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三首》_第1页
《古代诗词三首》_第2页
《古代诗词三首》_第3页
《古代诗词三首》_第4页
《古代诗词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词三首》一字音字形:1.读准下列字词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鸣啾啾(jiū)戎(róng)机著(zhuó)我旧时裳金柝(tuò)阿姊(zǐ)刈(yì)荷箪(hèdān)童稚(zhì)饷(xiǎng)田灼(zhuó)秉(bǐng)穗(suì)吏禄(lìlù)岁晏(yàn)挑(tiǎo)灯的(dì)卢麾(huī)下炙(zhì)霹雳(pīlì)弦(xián)惊2.多音多义字二词语解释:木兰当户织:当,对着。惟闻女叹息:惟,只。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愿为市鞍马:市,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军机、军事。度,过。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强,有余。愿驰千里足:千里足,指千里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出郭相扶将:郭,外城。著我旧时裳:著,穿。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傍地,贴着地面。走,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蒸,受……熏蒸。灼,受……烘烤。曾不事农桑:曾,却、竟。马作的卢飞快:作,像。译文《木兰诗》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声。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夜晚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哥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去买马和鞍,从此替年老的父亲从军去打仗。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水奔流发出的溅溅的响声。早晨辞别黄河继续前进,傍晚就到了黑山山头,听不到爷娘呼唤女二的声音,只听到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发出啾啾的叫声。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征战,胜利归来了。木兰从前线回来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朝廷为木兰记功很多次,并赏赐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表示不愿意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把自己送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妆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对着猪和羊把刀抹得霍霍作响。推开我东边卧室的门,坐在我西边卧室的床上,脱下我从军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先前在家时穿的衣裳,对着镜子梳理我像、云一样好看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美丽的花黄装饰。木兰出门看同伍的士兵,伙伴们都很惊奇:共同生活战斗了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位姑娘。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3,哪个是雌兔呢?《观刈麦》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孩子提罐送浆汤。相互跟随到麦田,男人割麦在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烈日晒脊梁。拼力枪收哪管热,只为珍惜夏日长。又见一位穷村妇,孩子抱到田垄旁。右手不停拾麦穗,左臂挎着破竹筐。村妇诉说一番话,众人听了都悲伤:“为交租税地卖光,拾点麦穗充饥肠”。而今我有何功德,竟不种田与植桑,每年俸禄三百石,年底家里有于粮。想到这些心暗愧,自责自律永不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三、重要修辞手法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夸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对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夸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顶针)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对偶、夸张)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借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排比、对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互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四、特殊句式①省略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省略了主语“我”(作者)。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宾语前置。八百里分麾下炙——分麾下八百里炙小麦覆陇黄——覆陇小麦黄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北朝民歌与《木兰诗》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其中又以鲜卑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译成汉语,如:《敕勒歌》。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其“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组诗等,不仅主题鲜明、措辞尖锐,描写人物形象细腻生动,而且整体构架精巧缜密,体现叙议的统一。“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通俗易懂。其文学理论《与元九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收词572首。2、写作背景:《木兰诗》:北朝民歌的内容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正是北朝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此诗最初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加工。《观刈麦》:白居易诗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最重视的讽喻诗,这些诗广泛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的同情。《观刈麦》也是一首叙事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3、有关资料“乐府”与“乐府诗”“乐府”原来是中国古代掌管音乐的国家机关的名称。早在秦朝时,国家就已经设置了乐府。收集歌辞是“乐府”的任务之一,因此,“乐府诗”里保存了很多民间歌谣。后来将乐府采集的诗辞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乐府也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名称变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六、课文内容分析:(一)文章主旨《木兰诗》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诗中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工整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观刈麦》一诗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这首诗将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写事与写心完美统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宏大抱负,这首词不受词阕的限制,上下贯通,衔接紧密,所写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从这一对照中,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人民遭受的苦难境遇,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二)整体感知1.重点语句点拨:《木兰诗》(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2)试想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这是为了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表现了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同时,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4)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自由发挥: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或向往和平劳动生活。(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观刈麦》:这首讽喻诗的开头四句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下的四句,写妇女领着小孩到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的情景和他们的复杂的心里活动。最后六句,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的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人在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写出劳动人民之心,通过刻画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这首词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麾”是军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2.写作特点:《木兰诗》:详略的安排是这首诗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文重点写了战前木兰备战、战后亲人相逢,而战争的过程、场面没有重点描写。万里征程和十年苦战则一笔带过,正因为略写了残酷的战争场面,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此外,作者的兴趣并不在于表现战争,也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和木兰美好心灵的,所以此部分内容不惜笔墨,残酷的战争则一笔带过。诗歌语言特色:铺排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喜不自禁)反复手法: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者急切木兰内心不平静)夸张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征兵催促急父亲必须应征)互文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事频繁战斗激烈岁月漫长)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欣喜若狂)顶针手法: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反衬木兰机智谨慎喜剧高潮)比喻手法: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观刈麦》:诗歌运用对比手法。白居易在诗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依它的文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以末了五字否定前面的几十个字。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七、课后习题答案:一、谈喜欢或不喜欢木兰的理由,不能离开这首诗歌所写的内容。谈理由,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要有分析与阐述。譬如说喜欢,因为她深明大义,在她身上凝聚着对父亲的爱心和对国家的忠心。有了观点还不够,还要联系着首诗歌的内容提出根据,如她在什么背景下决心代父从军的,他为什么要代父从军。谈到这里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说说这种爱心与忠心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如果说不喜欢木兰这个人物,也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诗歌结尾的趣味性和作用:结尾用雄雌双兔作比喻,风趣而又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木兰与大伙一道征战,装束举止与男子并无二致,大伙又怎会知道木兰是一个女子呢?诗歌用这生动形象的比喻,进一步赞美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智。二、当我读到这些句子时,心中充满了对当时农民的同情。他们长时间弯腰低头割麦,虽已“力尽”,却不愿休息。汗流浃背怎么会“不知热”呢?只是因为一心抢收,已经把疲劳和炎热置之度外罢了。贫妇人本应该在自家麦田里忙活,但自家的田已经因为缴纳租税卖光了,只好到别人田里拾麦穗来充饥,一年的日子怎么过啊?在旧社会,我们的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辛勤劳动、艰难度命吗?三、作者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中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情。四、略。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画线的字词注音。鞯可汗辔头机杼金柝十二转百千强胡骑溅溅箪食饷田麾下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出郭相伏摩刀霍霍扑朔迷离箪食壶桨吹角连营嫣红姹紫一泻千里万丈狂阑阳光明媚浩浩荡荡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B.“那边很危险!”一位同学大叫起来。C.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睡是不可能的。D.她问我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事。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刻苦地学习。B.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教书。C.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家先进。D.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5.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当的是()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该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________________;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B.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C.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D.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6.假如有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事情,你建议他去道歉,你认为下列他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说法是()A.这件事确实是你做错了,你怎么能不向别人道歉呢。B.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如果不道歉,你考虑后果了吗?C.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你还不赶快赔礼道歉。D.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白居易《观刈麦》,回答下列问题。观刈表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7、《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唐代大诗人。请再写出二句白居易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解释加点词语。⑴小麦覆陇黄____________________⑵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⑶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____⑷左臂悬敝筐____________________⑸吏禄三百石____________________⑹岁晏有余粮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下列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3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两句是:14.请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写出了抗金将士的壮大阵容、豪迈的气概;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决心。就连末句也是由雄壮变为悲壮,尽吐壮志难酬的感慨。B.开头的“醉里挑灯看剑”,说的是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表明他抗敌救国的愿望是多么迫切。C.“沙场秋点兵”能使人感受到战场的气氛,其中的“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D.这首词的前两句和末句是写实,中间七句写梦,上阕和下阕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三、拓展阅读题向日葵[台湾]覃子豪你是太阳我是向日葵每天每天迎接你向铺满红毡的天上迎你在露水消失的园中望你傍微风初起的黄昏送你你绚烂的光球照亮我金黄色的花瓣我戴上了诗人的月桂冠胸中孕育着诗的种子有不死的爱以真实的生命塑造你的形体(a)叶子是一片片青色的云花瓣是辐射的光芒我成了地上的太阳(b)你别我而去时最初,我低头沉思继而,我憔悴欲死我知道:秋天到了我金黄色的花瓣会像头发一丝丝地脱落那时为了你的记忆我像要沥尽心血剖开胸膛(c)一粒一粒地洒下我不死的种子向着将要复苏的大地(d)15、诗的第二节以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描写代表一天的三个时段,表达了对太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其中“铺满红毡”比喻__________。16、诗的第三节寓含着“太阳”给予“我”照耀和“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其中最能表达这种关系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末句中“塑造你的形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对有关诗句的含义的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a)我要以我热烈而奔放的创造力,以诗形象地表现你的美与力量。B、(b)因你的照耀,我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辉煌的诗的太阳,成了众人景仰的偶象。C、(c)那时,只因为贮藏过你的光和热,我将奉献我生命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一切——孕育了一生的成熟的种子——报答你。D、(d)我虽要倒下,将复归这将要迎来春天的大地,但我胸中因你而孕育的诗的种子,将在这人间获得永恒。18、关于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本诗通篇用隐喻,它不仅仅对向日葵作简单描摹,更主要是要表达诗人的某种生活理想或艺术追求。B、本诗以向日葵为线索,通过它,表达了对阳光的企盼、敬仰、眷恋与感激之情。C、本诗用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