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后期,各铜器作坊为了满足贵族们对大量成套青铜礼器的需求,将产品集中到鼎和编钟等不多的器类上,并简化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流程。此时的作坊生产反映出A.青铜铸造技术衰落B.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C.礼乐制度得到发展D.官府不再垄断手工业2.汉文帝二年,朝廷对功臣集团进行分化,下令凡不在朝中任职的功臣列侯,未得到文帝特许,必须前往封地“就国治民”。文帝四年以后分封的侯国都不在王国境内,而位于汉郡,以避免列侯与诸侯王交往。由此可知,汉文帝意在A.加强郡县治理B.扩大政府赋税来源C.巩固皇权统治D.削减功臣列侯封地3.表1反映的是唐代对剑南道的治理,表中举措说明唐代表1开元初年唐朝在剑南道设置节度使,其战略任务为“西拒吐蕃、南抚蛮獠(南诏)”大历二年唐朝将剑南道划分为剑南东川与剑南西川元和二年唐宪宗以宰相武元衡为西川节度使,揭开了“文官治蜀”的序幕A.开发经营西南地区B.减少地方行政层级C.朝廷依赖藩镇势力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4.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受到士人的欢迎,在当时十分畅销,因此常被一些从事刻书出售的书坊盗印。这令朱熹很气愤,只好写信给县官和挚友,希望他们能帮忙追讨书版。这反映出A.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B.活字印刷书籍不受官府保护C.南宋印本图书商业传播D.朱熹著作成为科举考试依据5.清雍正之前,对青海湖的祭祀均是在当时都城的郊区举行。雍正时期,清政府把遥祭改为近祭,派办事使者于每年秋间亲往致祭。这一变化表明A.地方督抚制度的推行B.统一国家版图的巩固C.天下一统观念的出现D.边疆统治危机的加深6.图1为美、英、德、日四国在中国直接对外贸易总额的占比情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是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7.据《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浙江与上海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8.1944年4月27日,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发文《论国际货币基金》,在注意到中国将在国际秩序中获得大国地位以后,仍然强调“固有赖于盟国的长期资金、技术和物资的援助,更重要的还是以救火一般的速度,来挽救当前工业生产与出口的农业生产之衰落”。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重在强调A.立足自身发展的紧迫性B.建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必要C.加强多领域的国际协调D.发挥联合国创始国的影响9.在195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工商业税制改革发言强调“新税制是‘公私一律平等’,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批判“新税制发展下去,势必离开马列主义,离开党的总路线,向资本主义发展”。毛泽东的讲话利于A.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调动私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D.贯彻新民主主义的财经路线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10.1977年,国家计划浙江生产机床1200台,实际生产8400台。计划外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绝大部分靠“物物交换”获得,产品有86%通过来料加工及协作交换销往外地,主要销往县以下农机修造厂和其他小企业。这体现了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现代企业制度激发生产活力C.改革开放的决策得到较好贯彻D.计划外生产面向市场寻找出路11.图2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所设想的城邦空间体系框架。图2规划A.表达了自由宽松的法制精神B.推动罗马居民参与公共事务C.遵循等级观念培养公民素养D.蕴含对理想政治制度的期许12.旃陀罗·笈多二世的文治和武功都很有成绩,但除了铭刻和钱币外,没有留下其他文字记载。法显的《佛国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研究笈多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法显的著作A.推动佛教产生不同的派别B.反映出笈多帝国控制印度全境C.佐证了南亚地区文明发展D.成为研究德里苏丹的一手资料13.16、17世纪,治安法官掌控了英国地方政府的司法与行政大权,他们主要由乡绅担任,需经国王任命,受枢密院管辖,但不领取国家俸禄。治安法官施政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王国政令,也离不开教区官员和民众的支持。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依托社区进行治理B.近代自治市制度已经确立C.继承地方自治传统D.依据大陆法加强行政管理14.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们用启蒙思想诠释独立的合法性。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型社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理想型社会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拉美知识精英的思想主张A.强化了拉美人民的民主认同B.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的局限C.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15.表2为北京大学25周年校庆民意测验表。影响表中测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表2测验问题测验结果俄国和美国,谁是中国的朋友“俄国为中国之友”占比59%心目中的世界大人物是谁列宁得票几乎为全票的一半心目中的国内大人物是谁孙中山得票高居榜首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效斐然B.世界经济大萧条波及到中国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D.苏联支持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16.20世纪80年代,由于发达国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度低落,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打击十分沉重。这主要反映出A.全球化进程中的南北差距B.经济衰退冲击国际金融秩序C.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前景黯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隆庆初年,政府准许人民出洋贸易,大量商人移居海外。明末南洋地区的华侨总计约有10万人,在籍贯上,以闽人为最多,其次是广东人。闽粤地区地狭人稠,兼有下洋之便利,许多人只好出洋以求生计。16世纪,西方殖民者东来,纷纷在南洋建立殖民地,出于开发当地的需求,殖民者起初对华侨采取招徕政策,导致华侨的大批出国。在清代前期出国的华侨中,商人的比例有所减少,贫苦、破产的农业和手工业者则逐渐占有多数。他们与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建设家乡,使一些不毛之地变成良田和城镇。从明末清初起,南洋等地的华人社会不断扩充,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而形成跨文化家庭,为当地文化注入新鲜的元素,并渐渐融入当地社会。——摘编自赵红英、张春旺《华侨史概要》材料二19世纪40-70年代,有三四十万名“契约华工”输入拉美地区。他们在拉美主要从事开矿、修筑铁路和公路、种甘蔗等艰苦工作。华工在“契约”到期后,纷纷在当地落脚,靠贩卖小商品和手艺维生。大多数人慢慢发展为小商人,一些人终成富商,逐渐在当地形成一个华商阶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商的经营活动已遍及拉美100多个城市。在华侨聚居区域.他们往往自办华侨子弟学校,创办华文报纸.既宣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也介绍居住国的文化习俗。与东南亚华侨相异,拉丁美洲的华侨成为老死他乡的“单程移民”的情况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家乡山迢水远,交通不便;另一方面,当地人少有种族歧视,民族关系和谐。在传统华人时代,拉美华侨与当地民族通婚已很常见,这对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摘编自高伟浓《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华商与华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华人“下南洋”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华工在拉美地区生存发展的主要表现。(5分)(3)根据材料,简析华侨华人与居住地社会融合的影响。(5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是中国近代史一个极富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章炳麟和邹容二人因在上海《苏报》上发表文章,撰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两书,被清政府认为是世所不容的罪行,原本“照律科罪,皆当处决”,但在外国势力把持的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的最终判决中,二人只是被分别判处两年和三年的监禁。“苏报案”大事记1903年6月30日起先后进行了多次会审,主审是清政府官员、英国副领事,原告是清政府,被告是章、邹等人。原告和被告都聘请了西洋律师。其间,清政府多次试图要求引渡章、邹等人,未获列强驻沪领事团同意。1903年8.至9月《国民日日报》大量转引外文报纸关于苏报案的报道,大部分都是支持革命党或者有利于革命党的内容。1903年12月9日清政府官员判决章、邹二人“谋逆”罪名成立,永远监禁。英国副领事当庭否决拒不承认判决。其后,就监禁年限,中外双方多次协商未果。1904年5月17日各国领事一致主张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并提出将5月21日作为最后期限,如果清政府不接受该意见,将释放章、邹二人。——摘编自蔡斐《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苏报案发生的历史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苏报案的影响。(5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列书目为西方历史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重要的代表作,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热销的历史著作。书目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8至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选择某一书目或者自拟一个书目,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继日内瓦会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万隆会议期间,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把坚持原则和灵活的外交结合起来,求同存异,积极化解矛盾,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恩来总理除了参加正式会议外,还广泛地会见各国代表团团长,与他们交朋友,向他们阐明中国政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进和加深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亚非许多国家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可以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合作。万隆会议后,团结反帝成为汹涌澎湃的世界潮流,动员和鼓舞了亚非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到1960年,亚非地区又有28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独立。——摘编自顾宁等《新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外交努力。(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万隆会议的影响。(7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1.C2.C3.A4.C5.B6.B7.D8.A9.A10.D11.D12.C13.C14.B15.D16.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17.(16分)(1)历史背景:明朝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发展;(1分)清朝人口急剧增长;(1分)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东来;(1分)南洋的开发;(1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太平洋贸易的发展)。(2分)(2)主要表现:长期从事苦力劳动;(1分)契约期满后居留当地谋生(形成华商阶层);(1分)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1分)融入居住地社会。(2分)(3)影响:促进了居住地的经济开发;(1分)为当地文化增添了多样性(形成多元的移民文化);(2分)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1分)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1分)18.(12分)(1)历史背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