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诗二首年级:七年级学科:初中语文(统编版)第二单元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有诗的情绪和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需要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任务一:朗读诗歌,品味诗意1.借助知识卡片,找出《荷叶·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知识卡片:文眼,是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文章的中心。比较品析文章文眼感情基调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秋天的怀念》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低沉、内敛、痛苦、后悔《荷叶·母亲》2.同样的内容、变换语序、标点、称呼之后,说话时的语气也会发生变化。反复朗读《金色花》原文和变换语序、标点、称呼后的文段,写下你的发现。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变换语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变换标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删去称呼“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文段对比活动二:对比阅读,探究手法两首散文诗同中有异,请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比较角度一:联想与想象比较角度二:视角与口吻比较角度三:象征与比喻比较角度一:联想与想象比较角度二:视角与口吻比较角度三:象征与比喻《金色花》写想象之事,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荷叶·母亲》由眼前的景象生发联想,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情感。《金色花》模仿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口吻,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荷叶·母亲》站在少女的视角,以少女的口吻,赞颂伟大的母爱,情思细腻,感情真挚。《金色花》中作者将自己比作金色花,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荷叶·母亲》中作者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厚爱,荷叶覆盖红莲象征着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任务三:探究主题,把握情感朗读两首散文诗,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分析,填写表格,完成主题探究。主题探究主题文章领悟的契机回馈的方式母爱《秋天的怀念》母亲病逝,临终遗言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来报答母亲《散步》母亲年老体弱,逐渐衰老陪伴、顺从、孝顺母亲《金色花》《荷叶·母亲》任务四:拓展阅读,知人论世告别[印度]泰戈尔

郑振铎译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杜尔伽节,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价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杜尔伽节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选自《新月集》)在《金色花》中,“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一直陪伴、依恋着母亲;在《告别》中,“我”小小的灵魂也会依附在妈妈的耳畔,深情地诉说。阅读助读材料,结合课文和选文内容,探究两首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泰戈尔的精神世界。助读材料1861年,泰戈尔诞生。1875年,母亲沙罗达去世。1884年,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1902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1903年,《新月集》出版。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泰戈尔《飞鸟集》果实啊,你距我有多远,花朵呀,我就藏在你的心田里。——泰戈尔《飞鸟集》。我的探究:1.《金色花》表现了孩子与母亲之间浓浓的情,给人以温暖、温馨的感觉,是泰戈尔对母爱的回忆、渴望与幻想。2.《告别》表达了不管去向哪里,母子都会互相关爱、永不分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妻子、母亲、嫂子的怀念。3.从助读材料中可以知道,在泰戈尔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永远离开了他;后来,亲人又相继离世。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但他摒除了个人的悲痛和不幸,歌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达到了纯真、至善、博爱的境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