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4/1E/wKhkFmY8_e2AENuvAAJmzW7y-jc604.jpg)
![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4/1E/wKhkFmY8_e2AENuvAAJmzW7y-jc6042.jpg)
![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4/1E/wKhkFmY8_e2AENuvAAJmzW7y-jc6043.jpg)
![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4/1E/wKhkFmY8_e2AENuvAAJmzW7y-jc6044.jpg)
![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4/1E/wKhkFmY8_e2AENuvAAJmzW7y-jc6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东辰国际校2024年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C.生产技术的改进 D.电力的广泛应用2.“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3.下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A.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B.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C.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D.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5.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下列与其主张相似的历史人物是A.炎帝B.商鞅C.孔子D.老子6.在苏联的历史上,1932-1933年发生了一次相当严重的大饥荒,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B.苏联的经济困难显现周期性特征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D.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7.下列哪一项是康有为所为A.领导公车上书,请求变法 B.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C.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政变 D.以血唤醒民众,慷概就义8.据国家流感中心网站近日公布的流感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自2018年12月以来,感冒流行强度不断增强,流感样病例呈现出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趋势,当各种不同亚型的甲流病毒相遇时,基因间就会相互重组,由此导致病毒发生变异。下列能解释病毒升级换代的原因的选项是A.牛顿的《微积分》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信息技术的发展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9.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闪击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10.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A.“非攻”“节俭” B.“仁政”“礼治” C.集权专制 D.无为而治1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这一事件引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是A.五四运动B.公车上书C.一二九运动D.反苏运动12.即将毕业的木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中古时代中东国家状况的毕业论文,他可以参考的古典文学著作是()A.《荷马史诗》 B.《被缚的普罗米修斯》C.《俄底浦斯王》 D.《天方夜潭》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何屡屡失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坚定了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决心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5.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告同胞书》的发表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16.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17.英、法、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某同学对三个国家的革命进行了归纳,其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18.“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上述建议的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 B.实行分封制 C.削弱相权 D.削弱诸侯王的势力19.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级’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于建立单极格局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政策20.十五、六世纪,欧洲许多航海家不畏艰难,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科学领域为“地圆说”提供有力证明的是()A.麦哲伦的航海活动 B.达•伽马的航海活动C.哥伦布的航海活动 D.迪亚士的航海活动21.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下面四种观点,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哪一种A.文艺复兴是创新,因为在这次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B.文艺复兴是复古,运动名称中的“复”字说明了这一点C.文艺复兴是复古,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作品D.文艺复兴是创新,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开创新思想、新文化的运动22.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A.打击倭寇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设立驻藏大臣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23.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的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的独立 B.农奴制的废除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工业革命24.“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支持到经济合作,再到全方位发展的历程。”材料中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可以追溯至新中国领导人与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首次聚会,也即A.日内瓦会议B.上海APEC会议C.万隆会议D.巴黎和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了《________》;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2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图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他和________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________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的发表。27.观察《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请分别将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名称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根据下图指出同盟国进军路线有何特点?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数字记忆法是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数字年份住住对应了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用这些数字可以将一件件历史事件像珍珠般串起来。今天我们来到数字“9“结尾的历史王国逛一逛。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330年前文献(1689年)材料二:宣称人们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230年前文献(1789年)材料三:100年前的北平天安门广场照片(1919年)材料四:毛泽东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70年前(1949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这部文献的名称材料二是哪次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内容?从材料三照片中事件提炼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四的内容描绘的是哪一事件的场景?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材料四: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据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根据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最终,哪一国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0.(7分)请你参与“对外学习,借鉴国际”的研习活动。挽救中华危亡,中国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近代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填充表格,A处应是什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A(图示解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见图1)1929—1932年和1933—1937年美国股市走势不同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从美国股市的复苏,我们得到什么启迪?写出图2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和汽车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应用促进了汽车的发明,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德国的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汽车的大量生产,使福特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故C符合题意。电力的广泛应用和题干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因此D项符合题意。陕西省西安的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都比元谋人遗址时间晚,都不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遗址,因此排除ABC,综上故选D。3、C【解析】
依据图片中“八股取士”开始推行、出现了“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等关键词,可知反映的是明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科举考试推行八股取士,应试的人只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创作黄金时代;明朝国力强盛,前期海外贸易繁盛。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4、A【解析】
根据题干的“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的信息可知,这是描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BCD都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与毛泽东主张相似的历史人物是老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1933年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采用斯大林模式,盲目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忽视了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导致粮食产量严重减少,造成大饥荒。故D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实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是在其他时间段内并没有爆发大饥荒,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这次大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苏联曾经发生过三次大的饥荒,无法得出苏联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当时的经济建设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斯大林模式,没有模糊,也没有导致社会动乱,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A【解析】
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领导了公车上书,请求变法,A符合题意;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B不符合题意;慈禧太后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政变,C不符合题意;谭嗣同以血唤醒民众,慷概就义,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
依据题干“病毒升级换代”说明生物进化的现象,牛顿的《微积分》属于数学学科,故A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会发生变异,故B符合题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故C不符合题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属于药物学著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A项符合题意;“仁政”“礼治”是儒家学说的主张,B项不符合题意;集权专制是法家学说的主张,C项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家学说的主张,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华北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公车上书是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46年春反苏运动指的是1946年2月因国民政府官员张莘夫接收抚顺煤矿时被苏联保护的东北民主联军杀害而导致的中国学生抗议苏联侵犯中国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需要把握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区分一二九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异同。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反映阿拉伯文化的古典文学著作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欧洲文学著作,排除。故选D。13、C【解析】
依据题干“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何屡屡失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根据关键词,“大运河的开通”对应隋朝的政治和经济成就。“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反映了唐代的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活跃的对外交往成就。由此而得出:隋唐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繁荣与开放。C项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A项不合题意;“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B项不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解题的关键,由次可知是隋唐时期的史实。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不断进步,文化灿烂,对外交往频繁,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可确定答案。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点,要看每课课题、单元主题。理解单元主题和课题之间的联系。1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当局开始被迫调整的“三不”政策,两岸隔绝近40年的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B项符合题意;《告同胞书》的发表是1979年,A项不符合题意;“九二共识”的达成是1992年,C项不符合题意;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是2008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报道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不符合史实,因为《申报》创刊于1872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不正确,因为《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选项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不正确,因为辛亥革命的机关报是《民报》;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7、A【解析】试题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的是英国;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的也是英国;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的是法国,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点评:学生要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不同点是:英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的是殖民统治,革命对象不同。18、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削弱王国的实力的建议;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汉初的政策,推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1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单极”指的是美国一个国家。“多极”指的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C正确。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故排除AB项。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故排除D项。故选C。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五、六世纪,欧洲许多航海家不畏艰难,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科学领域为“地圆说”提供有力证明的是麦哲伦的航海活动。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再由大西洋回到欧洲,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文艺复兴是创新,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开创新思想、新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2、B【解析】
B.康熙时期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故B正确;A.注意题干“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打击倭寇是在明朝时期,故A错误;
C.设立驻藏大臣是在雍正时期,故C错误;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是在乾隆时期,故D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3、B【解析】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其主要内容如下: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制的废除,毕竟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故选B。24、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可知,这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开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6、恩格斯1848《共产党宣言》【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8年。(2)依据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7、(1)右上:苏联左下:波兰(2)东西两路夹击柏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分别是波兰和苏联,苏联的位置在图片中右上的方框,波兰位于左下的方框。(2)仔细观察图片中同盟国的控制区域可以知道,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是东西夹击,故特点是东西两路夹击柏林。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权利法案》。(2)法国大革命(3)爱国、担当、勇敢、反帝反封建等(写出2个即可)。(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解析】
(1)通过对材料一的内容及时间“1689年”,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审议并通过《权利法案》,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2)根据“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人权宣言》的内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3)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的内涵有爱国、担当、勇敢、反帝反封建等。(4)根据材料四内容及时间“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9、(1)新经济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粮食产量增长;实行了新经济政策。(4)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①消极影响:爆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偏重重工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中国。(6)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解析】
(1)根据材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当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废除余粮收集制。(2)根据材料“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邵阳成品化粪池施工方案
- 大连教育高三数学试卷
- 潮实高一数学试卷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范本-@-1
- 2025年度石膏板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多边投资风险共担协议
- 家庭称呼抢答赛第1课时(说课稿+学习任务单)道德与法治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度海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推广合同
- 用户调研在UX设计中的重要性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春节节后复工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及安全知识培训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浅析齿轮故障振动诊断技术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英文原版课件 23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660题)附答案(常用)(精品)
- 中国电信渠道经理技能五级认证教材-能力篇
- 员工考勤签卡单
-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