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民版讲义阶段八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课时2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民版讲义阶段八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课时2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民版讲义阶段八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课时2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民版讲义阶段八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课时2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民版讲义阶段八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课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从抗日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人民解放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干梳理]考点一抗日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原因(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2)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3)国共两党的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2.侵华史实(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2)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3)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1月上海失守。(4)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3.罪行(1)制造了南京大屠杀。(2)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3)实行以华制华策略,扶植傀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2.表现(1)中国共产党eq\b\lc\{(\a\vs4\al\co1(①九一八事变后,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抗日武装eq\b\lc\{(\a\vs4\al\co1(①组织抗日义勇军,打击日伪军。,②1936年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3)国民党爱国官兵eq\b\lc\{(\a\vs4\al\co1(①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在上海领导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②1933年,安德馨在山海关抗日殉国。,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使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④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4)爱国民众eq\b\lc\{(\a\vs4\al\co1(①工人:罢工、募捐。,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③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并进行抗日宣传。))(5)西安事变eq\b\lc\{(\a\vs4\al\co1(①概况: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②结果:在中国共产党斡旋下,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的要求,事变得以和平解决。,③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三)全民族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原因eq\b\lc\{(\a\vs4\al\co1(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②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③日本侵略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2)过程eq\b\lc\{(\a\vs4\al\co1(①八一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国共两党,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②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国共合作抗日抗战史实特点、结果(意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①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②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春。(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2.联合对日作战(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3.抗战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2)意义eq\b\lc\{(\a\vs4\al\co1(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考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解放战争(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进程eq\b\lc\{(\a\vs4\al\co1(①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②土地改革: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③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前提: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eq\a\vs4\al((3)意义)eq\b\lc\{(\a\vs4\al\co1(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国际: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巧学妙思][易错提醒]国共两党抗战≠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构图解史]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漫画解史]——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又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辨析对比]“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1)“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2)“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日军占领区建立和控制下的地区。(3)“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漫画证史]“假和平,真内战”★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漫画中共产党人的下方是打狗棒,说明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图片证史]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图解历史]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①合作→对抗→再合作②再合作→再对抗

[易错易误]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图解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构图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1.史实概念——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该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批判了当时中共党内在抗日战线方面的“左”倾问题和“关门主义”错误,指出了预防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复辟的必要性。2.史实概念——“双减双交”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双减双交”政策(即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为我党的基本土地政策。这一政策是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抗战时期最符合实际的进步性土地政策,对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3.史学新论——抗日战争的性质与特点(1)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存在是决定抗日战争面貌和结局的关键;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并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根本转变,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对外战争的全局胜利。(2)《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认为中国进行了十四年抗战: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全面抗战,是在国共两党取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识后在国家层面形成的抗战,是中华民族动员起来的全民族的抗战,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配合的抗战;强调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等观点。主题一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史料研读]史料一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二(1938年武汉会战)10月初,27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敌军官兵致其亲友的信件,内容几乎都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同一时期,第101师团检查反攻我军阵地而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父母的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辞。——冈村宁次日记史料三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eq\a\vs4\al(┃解读史料┃)1.史料一反映了国共正式合作的实现,说明了国共两党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民族大义面前摒弃前嫌,实现了正式合作。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民众支持抗战的爱国热情。其中前半部分表明了中国方面“军”的抗敌决心;后半部分表明“民”对抗战的支持。3.史料三描述了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的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抗日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eq\a\vs4\al(┃运用史料┃)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答案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2.根据史料三中,说明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答案(1)依据: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2)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史论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主题二民主与独裁、和平与内战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史料研读]史料一漫画——重庆谈判史料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史料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eq\a\vs4\al(┃解读史料┃)1.史料一为漫画式史料,实质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2.史料二反映美国否定中共及其军队的合法性,实质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目的。3.史料三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战略方针,为此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eq\a\vs4\al(┃运用史料┃)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因素。答案抗战胜利使国共合作失去联系纽带;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共倡导和平、民主;美国实行“扶蒋反共”。2.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近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关系的演变特征是什么?答案从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从再合作到再对抗的演变特征。[史论归纳]1.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真题研析]考法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角度考查全民族抗战的特点【考题】(2015·课标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学科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角度考查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具体解读如下:考查素养点拨说明唯物史观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内部的阶级矛盾下降,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和政策也在发生变化时空观念“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体现时间观念;江宁、镇江、虎门等地点和京沪、沪杭等交通线体现空间观念[连线历史专家]【命题素材】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1938年4月1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其基本思想是实行持久抗战,在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运和教育各方面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对指导和推动全国抗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的决定和转变的有限,担心在全民抗战的口号下,日益壮大民众力量会失去控制,只想将抗战局限为政府和军队的任务,制定了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核心是要达到继续维护旧国家制度的目的。从这一目的出发,国民党否定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制定共同纲领的主张,只同意建立一个只有建议、咨询性质的国民参政会。——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解读观点】(1)材料指出了《抗战建国纲领》的性质:《抗战建国纲领》基于持久抗战的前提,在诸多方面提出改革的要求,有力地指导了抗战,但其本质上仍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服务,有极大局限性。(2)材料说明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决定了其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坚持独裁和一党专政,国民参政会也只有建议咨询权,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命题预测】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表现及原因,并指出其影响。点拨表现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原因要从国民党的阶级立场、现实的需要等角度考虑;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回答。答案表现: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原因: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担心民众力量壮大后会失去控制,威胁其统治;加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需要。影响:造成大片国土沦丧;限制了抗日力量的发展;不利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等。[高考题组]1.(2017·课标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根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再结合“陕甘宁政府”可知,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共希望发动更多的阶级参加抗战,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在1927~1937年,A项错误;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发生在1924~1927年,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合作,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抗国民党政府”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答案B2.(2016·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解析据题干中“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选D项。答案D3.(2014·课标全国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答案A4.(2013·课标全国Ⅱ,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析解答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排除B、C项。答案D[模拟题组]1.(2017·湖北武汉调研)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时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纵观整个抗日战争,国民党政府采取的都是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的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抗战建国纲领》,国民政府表现出了比较积极的抗战决心和意志,故C项正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胶着和深入才逐渐显现的,具体而言是在太平洋战争和入缅作战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广东深圳调研)国共两党都在敌后致力于建设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3年左右,基本上都丧失了,近百万敌后游击武装,到1945年也差不多损失殆尽;相反,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展到十余省,敌后武装力量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近百万之众。导致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同结局的原因可能是()A.国民党坚持正面战场抗战为主B.共产党坚持抗日统一战线C.汪精卫背叛国民政府,导致国民党敌后抗日力量损亡D.两党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不同政策措施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土地政策,很多农民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中或为中共提供后援支持,而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未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故选D项。答案D3.(2018·云南昆明模拟)毛泽东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据此,中共在根据地()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建立抗日民主政府C.实行务实土地政策 D.确立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可知指的是当时中共主张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联合政权,故选B项。答案B4.(2018·广东肇庆模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机构主持领导的,抵御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时代周刊》的报道认为,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材料反映了()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B.国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局部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D.民族矛盾的上升影响了民族意识解析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积极抵制日货的斗争,说明民族矛盾的上升导致近代的民族意识的增强,故选D项。答案D5.(2017·山东滨州期中)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认为:“供应军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于是正式批准大量增发法币,用日益贬值的法币去“供应军费”和“收买物资”。这反映了国民党()A.筹备大量军费用于积极抗战B.为全面抗战进行经济统制C.为增强力量损害人民的利益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解析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筹集军费,筹集军费有利于增强国民政府实力,但法币贬值损害人民利益,故选C项。答案C6.(2018·河北沧州联考)1945年,国民党六大通过《对于中共问题的决议案》,指责“中共仍坚持其武装割据之局,不奉中央之军令政令”,并要求“凡我同志均应提高警惕,发挥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整军肃政,加强力量”。材料表明国民党()A.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B.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政府C.仍拒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D.与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解析材料反映国民党反对“中共仍坚持其武装割据之局,不奉中央之军令政令”,据材料“不奉中央之军令政令”“整军肃政,加强力量”可知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政府,故选B项。答案B7.(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当时的斗争形势是()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D.三大战役已经取得胜利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面对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猖狂进攻,为了振奋全党战胜国民党顽固派的信心和勇气,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故选C项。答案C(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威海质检)《抗战胜利的代价》一书中写道:“当日军登陆成功后……(日军)主力部队,应指向太仓地区,该方面为中国军队侧翼,且兵力薄弱,日军可由该地区直趋京沪线,截断中国军队主要补给线,或可达到击灭大部分中国军队的目的。”材料反映的这场战役,对中国的影响是()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C.为整个抗战争取了时间D.成为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解析根据材料“太仓地区”“京沪线”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坚持三个月,为整个抗战争取了时间,故选C项。答案C2.(2018·湖北孝感模拟)1938年底,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转变,明确指出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这反映出国民政府()A.放弃了片面抗军事路线B.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C.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D.企图压缩中共在敌后战场的发展空间解析据题干中“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与中共在敌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相似,体现出其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3.(2017·湖南六校联盟联考)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军民书》中说:“保卫武汉之军事,其主要意义,在于阻滞敌军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与中部之工业,以进行西北西南之建设,盖唯西北西南交通经济建设之发展,始为长期抗战与建国工作坚实之基础”。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战略思想是()A.迟滞敌人以空间换时间,建设后方支持前线抗战B.保存实力,消耗敌军,争取英美的支持和援助C.以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大力准备长沙会战D.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解析据题干材料“阻滞敌军西进,消耗敌军实力”“进行西北西南之建设”“为长期抗战与建国”等信息可知,蒋介石准备牺牲空间来拖住敌人,进行持久战,故选A项。答案A4.(2018·四川德阳模拟)下图是一组题为《抗战之变化》的漫画。在此,作者意在揭示()A.抗战路线的调整 B.民族意识的觉醒C.国际形势的好转 D.中日矛盾的尖锐解析观察题干图文,抗战路线分别有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材料中“民众从逃避战争到主动投入抗战”相符,故选B项。答案B5.(2017·广东广州期末)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有计划的与敌人发行伪币与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允许被割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1941年4月,新四军在根据地创办了第一家银行,随后建立印钞厂,发行抗币,并禁止日伪货币在根据地流通。中共的这些举措()A.加剧了沦陷区的通货膨胀B.挫败了日寇对国统区的经济封锁C.为持久抗战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D.使抗币成为国民政府的合法货币解析中共在根据地发行货币等举措有利于打击日本的经济侵略,巩固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为持久抗战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故选C项。答案C6.(2018·湖南十校联考)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A.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B.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C.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D.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解析据题干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参议会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惩治贪污,加强政务人员管理的法规,表明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故选B项。答案B7.(2017·广东惠州三模)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行撤销海军部,其经管事务,并归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及全部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并入交通部。这一调整反映国民政府()A.竭力塑造战时政府形象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C.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材料国民政府调整政策跟战时有关,塑造战时政府形象忽视了国民政府的抗战贡献,故A项错误;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部署是为了积极抗日,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主要是经济部署,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1936年,故D项错误。答案B8.(2017·山东滨州期末)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C.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解析据材料“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可以得出中国抗战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故选A项。答案A9.(2018·四川达州模拟)抗战后期,蒋介石对美国援华政策本质的怀疑日益加深,为此,他于1942年10月阐述对外方针:“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亚洲,就只有尽我义务,承担责任,毫不存有任何权利自私的观念”,美国对此举大为赞誉。材料暗示()A.美国援华带有控制亚洲之意B.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矛盾尖锐C.国际社会认可中国大国地位D.中国积极履行反法西斯义务解析蒋介石怀疑美国援华本质,称中国抗战没有私心,暗示美国援华有私心,故选A项;材料体现中美双方的分歧,而非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美国赞赏蒋介石言论不能代表整个国际社会,故C项错误;中国积极履行反法西斯义务为材料字面意思,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7·山东临沂期中)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约有4~5个,1949年陡然增加到70个。这说明()A.中国战略地位极大提升B.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C.中苏结成友好互助同盟D.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解析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随着中共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行将结束,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而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的战略地位获得极大提升,故选A项。答案A11.(2018·广东佛山模拟)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说明()A.《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解析据题干材料,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反对民国宪法、反对内战,说明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故选D项。答案D12.(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反映了()A.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B.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了市场C.社会动荡推动米价居高不下D.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解析据材料“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说明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安徽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症”,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安;“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文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浪费,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0日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光明日报》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