教师理发师

工人美容师司机演员清洁工

模特设计师律师作家宇航员

记者科学家主持人飞行员售票员

揭题板题:是呀,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那么同学们,

再过十年,你们都长大了,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的

你们在做什么工作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说一说长大以

后做什么。

说一说

二、组内交流,激发表达欲望

1、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2、注意:A:说清楚想做什么?

B:为什么想做?

3、学生交流。

4、展示交流:

40

要求一:说一说自己的理想,用上下面的句

式。

我的理想是(),因为(),

所以我长大了想()。

5、指名说,学生评价。

生A:我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医生可以给人

治病,所以我长大了想当医生。

生B:我的理想是当老师,因为老师能教给学

生很多知识,所以我长大了想当老师。

要求二:说一说好朋友的理想,用上下面的句

式。

我的好朋友是(),他(她)的理想是

(),因为(),所以他(她)长大想

()。

生C:我的好朋友是XXX,她的理想是当画家,

因为她喜欢画画,画画能给人带来快乐,所以她长大

想当画家。

生D:我的好朋友是XXX,他的理想是当警察,

因为警察能保护更多人,所以他长大想当警察。

指名说,学生评价。

41

演一演

三、小小记者会

1、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说了自己的理想,说

的都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举行一场有趣的“小小记者

会”,现在老师充当记者采访你们,你们谁愿意接受我

的采访?

2、师生互动。

师:请问你叫你什么名字?

生:我叫XXX。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能告诉我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吗?

生:我想当牙医。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现在有很多小朋友的牙齿都坏掉了,

我想给他们治一治。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希望你早日

实现自己的理想,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3、……

四、总结提升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一起畅谈了自己的理

想,也让老师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但是

同学们,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去努力、去奋

42

斗,只有这样,长大以后我们的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五、板书设计

长大以后做什么

理想努力现实

《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本课出现的情境图是

以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几种行业为代表的形象启发

学生进行联想。由于课本中的情境图中一些人物职业

并不容易看懂。

因此,我在教学舍弃了课本中的情境图,借助多

媒体,搜集了九种左右行业工作的情境照片。这些图

片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学生激发灵感,

打开思路。这节课上,我创设了不同层次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

创设了多个不同层次,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同

桌互相问一问,教师采访,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小

记者采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了鲜明的互动性,

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表达能

力。不过,在这堂课上,教师交流示范指导有所不足。

学生在交流时,还存在着一些各说各的现象。如果在

这一环节之前有一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示范,再

43

让学生小组与同桌说,最后邀请好朋友说。这样学生

应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说话方向了。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

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

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

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44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

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

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

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

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

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

(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吾”)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

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45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

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

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

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

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

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

看看拼音O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

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

46

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

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

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

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

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47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