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春季课题审题立意教科书书名:统编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3.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2.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语文中,作文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审题立意》的写作训练课,助力大家写出优秀作文。审题就是审查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写作文,审题为先;好作文,立意为贵。现在,老师邀请你们尝试“三审四立”写作法,学会审题立意,接下来将我们的课堂学习设计为三个任务。二、任务一跟着课文审命题学校文学社拟举办一场“题好一半文”为主题的审题经验分享会,9(1)班同学决定从大家最熟悉的课文题目入手,探究审题的奥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活动。《《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美丽的颜色》《回忆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我的发现:审题时,除了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冬天”“秋天”等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词以及“回忆”“纪念”等动宾短语中的动词,还要关注限制条件,如“济南”是对地点的限制,“秋天”是对季节的限制,还有“美丽”是对性质的限制。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阿长与〈山海经〉》《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我的发现:题目的词语可以是并列关系,如“说”和“做”,“苦”与“乐”等,这样拟题的好处是呈现文章的主要方面,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我的发现:《散步》从一家人散步的温馨场面写到了中年人的责任;《老王》从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到了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背影》从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写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悬崖脱险的经历写到了人生感悟。我的发现:《散步》从一家人散步的温馨场面写到了中年人的责任;《老王》从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到了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背影》从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写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悬崖脱险的经历写到了人生感悟。由此可见我们在审题时还要关注题目的深层含义,如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人物的关系、与文章中心的关系等,全面思考,抓住要点,具体分析。《《散步》《老王》《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任务一总结:审题三重奏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是把握写作指向的重要一步。审题准了,文章写起来就能紧扣题目要求,不枝不蔓;这一关把不准,就会跑题,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1.审关键词,把握立意。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繁,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2.审限制词,确定方向。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作文题《原来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设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3.审深层义,提升内涵。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下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仔细揣摩,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也切题,但显得非常常规化。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二)了解了基本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限制条件等来做审题立意的练习,以形成能力。活动一:完成下表,总结限制性标题审题立意的方法,选代表发言。审题立意题目关键内容限制条件《无言的褒奖》活动二:完成下表,总结比喻性标题的审题立意的方法。题目《翻过那座山》审题“山”的比喻义(多重解读)“翻过”的意思“翻过那座山”的意思立意素材选择立意(主旨确定)总结:对于比喻性题目,审题立意训练的重点是为题目中的喻体匹配本体。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明确题目的比喻意义,二是根据写作者选定的意义为它匹配恰当的题材。《翻过那座山》,就是一个比喻性题目。审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确“山”的比喻意义,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山”可以是学习、工作实践中的某个障碍、困难,可以是思想上的偏见、狭隘、短视,可以是人际交往中的害羞、胆怯、傲慢,可以是性格上的胆小、自私、偏激、懒惰,也可以是意外发生的误解、差错等;“翻过”的意思可以是超过、克服、消灭、战胜、消除、克制、征服等。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理解到,“翻过那座山”的意义是越过障碍、克服困难、战胜懒惰、消除偏激等,据此,再从多个角度罗列材料,然后从中选择最恰当的作为写作题材。三、任务二跟着导图审材料九(1)班同学为“枭逢鸠”这则寓言故事制作了一张审题思维导图,请你结合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九(1)班同学为“枭逢鸠”这则寓言故事制作了一张审题思维导图,请你结合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别的地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的地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仔细阅读故事内容,将下图填写完整。=1\*GB3=1\*GB3①内容把握找出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将其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写下来并与同桌交流。-----------------------------------------------------------------------=2\*GB3=2\*GB3②探究含义分析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对话,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猫头鹰回答:言外之意:斑鸠说:言外之意:=2\*GB3=2\*GB3②探究含义分析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对话,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猫头鹰回答:“----------------------------------------------------------------------”言外之意:-----------------------------------------------------------------------------斑鸠说:“---------------------------------------------------------------------------”言外之意:-----------------------------------------------------------------------------=3\*GB3=3\*GB3③聚焦矛盾请从不同角度找出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几对矛盾,记录下来。猫头鹰:搬与不搬斑鸠:这里的人:别的地方的人:=4\*GB3=4\*GB3④拓宽角度你有和这则寓言故事类似的经历吗?试着把它记录下来。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并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交流。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基本思路可遵循如下步骤。第一步:分析、归纳材料的基本意义。材料的基本意义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如何分析、归纳材料的意义呢?不同类型的材料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材料中有明确的议论性语句,这个议论性语句往往就揭示了材料的意义。如果材料中的故事有因有果,那么由果溯因,由因追果,往往就能发现材料的意义。如果材料是两个或多个,挖掘材料间的异同点所传达出的共同道理,就是材料的意义。例如,上述材料,通过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有生存空间”。第二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解析材料的意义,在各种层面上与所积累的材料相结合,得出一个或多个具体认识,选定其中的一个,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解析材料的意义,可以正向思考,直接用其意义作为文章的中心。例如,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等。可以为其意义加上合理的限定,得出稳妥、具体的结论。例如,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适应环境的最佳方法是扬长避短、不能改变声音就少说多做等。可以逆向思考。例如,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要勇于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出淤泥而不染、悦纳自己、坚持真理比赢得喜爱更重要等。可以辩证思考。例如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当自己暂时不为大家所接受时要先学会接受别人、改革先要改变人们对待新事物的态度等。可以发散思考,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例如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要学会听取难听的批评、夜晚的鸣叫声再美也不受欢迎、劝人何妨直言、要改变的不只是叫声、要改变的不是叫声等。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要注意打开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任务二总结:确定材料作文的中心,既要抓住材料中隐含的某些关键语句,更要从总体上去把握,揣测作者态度是褒是贬,弄清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从总体上去把握,就要研究材料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揣摩好对象,品玩好词句,把握作者隐含的倾向性。对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就要找出与材料的类比点,这样才能准确地去立意。四、任务三循着方法学立意请你结合“枭逢鸠”的审题思维导图,归纳相关立意的方法。唐代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文采辞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这说明,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千古文章意为高。”既然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是一篇文章的主题,那么自然就要“意在笔先”了,即下笔之前就确立好主题。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一)立意四技巧1.化虚为实,虚实转换首先要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基本含义,然后再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例如,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有生存空间”。2.变更角度,辩证思维从事物发展或已有观点的相反方向进行立意。其核心是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这样能立意写得好的话,可能会很深刻。猫头鹰不被人接受的叫声——尊重个性,学会包容3.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猫头鹰难听的叫声——我们身上的某些缺点猫头鹰改变不了的叫声——人的个性斑鸠指出猫头鹰的缺点——交友需交诤友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地看问题,联想到人生道理,给我们人生的启示。4.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猫头鹰搬家——探讨换个新环境的必要性探讨改变环境与改变自我的关系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选取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