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_第1页
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_第2页
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_第3页
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_第4页
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演讲人:日期:目录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临床表现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护理措施与实施计划康复期管理与指导建议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01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和溃疡。定义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是肠道病毒感染,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发病原因定义与发病原因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感染。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等。重要性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和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预防措施与重要性02手足口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前驱期症状常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潜伏期及前驱期症状初为红色斑疹,很快即发展为2-4mm大小的水疱,疱壁薄,内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溃破后可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皮疹特点皮疹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于手、足、臀部及口周围。手足皮疹多位于手掌、足底、指(趾)间及足跟边缘。臀部皮疹多发生在肛周、骶尾部皮肤。口周围皮疹多位于唇红部及口周皮肤。皮疹分布典型皮疹特点与分布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神经系统表现呼吸系统表现循环系统表现重症患者临床表现需与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疾病相鉴别。疱疹性咽峡炎的皮疹多局限于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等处,躯干、四肢少见皮疹;水痘皮疹以向心性分布为主,躯干、头面部较多,四肢较少,且皮疹多分批出现,同一时期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等不同形态皮疹。鉴别诊断对于可能并发的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心肌炎可给予营养心肌药物治疗;肺水肿应给予吸氧、利尿等处理;无菌性脑膜脑炎可给予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鉴别诊断与并发症处理03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手足口病患儿常伴有发热,应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监测呼吸、心率监测血压监测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心率增快,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于重症患儿,应定期监测血压,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030201患儿生命体征监测注意观察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记录其分布、数量及形态变化。皮疹部位观察皮疹的消退顺序及时间,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皮疹消退情况注意皮疹有无红肿、化脓等继发感染表现,及时处理并记录。继发感染皮疹变化观察记录询问患儿疼痛部位及性质,如口痛、手足痛等,以了解疼痛原因。疼痛部位及性质可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等工具,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疼痛程度评估工具观察并记录疼痛缓解的时间、程度及采取的措施。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程度评估方法患儿心理状态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恐惧等,及时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家庭支持需求了解家庭对患儿的照顾能力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家庭护理、消毒隔离等措施。同时,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需求04护理措施与实施计划监测体温定时测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如有高热及时通知医生。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避免高热惊厥。补充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脱水。发热期护理策略

皮肤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为患儿洗澡,更换干净衣物,避免继发感染。防止搔抓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皮疹处理对于已破溃的皮疹,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为患儿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补充营养鼓励患儿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口腔黏膜修复。口腔清洁与饮食调整建议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加强患儿营养和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预防对于已出现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等,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处理方案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案05康复期管理与指导建议VS手足口病患儿在康复期,其生理症状逐渐减轻,如发热、口痛等逐渐消退,手足口的疱疹也开始结痂脱落。但此时患儿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仍需要一定的护理和观察。心理特点患儿在康复期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疼痛已经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安抚,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期。生理特点康复期患儿特点分析室内通风清洁消毒饮食调整隔离措施家庭环境改善建议0102030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定期对患儿的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为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家中有其他未患病的儿童,应尽量将患儿与他们隔离开来,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123在患儿返校或返园前,应带其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不会对其他儿童造成传染风险。健康检查向学校或幼儿园提供患儿的病情和康复情况,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他儿童的健康。告知学校帮助患儿做好返校或返园的心理准备,让他们明白自己已经康复,可以重新回到集体生活中去。心理准备返校或返园前准备工作对康复后的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定期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或并发症。通过长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患儿在康复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随访还可以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随访计划随访意义长期随访计划和意义06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03多部门协作卫生、教育、疾控等多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01早期识别和隔离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对疫情的快速响应。02健康教育普及针对公众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病意识,有效减少感染风险。本次疫情应对经验总结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培训和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诊疗水平不均当前手足口病疫苗接种覆盖率仍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手足口病相关研究仍显不足,应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研究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新型治疗方法和疫苗研发等。科研投入不足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疫苗接种率提升随着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