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基础知识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1)局面的形成:①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②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③刘备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④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2)并立和结束:①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②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③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④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统治(1)五胡内迁: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2)八王之乱:性质 宗室诸王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影响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比较长的分裂时期二.东晋与十六国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士族政治:成因 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影响 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2.十六国(1)形成: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性质: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民族交融:①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②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4)淝水之战:时间 4世纪下半叶双方 氐族建立的前秦进攻东晋结果 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3.南北对峙(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河为止。(2)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3)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丢掉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三.南北朝1.南朝(1)政权更替:更替 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都城 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2)江南经济开发:①原因: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表现:农业 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③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2.北朝(1)北魏的建立与北方的统一:①建立: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②统一:439年,北魏统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①时间:5世纪后期。②措施:迁都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易服 改穿汉族服饰,朝中改说汉语易姓通婚 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③意义: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北魏的分裂:①6世纪前期,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②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4)重归统一:①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②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达标检测1.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民众改良了中原地区的“长辕犁”,制成新的“短辕框犁”,使之更适合在丘陵山地翻耕,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这说明当地的开发()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B.得益于因地制宜的技术革新C.取决于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 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2.《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3.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A.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权臣势力强大有谋反之心C.士族当权影响巨大 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4.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5.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反映()A.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重要支柱 B.士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