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解密_第1页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解密_第2页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解密_第3页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解密_第4页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Labtestingmethodofdrillingandcomplet2021—11-16发布2022-02—1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I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 2 35.1模拟地层水 3 3 36.1岩心钻取与切割 36.2岩心清洗 36.3岩心烘干 36.4岩心气体渗透率测定 36.5岩心抽空与饱和 3 3 47.1岩心钻取与切割 47.2岩心清洗 47.3岩心烘干 47.4岩心气体渗透率测定 47.5岩心抽空与饱和 4 48常规砂岩油层钻井液损害动态模拟评价实验 48.1仪器与材料 48.2实验参数 4 58.4动态损害模拟实验程序 58.5测定钻井液损害岩心后岩心对煤油的正向渗透率 68.6计算实验结果 69常规砂岩油层钻井液、射孔液、压井液损害静态评价实验 69.1仪器与材料 69.2实验参数 7Ⅱ 79.4模拟储层温度静态损害实验程序 79.5室温操作方法 89.6测定评价流体损害岩心后岩心对煤油的正向渗透率K 89.7计算实验结果 810致密油、页岩油层钻井液损害动态模拟评价实验 8 8 8 8 9 9 910.7计算实验结果 911致密油、页岩油层钻井液、无固相完井液、射孔液、压井液损害静态评价实验 11.1实验装置 11.2实验参数 11.4静态损害实验程序 11.6计算实验结果 12.1仪器与材料 12.3模拟储层温度实验程序 12.4室温操作方法 12.6计算实验结果 14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格式 14.2实验报告格式 附录A(规范性)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模拟评价实验记录 附录B(规范性)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模拟实验报告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代替SY/T6540—2002《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与SY/T6540—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将“本文件适用于模拟钻井液完井液动态、静态损害前后油层液相渗透能力变化程度。”修改为“本文件适用于模拟钻井液完井液动态、静态损害常规砂岩储层、致密油及页岩油储层的评价。”(见第1章,2002年版的第1章);b)修改了1个规范性引用文件:SY/T5358—2010;删除了1个规范性引用文件:SY/T5336—1996;增加了以下4个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9170—2012、GB/T29172—2012、NB/T10030—2016、SY/T7311—2016(见第2章,2002年版的第2章);c)修改了以下2个术语:临界流速(见3.1,2002年版的3.1)、静态模拟(见3.3,2002年版的3.3);增加了1个术语:压力半衰期(见3.8);d)修改了2个符号:临界流速、岩心的有效孔隙体积倍数;增加了4个符号:损害前岩心压力半衰期、损害后岩心压力半衰期、岩心气体渗透率、岩心绝对渗透率(见第4章,2002年版的第4章);砂芯漏斗抽滤配制的模拟地层水,除去其中的机械杂质。”修改为“用G4砂芯漏斗抽滤配制的模拟地层水,除去其中的机械杂质,对过滤后的地层水抽真空30min,除去地层水中的溶解气体。”(见5.1,2002年版的5.1);f)修改了“煤油”,将“a)用活性白土或膨润土脱至煤油为无色。”修改为“5.2.1用活性白土或膨润土脱至溶剂用煤油为无色”。将“b)先用快速滤纸过滤,再用G3砂芯漏斗抽滤。”修改为“5.2.2先用快速滤纸过滤,再用G3砂芯漏斗抽滤,对过滤后的煤油抽真空30min,除去煤油中的溶解气体。”(见5.2,2002年版的5.2);g)修改了“常规砂岩岩心准备”,将“岩心准备”修改为“常规砂岩岩心准备”(见第6章)h)增加了“致密油、页岩油岩心准备”(见第7章)i)修改了“仪器与材料”,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便于执行(见8.1,2002年版的7.1);j)增加了“按照SYT5358—2010中第6章的要求,测定岩心的临界流速Q。”(见8.3.2);k)修改了“动态损害模拟实验程序”,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便于执行(见8.4,2002年版的7.3);1)修改了“仪器与材料”,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便于执行(见9.1,2002年版的8.1);m)增加了“致密油、页岩油层钻井液损害动态模拟评价实验”(见第10章);n)增加了“致密油、页岩油层钻井液、无固相完井液、射孔液、压井液损害静态评价实验”(见第11章);o)增加了“钻井液完井液损害致密油、页岩油层室内模拟评价压力半衰期测定实验记录”(见附录——本文件于2002年首次发布,1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70—2012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实验室测试GB/T29172—2012岩心分析方法SY/T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SY/T7311—2016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地质实验规程岩心的渗透率随着注入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开始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大于20%)时的流速,其值可通过SY/T5358—2010规定的实验方法确定。在模拟井眼条件[作业压差、储层温度和钻井液环空循环流速梯度(以下简称“速梯”)]下,钻在模拟作业压差和储层温度条件下,评价工作液在岩心端面无切向剪切时,对储层岩心渗透率的单位时间内通过岩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滤失量,分别用Fa表示动态滤失速率,F,表示静态滤失2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后,每10min测量压力和流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相对误差小于1%时的压力和流量。平衡渗透率equilibriumpermeability流量和压力趋于稳定后,每10min测量一次流量与压力,并计算渗透率,连续测量三次,相对误差小于1%时的渗透率。渗透率恢复值permeabilityrecovery评价流体损害岩心后岩心对煤油的平衡渗透率与损害前岩心对煤油的平衡渗透率的百分比。压力半衰期pressurehalf-time岩心上游端压力衰减为初始实验压力的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4符号本文件中使用的符号及其表达的意义和单位情况见表1。表1符号说明说明测定滤失量时间间隔△t时间内的滤失量AFF最大返排压力测K。时的平衡压力QR%R%b125min内的动失水体积πT35.1.4用G4砂芯漏斗抽滤配制的模拟地层水,除去其中的机械杂质,对过滤后的地层水抽真空5.1.5过滤后的模拟地层水储存在洗净的磨口玻璃瓶中备用。若储存时间超过1个月,应重新过滤再5.2.2先用快速滤纸过滤,再用G3砂芯漏斗抽滤,对过滤后的煤油抽真空30min,除去煤油中的溶5.2.3过滤后的脱水脱色煤油储存在洗净和烘干的磨口玻璃瓶中备用。若储存时间超过1个月,应重6.1岩心钻取与切割6.1.1岩心钻取按SY/T5358—2010中5.1.1的要求进行,岩心长度为4cm~6cm(最好约5cm)。按GB/T29172—2012中4.6的要求进行。按GB/T29172—2012中4.7的要求进行。操作方法按SY/T5358—2010中5.1.5.1的要求进行。实验要求按SY/T5358—2010中5.47致密油、页岩油岩心准备7.1岩心钻取与切割7.1.1致密油层岩心按照SY/T7311—2016中3.2.2规定的0°柱塞样品的要求进行,直径为2.54cm,长度为5cm。7.1.2页岩油岩心按照SY/T7311—2016中4.2.2规定的0°柱塞样品的要求进行,直径为2.54cm,长度为5cm。对于易碎的页岩岩心处理可参考GB/T29172—2012中3.4.10的要求。7.1.3岩心的切割可参考GB/T29172—2012中4.5.2的要求。岩心制备过程应保证岩心矿物成分及孔隙结构不发生改变。按GB/T29172—2012中4.6的要求进行。按GB/T29172—2012中4.7的要求进行。7.4岩心气体渗透率测定按GB/T29172—2012中7.4.1.1和7.7.2的要求测定和计算气体渗透率。7.5岩心抽空与饱和操作方法按NB/T10030—2016中4.2.3的要求进行。实验要求按NB/T10030—2016中4.2.3的要求进行。7.6岩心孔隙体积V,测定按GB/T29172—2012中6.3.2.2的要求8常规砂岩油层钻井液损害动态模拟评价实验8.1仪器与材料常规砂岩油层钻井液损害动态模拟评价实验所用仪器和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a)高压动态损害系统:JHDS-Ⅱ型或性能相当的仪器;b)氮气及氮气瓶;c)量筒:分度值0.1mL;d)温度计:200℃,精确度为0.1℃;e)计时器:精确度为0.1s;f)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g)金属环:长20mm~30mm,外径25.4mm,壁厚1mm~2mm。实验参数如下:a)速梯:300s-¹,或根据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计算;5b)压差:3.5MPa,或根据现场实际使用的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孔隙压力差确定;c)温度:使用对应的储层温度;d)动滤失实验时间:125min。8.3常规岩心原始煤油渗透率K。测定8.3.1实验装置:将SY/T5358—2010中5.3.1要求流程中的流体2和酸或碱流体中间容器去掉,将流体1中间容器改装脱水脱色过滤煤油,其余与该条款相同。8.3.2建立含水饱和度及测定钻井液完井液循环前岩心对煤油的初始正向渗透率K。a)按照SY/T5358—2010中第6章的要求,测定岩心的临界流速Q。b)用煤油先在0.4倍临界流量Q下驱替到不出水和稳定压力,然后再提高流量到0.8倍Q下驱替到不出水和稳定压力。用0.5倍Q下的流量驱替到稳定流量和稳定压力,测定损害前岩心对煤油的渗透率,实验过程中按表A.2的格式进行记录,用达西公式计算损害前岩心对煤油的平衡渗透率K。8.4动态损害模拟实验程序按仪器操作说明书检查和清洗仪器。以测定岩心对煤油的初始正向渗透率时的流体驱替方向为正向,安装岩心或调整阀门,使得钻井液可在岩心端面实现反向污染。将岩心的围压加到2MPa~3MPa后(注意观察围压加到所需值后,压力能否稳定,若不能稳定,说明围压漏,检查是胶套破损还是岩心直径太小;若是胶套破损,则更换胶套;若是岩心太小或安装不当,可以在岩心外缠一层聚四氟乙烯膜后重新安装,直到围压稳定),用吸满煤油的吸耳球排除出口端的空气,并立即在滤液出口处接上已排除空气的冷却接收器。灌注钻井液,要求钻井液必须充满仪器的实验液腔、管线和中间容器(标志是放空管线有钻井液流出),以便排净空气。关好放空阀与放水阀后,给实验液腔加0.5MPa~1MPa的压力。加热钻井液至设定温度,并在稍低于实验速梯下循环或搅拌钻井液,以便均匀加热。为了防止岩心内部液相蒸发,可在岩心夹持器的岩心入口端施加回压,并相应提高驱替压力,保持净压差不变。具体回压的选择参考GB/T29170—2012中27.4.3的要求。压力调节分两步进行,先将岩心的围压加到3MPa,将实验液腔内压力提高到2.5MPa(或低于所需实验压力0.5MPa),再提高围压至4.5MPa~5MPa(或高于实验压力1.5MPa~2MPa),再将实验液腔内压力提高到3.5MPa(或所需实验压力)。通过循环、搅拌等方式,使岩心端面的钻井液的速梯达到实验要求。67a)耐压中间容器:200mL,耐压15MPa以上;b)岩心夹持器:抗温室温~180℃,0MPa~50MPa;c)可接6mm管线的特殊岩心夹持器堵头;d)其他与8.1b)~g)相同。实验参数如下:a)时间:120minb)压差:3.5MPa,或根据现场实际使用的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孔隙压力差确定;c)温度:室温或储层温度。测定方法按8.3进行。9.4模拟储层温度静态损害实验程序将已测定过K。的岩心迅速装入岩心夹持器的胶皮套内,在测K。的反方向端装入1个金属环,金属环后装入可接6mm管线的特殊岩心夹持器堵头;在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装入堵头后,拧上堵头固定器压紧岩心:加围压到1.5MPa~2MPa。将岩心夹持器堵头端用煤油排除其中的空气后,关闭阀门。连接装有评价液的中间容器到岩心夹持器特殊堵头端,打开该堵头的放空阀,用氮气瓶给中间容器慢慢加压,把中间容器中的评价液压入金属环的空腔中。当放空阀的出口有评价液流出时,关闭放空阀和氮加热与调节实验温度方法按8.4.4进行。将围压调节到4.5MPa~5MPa(或高于实验压力1.5MPa~2MPa),打开气瓶总阀,调节减压阀阀杆,将压力调至3.5MPa(或所需实验压力)。当温度、压力达到实验值后,打开出口阀门,开始静滤失实验。实验过程中,按表A.4的格式记录不同时间的滤失体积。静滤失实验进行120min。关闭气源阀门,切断岩心夹持器加热电源降温。8静态渗透率恢复值R的计算见公式(3):a)岩心夹持器:抗温室温~180℃,0MPa~50MPa;c)中间容器:1000mL~5000mL,耐压15MPa以上;d)平流泵:最大工作压力50MPa;e)微小容器:50mL~200mL,耐压20MPa以上;g)金属环:长20mm~30mm,外径25.4mm,壁厚1mm~2mm;9中间容器N₂10.4.1按规定将岩样抽真空饱和(模拟)地层水(或同矿化度的标准盐水);按照图1连接仪器和管10.4.5关闭阀门3,打开阀门1和阀门2,采用平流泵或氮气瓶给微小容器加压;如需模拟地层压按公式(4)计算半衰期损害率:实验装置按9.1进行。实验参数按9.2进行。实验方法按10.4进行。实验方法按9.4进行。实验方法按10.6进行。实验结果计算方法按10.7进行。12常规油层无固相完井液损害油层静态评价实验除不用特殊堵头外,仪器与材料按9.1进行。实验参数如下:a)时间:120min;b)反向注完井液流量:用0.4倍Q;将已测定过K。的岩心迅速装入岩心夹持器的胶加围压到1.5MPa~2MPa。将岩心夹持器出口端用煤油排除其中的空气后,关闭阀门。连接装有完井液的中间容器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堵头端,打开该堵头的放空阀,用平流泵驱替完井液,把中加热与调节实验温度方法按8.4.4进行。当温度达到实验要求值后,打开出口阀门,开始用平流泵在0.4倍Q下驱替评价流体,驱2倍W后,停止驱替,浸泡120min。切断岩心夹持器加热电源降温。除不必加热及恒温外,其余操作与12.3中规定的储层温度下的评价步骤相同。12.5测定评价流体侵入岩心后的煤油渗透率K实验方法同8.3。12.6计算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计算方法同8.6。13评价要求每种评价流体至少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两次评价,取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14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格式14.1实验记录表格格式实验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