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一、概述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法,旨在反映资产和负债在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全球金融风暴的来袭对这一计量方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市场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和不稳定,这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使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变得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的枯竭导致许多资产和负债无法在活跃市场上找到可靠的价格参考,从而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全球金融风暴还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过于依赖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往往受到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投机行为的影响,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金融工具的内在价值和风险水平。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机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将对这些改进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1.简述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和影响。全球金融风暴,通常指的是2007年至2009年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的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起点通常被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一系列的信贷紧缩、金融机构倒闭、股市暴跌等现象。这场危机不仅对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金融风暴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许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因持有大量的次贷相关资产而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导致部分机构破产或被迫重组。信贷市场紧缩,导致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贷款,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全球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样严重。随着金融机构的倒闭和信贷紧缩,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幅下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场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和企业倒闭,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全球金融风暴还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反思和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全球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危机不仅改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也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重新审视和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2.引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及其在金融风暴中的作用。在全球金融风暴的严峻考验下,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概念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顾名思义,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它代表了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金融风暴爆发时,随着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往往会出现大幅下降,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资本充足率。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成为了衡量金融机构稳健性的重要指标。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公允价值计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在市场环境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成为了一个难题。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也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流动性、估值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在金融风暴中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了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3.提出文章主题: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金融风暴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现代会计体系的核心原则之一,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风暴期间,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资产价值的快速下滑以及交易活动的严重萎缩,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变得异常困难。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提升金融市场稳定性提供有益参考。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价格失真问题。金融风暴期间,市场情绪极度恐慌,交易活动严重受限,导致市场价格出现非理性波动,这直接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二是资产价值评估困难。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许多资产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尤其是在缺乏活跃市场和可靠参考价格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透明度,可以有效缓解市场恐慌情绪,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更为合理的市场价格基础。同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和结果。二是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技术。针对金融风暴期间出现的特殊情况,可以探索采用更加灵活和稳健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技术,如基于模型的估值方法、专家评估等,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是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加强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带来的风险。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技术以及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在会计和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公允价值,简单而言,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计量属性强调交易的公平性和双方的自愿性,旨在提供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财务信息,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市场活跃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依赖于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可以直接观察并获取资产的公允价值。这是因为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是由众多参与者通过竞价机制形成的,通常能够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类似交易原则: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可以通过参考类似交易的价格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类似交易指的是与待计量资产在性质、风险、时间等方面相似的交易。通过分析类似交易的价格和条件,可以间接推断出待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原则:当既不存在活跃市场也没有类似交易可供参考时,需要运用估值技术来估算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市场条件、资产特性、未来收益等因素,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预测和估算。公允价值计量的核心在于其“公平”和“真实”的原则。通过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双方的自愿性,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同时,公允价值计量还能够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从而及时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状况。公允价值计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风暴等极端市场条件下,市场波动性加剧,资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度波动,这会给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1.解释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会计计量方法,其定义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这一定义的核心在于“市场参与者”和“有序交易”,这两个要素确保了公允价值能够反映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质疑。例如,一些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的大幅缩水,从而引发市场恐慌和恶性循环。当市场失灵时,确定一些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各种复杂情况。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方法,它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2.介绍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现代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核心理念在于反映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从而提供更准确、透明的财务信息。这一计量方式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GAAP)中均有明确的指导和规定。在IFRS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平性、自愿性和市场性。在IFRS下,许多资产和负债,特别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IFRS还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和方法,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样,美国的GAAP也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157)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明确定义,并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第二层是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第三层是使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这一层次结构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了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得到合理和可靠的计量结果。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不仅限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这些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支持。全球金融风暴的爆发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金融危机期间,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增大,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也随之变得不稳定。这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的资产大幅缩水,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合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金融风暴的考验也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某些情况下的局限性和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3.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定义与背景:首先介绍公允价值的定义,即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愿意支付或接受的价格。与传统成本计量的对比:讨论公允价值与传统成本计量方法的区别,特别是在反映资产和负债当前价值方面的优势。透明度与相关性:分析公允价值如何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相关性,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条件下。波动性:探讨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项目波动性增加,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市场流动性降低:讨论在金融风暴期间市场流动性降低时,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和挑战。估值问题:分析在缺乏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如何准确评估某些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传递: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如何及时反映市场信息,对金融市场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风险管理:分析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提出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议,以增强其在不稳定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监管框架的调整:讨论监管机构如何调整监管框架,以平衡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波动性和市场稳定性需求。三、全球金融风暴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挑战全球金融风暴无疑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了深远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要求资产和负债以当前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价格进行计量。在全球金融风暴期间,市场往往陷入流动性短缺,交易活跃度大幅下降,这使得获取真实、可靠的公允价值变得异常困难。金融风暴导致市场定价机制失效。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可能大幅度偏离其真实价值,形成所谓的“价格泡沫”或“恐慌性抛售”。这种情况下,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加剧资产减值的幅度,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金融风暴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由于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极度悲观,加上信息传递的不畅,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充分、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支持其公允价值计量。这可能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金融风暴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挑战还体现在监管层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质疑上。在金融风暴期间,一些观察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因为它迫使银行在资产价值暴跌时不得不报告巨额的资产减值损失。这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可能限制了其贷款能力,加剧了信贷紧缩的现象。全球金融风暴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需要寻求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1.金融风暴期间公允价值计量暴露的问题。全球金融风暴期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FairValueMeasurement,FVM)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该模式原本旨在提供透明、客观的财务报告,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市场价值。在金融风暴的极端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暴露出了一些关键问题。市场流动性枯竭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失真。在金融风暴中,许多金融资产的市场几乎完全冻结,交易量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基于非常有限的市场数据估算得出的,可能严重偏离资产的真实价值。这种失真不仅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还可能加剧市场恐慌,形成恶性循环。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被放大。在市场繁荣时期,公允价值计量能准确反映资产增值,但在市场衰退时,则可能加速资产减值。这种效应在金融风暴期间尤为明显,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和信贷供应。再者,公允价值计量在处理复杂金融工具时的局限性被凸显。金融风暴期间,许多衍生品和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价值评估变得极为困难。这些产品往往缺乏活跃的市场和明确的价格信号,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变得主观且易受操纵,从而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期间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BaselII等监管框架,金融机构的资本要求与其风险敞口紧密相关,而风险敞口又与资产价值挂钩。在市场暴跌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资产减值使得金融机构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这在流动性紧张的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的压力。金融风暴期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了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加剧市场动荡,对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构成挑战。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金融危机期间的适用性和改进措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的负面影响。金融风暴期间,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允价值要求资产和负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进行计量,这在市场流动性枯竭、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往往导致资产价值被过度压低,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在市场下行时,由于资产价格暴跌,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会大幅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金融机构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资产大幅减值而陷入了困境。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资产价格上升,公允价值计量会推高金融机构的账面利润,从而鼓励了过度冒险和过度杠杆化。而当经济陷入衰退时,公允价值计量又会导致资产价值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滑。这种“顺周期效应”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计量还可能引发“流动性螺旋”问题。在金融风暴中,市场流动性往往紧张,资产价格难以真实反映其价值。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资产被错误定价,进而引发抛售潮,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压力。这种“流动性螺旋”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金融风暴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为了减轻其负面影响,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审慎评估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性,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更加灵活的估值方法、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等方式来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负面影响。四、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挑战的策略加强监管和准则制定。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修订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准则。同时,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允价值计量实践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透明度。金融机构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和结果,增加市场对其财务报告的信任度。还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模型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假设。第三,强化风险评估和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应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建立风险准备金、限制高风险业务的开展等,以减轻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机构的影响。第四,推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创新。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传统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计量方法,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公允价值计量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各国金融机构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和共同研究等方式,各国可以共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1.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这涉及到对估值模型的优化、参数的调整以及对市场数据的深入分析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对现有的估值模型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评估。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假设,但在金融风暴期间,市场条件可能会发生剧变,导致模型失效。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市场因子和风险因素,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对于估值参数的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参数往往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期,但在金融风暴期间,这些数据和预期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需要动态地调整这些参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获取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期。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监管和质量控制。这包括对估值模型的验证、对估值参数的审核以及对估值结果的复核等多个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我们才能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保持稳健。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是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优化估值模型、调整估值参数以及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我们可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2.强化监管与自律机制。分析监管机构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会计准则来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探讨监管机构如何监督和评估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实践,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讨论会计师、审计师和金融分析师等专业人士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作用。分析专业自律组织如何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专业水平。强调在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跨国合作在监管和自律机制中的重要性。选取一两个具体案例,分析在金融风暴期间,监管和自律机制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公允价值风险。从这些案例中提炼出监管和自律机制在应对金融风暴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提出针对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和自律机制。3.促进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会计政策的协调。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更需要与其他会计政策进行紧密协调。这种协调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也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公允价值计量应与风险管理政策协调一致。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也应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公允价值计量应与税务政策协调配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可能会对企业的税务筹划产生影响。企业需要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与税务政策的要求相一致,避免因税务问题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公允价值计量还应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相协调。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人为错误或舞弊行为导致的财务风险。公允价值计量还应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企业的财务报告需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促进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会计政策的协调至关重要。这种协调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也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五、结论全球金融风暴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反映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会计方法,原本旨在提供透明、公正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决策。金融风暴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和挑战暴露无遗。金融风暴期间,市场流动性枯竭,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大幅减值。这种减值往往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和经营困境。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的表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并非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而是市场环境的反映。金融风暴的根源在于市场的过度投机、监管的缺失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当。公允价值计量只是将这些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促使我们反思和改进现行的会计和金融制度。面对金融风暴的考验,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例如,可以引入更加灵活和稳健的估值方法,减少对市场价格的过度依赖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防止公允价值计量被滥用或误用。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风暴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通过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金融风险和挑战,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1.总结全球金融风暴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允价值计量的顺经济周期效应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使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当经济态势良好时,公允价值能很好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内在价值在金融危机期间,公允价值往往难以准确评估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甚至可能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公允价值计量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估值技术缺陷等问题,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可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可以考虑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进。例如,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性,从而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波动性。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下的需求。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透明的会计信息。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披露要求,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2.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呼吁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允价值计量体系。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反映资产和负债真实价值的计量方式,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更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公允价值计量的核心在于其透明度和及时性,能够准确反映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风暴的来临,使得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公允价值计量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呼吁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一方面,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计量精度和效率,确保其在金融市场中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规范计量流程,防范计量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我们应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展望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的洗礼后,金融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解和应用将更为深入和全面。我们可以预见,公允价值计量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风暴中,许多金融机构因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准确和模糊性而遭受了重大损失。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开透明,以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将使得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将与风险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其与风险管理的脱节。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与风险管理的结合,通过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积极的。随着透明度的提升、技术的创新以及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公允价值计量将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推动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参考资料: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问题就可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由上述优点很容易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预计2007年房地产行业会因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出现大面积业绩上升的说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如果2007年期间或之后,房地产行情仍保持大牛市的话,因新会计准则给该行业带来的利好还会逐渐显露出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老准则采用"只报忧不报喜",从而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除前文分析过的两项外,还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对这些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是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例如,对于企业间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出和换入的资产,实质上是确认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售出"与"购入","售出"资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之差即为企业实现的收益。而同类业务在老会计准则下只能按账面成本计价,不能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确认为企业损益;类似地,如果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用以清偿债务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高出的部分连同获得的债务豁免,可以增加当期利润;在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这些交易事项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计价模式而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低估的缺陷,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经营业绩。(一)加强相关法律对公允价值的规范。即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从制度和程序上做到防止人为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等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将使得无客观依据的价值信息无法进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为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提供保障。(二)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即建立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将每日交易价格公开;并且建立全国联网的价格体系查询平台,有利于各种价格的查询,优化市场资产的估价系统,使各种资产的市价很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同时,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中中介、物价等机构应有的监管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平衡机制,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造假。(三)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即规范公允价值在具体实务操作上的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为公允价值全面应用提供保障。同时,加强计量理论研究,引入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有利于公允价值在操作层面上的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所谓市价法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方法。类似项目法是指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方法。它是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价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一般地认为,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要从这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而这三种方法的采用是有一定程序的。通常情况下,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因为一个公开的市场价格通常是最为令人接受,从而也最公允的;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通过按照一定的严格条件选取的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而当所计量的项目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无法运用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时,则考虑采用估价技术法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成分是依次增加的,而应用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在使用这三种方法时还有很多严格的使用条件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这三种方法具体的应用加以介绍。市场价格,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被认为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最好的反映。一个公开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和可接受的,对于某些资产或负债而言也是容易得到的。市价法就是指直接引用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应用市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所采用的市场价格最好是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所谓活跃市场是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市场:(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3)价格公开。应采用相同项目、最近的市场价格作为该项目的市场价格。该市场价格,最好应该是计量当日的市场报价。当找不到计量日的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稍微提前的市场价格,但是计量日与市价日之间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应当可以加以估计。当存在不止一个市场价格时,应当选取最有利于企业的一个市场价格。“最有利”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的最高的价格,换句话说,就资产而言,意味着更高的脱售价格,对负债而言,意味更低的清偿或转移价格。选择最有利的市场价格决策规则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大多数的企业以利润或净资产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一前提之下,企业才会尽力寻求最有利于自身的价格,通过市场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各种市场力量的博弈,最终形成一个市场参与各方均可接受的价格。“最有利”并不是对企业自身的目标而言的。例如,一个企业在确定最有利的市场价格时,可能是从企业整体的目标来考虑的,结果是所得到的价格可能并不是对该单项资产或负债最有利的。这时,企业对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就不是公允的计量,对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应该是对该资产或负债本身而言最有利的价格,而不是对企业整体最有利的价格。市场价格中存在与所计量的项目的权利与义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价格,应予以剔除。例如,某一资产的市场价格中可能包括的附加劳务的价格(如安装费)。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所计量项目存在相应的市场价格,该价格就一定是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在下面几种情况之下,是不能将市场价格引用为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这被称为市场价格失灵):(1)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的正经历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的,例如,正处于破产清算的企业,被法庭强制拍卖的资产等等。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为了计量报告企业在报告日可以实现或支付的金额,而不是它被迫进行交易而发生的金额。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当市场上能够影响某一类资产或负债的企业,其大部分均处于财务困难状态中时,这时的市场价格就有可能代表了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2)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不能代表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3)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按以前签订好的合同进行的,仅仅是在现期执行而已。这一交易价格,是合同签订日的市场状况所决定的价格,不能代表该项目现在的公允价值,代表的是该项目在签订日的公允价值。所以,这一价格不是所计量项目现时的公允价值。(4)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独立的交易,它还受到了其他的与之相关联的交易的影响。(5)在存在众所周知的影响市场价格公允性因素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市场价格不能作为公允价值。(6)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经常性交易,在计量日该交易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考虑采用一定的计价技术,但企业应当仔细研究采用计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以决定是否要对所得到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上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虽然不能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但它们可以为我们判断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公允价值的公允性提供帮助。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计量项目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类似项目法应用时,最关键的就是类似项目的确定。所谓的类似项目是那些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形式的项目。因为,具有相似的现金流量形式的两个项目,对于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也是相似的。通常研究两个项目是否相似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所要计量的项目的期望现金流量。(2)选定另外一个初步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或负债。(3)比较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以确保它们是相同的。(4)评价是否在一个项目中影响其价值的因素在另一个项目中同样的全部得到了反应,比方说,不同的风险水平。如果存在这样的未被反映的因素,应确认该因素的影响能否被合理剔除。如果不可能被合理剔除,则这两个项目不是相似项目。(5)判断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面对经济状况变化时是否按照同样的方式变化。如果不是,则它们不是相似项目。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参考价值,还应该参照前述市价法部分市价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应当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法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争议最多,对公允价值计量客观性影响最大的一个,通常可以见到的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其实主要就集中在对所采用的估价方法的抨击上。运用估价技术法首先要明确其应用条件。“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是指至少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情形:(1)一项现时或近期的交易是不可能或很困难的;(2)该资产或负债是独特的或非常的不寻常;(3)虽然存在交易,但市场参与者对其交易的价格或估价技术保密。在上述情况下,就不得不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谓“适当”的估价技术,是指通过资产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售出一项资产所能得到的金额;或通过负债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重新产生一项负债所能收到的金额,或在清偿负债时所应支付的金额。如果某一估价技术为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用来对某一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那么企业也应当使用这一估价技术对该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除非有证据表明,存在更为成熟的估价技术可能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否则企业不应随意改变所选用的估价技术。如果对某一类资产或负债的估价不存在为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共同接受的估价技术,那么企业应当发展自己的估价技术。企业所采用的估价技术应当与对该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时所采用的经济方法保持一致,并且还应该将运用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与实际交易中的价格相比较,以验证估价技术的有效性。运用估价技术时,企业所使用的估计应当与市场的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例如市场利率、外汇汇率、商品价格以及政府和行业的统计数据等。即使在对于某些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企业自身的估计和假设是其唯一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这些假设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是一致的。企业在选择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时,应确保该估价技术反映了所计量项目公允价值的下列要素:(1)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或者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一连串不同时间的未来现金流量;(2)对这些现金流量金额或时间可能的差异的预期;(3)以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的时间价值;(4)包括了资产或负债中内在不确定性的价格;(5)包括非流动性和市场非完美性的其他因素,有时这些因素是不可确指的。只有反映了这五个要素的估价技术才是恰当的估价技术。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问题就可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由上述优点很容易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预计2007年房地产行业会因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出现大面积业绩上升的说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如果2007年期间或之后,房地产行情仍保持大牛市的话,因新会计准则给该行业带来的利好还会逐渐显露出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老准则采用"只报忧不报喜",从而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除前文分析过的两项外,还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对这些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是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例如,对于企业间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出和换入的资产,实质上是确认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售出"与"购入","售出"资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之差即为企业实现的收益。而同类业务在老会计准则下只能按账面成本计价,不能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确认为企业损益;类似地,如果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用以清偿债务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高出的部分连同获得的债务豁免,可以增加当期利润;在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这些交易事项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计价模式而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低估的缺陷,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经营业绩。(一)加强相关法律对公允价值的规范。即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从制度和程序上做到防止人为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等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将使得无客观依据的价值信息无法进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为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提供保障。(二)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即建立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将每日交易价格公开;并且建立全国联网的价格体系查询平台,有利于各种价格的查询,优化市场资产的估价系统,使各种资产的市价很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同时,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中中介、物价等机构应有的监管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平衡机制,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造假。(三)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即规范公允价值在具体实务操作上的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为公允价值全面应用提供保障。同时,加强计量理论研究,引入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有利于公允价值在操作层面上的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所谓市价法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方法。类似项目法是指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方法。它是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价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一般地认为,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要从这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而这三种方法的采用是有一定程序的。通常情况下,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因为一个公开的市场价格通常是最为令人接受,从而也最公允的;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通过按照一定的严格条件选取的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而当所计量的项目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无法运用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时,则考虑采用估价技术法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成分是依次增加的,而应用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在使用这三种方法时还有很多严格的使用条件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这三种方法具体的应用加以介绍。市场价格,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被认为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最好的反映。一个公开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和可接受的,对于某些资产或负债而言也是容易得到的。市价法就是指直接引用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应用市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所采用的市场价格最好是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所谓活跃市场是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市场:(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3)价格公开。应采用相同项目、最近的市场价格作为该项目的市场价格。该市场价格,最好应该是计量当日的市场报价。当找不到计量日的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稍微提前的市场价格,但是计量日与市价日之间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应当可以加以估计。当存在不止一个市场价格时,应当选取最有利于企业的一个市场价格。“最有利”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的最高的价格,换句话说,就资产而言,意味着更高的脱售价格,对负债而言,意味更低的清偿或转移价格。选择最有利的市场价格决策规则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大多数的企业以利润或净资产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一前提之下,企业才会尽力寻求最有利于自身的价格,通过市场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各种市场力量的博弈,最终形成一个市场参与各方均可接受的价格。“最有利”并不是对企业自身的目标而言的。例如,一个企业在确定最有利的市场价格时,可能是从企业整体的目标来考虑的,结果是所得到的价格可能并不是对该单项资产或负债最有利的。这时,企业对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就不是公允的计量,对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应该是对该资产或负债本身而言最有利的价格,而不是对企业整体最有利的价格。市场价格中存在与所计量的项目的权利与义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价格,应予以剔除。例如,某一资产的市场价格中可能包括的附加劳务的价格(如安装费)。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所计量项目存在相应的市场价格,该价格就一定是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在下面几种情况之下,是不能将市场价格引用为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这被称为市场价格失灵):(1)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的正经历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的,例如,正处于破产清算的企业,被法庭强制拍卖的资产等等。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为了计量报告企业在报告日可以实现或支付的金额,而不是它被迫进行交易而发生的金额。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当市场上能够影响某一类资产或负债的企业,其大部分均处于财务困难状态中时,这时的市场价格就有可能代表了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2)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不能代表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3)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按以前签订好的合同进行的,仅仅是在现期执行而已。这一交易价格,是合同签订日的市场状况所决定的价格,不能代表该项目现在的公允价值,代表的是该项目在签订日的公允价值。所以,这一价格不是所计量项目现时的公允价值。(4)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独立的交易,它还受到了其他的与之相关联的交易的影响。(5)在存在众所周知的影响市场价格公允性因素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市场价格不能作为公允价值。(6)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经常性交易,在计量日该交易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考虑采用一定的计价技术,但企业应当仔细研究采用计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以决定是否要对所得到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上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虽然不能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但它们可以为我们判断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公允价值的公允性提供帮助。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计量项目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类似项目法应用时,最关键的就是类似项目的确定。所谓的类似项目是那些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形式的项目。因为,具有相似的现金流量形式的两个项目,对于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也是相似的。通常研究两个项目是否相似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所要计量的项目的期望现金流量。(2)选定另外一个初步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或负债。(3)比较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以确保它们是相同的。(4)评价是否在一个项目中影响其价值的因素在另一个项目中同样的全部得到了反应,比方说,不同的风险水平。如果存在这样的未被反映的因素,应确认该因素的影响能否被合理剔除。如果不可能被合理剔除,则这两个项目不是相似项目。(5)判断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面对经济状况变化时是否按照同样的方式变化。如果不是,则它们不是相似项目。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参考价值,还应该参照前述市价法部分市价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应当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法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争议最多,对公允价值计量客观性影响最大的一个,通常可以见到的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其实主要就集中在对所采用的估价方法的抨击上。运用估价技术法首先要明确其应用条件。“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是指至少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情形:(1)一项现时或近期的交易是不可能或很困难的;(2)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车站车位租赁合同模板
- 古建筑修复外墙真石漆施工合同
- 企业承包合同合同发展
- 2024年数显风速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手工卷盘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实木门双开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可调本色喷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单把入墙式浴缸龙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铁路建设爆破施工安全准则
- 2024年ISDN专用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半导体封装过程wirebond中wireloop的研究及其优化
- Elektronikon控制器操作说明书
- 口袋妖怪黑白全图鉴
- 胆管癌PPT课件
- 10KV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杉木杆
- 最新OTS用表格汇总
- 污水余氯检测登记本(1)
- 年度压疮发生情况分析总结报表
-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优质课教案_3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 R语言入门教程(超经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