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论述类文本阅读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徐贲
①有一位资深的美国国会议员曾说,他在国会里作过无数次辩论演说,但只说服过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这位国会议员能这样自我调侃,是因为他很明白辩论自身的局限。
②在论辩说理中,很少有人能直接说服对立一方。这并不表示他论证乏力,而是因为,一般来说,论辩式说理起到的是强化自己一方、而非软化对立一方的作用。因此,对立的双方就有可能在辩论中越说越僵。从微博叫骂发展到约架,便是辩论越说越僵的极端表现。
③极端的越说越僵,这种情况在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中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辩论者知道,在辩论中,理是说给“第三者"而不是说给对立方听的,论理不需要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
④以第三者为说服对象,并由此来确定说理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便是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图尔敏对公共说理的一大贡献。在图尔敏之前,对说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着眼点的。
⑤然而,图尔敏提出的说理分析模式却着眼于听众。具体而言,是那些立场中立,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第三者听众。例如,在法庭上,有争执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同时还就对方陈述中的具体环节和细节提出质疑。各方在这么做的时候,是为了说服中立的法官或陪审员。
⑥听众是谁,这是说理首先需要确定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实际的说理策略、方式,并使得说理具有说服或宣传的不同性质。例如,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过一场大张旗鼓的中苏两党论战,其实双方都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争取第三者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并没有多少国际的第三者对这种恶狠狠的论战感兴趣,因此,论战实际上是用来作为一种对内宣传的手段。这样的争论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或妥协,最后定然会以争论者们相互交恶,彼此变成势不两立的仇敌而告终。
⑦图尔敏论证模式所关注的是那种能够达成某种共识,至少是达成某种妥协的争论。它需要在争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方的主张和理由。简略而言,图尔敏论证模式包括六个要素:主张(claim)、前提(warrant)、依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和反驳(rebuttal)(见图1)。它具有两个基本的认知特征,第一,说理中所有的主张、依据、前提、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第二,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者(法官和陪审员),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这两点上,图尔敏模式都不相同于形式逻辑论证。
图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
⑧形式逻辑论证是以它本身的说理结构为准的,对谁是说理的具体听众,那些听众会提出什么质疑等并不关心。例如,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张三打篮球,所以他个子一定很高。从形式逻辑的论证来看,这个说法是可靠的。但是,实际上张三个子不一定很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论证的大前提(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本身并不可靠。这样的说理有它的理性(它自己说得通),但却没有公共理性(别人无法接受它的前提)。形式逻辑,只是公共说理的最表层部分。
⑨图尔敏论证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要求辩论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仔细检查自己论证的每一个部分,并尽量事先估计到对立一方可能提出的反对理由。法官和陪审员是典型的第三者听众,但是,在公共说理中,第三者是公众。公众往往并不像法官和陪审员那样拥有裁决的权威,公众所起的第三者作用是形成舆论,公众越是具备理性思考的素养,他们的舆论机制就会对争论说理的双方提出越高的文明礼仪要求。谁在争论中穷凶极恶、出口伤人,不管他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已经先在第三者眼里成了不值得尊敬、不值得信任的人。
⑩总之,在公共辩论和争论中,避免对立双方越说越僵的机制是普遍具有教养的公众所发出的舆论,他们以理性、客观和冷静的第三者身份来进行仲裁,而不是如情绪化的“粉丝"那样狂热地崇拜和偏袒一方。“粉丝”以“哄客"的面目出现在网络的公共空间,他们习惯于用暴力的酷语、色语和秽语来武断地表现自己的立场。在哄客成群的地方,论争者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第三者听众,双方直接顶牛,越说越僵,最终变成仇寇。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贾谊总结了秦国“仁义不施"的历史教训,以提供汉文帝改革政治的借鉴。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苏格拉底用自己坚守的“正义"理念,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
D.卫律劝说苏武投降匈奴,反被苏武骂退。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辩说理者常常强化自己一方而忽略软化对方,容易导致双方越说越僵。
B.公共说理的一方,应陈述立场和理由并质疑对方,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
C.比较法庭上的法官与作为第三方的公众,目的在于强调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
D.中苏两党论战的例子可以用“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根据听众的期待采取了吸引听众的说理策略,最终达到了良好的说理效果”这一例子来替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会从对方和第三方的角度完善自己的论证,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说理的效果。
B.公共说理的结果是否公正取决于第三方是否具有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C.在好的公共说理中,说理双方在陈述观点、质疑对方方面应拥有均等的权利。
D.建设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有赖于培养具有教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国民。
4.若将以下段落插入原文中,穿插在哪两段之间最恰当?为什么?
单纯的形式逻辑的论证,无论它本身如何严密,都不能保证能说服第三方,更不要说对方了。在充满分歧的政治世界中,公民简单说出自己觉得有说服力的论据并不足够,而是要找出其他人也能够共享的理由。群体内部说理的“公共理性"不是一套寻找真理的哲学,而是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罗尔斯视之为“公民相互合作,才能成就的共同事业”。然而,即便如此,由于各方不愿或无法放弃各自的利益,仍然会无法说服对方。由于说服或争论不可能无限继续下去,说理需要有“到此为止,做一了结"(或暂时做一了结)的机制,法庭判决或委员会表决便是这一机制中最为典型的。穿插在:____
A④和⑤段之间
B⑥和⑦段之间
C⑦和⑧段之间
D⑧和⑨段之间
理由:
5.以下是部分网友对2022年上海疫情的“公共说理”,请比对“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中的六个要素进行评析。
上海疫情防控应当坚持“动态清零”。实践效果往往是决定政策内容的重要指标。从2020年至今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只有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快速、精准切断传播链,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虽说短期来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难免会让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但是不及时控制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只会更大。
【答案】1.B
2.D
3.B
4.D;理由:①该段先论证了单纯形式逻辑在公共说理中的不足,然后转而谈公共说理的实质是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要关注第三方公众。②前半部分承接第8段形式逻辑只强调逻辑推理,不强调“公共理性"的论述;③后半部分自然引出第9段图尔敏说理分析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的特征(或者说法庭或委员会判决的例子呼应了第9段法官和陪审员裁决的例子),因此选D最合适。
5.该说法符合本文的“图尔敏论证模式"要求。图尔敏论证模式包含主张、前提、论据、支持、语气和反驳六个部分。说法二主张上海要动态清零。前提是“实践效果往往是决定政策内容的重要指标”,依据是“只有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快速、精准切断传播链,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支持是“从2020年至今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反驳是“虽说短期来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难免会让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语气上有“不及时控制,影响只会更大”等比较的语气。说法有理有据、客观到位,符合“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公共说理”。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中“公共说理"特征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⑶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⑷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行文思路、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行文脉络,再结合上下文的育婴分析穿插在哪两段中间合适,以及理由。
⑸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观点,再用筛选出的观点分析题干所给的材料。
1.根据文本,论理不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而是以第三者(听众)为说服对象,说理目的不在于赢得论辩(不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而在于能够达成某种共识或妥协,强调逻辑、信誉和情绪。
只有B是针对第三者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一个命题,即使有部分人反对这一命题,但毛泽东的目的不是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而是告知听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观点。
而A、C、D中贾谊的说服对象是汉文帝、苏格拉底的说服对象是格黎东、卫律的说服对象是苏武,均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因此不符合公共说理的定义。
故答案为:B。
2.A.“忽略"错误,论辩式说理本身就只有“强化自己一方”的作用,而题干里表达的意思是论辩式说理有软化对方的作用,但是不去用。
B.“并质疑"以及“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错误,原文是说“可以质疑”,且目的是“达成共识或是一种妥协”。
C.“目的在于强调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错误,应该为强调公共说理的信誉在公众心中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D。
3.B.“结果是否公正”错误,原文“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者(法官和陪审员)”,这句没说公正与否。
故答案为:B。
4.结合“群体内部说理的‘公共理性’不是一套寻找真理的哲学,而是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可知该段落主要论证了公共说理背后的“公共理性"是一种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罗尔斯视之为‘公民相互合作,才能成就的共同事业’……由于说服或争论不可能无限继续下去,说理需要有‘到此为止,做一了结’(或暂时做一了结)的机制,法庭判决或委员会表决便是这一机制中最为典型的”,当各方无法说服对方时,能够有让各方达成共识或妥协的机制。
该段的第一句“单纯的形式逻辑的论证,无论它本身如何严密,都不能保证能说服第三方,更不要说对方了"和对“公共理性”的理解,承接第8段最后一句“形式逻辑,只是公共说理的最表层部分"形式逻辑只强调逻辑推理,不强调“公共理性”的论述;
该段的最后一句“说理需要有‘到此为止,做一了结’(或暂时做一了结)的机制,法庭判决或委员会表决便是这一机制中最为典型的”,“到此为止,做一了结”的机制引出第9段“图尔敏论证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要求辩论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仔细检查自己论证的每一个部分,并尽量事先估计到对立一方可能提出的反对理由"中图尔敏说理分析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的特征,“法庭判决或委员会表决便是这一机制中最为典型的”,且法庭或委员会判决的例子呼应了第9段“法官和陪审员是典型的第三者听众”法官和陪审员裁决的例子。
所以该段应该放在⑧和⑨段之间,因此选D最合适。
故答案为:D
理由:①该段先论证了单纯形式逻辑在公共说理中的不足,然后转而谈公共说理的实质是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要关注第三方公众。②前半部分承接第8段形式逻辑只强调逻辑推理,不强调“公共理性"的论述;③后半部分自然引出第9段图尔敏说理分析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的特征(或者说法庭或委员会判决的例子呼应了第9段法官和陪审员裁决的例子),因此选D最合适。
5.图尔敏论证模式包含主张、前提、论据、支持、语气和反驳六个部分。此说法主张上海要动态清零,符合本文的“图尔敏论证模式"要求。
根据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依据是论证命题的事实、理由,用来支持命题的应该是“表明前提为真的理由”。说法二论据是“只有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快速、精准切断传播链,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支持是“从2020年至今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都是基于事实、实践来说的,符合图尔敏论证模式。
根据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反驳"是“反例说明”,说法二“虽说短期来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难免会让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但是不及时控制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只会更大”,通过反驳对方的观点进一步加强自身观点。
语气上有“不及时控制,影响更大”等比较的语气,符合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中语气应为“大部分、可能等"的特点。
总之说法有理有据、客观到位,符合“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公共说理"。
故答案为:该说法符合本文的“图尔敏论证模式”要求。图尔敏论证模式包含主张、前提、论据、支持、语气和反驳六个部分。说法二主张上海要动态清零。前提是“实践效果往往是决定政策内容的重要指标”,依据是“只有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快速、精准切断传播链,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支持是“从2020年至今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反驳是“虽说短期来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难免会让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语气上有“不及时控制,影响只会更大"等比较的语气。说法有理有据、客观到位,符合“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公共说理"。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个回忆
巴金
回忆折磨我。我好像又回到去年春天里了……
在上海闸北的宝山路上有我平日称作“家”的地方。然而一个多月来,我就不能够回到那里去了。许多穿制服的人阻拦着我,每一条通到闸北的路都被铁丝网拦住。我冒险地奔走许多次,始终找不着一个机会回到我那个“家”,回到我在一个凄清的夜里分别了的那个“家”。
我一个人带着一本书离开了微雨中的上海,那时宝山路上只有寂寞和寒冷。等到十多天以后我从南京回来时,就只能够看见闸北的火光了。
轮船驶进黄浦江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我看见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我听见大炮隆隆的怒吼和机关枪密放的声音。我冷静地看着黑烟的蔓延,我冷静地听着船上许多乘客的惊叫。我又望着那些江边的高大的建筑物,我又望着外白渡桥上拥挤的行人,我又望着外滩马路上来往的载行李的车辆,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我明明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说:“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十六浦码头登了岸。如今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晚上我没有固定的住宿的地方。这样彷徨了几天以后,我才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找到了住处。三月二日的夜晚,得到闸北落在侵略者手里的消息,看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我同一个朋友从北四川路底绕进去。我们受到了两次的搜查。
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我同行的朋友曾经住过的江湾路口的房屋就只剩下光光的一堵墙壁。那个房间内,哪里是床,哪里是柜子,哪里是书架,我都记得很清楚。然而如今我就只看见一片瓦砾……
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们踏着瓦砾,有些地方还有热气。我们非常小心,害怕踏着没有爆炸的炸弹。
“看,这血迹!”朋友埋着头说。在地上瓦砾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走了这许久,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人影,连日本兵也不见一个!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了,然而几个日本兵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便服的日本人站在路旁用上海话对我们说,前面不许通行。
失望压倒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过是两个徒手的青年,四周又没有别的人,只有一条开始脱毛的死狗躺在我的脚边。
几天以后我第二次走进了闸北,陪我去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一次我们从虬江路进去。
我以前很熟习虬江路,如今我居然认不出它是什么地方了。我看不见一间完好的房屋,瓦砾堆接连着瓦砾堆,这样遮住了我的视线。两三部黄包车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十字路口被沙袋堵塞了,只留下容许一部汽车通过的地方。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留难来往的行人。我们受过几次盘查,终于进到里面去了。
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许多人这样说。
于是我回到了我的家。弄堂门关着,我们只得埋着头从隔壁的劫余的墙洞里进去。我看到家里楼下,有人挖了一个大坑,亭子间是我放书的地方,被一个炮弹打破了,不过只毁了几十本书。除了书和家具外,什么东西都给人拿走了……
“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
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
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
我的记忆模糊起来,许多影子在我的眼前晃动。日本兵的枪刺……海军陆战队中队长蠢然的笑脸……一对逃难归来的贫家夫妇……一个脱了肉只剩牙齿的头颅……两三次日本兵的严厉的查问……在江湾路上被日本兵打伤腿的两个江北人……未爆炸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以及许多许多……
1932年春在上海
1933年5月底在广州改写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回忆折磨我”一句,写出作者难以忘却去年遭遇,暗示下文所写内容对“我"的刺激与震撼之大,同时照应文题。
B.文章多次写到“憎恨”,有时甚至用“恶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明作者面对日本军队的恶行时,内心的愤恨难以自抑。
C.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两次进入闸北的所见所闻,第一次重点写建筑物遭受的破坏,第二次重在写人遭受的战争创伤。
D.“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连用多个“我”,用“我”站在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日军进攻闸北造成的影响,让文章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
B.“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在鲜明的对比中写出了上海闸北遭到日军轰炸后的悲凉景象。
C.文中描述侵略者的“骄傲”“得意"英勇”等三个词语,与《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伟绩"武功”等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反语。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片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对“回上海途中"一进闸北”“二进闸北"进行描写,结构清晰明了。
8.第二次走进闸北,“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9.文章写了作者战争中的经历,在情节叙述上并不复杂;但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案】6.D
7.C
8.①对制造战争惨象的日军极度憎恨;②对丧失家园、痛失家人的百姓充满同情;③因自己的藏书还在,内心稍感欣慰;④因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而自责。
9.①真实的场景重现。城市整体造成的破坏,个体生命的惨象都真实的还原出来。②典型的细节描写。如瓦砾旁的血迹,焦黑的尸体,房屋的空架子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③强烈的感情倾向性。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字里行间。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情感变化的能力。人物的情感是随着情节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应该先梳理情节发展过程,再分析随着情节变化人物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注意文中直接描写人物情感的词语。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鉴赏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从场景重现和细节描写的角度,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6.D.“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错,“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痛苦、仇恨等复杂的感情让“我"难以承受。
故答案为:D。
7.C.“反语”错,“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这里的“骄傲"得意”“英勇"不是反语,是对他们的状态、表情等的真实记录。
故答案为:C。
8.①由“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留难来往的行人"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可知,对制造战争惨象的日军极度憎恨;
②由“两三部黄包车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许多人这样说”可知,对丧失家园、痛失家人的百姓充满同情;
③由“‘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可知,因自己的藏书还在,内心稍感欣慰;
④由“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可知,因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而自责。
故答案为:①对制造战争惨象的日军极度憎恨;②对丧失家园、痛失家人的百姓充满同情;③因自己的藏书还在,内心稍感欣慰;④因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而自责。
9.①真实的场景重现。“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这是整体表现城市的惨状;“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这个个体的惨象。由此可知,城市整体造成的破坏,个体生命的惨象都真实的还原出来。
②典型的细节描写。“在地上瓦砾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瓦砾旁的血迹,焦黑的尸体,房屋的空架子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③强烈的感情倾向性。“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得到闸北落在侵略者手里的消息,看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字里行间。
故答案为:①真实的场景重现。城市整体造成的破坏,个体生命的惨象都真实的还原出来。②典型的细节描写。如瓦砾旁的血迹,焦黑的尸体,房屋的空架子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③强烈的感情倾向性。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字里行间。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宗师有上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无限度。及匈奴绝和亲,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财略衰耗而不赡。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间盗铸钱,不可胜数。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及盗为之。是时山东被河菑,及岁不登数年,方一二千里。天子怜之,下巴蜀粟以振之。元封元年,桑弘羊领大农。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一岁之中,太仓满。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是岁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文本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立淮、浙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言:“今浙、淮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因近易远。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诏以发运使薛向领均输平准。范纯仁言:“今乃效桑弘羊行均输之法,而使小人掊克生灵,敛怨基祸。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憸佞所乘。”留章不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B.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C.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叮校/
D.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胜数"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的“胜"字含义相同。
B.“天子怜之”与“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怜”字含义不同。
C.“天乃雨"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两句中的“乃"字含义相同。
D.“敛怨基祸”与“成不敢敛户口"(《促织》)两句中的“敛”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攀比、连年征战等问题使西汉再次陷入立国之初财用匮乏的困境,当政者积极应对,通过财政方面的改革较快扭转了被动困窘的局面。
B.西汉朝廷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改由国家统一铸造,并废除各郡国所铸的钱,基本解决了民间私铸、盗铸钱币的问题,币制归于统一。
C.桑弘羊建议增设大农部丞负责调剂物资运输,设立平准官平抑物价,有效打击了富商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了物价,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
D.王安石效仿桑弘羊的均输政策在淮、浙六路推行均输法,由发运使总管赋税收入,成效显著,百姓不但不用增交赋税,而且财富得以充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山东被河菑,及岁不登数年,方一二千里。
②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憸佞所乘。
14.卜式如何评价桑弘羊的改革?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哪一点责难相似?请简要说明。
【答案】10.A
11.C
12.D
13.①这时山东遭受黄河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
②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
14.第一问: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第二问: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文本一:
汉朝兴起,承接了秦朝的衰敝,战争越频繁而财用越匮乏。到当今皇上即位几年后,汉朝建立以来这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百姓就可以人给家足,各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无法数清。在这时,受有封邑土地的宗室及公卿大夫以下的人,都竞相奢侈,没有限度。等到匈奴断绝了和亲,战争接连不断,没有止息,天下百姓苦于繁重的劳役,而战事却与日俱增,官府财物匮乏不足。从建元以来,由于财用少,政府常常就近到产铜多的山铸钱,百姓们也有偷铸钱的,多得数不清。于是给所有的郡国下禁令,不许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下令天下不是三官钱不能使用,各郡国以前铸的钱都作废销毁。而百姓铸钱的更少了,因为计算一下盗铸的费用超过钱的价值,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大奸商才盗铸。这时山东遭受黄河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天子很怜惜他们,运来巴、蜀的粮食来赈济他们。元封元年,桑弘羊兼任大农。桑弘羊因为各官府都作买卖,互相争利,所以物价上涨,于是奏请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管各郡国,各郡县一般都设置均输盐铁官。在京师设置平准官,总管收受各地运来的货物。大农所属各官完全掌握天下的货物,贵时卖出,贱时买进。这样一来,富商大贾无法牟取大利,于是返本务农,而物价不会上涨。因为抑制了天下的物价,所以称为“平准”。天子认为桑弘羊说的对,准许他实行。一年之内,太仓都装满了。百姓不用增加赋税而国家财用充足。这一年小旱,皇上命百官求雨。卜式进言说:“政府只应当靠租税来维持用度,现在桑弘羊让官吏们置身于市井商贾之中,做买卖赚钱。烹杀桑弘羊,天才会下雨。"
文本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等法,相继被制定出来,号称新法,被颁发推行于天下。立淮南、两浙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说:“现在浙、淮发运使实际总管六路的赋税收入,凡是上供京师的货物,都可以从贵处转到贱处购买,用近处货物替换远处的货物。或许国家费用可以充足,百姓的财物不至于匮乏。”诏令以发运使薛向主管均输、平准,范纯仁上言说:“现今效法桑弘羊实行均输法,而使小人搜刮百姓,制造怨恨祸乱。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神宗留下奏章而不下达。
10.句意:到当今皇上即位几年后,汉朝建立以来这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百姓就可以人给家足,各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无法数清。
“数岁”是补充“即位"的时间,不能断开,排除BC;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是时间状语,可单独断开;“国家"是“无事”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D。
故答案为:A。
11.A.正确,“胜"字含义相同,都是尽、完。句意:多得数不清。/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B.正确,“怜”字含义不同。怜惜;怜爱。句意:天子很怜惜他们。/姿态可爱无比。
C.错误,“乃"字含义不同。才;竟然。句意:天才会下雨。/如今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
D.正确,“敛”字含义不同。制造;征敛。句意:制造怨恨祸乱。/成名不敢向自己管辖的村民征敛。
故答案为:C。
12.D.“成效显著,百姓不但不用增交赋税,而且财富得以充盈"错,原文是“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庶几"表明是期待能够实现,并非已经实现。
故答案为:D。
13.得分点:
(1)“被”,遭受;“登”,庄稼丰收;“方”,方圆。
(2)“傥”,倘使;“就”,成功;“乘”,钻空子。
故答案为:①这时山东遭受黄河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
②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
14.第一问:
结合“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可知,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
第二问:
结合《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可知,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故答案为:第一问: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第二问: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台城游①
贺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②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③,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④,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①本词作于宋哲宗年间,贺铸时任管界巡检,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官。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②襞(bì)笺:折彩笺作诗。③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④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从大处落笔写六代,看到古都金陵,思及六朝君主豪奢之旧事,着一“浸”字,蕴含无限感慨。
B.上片“台城游冶"五句用冷静的笔触特写陈后主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回首”两句,与前五句形成强烈对比。
C.下片化用典故写昔日簪缨聚居之地,如今竟成了荆扉白屋,狭不容车,反诘可见词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叹惋。
D.本词下片和杜牧《泊秦淮》都选取星斗、月光、寒沙等意象描绘出秦淮河夜色迷蒙冷寂、高远空灵的特点。
16.本词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金陵怀古之作,请比较两位词人情感的异同。
【答案】15.D
16.同:①两首词都借六朝旧事感慨历史兴亡。②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对国事的担忧和关切。异:①王词借壮美景象抒发了对金陵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贺词由抒写后主荒淫亡国之事思及自身,在凄清冷寂的景象之中融入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
15.D.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没有“星斗"意象,也没有体现“高远空灵”的特点。
故答案为:D。
16.同:
《水调歌头·台城游》中“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两句写数百年来,六朝的末代君主,一个个粉墨登场,恣意声色,竞事豪奢,最终国亡身辱,成为江山的千古罪人。接下来一连五句,词人用冷静的态度铺叙六朝最后一个君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接着词人以“回首”二字,由繁华陡折至败亡,以“却羡"二字,漫画似地勾勒出这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亡国之君欲作井中蛙而不可得的悲惨结局,表现了词人对这些污染江山的群丑的愤怒与鄙弃。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
可见,两首词都借六朝旧事感慨历史兴亡,并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对国事的担忧和关切。
异:
王词“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几句写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词中借壮美景象抒发了对金陵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贺词“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几句写秋天夜深时,楼外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星星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秦淮河上潮水平稳。白霜结下,船桅杆的影子落在寒沙上。词中由抒写后主荒淫亡国之事思及自身,在凄清冷寂的景象之中融入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故答案为:同:①两首词都借六朝旧事感慨历史兴亡。②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对国事的担忧和关切。异:①王词借壮美景象抒发了对金陵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贺词由抒写后主荒淫亡国之事思及自身,在凄清冷寂的景象之中融入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17.(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___,___"两句写诗人梦中游历天姥山,他迷恋着花、依倚着石,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离骚》是屈原“盖自怨生”之作,且从创作风格来说,《离骚》兼有“___,___"的特点。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用典故,“___”借“谦谦君子"的典故劝谏太宗要加强道德修养;“___”引“网开一面"的典故劝谏太宗要田猎有度。
【答案】(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暝”“诽"驱”“度"等。
故答案为:(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2023高三上·奉贤月考)对下面这段文字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A.反驳过程作者用到了演绎推理。
B.反驳过程作者用了归谬法。
C.作者反驳了对方的概念界定。
D.作者反驳了对方观点隐含的前提。
【答案】C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逻辑推理的能力。
A.由原文“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可知,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方法。
B.由原文“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可知,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确定它是假的。
C.作者反驳的是对方的观点,即中国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因为在作者看来中国也有法治,并非反驳对方的概念界定,故此项错误。
D.由原文“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可知,要反驳的论点是人治和法治是相互对立,有人治就没有法治。对方观点隐含的前提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也能治理,选文中反驳了观点隐含的前提。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逻辑推理的能力。逻辑推断尤其要注意依据已有的示例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事件的结论,进行推导。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上,一个新的词汇“美拉德穿搭”跃入大众视野:棕色系的外套,格纹下装和卡其色的内搭——继夏天的“多巴胺"风格大火后,“美拉德”又引爆潮流。
“美拉德"一词源于“美拉德反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牛排____,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以棕色与橘色为打底,延伸出一系列金棕色、可可色、焦糖色等。这种在食物变化中产生的色彩很容易让你我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给人带来浓郁、温暖、朴实的感受,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美感。另一方面,____,如落叶与土地、成熟的果实与金黄的阳光等也与美拉德色系相契合,形成与季节合拍的氛围。
不难发现,①以“美拉德"所代表的棕橘色系与往年流行的“大地色”其实难以相提并论。②时尚本身就是人造的概念。③如果今年“美拉德"的爆火,④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生活中“仪式感”的日益重视。⑤有专家认为,⑥从夏日“多巴胺"到秋日“美拉德”,⑦都是颜色心理效应对于人们的一种爱称,⑧表达了大家对于这些颜色的积极心理感受,⑨以及渴望凭此展示自我风格与多姿多彩生活的态度。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在逐渐受热变熟的过程中/在被烹饪的过程中;秋季的独特自然景观
20.序号①修改成以“美拉德"所代表的棕橘色系与往年流行的“大地色”其实相差无几。序号③修改成然而今年“美拉德"的爆火;序号⑦修改成都是人们对于颜色心理效应的一种爱称
【知识点】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19.A处,根据上下文可知“生牛排”色彩变化有棕色、橘色,延伸出金棕色、可可色、焦糖色,还提及“让人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给人带来浓郁、温暖、朴实的感受,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美感”,这些色彩只能是食物在被烹饪的过程中出现的。所以可填“在逐渐受热变熟的过程中/在被烹饪的过程中”。
B处,根据下文“如落叶与土地、成熟的果实与金黄的阳光等”,可看出这些都是例子,从而推断出这都是与秋天季节特色有关。所以可填“秋季的独特自然景观”。
故答案为:在逐渐受热变熟的过程中/在被烹饪的过程中;秋季的独特自然景观
20.原句的语病有三处:
第①句是用词不当,表意不明,语境是说“棕橘色系"与“大地色”是不相上下,“……其实难以相提并论"是说二者不能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所以应改为以“美拉德”所代表的棕橘色系与往年流行的“大地色"其实相差无几。
第③句是关联词语不当,不合逻辑,“如果今年‘美拉德’的爆火”,意思是说此时“美拉德"还未爆火,而前文提到“‘美拉德’又引爆潮流”,意在说明已经发生,所以“如果"应改为“然而”。
第⑦句是语序不当,主客倒置,“颜色心理效应对于人们的一种爱称”,所以应改为“都是人们对于颜色心理效应的一种爱称”。
故答案为:序号①修改成以“美拉德"所代表的棕橘色系与往年流行的“大地色”其实相差无几。序号③修改成然而今年“美拉德"的爆火;序号⑦修改成都是人们对于颜色心理效应的一种爱称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惚兮恍兮,朦朦胧胧。我像在做着一场梦。【甲】人间的梦与醒,大河的幻与真,历史的虚与实,现实的显与隐,一起在我脑中幻化叠印……
我虽未走遍黄河的全程,但对万里九曲之黄河,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母亲。黄河,你从巴颜喀拉山流出后,一路喷珠溅玉,款款前行。当你腾跃下青海高原后,愈来愈威风凛凛,疏狂不羁。你这孔武的东方巨龙,以铜头铁臂撞开八大峡谷,用尖牙利齿撕碎黄土高原。巉岩壁立的刘家峡里,你龙尾一甩,卷起千堆雪;嵯峨陡峻青铜峡中,你龙身一抖,搅起万叠浪;至壶口,你一声短吟,撩起泻天瀑布;【乙】抵龙门,你长吼一声,唤来动地狂飙……趱行到华北大平原,你才得以舒展一下那硕大无朋的身躯,即是闲庭信步走东海,仍不失大河傲然于世的涣涣之风……你所到之处,无不泼洒下奔泻征服的快感,无不闪耀着独一无二的个性。你径流的峰谷峁梁里,无处不留有你仁慈与暴戾的标记;你怀抱的城邑屯落中,到处都刻有你毁灭与创造的印痕……黄河,你是太平洋水系的一条大河,你是“四渎之宗”,你乃百水之首!____________(节选自李存葆《大河遗梦》)
21.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请结合语境,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使用的省略号,在用法上有何不同。
2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第二人称“你”,请从文体的角度来说说二者用法上的不同。
①这种在食物变化中产生的色彩很容易让你我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给人带来浓郁、温暖、朴实的感受,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美感
②你径流的峰谷峁梁里,无处不留有你仁慈与暴戾的标记;你怀抱的城邑屯落中,到处都刻有你毁灭与创造的印痕……
【答案】21.①甲:省略号放在段尾,引发读者想象梦境中关于黄河的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与重叠,突出梦境带给人的恍惚感觉,余味无穷。②乙:省略号处于排比句式句末,对黄河途径不同地方的动态描写的省略,意在引发人们想象黄河如巨龙般途径不同地方,呈现不同特点。
22.①属于科普文,句中“你”是泛指,指代大众群体,具有客观性。②属于散文,句中“你"是特指,指代黄河,多次使用第二人称,有利于抒情,文学色彩浓。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省略号的用法,答题时结合语境分析其用法,并比较其不同。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分析使用的人称,再分析其作用。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人称的好处。
21.①甲:“人间的梦与醒,大河的幻与真,历史的虚与实,现实的显与隐,一起在我脑中幻化叠印……”表达的是脑中幻化的关于黄河的真假、历史与现实、虚实等的诸多感受。此处是说“惚兮恍兮,朦朦胧胧。我像在做着一场梦”,省略号放在段尾,表达语意未尽,引发读者想象,突出梦境带给人的恍惚感觉,余味无穷。
②乙:此处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巉岩壁立的刘家峡里,你龙尾一甩,卷起千堆雪;嵯峨陡峻青铜峡中,你龙身一抖,搅起万叠浪;至壶口,你一声短吟,撩起泻天瀑布;抵龙门,你长吼一声,唤来动地狂飙……”,这几个排比句写的是黄河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形态,省略号处于排比句式句末,对黄河途径不同地方的动态描写的省略,读者可以再沿着作者的写作内容进行想象,黄河在不同的地方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动态,不同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甲:省略号放在段尾,引发读者想象梦境中关于黄河的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与重叠,突出梦境带给人的恍惚感觉,余味无穷。②乙:省略号处于排比句式句末,对黄河途径不同地方的动态描写的省略,意在引发人们想象黄河如巨龙般途径不同地方,呈现不同特点。
22.(1)属于科普文,“这种在食物变化中产生的色彩很容易让你我联想到……"句中“你”“我"不是具体指某个人,而是泛指所有人,这里的“你”是泛指,指代大众群体,语言表达具有客观性。
(2)属于散文,“你径流的……"无处不留有你……”“你怀抱的……"刻有你……”是以黄河为描写和抒情对象,句中“你"是特指,指代黄河,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有面对面的抒情感觉,便于抒发情感,文学色彩更浓。
故答案为:①属于科普文,句中“你"是泛指,指代大众群体,具有客观性。②属于散文,句中“你”是特指,指代黄河,多次使用第二人称,有利于抒情,文学色彩浓。
四、作文(60分)
23.(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心态来自三种“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人生“三乐”,成就好心态
漫步人生逆旅,追求高级的快乐,才能拥有丰盈的人生。正如漫画中所言:好心态来自三种快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和"助人为乐”。我认为,这三种境界,为我们揭示了快乐的奥秘。“知足常乐’是快乐之基石,“自得其乐"是难得的修养,”助人为乐"是最高的境界。让我们以人生“三乐”,拥抱好心态,获得幸福感。
庭院花开,涟漪微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知足,便是赢得了只属于自己的快乐。
无论是在心中“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的三毛,还是“繁华落尽,心中仍有花开的声音”的席慕蓉,无论是“步履一双,清风自在"的林清玄,还是浅唱“这世界自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的周国平,他们皆是知足之人,他们的一生皆是知足的一生。心有繁花,哪里都是十里桃林。正是知足让他们于喧嚣浮躁中静心沉淀,也让他们的人生得以升华。因此,怀有知足之心,方使人生境界顿开。
“野鹤翩然寻胜境,满林桃李乱纷霞。"心中闲情,自得其乐。
“知足常乐”虽然重要,但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满足于现状。自得其乐,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古代,有许多名句描绘了这种状态,让人感受到从自然、休闲、自由等各个角度的“自得其乐’的美好。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朴素的语言,道出不为世俗所烦扰,身心自由自在的闲适;李清照的“薄暮途遥归意懒,谁令短分付谁边”,表达了一种在路途中随遇而安、享受旅途的自得其乐;苏轼的“醉卧芳草间,凉风起天末”,则写一个政治失意者却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自由,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与满足。这种境界的人,他们的快乐源自内心,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赠人玫瑰手余香,但行好事心自安。”助人为乐,价值更高。
而最高境界的快乐则是“助人为乐"。在这个境界中,我们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个人的满足和享受,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大学生杨宁从城市走进大山,为村庄脱贫,决心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村民早日脱贫,书写青春壮丽篇章;志在“让每个孩子都有微笑的权利”的韩凯,免费为山村儿童做唇腭裂手术,展示了什么是医者仁心;“捡"出一座免费图书馆的“中国好人”陈光伟,体现着质朴的助人为乐……对于"助人为乐”的人来说,给予比获得更能带来内心的富足和快乐。他们的行为不仅让他人受益,也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以人生“三乐”,成就好心态。“知足常乐”是快乐之基石,它教会我们要珍惜当下;“自得其乐"是难得的修养,它启示要在不同境遇自在欢喜地面对生活;“助人为乐”是最高境界,它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用行动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去用心感受、去努力追求,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之道。
【知识点】材料作文;漫画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本题要关注文字材料中的三种“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和“自得其乐”。
【题干分析】首先要明确各自的内涵。“助人为乐"指的是帮助别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知足常乐”指的是知道满足就能经常快乐,“自得其乐"指的是要有好心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
其次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助人为乐呢?因为帮助人的过程可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人格。为什么知足能常乐呢?因为知足是人生快乐的底线,一个不知足的人永远无快乐可言。为什么要自得其乐呢?因为只要自我感觉和体验良好,自己认为生活得很愉快,很开心快乐,那么就是幸福。
其三要问“怎么样"。怎样助人为乐?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迫切需要帮助的人。怎样知足常乐?对无限的欲望追求保持警惕,削弱某些欲望。怎样自得其乐?要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写作时不能只谈其中一种,要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三个词所说的三种乐代表了人生快乐的三种境界,“知足常乐”是基础,“自得其乐"是难得的境界,“助人为乐”是最高境界。比如,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对抗生活的艰难;用自得其乐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用助人为乐的心态,常做善事好事。能够以助人为乐趣的人生必然是大写的人生,与知足常乐与自得其乐相比,它是以平衡自身欲望来助人获得快乐的更高境界。
【立意提取】
1.掌握人生三乐,拥抱美丽人生。
2.以乐为梯,登人生化境。
3.快乐三重境,助人最快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漫画作文。写作此类作文需要准确细致把握漫画的内容,首先是认真观察,再是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当今生活进行分析。懂得漫画的讽刺意义,现实指向以及寓言的微言大义,小故事藏有大道理。要有意识地由物到人,由物性到人性,思考漫画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联系现实,勾连古今,参照中外,让文章从浅显走向深刻,由单薄写出丰富。观点要明确,最好不要持中立态度。
1/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宜丰期末)论述类文本阅读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徐贲
①有一位资深的美国国会议员曾说,他在国会里作过无数次辩论演说,但只说服过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这位国会议员能这样自我调侃,是因为他很明白辩论自身的局限。
②在论辩说理中,很少有人能直接说服对立一方。这并不表示他论证乏力,而是因为,一般来说,论辩式说理起到的是强化自己一方、而非软化对立一方的作用。因此,对立的双方就有可能在辩论中越说越僵。从微博叫骂发展到约架,便是辩论越说越僵的极端表现。
③极端的越说越僵,这种情况在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中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辩论者知道,在辩论中,理是说给“第三者"而不是说给对立方听的,论理不需要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
④以第三者为说服对象,并由此来确定说理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便是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图尔敏对公共说理的一大贡献。在图尔敏之前,对说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着眼点的。
⑤然而,图尔敏提出的说理分析模式却着眼于听众。具体而言,是那些立场中立,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第三者听众。例如,在法庭上,有争执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同时还就对方陈述中的具体环节和细节提出质疑。各方在这么做的时候,是为了说服中立的法官或陪审员。
⑥听众是谁,这是说理首先需要确定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实际的说理策略、方式,并使得说理具有说服或宣传的不同性质。例如,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过一场大张旗鼓的中苏两党论战,其实双方都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争取第三者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并没有多少国际的第三者对这种恶狠狠的论战感兴趣,因此,论战实际上是用来作为一种对内宣传的手段。这样的争论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或妥协,最后定然会以争论者们相互交恶,彼此变成势不两立的仇敌而告终。
⑦图尔敏论证模式所关注的是那种能够达成某种共识,至少是达成某种妥协的争论。它需要在争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方的主张和理由。简略而言,图尔敏论证模式包括六个要素:主张(claim)、前提(warrant)、依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和反驳(rebuttal)(见图1)。它具有两个基本的认知特征,第一,说理中所有的主张、依据、前提、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第二,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者(法官和陪审员),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这两点上,图尔敏模式都不相同于形式逻辑论证。
图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
⑧形式逻辑论证是以它本身的说理结构为准的,对谁是说理的具体听众,那些听众会提出什么质疑等并不关心。例如,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张三打篮球,所以他个子一定很高。从形式逻辑的论证来看,这个说法是可靠的。但是,实际上张三个子不一定很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论证的大前提(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本身并不可靠。这样的说理有它的理性(它自己说得通),但却没有公共理性(别人无法接受它的前提)。形式逻辑,只是公共说理的最表层部分。
⑨图尔敏论证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要求辩论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仔细检查自己论证的每一个部分,并尽量事先估计到对立一方可能提出的反对理由。法官和陪审员是典型的第三者听众,但是,在公共说理中,第三者是公众。公众往往并不像法官和陪审员那样拥有裁决的权威,公众所起的第三者作用是形成舆论,公众越是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国有土地临时用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级别别墅居住权购置与买卖合同3篇
- 医院2025年度物流配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枢纽“四害”灭治与旅客健康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数字艺术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及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户外广告牌场地租赁及新媒体营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投影机采购与灯光音响租赁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中介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零部件钣金加工及机加服务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退学费和解协议书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对氯甲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智能教育辅助系统运营服务合同
- 心功能分级及护理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重庆育才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