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1.《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两句是:,。2.《答司马谏议书》中,开宗明义,作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其中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3.《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认为自己与司马光议政时常常意见相左,是因为:。4.《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明原本只是简单些回信,不再辩解的两句是:,。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说明原本简单回信,不再辩解的原因的两句是:,。6.《答司马谏议书》中,用变法是“,”来反驳司马光指出的“生事”这一观点。7.《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从兴办益事、消除弊病的角度,阐述了新法的目的,批驳了旧党“生事”的谬论。8.《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从旧党所谓“征利”的角度对新法进行了辩驳。9.《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来信中指责自己“拒谏”,作者却理直气壮地以“,”两句回答,说这样不叫“拒谏”。10.《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阐述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的三句是:,,。11.《答司马谏议书》中说,作者因为自己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不想多做解释,因此之前只简略地写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并希望司马光原谅他。12.《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表明,读书人所争辩的、最重视的是名实是否相符;其缘由是“,”。13.《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仅短短三句,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自己变法的内容,这三句是:,,。14.《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在文中揭示众官对他气势汹汹、激烈反对的原因的三句是:,,。1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运用例证法,以“”之例驳论时,其中,“,”两句,论述了从黎民百姓到士大夫都是反对的声音。1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从人性的惰怠及士大夫随波逐流的惯性的角度,分析了反对者“汹汹然”的根源,这两句是:,。17.《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揭露朝堂之上士大夫么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的一句是:。18.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必然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对,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表明,作者在变法之前就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19.《答司马谏议书》中,“”一句表明,作者对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早有预料。20.《答司马谏议书》中,开篇“”一句,点明了作者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而结尾“”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21.《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运用例证法,以古帝王坚持己见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的三句是:,,。2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古帝王为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这两句是:,。23.《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达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的两句是:,。24.《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认为如果对方指责自己在位时间长,却不能帮助君王福泽百姓,这种失误他是承认的;这四句是:,,,。2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两句,批判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碌碌无为、墨守陈规的思想本质;对此,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不能领教,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2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明自己与司马光私交甚笃,书信往来不应草率随便的两句是:,。27.《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与司马光虽然立场各异,政见不同,但曾为知己,私交甚笃。如“”一句,表明两人同游共处,友情深厚,而且非只一日。28.《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与司马光虽然立场各异,政见不同,但曾为知己,私交甚笃。如“”一句,作者恳切地希望得到司马光的谅解;而“”一句,则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29.《答司马谏议书》中,表明司马光来信中为新法冠以四大罪名的一句是:。30.《答司马谏议书》中,“上乃欲变此”中的“此”指代的是:,。31.《答司马谏议书》中,“则某知罪矣”指的是:,,。32.《答司马谏议书》中,“则非某之所敢知”指的是:,。33.《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为新法冠上四大罪名后,紧接着认为其结果是:。《答司马谏议书》句子翻译1、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5、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情境默写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2.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4.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5.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6.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7.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8.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9.辟邪说,难壬人10.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1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1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1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14.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15.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16.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17.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18.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19.则固前知其如此也20.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不任区区向往之至2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3.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24.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25.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26.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27.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28.冀君实或见恕也不任区区向往之至29.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30.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3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3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33.以致天下怨谤也1、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2、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指责。3、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4、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的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5、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谏太宗十思疏》情境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化用了《老子》中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言要克制嗜欲,取得民心的句子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劝诫皇帝要不骄不躁,恪守职分,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句子是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一句是“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5、《谏太宗十思疏》中,劝皇帝虚心纳谏,端正自己,疏远小人的两条是:“

。”6、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十思”以助君主“守成”,其中劝谏唐太宗要赏罚有度的两句是:“

。”7、《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

”;要想国家安宁,就“

”。9、《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10、《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11、《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

。”1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表达了对君主“选贤与能”的期待。1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

。”,所以应该戒骄奢。1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

。”15、《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

。”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1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1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1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

”;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

”。19、《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2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告诫最高统治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修仁政,济苍生,他形象地指出“

。”深刻地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必须审慎地对待,千万不可轻忽。21、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

。”2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

。”23、《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

。”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2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2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

。”26、《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

。”《谏太宗十思疏》句子翻译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