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备考177页风侨高考备考系列1/88.1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首句写是蝉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特点统一在“垂绥饮清露”蝉形象中。次句写蝉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人,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示出对高尚品格热情赞美。这首诗经过对疏桐之上蝉形态、习性、鸣声(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人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道理(寓意),表示了作者对高尚品格赞美之情(感情)。2/88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三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想当年在抗金前线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非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貂皮大衣。下片表示敌人还未毁灭,自己衰鬓先斑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示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幽愤。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经过这一形象塑造,表示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感叹。
3/882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精舍)钟声竟能清楚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不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相关系吗?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这不是诗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发登眺事)。
精舍钟声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以后“度”尽“深松”,分外眼明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首先是霁后如洗“青山”。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是天宇中飘飖云朵。“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白云,登览者怡悦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4/88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衬托下,峥嵘山峰如同“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美妙,而且传出“望”者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画面才见得尤其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一番情绪酝酿,这里发觉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点睛”,有赖前三句“画龙”。用刘熙载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成功,与“余笔”配合是分不开。5/882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1)古典诗词尤其考究炼字,请简明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4分)
答:
(2)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怎样“拱向”这一句?(4分)(1)“峰”原来是景物中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原来并不存在,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但写出“峰”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4分,意思对即可)6/88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2)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怎样“拱向”这一句?(4分)
答:
(2)这首诗“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全诗先有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又接微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面三句“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4分,指出最终一句主峰得1分,说出怎样拱向给3分)7/883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淮河时,感叹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叹。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二者相比,感叹之情自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深沉感喟,藏锋不露,含思婉转,颇具匠心。8/88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地域,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盘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郁结在诗人心底“羁绪”终究是什么。9/88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愁思怨意总暴发,每一联又单独表示一层意思。颔联引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以自况,作者用意是显而易见: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即使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含有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一样好像一二。所以,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而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假如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不满、愤恨情绪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小人轻蔑,也表示了对自己人格品德自信。10/88但现实终究是严酷,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事实面前暗悔当初低沉心绪。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些人飞黄腾达,有些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如今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经历了这么身心俱瘁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后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即使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作者更多同情。
11/88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详细内容,并简明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特点。(4分)
⑴屈原白居易⑵内容:①漂泊旅思;②谪官愁思;③秉道直行信念和内心不被了解苦闷;④年华易逝伤感;⑤宦海浮沉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12/88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看梅绝句
陆游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注】老子:诗人自称。舞时不须拍:不依节拍跳舞。
作剧:嬉戏。乌巾:乌角巾,一个黑色帽子。
尊:通“樽”。(1)本诗中最终一句“我死诸君思此狂”,在另一个版本中是“我死诸君思此生”。请说说本诗使用“狂”与“生”这两个词差异。(1)(2分)“我死诸君思此生”与“我死诸君思此狂”相比,后一句读起来押韵(1分);愈加铿锵有力,自信心、自负感更强。(1分)13/88(2《示儿》《书愤》中诗人陆游是一个报国无门庄重、凝重爱国者形象,(2分)《看梅绝句》中诗人陆游则是一个打破规则,放浪形骸(或含有从庸常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轻松感)狂者(或老顽童)形象。(2分)这两种形象看似矛盾,本质上是一致,(1分)都是陆游报国无门爱国情感不一样表示。(1分)(2)在《示儿》或《书愤》中,诗人陆游是一个什么样形象?在《看梅绝句》中诗人陆游又是一个什么样形象?这两种形旬是否矛盾?为何?14/88(08上海卷)阅读下面诗歌。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禁火三日。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3]“客思”二句是说客思如春风里柳条之多。客思:异乡之思.思:思绪,心事。[[4]巾:头巾;雪:白发。[5]朱:红色,常形容青春容颜。[6]轩冕:古代公卿大夫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7]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这一年即皇佑四年(1052),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感叹。大约是从父兄即使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归老田园、渔樵为生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15/88壬辰寒食过客思绪纷乱像杨柳,春风里千万枝条飘摇。寒食节令更泪水倾洒,像要催涨冶城江潮。巾帻下白发争相显现,镜子里朱颜早早凋败。不知显赫为官高兴,只想效仿渔翁和樵父。16/88(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
(篇名)。(2)对作品赏析恰当一项是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大地抒发了作者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通全篇,表现了客居异乡哀伤。(3)联络全诗,赏析“雪”和“朱”表示效果。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感叹更为深沉。
《游褒禅山记》B
17/886.(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含义和所起作用各不相同,请简明分析。18/88〖注释〗(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地方。是为挚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抒发感愤、寄以慰藉好诗。(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4)子规:即杜鹃鸟。(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惯用官职或任官之地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7)随风:一作“随君”。(8)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域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域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初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19/88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含义和所起作用各不相同,请简明分析。
李白诗中“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之“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篇;王昌龄诗中“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旷达之情。20/887、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午夜鲤鱼来上滩。
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些人,景中有情,问:诗中人是怎样形象?情是怎样情?
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上空,月光清朗,清凉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些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明丽感人,月色清爽皎洁,渔民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美感。从诗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点睛之笔。21/8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一③题。(10分)暗香①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论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③,正寂寂。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冬,词人应邀到范成大前石湖别墅作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该词为其一。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来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③江国,指江南水乡。22/88
暗香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论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是年冬,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石湖在苏州胥门外,孝宗皇帝赐范为别业,有御笔“石湖”二大字刻于山石,今尚存。孝宗对金国委屈求全,苟且偷安,下诏“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公然愿当“侄皇帝”。范成大是主战派,曾效苏武“提携汉节同生死”出使金国,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孝宗赐这位大学士石湖庄园,意思就是教他寄情山水莫再过问国事。范石湖心情是忧郁。上片似隐括了二位忘年诗友心灵深处一些共鸣。“旧时月色”、“玉人待唤”、痴爱梅花南朝诗人何逊(自比)如今也忘却了为梅吟咏,……这些,大约都蒙上一层两位诗人本不愿见到麻木和淡淡忧愁。歇拍“竹外疏花”是白石在石湖范村作客赏梅时实景,也用大苏“竹外一枝斜更加好”诗意。与石湖交往,思想感情碰撞,如竹外疏梅冷香主动袭来,怎不使违心麻木不仁内疚?下片突然宕开,将已逼到近前梅花推远,梅花变相,忽变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恋已远离女子。在江国寂寂、夜雨初积、寄与路遥寥廓中,“梅花”(红萼)出现,“无言耿相忆”,法相庄重。忆千树梅花盛开时,与“红萼”携手赏花,何等欢乐!忽又瓣瓣被狂风吹尽,并意中人无影无踪。改变无穷。23/88①对这首词了解分析,不恰当两项是(4分〉A.上阕“旧时月色”至“不论清寒与攀摘”五句,写月下梅边吹笛情景,引发了词人对美好往事回想。B.“何逊而今渐老”以下四句,词人以何逊自比表明自己诗情锐减,但眼前竹映疏梅,冷香浮动,撩起了词人情思。C.下阕“江国”至“夜雪初积”四句,写远方之人折梅投赠,因路遥积雪,元从寄达,词人顿觉冷清寂寞。D.“翠尊易泣,红尊无言耿相忆”两句,词人托物寄情,将深婉相思之情移于“翠尊”“红尊”之上。E.结句“几时见得”,包含了两层意思:梅花落了何时再开,故人分别何时重逢。言外有意,韵味深长。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叹今昔,追怀旧游。上阕主要利用了和表现手法。(2分)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名句,请从炼字和意境角度进行赏析。(4分)AC虚实结合(对比)(1分)用典(1分)
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想当年西湖繁梅盛开情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1分)。“寒碧”则写出了湖水清冷似冰,澄澈如玉(1分)。千树红梅与严寒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1分)。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1分)。意思对即可。24/889、阅读以下诗和曲,回答下列问题:
甲: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乙: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注释:①香炉:指庐山香炉峰。②天机:指织女星织布机。
③月梭:以月牙儿作为天机梭子。④霄汉:天空。
①甲诗和乙曲相同点是:内容上都以_____为描写对象,表示作者对神奇壮美大自然________感情。艺术手法上都利用了______修辞方法。如甲诗“疑是银河落九天”,乙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诗和乙曲,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明理由。
瀑布
赞颂比喻“石壁高垂雪练寒”25/88②甲诗和乙曲,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明理由。
②甲诗用字精彩,如:“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大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乙曲自远而近从几个不一样角度描绘瀑布,联想丰富,选语精巧,想象丰富,如把瀑布想象成银河边织女抖落项链。
26/8810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正宫】塞鸿秋元•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①“功名”句:为了功名,整天像衔泥筑巢燕子一样忙碌。②“斯文”句:士子品格清高,文雅脱俗传统,已微弱如线。比喻那些苟苟营营于功名利禄人已把人格丧尽。③“光阴”句:时间像白驹过隙,又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④“风霜”句:历尽沧桑两鬓白得如素练一样。练:雪白丝绢。⑤“尽道”二句:都说就要辞官归隐,可在林下哪里见到了?此是化用唐代灵沏和尚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⑥“至今”句:直到现在也只有彭泽县令陶渊明孤独地辞官退隐而已。寂寞:此处指孤独、孤独。《塞鸿秋》讽刺小令,尖锐地撕破了官吏们鬼脸,假名士画皮。开头以四个比喻,生动地勾画出官迷、政客们可鄙形象,这些痴迷于仕宦之途可怜虫们,投机钻营,蝇营狗苟,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气度和尊严,在他们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但正当他们为富贵功名而奔走劳碌时候,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已经斑白。但恰恰是这些卑劣猥琐小人,装扮出一副清高脱俗样子,“尽道便休官!”这只是他们故作高致、以退为进“终南捷径”。“至今寂寞彭泽县”有力反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口是心非,撕去了他们伪装,“寂寞”二字与“忙如燕”遥相对比,使高唱归隐者原形毕露。27/88①下面了解和赏析,不恰当一项是(2分)()A.“功名万里”指东汉班超封侯万里事。此处用典,借指求仕追官,争名夺利。“斯文”一词,最早见于《论语》,此处指礼让文雅,品格高尚。B.“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这两句用比喻修辞叹时光如电,人生易老。出自《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突然而已”。C.“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因为年老休息官员增多,所以道路上处处可见,树林中曾几何时也遇见过。D.“至今寂寞彭泽县”,全曲点睛之笔,一语揭出曲之命意所在。赞颂了陶渊明是历史上心口如一真能归隐园田少数高士之一。C(2分)都说要不做官,但归隐地方却看不见他们身影,讽刺把归隐挂在嘴边而实际上坐在官位不想动人。28/88②结合诗句对“斯文一脉微如线”中“微”字进行赏析。(3分)③本曲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表现对比关键字眼,结合本曲主旨,加以详细分析。(5分)“微”,是微弱,微乎其微意思。(1分)为官者为了一己私利彼此你追我逐,斯文已荡然殆尽,讽刺官场之人不择伎俩争名逐利丑恶嘴脸。(2分)
“至今寂寞彭泽县”句中“寂寞”和“功名万里忙如燕”中“忙”字,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1分)不是许多人都叫着“便休官”吧,可也没见得挂冠归隐彭泽县令陶渊明这里热闹起来,陶渊明这里越寂寞,官场那里越忙碌。(2分)“寂寞”与“忙”对比讽刺了那些口是心非自我标榜清高而实际醉心名利为官作宦者。(2分)29/88高效P187-190页30/88
东栏梨花【朝代】:北宋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如雪偶般又轻又薄梨花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荣过眼即空,不过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人生能有几度清明?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给1分。最终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得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假如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但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绪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31/88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原因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主张吗?为何?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给1分。最终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得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假如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但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绪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32/88188页阅读下面李白两首诗。
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时到临洮?A.良人:B.絮;C.那堪:D.裁缝:.A.丈夫B.铺棉絮C.怎能够D.制成衣服思念征人是两首诗共同主旨,但思妇思念之情有何区分?33/88两诗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妻子。所不一样是《秋歌》是群体形象,《冬歌》是个体经典。《秋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秋歌》是正面写思念之情,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经过形象刻划、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寄托对丈夫思念与关心,含有情节性和戏剧味。思念征人是两首诗共同主旨,但思妇思念之情有何区分?《秋歌》思念之情是期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冬歌》思念之情是为丈夫赶制寒衣,且详细到关心丈夫冷暖。34/88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释:①蘋(pín):一个水草。②酲(chéng):酒醒后困惫状态。
[注释]①空碧,即“碧空”。②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③苹,大浮萍。④酲,酒醒后困惫状态。35/88
山行即事
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这首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云来云去,时阴时晴。这里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是宋人诗词中写天气惯用手法。
颔联写“阴”。“荷雨”,首先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首先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兴致。同时,有荷花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清凉些。“苹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
颈联写“晴”。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借喜鹊鸣叫表示对“日出”喜悦——既是鹊喜悦,也是人喜悦。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烦人担心。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期望事情。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情景。“波平”,从侧面写了风柔和。“狎”有亲热意思,也有玩乐意思。
尾联写山色。用了拟人化手法,是反用。“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此处反面利用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大地表现“山色”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全篇未见“行”字,但浮云在空、荷雨湿衣、鹊声喧日、鸥岛狎波,无一不在写山行。36/88①以下对诗句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来往议阴晴:行人来来往往,都在讨论着天气改变。B.荷雨洒衣湿:听得雨打荷上,才发觉下雨,才发觉衣服被雨洒湿。C.鹊声喧日出:喜鹊喧闹,似乎在告诉人们太阳出来了。D.鸥性狎波平:波平如镜,生性爱水鸥在水面尽情地玩乐。②“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情感?(4分)
A(首联用拟人手法,意为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在忙着议论终究是阴好,还是晴好)(2分)第一问:用了拟人和夸大。第二问:表示了作者对山色喜爱之情。(4分。一问2分)37/88③本诗以“山行”为题,诗句中却没有一个“行”字,诗题与诗句是不是矛盾?请作简明分析。(4分)
不矛盾。简明分析:全诗以作者行踪为线索,所写内容(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4分。答出“不矛盾”1分,答出“线索”1分,答出“所写内容”1分,答出“是作者经历、感受”1分)38/882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依据“卒章显志”特点琢磨诗人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感觉。39/88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首先表明欧公与挚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首先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人,天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欢悦之情。即使西湖之美多姿多态,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湖水。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此词描写西湖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西湖夜景,表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深深热爱和眷恋,反应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人生态度。40/882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美好情怀。41/883阅读白居易《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情感?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解题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阅这些景物所表达特点,想到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不难看出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表达人物心态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能够发觉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一样。“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特征。萧萧凄凉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画面:皎洁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刺眼,如同一片晶莹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感人景色,大自然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赞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孤独寂寞,到独自出门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尤其喜悦感情改变。
42/88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不一样情感特点,并作简明分析。
1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2前一首“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展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43/885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筹边楼*薛涛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注:①李德裕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运筹帷幄,使得边境安宁,百姓安居。②边头:边疆地域。(1)诗歌前两句用“平临云鸟”和“壮压西川四十州”写出了筹边楼
,经过写楼赞颂了
。(2)诗歌后两句视角独特,在前两句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请结合全诗,说明作者意见或看法。44/88筹边楼薛涛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注:①李德裕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运筹帷幄,使得边境安宁,百姓安居。②边头:边疆地域。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李德裕建这楼,不但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相关。在他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维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今后边疆纠纷又起。诗中“羌旅”,就是指吐蕃而言。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老人了。她感叹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开头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尚可想;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万千,而且连李德裕当初建楼用意,诗人百端交集今昔之感,也都包孕于其中了。后两句寓严正训斥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意思是说,因为将军们眼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能力,以至连这西川首府成都,都受到战争威胁。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意思是这座巍然屹立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象征;而今时移事异,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烽火了。经过这么对照,西川地域今昔形势改变,朝廷用人得失,都从这座含有特定历史意义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45/885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筹边楼*薛涛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注:①李德裕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运筹帷幄,使得边境安宁,百姓安居。②边头:边疆地域。(1)诗歌前两句用“平临云鸟”和“壮压西川四十州”写出了筹边楼
,经过写楼赞颂了
。(2)诗歌后两句视角独特,在前两句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请结合全诗,说明作者意见或看法。高大、雄伟李德裕筹边用兵功劳希望边关守将切莫目光短浅,对少数民族进行肆意掠夺,而应放长眼光,令边境安宁,百姓安居。46/88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4分)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笛在月明楼。
词人用“山寒、芦深、孤舟、月明、笛声”这些意象表现出怎样情景?
结合李煜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示了作者怎样情感。这首词像一幅清疏淡雅出水画。“千里江山”是远景;满湖芦花,孤舟停泊,是近景。月下楼中吹笛,是画面主体。船泊芦花深处,表达逍遥自在;月夜吹笛,笛声悠扬,则尽显风流潇洒。“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此词盛赞江南秋色,因为这是后主被俘入宋追忆和回想,借梦中美景来赔偿已失去欢乐。正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南国清秋凄凉之景及人们悲秋之情。表示了诗人囚居生活孤寂难堪之感和对江南生活追怀、留恋之情。47/887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貂锦”意思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修辞方法?答: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示?答:
(1)意思是装备精良精锐之师,是借代修辞方法。(借特征代本体,就如用“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2)诗人既热情讴歌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爱国精神,又沉重地控诉了战争造成家破人亡人间悲剧。借景(境)抒情,经过描述“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梦中思念相会”悲惨情境来抒发这种情感。48/888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须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字面上写泉,实际上借泉明志。诗人要表明是什么志向?利用是什么手法?答:
以云水逍遥自在喻恬淡胸怀和闲适心境,以“添波浪”喻社会和生活风浪,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生活态度。利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49/88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韩愈诗素有“以文为诗”特点,请用当代汉语简述诗中叙述事件。(不超出40个字)答:韩愈对侄孙韩湘说:(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情怀?答:50/8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左迁:贬官。古人以右贵左贱,故称贬官为左迁。蓝关:在今陕西县蓝田县东南。
2.一封两句: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遣使者迎佛骨入禁中,三日后乃送佛寺。朝臣无谏阻者,韩愈一生致力于兴儒辟佛,时任刑部侍郎,独上《谏佛骨表》谏阻,言辞激切。宪宗大怒,欲置韩愈死地,幸得宰相裴度等力保,方得免死,贬为潮州刺史。此诗即在赴潮州途经蓝关时所作。潮州一作潮阳。旧说潮州距长安八千里。
3.九重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重天即天最高处,此处指皇帝。
4.潮州:现广东省潮州市。“州”,一作“阳”。
5.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6.圣明:古代称颂皇帝套词,意思是英明无所不知。7.弊事:弊政,指唐宪宗迎佛骨荒谬行为。8.肯:岂肯。9.将:应。10.衰朽:衰弱多病。11.惜残年:珍惜自己垂老生命,这时作者已经52岁。
12.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12.应有意:大约有所用意吧。应:不是应该,而是作者揣摹之词。
13.瘴江:此泛指南方多瘴气之水。51/88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黄昏就贬往八千里外潮阳。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阴云遮蔽秦岭,不见故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我知你远道而来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岭南水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52/88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韩愈诗素有“以文为诗”特点,请用当代汉语简述诗中叙述事件。(不超出40个字)答:韩愈对侄孙韩湘说:(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情怀?答:(1)我不顾年迈向皇上进谏而被贬,路途遥远,有家难回,你准备在瘴江边收我尸骨吧!
(2)遭贬谴而无怨悔,性刚直而有胆气。53/88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这一主张一联诗句,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情趣,又是怎样表达。(1)最能表达这一主张一联诗句:
。(2)表达思想情趣:
。(3)怎样表达54/88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这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诗人一片闲情逸致。“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再就是诗人自己“爱闲”’整天挣扎在名利场中过客是无暇观赏山水;第二句写到了东溪,登山孤屿,被眼前美景所陶醉,不由地留恋忘返。“发船迟”正见此意。①孤屿:指水中洲渚。②野凫:即野鸭。“野凫”四句详细描绘东溪风光。坐临孤屿,诗人看到是野兔眠岸,老树着花,短短蒲茸和平平沙石,平日经常野兔在岸边栖息,诗人竟看到了其中闲意,不是“闲人”哪有此境界?这正是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又看到老树着花,盘枝错节,人老心红,焕发了诗人青春气息。“无丑枝”新奇俏皮,恬淡悠然心绪又一次得到深化。再看那“齐似剪”蒲茸,“净于筛”沙石更觉赏心悦目,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结句“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久居之地。“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发船迟”,天色已晚,“住不得”说出了心中无奈,薄暮催人回,车马也劳顿了一天了。55/88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这一主张一联诗句,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情趣,又是怎样表达。(1)最能表达这一主张一联诗句:
。(2)表达思想情趣:
。(3)怎样表达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在大自然中感受到闲情逸致和对优美自然景色赞美。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56/88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感叹。(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示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1)颔联写六朝古都历史遗址,颈联写金陵漂亮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感叹。(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含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57/8812·诗歌鉴赏·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屡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查山川形势,志存恢复。*58/88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译诗]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觉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菊花。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江山见证我斑白鬓角吧。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关心问询,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
*
59/88
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屡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查山川形势,志存恢复。指自己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赤胆忠心。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依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决心。60/88①以下对诗句了解,不正确一项是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61/88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是日惊秋老——这一天突然发觉已经到了暮秋时节,不免心惊。
*×62/88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相望各一涯——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
*√63/88C.离怀销浊酒:离别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离怀销浊酒——离别思念情怀只能靠浊酒排遣。
*√64/88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逐客已无家——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65/88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情感?
*
[评分答案]
肝胆:指自己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依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决心。
*
66/88③普通认为顾炎武诗风靠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格调特征,并作简明分析。
*
[评分答案]
⑴格调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⑵简明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爱国情怀与自己人生遭际、眼前详细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格调。
*
67/88[备考答案]
肝胆:报国忠肝义胆,借代写法,指代驱逐清兵,恢复故国心志。阅:见证,拟人写法。这两句诗意思是:“我且把自己这报国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江山见证我斑白鬓角”,表示了作者在抗清复国无望中,矢志无愧于天地民族,将浩然正气流传后世坚贞之情。*
68/88[备考答案]
⑴顾炎武这首诗展现出沉郁苍凉,悲壮凝重格调特征。⑵简明分析:顾炎武这首《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在晚秋背景下,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情怀——惊觉秋老,满眼黄花,萧索色调充溢字里行间;故人天涯,离怀浊酒,悲怆感叹触手可接;两鬓斑白,逐客无家,苍凉情绪弥漫不散;天地变色,神州易主,郁结忧愁直透骨髓;但肝胆犹存,江山作证,坚贞心志更催人泪下。诗人将满腔块垒,诉诸这些交织形象,熔铸成一首节奏铿锵五言律诗,展现出沉郁苍凉,悲壮凝重格调特征。
*69/88③普通认为顾炎武诗风靠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格调特征,并作简明分析。(4分)(1)格调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明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爱国情怀与自己人生遭际、眼前详细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格调。(意思靠近即可)70/88[高效172·诗歌鉴赏·全国Ⅱ卷]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尽力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地方。71/88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译诗]春日即事小雨抽出细细丝线,好像要编织出一张网拢住暮春,满院落花一片狼藉,无可奈何间又靠近了一日黄昏
。罢官之后赋闲在家,门可罗雀再无扬尘车马光临,宿鸟归巢啼声在耳,在这鸟鸣声中我独自掩上院门。72/88⑴请对首句中“网”字进行赏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评分答案]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73/88[备考答案]
在“小雨丝丝欲网春”这一句诗里,作者用一个“网”字,把丝丝小雨比喻为用丝织成网;深入想象这丝网好像是要网住暮春,表示着挽留春天愿望。同时,“网”字又凸现出一幅细细雨丝笼罩画面,渗透出一个抑郁纠葛,难以排解情绪。*
74/88重视背景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75/88问题(2)两首诗各表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4分)
做此题时当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相关背景,也极难透彻了解作者在诗中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件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更名华清宫。当初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极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二首诗,作者写作意图就比较清楚了。76/88(2)重视背景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宫内与宫外对比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游乐歌舞不理国事荒淫误国朝代更替77/88分析:第一首诗经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严寒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经过“无人知道外边寒”控诉,鞭挞无视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应急预案解读
- 食品安全伴我行
- 认识销售课件教学课件
- 假如课件教学课件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课件
- 稻田餐厅课件教学课件
- 3.1.1铁及铁的氧化物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2化学平衡 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成人夏季食品安全教育
- 企业宿舍管理培训
- 2022年乌鲁木齐市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应急预案救援物资检查表
-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 浙美版美术四上第5课《美术档案袋》课件1
- 初中 初一 心理健康 我有我气质 课件
-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类与管理学类期刊分类办法AD类
- DB12T 907-2019 牛粪制备卧床垫料技术规程
-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6 圆的认识练习 - 苏教版(共25张PPT)
- 小学劳动技术 沪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4车辆模型 课件
- 小学信息技术 辽宁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4课 漂亮的艺术字《漂亮的艺术字》课件 课件
- 宫外孕手术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