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与牛顿之间_第1页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_第2页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_第3页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_第4页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赵林演讲集(一)演讲内容演讲内容序言一个思想行者的感慨第一讲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反思第二讲罪恶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正义与世间的罪恶第三讲西方理性精神的崛起第四讲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第五讲哲学与人生序言:一个思想行者的感慨当今国人在阅读方面的误区:①过分沉溺于感性化和平面化的知识获取方式;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过分流连于细枝末节,缺乏宏观视野;③过分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之中,一种复古主义的阅读热潮不仅造成了青年人对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历程的无知,而且也使他们丧失了借鉴西方优秀的现代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批判的能力;④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今天的中国青年人对待知识往往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有用了才学,学了就要用;至于那些没有明显用途或者当下用途的知识,往往都弃若敝履;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和谐因素:①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③人的肉体与精神之间关系的不和谐第一讲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反思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如影随形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意义:试图把信仰的内容加以理性的论证;中西差异:中国人如果信仰什么东西,是从来不去证明它的。因为信就是信,“信则有,不信则无”;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看似荒谬,但其形式本身是充满理性精神的。在这个证明过程中,实际上培养了一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关于上帝存在的几种证明:早期教父:强调超理性的信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德尔图良:正是因为其荒谬,所以我才信仰。奥古斯丁:当我一说到上帝,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恰恰证明上帝在你心中是有印象的,所以上帝存在。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世纪中期,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在西欧的复兴,经院哲学开始产生人们开始试用严格的逻辑论证方式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第一个用严密逻辑方式论证上帝存在的人:英格兰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安瑟伦的证明在中世纪的思想史上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安氏论证的基本内容:即使是一个愚顽人,他心中也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的观念;最完满的东西无所不包,当然也就应该包括存在;因此最完满的东西存在。这个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因此上帝存在。据说这个证明是安氏思考很长时间得出来的,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三段式推理:大前提:上帝是一个最完满的东西;小前提:最完满的东西必然包括存在;结论:上帝存在;笛卡尔哲学把安氏的论证以更加极致的形式表现出来:怀疑→怀疑本身不能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的主体是“我”得出:我思故我在康德则深刻批判安氏的论证:认为小前提有问题。“安瑟伦和康德这两位相隔了七八百年的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两种不同的错误,如果说安瑟伦从思维中直接推出了存在,那么康德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因为在康德看来,从思维是永远达不到存在的。如果说安瑟伦的错误在于把思维与存在抽象统一起来,那么康德的错误则在于把思维与存在抽象地对立起来。”——黑格尔赵林认为:大前提也有问题,“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仍是信仰命题。安氏的论证最终仍然超不出信仰的藩篱。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经院哲学高峰时期,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圣托马斯的五路证明:①“受动-推动”系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被推动的,推动它的东西又是被推动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受动-推动”系列。两种可能性:a.无限追溯;b.终止于某点;a.无任何意义;b.第一推动者为“上帝”;②因果系列:任何事物作为一个结果都有原因,这个原因也有它自己的原因。如此上溯。推出“终极原因”或者“第一因”为上帝;③“偶然性-必然性”系列: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偶然性的存在,唯有上帝是必然性的存在;④完满型系列;⑤目的论证明罗素评价:托马斯的整个论证就是建立在“没有首项的级数是不可能的”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上。罗素:“托马斯·阿奎纳是没有什么真正科学精神的,对托马斯·阿奎纳来说,如果能够通过逻辑证明基督教的教义,固然最好;如果证明不出来,那也不妨碍他的信仰。因为他在进行证明之前早就对要证明的内容——上帝存在——坚信不疑了,所以证明对于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目的论证明):设计论证明早在苏格拉底那里就初见端倪,托马斯·阿奎纳又进一步阐发,但最经典的形式还是出现在近代的自然神论那里。上帝存在的博弈论证明:法国大数学家帕斯卡:上帝是不能用数理方程式推出来的。因此,他坚决反对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设计论证明用逻辑推理来论证上帝的做法。帕斯卡认为,上帝是一个超验的对象,有一种无限的混沌把我们和上帝隔开了。帕斯卡:是否相信上帝存在是一个博弈的问题。上帝存在的道德沦证明:康德与施莱尔马赫结论:①这些证明在逻辑形式上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能令人信服地接受,但它们毕竟表现出一种理性精神。虽然关于上帝存在的各种理性证明结果可能都是徒劳,但它们却表明了西方人的一种科学态度,即对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都要进行一番理性的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这种重视理性的倾向中,发展出了近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②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说到底不是一个理性可以证明的问题,而是个信仰问题,如果硬要用理性去证它,其结果很可能会导致对信仰的淡化和削弱。事实上,随着理性论证之风的盛行,传统的基督教信仰确实日已陷入到危机之中。基督教神学本来试图用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其他信条,以便加强信仰,没想到结果却导致了日益强大的理性精神对上帝存在以及一切基督教信条的怀疑和颠覆。理性从工具变成了目的本身,而信仰却由驾驭理性的主人变成了理性批判的对象,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信仰的淡化和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崛起。③在当今这个工具理性和实用理性甚嚣尘上的时代,我们应该像康德那样对理性本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和批判,从新审视信仰和理性的关系。第二讲罪恶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正义与世间的罪恶中西文化对于人性的不同假定:关于罪恶中国: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主流为人性善,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有罪恶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矛盾之处:既然人人天性都是善的,那么社会怎么可能是邪恶的呢?中国古代哲人们一般不从根本上去追究罪恶的根源。儒家此观点与中国自古以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有关,由于不关注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所以对于善恶问题也往往不会追溯到人以外的因素,不考虑人以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要对人的善恶负责任的问题。西方:宗教文化——基督教神学中的神正论问题。基督教和犹太教一样,是一个充满苦难感受和罪孽意识的宗教。基督教的整个神学教义都是围绕着如何解除人性中的根本恶问题而展开的。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理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中国儒家文化由于强调人性本善,为仁由己,从恶也由己,所以一个人只须坚守自己的善良本性,就可以成仁成圣,内圣外王;西方基督教文化由于强调人性本恶,这罪恶的本性是由于始祖的一次性堕落或者原罪所决定的,因此这种先验性的邪恶本性不能靠人的经验性的道德修为来改变,只能依靠基督的一次性救赎来解除。神正论的基本内容:神正论的核心在于:神的正义与世间罪恶的关系;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就曾提出“神正论”的问题(当然此时基督教还未产生,但实质相同);神正论问题只有在基督教信仰背景下才有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根本就是一个假问题。奥古斯丁关于罪恶与自由的思想:奥氏对罪恶问题的观点:1、恶的性质是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本体,那就是至善,恶是不具本体性的,但是它仍然存在。它只是善或者本体的缺乏。2、恶的种类有哪些?早期:主动性的恶;被动性的恶;晚期:物理的恶;认识的恶;伦理的恶;3、恶的原因是什么?早年:人类滥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晚年:预定论思想,要内心充满信仰;到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要求赎罪行善功,靠我们从善的自由意志。这就导致了一种滥用自由意志的倾向。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及其所受到的批判: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一个著名的“最好世界”的观点,他认为虽然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罪恶,但是它仍然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莱氏的罪恶理论:罪恶的分类:1、形而上学的罪(同奥古斯丁一样,认为是“欠缺”);2、道德的恶(奥古斯丁伦理的恶);3、形体的恶(人们所遭受到的恶事);莱氏神正论引发了启蒙思想家们的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又进一步启发了康德和黑格尔这两位伟大的德国思想家,他们从这场争论中得出了关于自由的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在那场上帝是否公正(即神正论)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以莱布尼茨这样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坚持把自由意志与罪恶联系在一起,承认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认为罪构成了人的一个本性,人具有根本恶,即与生俱来的恶。这种观点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基督教观点,带有一种保守主义色彩。另一派是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他们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罪恶,人性是善良的,何罪之有?他们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观点,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不要老是凄凄苦苦的,老是说自己有罪,总是流泪、忏悔,其实我们什么罪也没有,大家都是好人。这种观点导致了所谓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主张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人没有什么原罪,没有根本恶,人性本善或者无所谓善恶,你成为一个好人还是坏人,那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人一开始就会选择善良的行为,会向善。这种善不是中世纪的伪善,而是一种满足自己的自然要求的行为,一种追求幸福的行为,幸福就是美德,追求幸福就是善。康德论自由与善恶的关系:康德的批判哲学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自由康德认为:无论是人的道德行为还是罪恶行为,都是由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所发动的,自由意志既是善良的根源,也是罪恶的根源。要改变它(从善还是从恶)是由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的。黑格尔关于自由与罪恶的辩证思想:黑格尔认为:罪恶产生于自觉,亚当夏娃偷吃了知识之果以后,人才有了自我意识。之前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第三讲西方理性精神的崛起中国人的理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理性是一种实用理性。实用理性:这种理性更多的是用于经世致用,建功立业,更多地是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却很少考虑。西方:受到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信仰深入人心。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现世生活,提倡人性解放,但是他们对于弘扬理性却缺乏兴趣。原因:理性在中世纪经院哲学那里被扭曲成一种刻板的形式主义的三段式逻辑,这种缺乏人性味儿的形式主义令人文主义者们感到厌烦。热爱感性,轻视理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都带有强烈感觉主义色彩。15、16世纪南部拉丁语世界的人们开始掀起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时,北方日耳曼语世界的人们对这场运动并不感兴趣。原因在于:1、日耳曼人不像拉丁人那样有着辉煌的古典文化传统可以复兴,日耳曼人最初只是入侵罗马帝国的蛮族。2、粗俗的日耳曼人欣赏不了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雍容华贵的艺术作品,他们同样也对意大利人和罗马教廷的道德沦丧和信仰虚假情况深恶痛绝。在质朴而粗鄙的德国人眼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公开堕落与罗马教会的暧昧犯罪同样令人憎恶。所以当南方拉丁文化圈掀起文艺复兴运动时,北方日耳曼文化圈掀起了另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要确立起真诚的信仰和纯正的道德,革除教会的腐败和虚伪,真正的按照基督教的理想和《圣经》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宗教改革是一场以信仰主义为核心特征的道德纯洁运动。宗教改革历史结果:客观上改变了北部欧洲的基本面貌,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精神专制格局,开创了一种宗教多元化和宗教宽容的局面,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所导致的一个重要政治后果就是“教随国定”原则的确立,这使得宗教信仰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宗教信仰成为激励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发展的重要力量。16世纪虽然在西方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但在精神气质方面却不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理性精神的真正崛起——17世纪英国自然神论自然神论:大凡17世纪英国把理性看作是上帝的本质,用理性来限制或反对奇迹,主张基督教的要义就是道德的那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可以纳入到广义的“自然神论”范围内。在西方宗教思想史上,自然神论可以说构成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中介,即成为从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无论是天主教信仰还是新教信仰——到18世纪法国无神论的一个过渡形态。正是经过了自然神论以及由自然神论所引申出来的泛神论,西方人才从传统意义上的有神论走向了无神论。后来西方人又从一度时髦的无神论走向了现代意义上的有神论,那是康德和施莱尔马赫等人的功劳。自然神论的基本观点:基督教的合理性(上帝的本质是理性);基督教的道德性;在17世纪的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迹象,以至于我们可以恰如其分地把理性主义称为17世纪的时代精神。除了强调理性法则之外,17世纪所有新的思潮同样也突出道德的重要性。宗教改革——信仰权威取代宗教权威;启蒙运动——理性权威取代信仰权威;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唯理性主义独断,致使17世纪温和的英国的自然神论转向了18世纪偏激的法国无神论。当理性走向极端的时候,恰恰导致了一种非理性的独断论,即把理性看做是万能的,像上帝一样;理性可以批判一切,但是却唯独没有对自己进行批判。一种缺乏自我批判的理性并不是真正的理性,正是这种缺乏自我批判精神的片面理性把法国启蒙运动推向了偏激的极端,导致了法国无神论的产生。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理性本身。康德:三大批判第四讲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罗素关于三者关系的说明:“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形而上学:希腊语里的原意是“在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它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在编纂亚氏著作时所用的一个概念。“形而上学”是指超越于经验现象之上的关于存在本身或者事物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从亚氏一直到18世纪的西欧哲学,形而上学都是与经验相对立的,是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实体或本质的学问。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构成了哲学的根,没有形而上学,哲学就丧失了它的阳刚之气。只是到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形而上学独断论体系遭到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之后,“形而上学”一词才开始逐渐被理解为一个贬义词。特别是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就成了为知性的基本特征,黑格尔提出了以辩证法为基本特征的理性来与形而上学的知性相对立。从此以后,形而上学就成为一种孤立、静止、僵化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与辩证法形成了直接的对立。黑格尔以后,马克思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立,因此我们就简单地把辩证法理解为形而上学的对立面。实际上,在西方黑格尔之前,形而上学一直被当做一门既高深又高尚的学问,只有具备极高智慧的人,才能够去研究形而上学。几个哲学的基本问题①世界是分为“心”和“物”的吗?如果是,“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哲学所探讨的那些终极性问题的特点和魅力恰恰在于,对于它们永远都不可能有终极性的答案。它与科学问题是不同的。②宇宙到底有没有目的性?它是不是朝着一个目标演进的?如果是,宇宙中的秩序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的回答:a.创造论b.进化论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热爱秩序的天性?康德:人给自然立法④人究竟是像天文学所看到的,是有一些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而成的微小动物,在一个渺小而不重要的星球上无能为力的爬行着?还是想哈姆雷特所说的那样: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⑤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生活方式都是虚幻无谓的呢?⑥善,为了要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毁灭,我们仍然应该追求某种终极性的善吗?⑦究竟有没有智慧这个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一种极其精致的愚蠢呢?古希腊文化中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哲学、宗教难分彼此。希腊最早的一批科学家、哲学家都具有很深的宗教情结。在古希腊文化中,正如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天国都处于一种相互融通的状态中一样,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也仍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同一关系之中。西方中世纪文化中宗教对科学压制西方近代文化中科学理性对宗教信仰的反叛与批判到了西方近代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开始发生了逆转,科学理性日益壮大,宗教信仰则不断萎缩。但是二者仍然处于一种对立关系之中,只不过双方地位发生了转变,现在轮到宗教信仰在科学理性越来越猛烈的攻击下为自己存在的权力进行辩护了。西方现代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共生与互补自康德和施莱尔马赫之后,在科学与宗教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妥协,二者形成了一种各司其职的互补关系:科学研究自然界,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宗教关注人的道德情感,解决精神生活问题。二者既不像古希腊时那样合二为一,也不像中世纪和启蒙运动时期那样相互对立,而是尽量保持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共存关系。第五讲哲学与人生哲学是什么:哲学无定论哲学就是一种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就是对那些永无确定性答案的形而上学问题的一种执着追求。现象与本质:20世纪的哲学纷纷走向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把本质给抛弃了。而传统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都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本质主义哲学。哲学无定论:哲学家陈修斋:不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时代局限性而使我们无法对哲学形成确定的答案,而是由于哲学所关注的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永远不会有定论。哲学史方法论:学习哲学必须要经历精神历练,这种精神历练只能在学习哲学史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方法论:1、哲学知识与哲学素养的有机结合;2、培养一种“有教养的”怀疑精神;3、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学以致用”与“学以致知”人民大学苗力田先生: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实、尚事功、学以致用;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改变环境与改变自身:哲学与其他实用性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学科的知识都被用来改变环境,哲学的智慧却被用来改变自身。在天国与尘世之间——赵林演讲集(二)演讲内容演讲内容第一讲基督教的文化渊源与早期发展第二讲基督教的本质精神与内在矛盾第三讲从宗教专制到宗教宽容第四讲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科学理性的勃兴第五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全球化历程第六讲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宗教背景赵林:这部演讲录《在天国与尘世之间》与我的另一部演讲录《在上帝与牛顿之间》可以称为姊妹篇。在那本演讲录中,我主要对与基督教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讲解;而在这本演讲录中,我则对基督教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这两部演讲录,一部侧重于理论,一部侧重于历史,二者相映成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第一讲基督教的文化渊源与早期发展要点:1、基督教的“两希”传统;2、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和发展;3、基督教与日耳曼文化;第二讲基督教的本质精神与内在矛盾要点:1、唯灵主义的本质精神;(追求来世、修道运动)2、教会的蜕变;(中世纪教会的逐渐堕落,买卖圣职、淫乱等)第三讲从宗教专制到宗教宽容要点:1、赎罪的问题与罗马教会的堕落;2、拉丁文化与日耳曼文化;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5、“因信称义”的意义;6、路德宗教改革的局限及历史后果;第四讲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科学理性的勃兴要点:1、英国宗教改革与安立甘教会;2、从宗教改革到政治革命;3、民族国家的崛起;4、自然法学派的思想;5、理性精神的振兴;6、从自然神论到无神论;7、知识理性与道德良知;第五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全球化历程要点:1、加尔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2、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3、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立;4、共产主义的文化渊源与历史发展;第六讲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宗教背景要点:1、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冲突到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由于两大阵营的对垒不复存在了,前苏联已经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也已经瓦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的世纪,也就是21世纪,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冲突,即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指出,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世界各大宗教之间,或者以各大宗教为轴心或纽带的各大文明共同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张力,它酿成了各大文明体系之间的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一直延续到西方殖民主义全球体系的形成,两大政治阵营对峙出现时才结束,并一度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所取代。但是到了20世纪末叶,随着苏东的解体和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的消解,这种传统的文明冲突将重新呈现出来,并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亨廷顿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明的冲突将会取代政治意识的冲突和经济的冲突而成为21世纪人类冲突的主要形式。他因此告诫西欧各国,不要为了经济上的蝇头小利而与美国发生隔阂,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尤其是在大的原则上,应该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可能来自东方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严峻挑战。2、华人学术界对“文明冲突论”的回应一些学者纷纷指出,我们中国的儒家文明从来就是讲究和而不同的,在21世纪我们绝不可能与伊斯兰教文明联合起来去对付西方基督教文明。而且,还有一些新儒家知识分子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在政治意识形态对立消解和冷战时代结束后,未来世纪将会是儒家的普世和谐理想盛行于全世界的时代,全世界各国人民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的普世和谐观念,大家都会以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作为基调,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和平的未来世界。赵林认为应该把亨廷顿文章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取向区分开来。价值取向: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事实判断: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预测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带有前瞻性,他很敏感地看出了未来世界的基本走势。3、全球的文化保守主义浪潮从20世纪末叶开始,甚至还可以追溯更早,在各个非西方文明圈中,好像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伊斯兰教世界:原教旨主义者;中国知识分子中:杜维明等新儒家,复兴儒学的文化思潮;印度教世界中:向传统的印度教信仰回归的趋势;80年代后的美国人:开始向清教传统和保守主义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基督教世界也好、伊斯兰教世界也好,印度教世界也好,还是中国儒家伦理世界也好,在20世纪末叶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种向传统文化复归的趋势。4、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的历史宿怨“东西方”(亚欧大陆西半部的东西方)之间的几次大规模冲突:特洛伊战争:这可能是文字中记载的西方与东方之间最早的一次大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公元7到15世纪的冲突:伊斯兰的西侵;西欧的十字军东征;伊比利亚半岛的光复活动;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东罗马帝国;近代15到18世纪:西方的殖民活动;21世纪初: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我们应该把伊斯兰教国家的官方态度,与民间大众的态度区分开来。一些国家的官方出于现实利益方面的考虑,不敢得罪西方,因此尽量与西方世界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但民间的老百姓,他们不管那些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他们只考虑情感上的认同。5、传统文明影响力的新证据亨廷顿在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当中,列举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资料说明了这个世界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表明了各大文明体系向着传统文化和传统宗教回归的趋势。近几十年来随着亚非拉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和西欧社会,西方文明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自身文化认同的群体,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语言习惯使得美国出现许多像唐人街、西班牙人街等亚文化社会。6、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分支情况西南欧诸国:西葡、意法等,还有拉丁美洲。西北欧诸国:德国、英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还包括美国、加拿大等。特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并入加拿大以前一直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所以直到今天,魁北克省在加拿大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个地区的流行语言是法语,所用的法律体系是大陆法而不是英美法。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正教地区。7、俄罗斯在现代世界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本写法西斯德国历史的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在近代,建立第三罗马帝国的美梦最初是由俄罗斯人编织起来的。在今天的俄罗斯,东正教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是东正教徒或者对东正教持有好感——毕竟东正教信仰是俄罗斯民族的传统宗教,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根基,俄罗斯民族最初的发展就是在东正教旗帜的感召之下进行的,今天它仍然担负着俄罗斯民族的重大使命。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它与西方之间的历史宿怨并没有完全消弥,东正教与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隔阂仍然明显存在。因此,在文明分野和对垒的21世纪,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和东西方的关系中,始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8、伊斯兰教文明的分支情况7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扩张,穆斯林占领了北非及西欧西南部。15、16世纪,伊斯兰世界的主要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