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1页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2页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3页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4页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输电线路用

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

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依据中电联标准[2018]209号《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电力行业标准《交

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修订工作。

(二)工作过程

1、2019年3月,确立编研工作总体目标,构建组织机构,通过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使用导则》等标准编制

工作组成员”的通知(行过电压标字〔2019〕第05号),确定参编单位及其人员,开展课题

调研、收资研究工作。

2、2019年5月-2020年7月,开展集中编研。在广泛调研收资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拟定了

标准体系框架,确定了编研课题标准大纲和主要内容。

3、2020年9月,完成标准草案稿,通过网络形式召开了标准初稿讨论会,中国电力企业联

合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

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

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厦门ABB避雷器有限公司等单位

的专家和标准编制工作组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标准大纲及草案稿,确定了标准的

主要内容。

4、2020年10月,根据草案稿讨论情况,修改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参加单位及负责事项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3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厦门ABB

避雷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具体参与单位和人员根据后期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制遵循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导则,立足我国线路避雷器发展规划和管理

思路,结合各单位线路避雷器使用经验和管理特点,提升线路避雷器技术水平,指导线路避雷

器的研发、生产、试验检测、运行维护等。

线路避雷器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特别是DL/T815-200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

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JB/T10497-2005《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

物避雷器》的颁布实施,推动和规范了线路避雷器的研发、生产、试验检测、运行维护等方面

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关于线路避雷器的标准主要有:GBT32520-2016《交流1kV以上架空输电和配

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GLA)》、JB/T10497-2005《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

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815-201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IEC60099-8:2017《1kV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externalseriesgap(EGLA)foroverhead

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linesofa.c.systemsabove1kV》)等。

本标准主要依据近年来线路避雷器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最新技术发展,结合GBT

32520-2016《交流1kV以上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GLA)》和

IEC60099-8:2017《1kV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surgearresterswithexternalseriesgap(EGLA)foroverheadtransmission

anddistributionlinesofa.c.systemsabove1kV》)的有关内容,对DL/T815-201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修订。

(二)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与DL/T815-2012相比,将“输电线路”修改为“交流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将“绝缘子”修

改为“线路绝缘(绝缘子和空气间隙)”,电“10~500kV”修改为“1kV以上”,其他没有实质性修

改。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按实际引用文件情况修改。

3.术语和定义

主要新增“无间隙线路避雷器”、“带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工

频参考电流”、“直流参考电流”等五个定义。

4.标志及分类

与DL/T815-2012相比,避雷器标志部分无变化,避雷器分类部分,增加标称放电电流30kA

档。

5.标准额定值

与DL/T815-2012相比,标准额定电压部分增加750kV和1000kV相关参数,标准额定频率部

分无变化,标准标称放电电流部分增加标称放电电流30kA档。

6.运行条件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7.技术要求

与DL/T815-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为,主要变化如下:

1)残压部分,增加750kV和1000kV相关参数。

2)新增重复转移电荷的有关要求。

3)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部分,新增标称放电电流30kA的相关要求。

4)新增长期稳定性的有关要求。

5)新增散热特性的有关要求。

6)动作负载特性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7)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8)机械性能部分,明确拉伸试验和抗弯试验的适用场合,增加振动性能要求。

9)短路电流性能部分,明确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预期短路电流通常在1

kA以下,可不进行大电流短路试验;新增标称放电电流30kA的相关要求。

10)爬电距离部分,按绝缘子有关标准将爬电比距修改为小统一爬电比距,并强调如果带

间隙避雷器通过了工频续流遮断试验,不再具体要求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和支撑件的爬

电比距。

5

11)工频续流遮断特性,给出了续流遮断试验中应施加的工频电压值,并强调如果避雷器

本体部分的爬电距离满足7.21中无间隙避雷器爬电距离的要求,可以不进行工频续流

遮断试验。

12)带间隙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性能部分,明确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确定

原则和方法,将有关参数要求放到附录中。

13)带间隙避雷器耐受电压性能部分,明确330kV及以上带间隙避雷器,还进行操作冲击

50%放电电压试验。对本体故障后的带间隙避雷器,明确电压等级不低于330kV时,才

应进行操作冲击试验,明确了本体短路条件下间隙的工频湿耐受电压要求值。

8.试验方法

与DL/T815-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为,主要变化如下:

1)残压试验明确无间隙避雷器应在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陡波冲击3种电流波形下进行

残压试验。

2)新增重复转移电荷试验部分。

3)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部分,强调试品应为避雷器或介电特性比例单元

4)新增长期稳定性试验部分。

5)新增散热特性试验部分。

6)动作负载试验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7)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8)弯曲负荷试验部分,明确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252

9)拉伸负荷试验部分,明确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32

10)新增振动试验部分

11)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部分,明确无间隙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32的规定,带

间隙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2520的规定。

12)工频续流遮断试验部分,明确试验中施加的工频电压幅值应满足7.22条的要求;强调

对于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试验方法正在考虑中;强调带间隙避雷器的工频续流遮断

能力也可通过其他方法证明。

13)新增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试验部分。

14)删除湿气浸入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两个部分。

9.检查规则

6

按无间隙避雷器、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三种类型将相关试验项目表格

分类。

10.包装、运输及保管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11.运行维护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BAAB

12.附录A(资料性)询价和投标应提供的典型信息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13.附录B(资料性)按空气间隙距离计算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方法

本部分新增。

14.附录C(资料性)典型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

本部分新增。

15.附录D(资料性)典型复合绝缘子最小干弧距离

本部分新增。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IEC60099-8:2017第6.1条规定“即使SVU因过载(故障)而被短路,EGLA也应耐受规定的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水平”。编写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IEC在国内应用经验,认为线路避雷器

在本体故障时耐受系统最大操作过电压的要求过高,会牺牲避雷器限制雷电过电压的效果。为

此,计划将相关要求修改为“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本体短路情况下操作冲击湿耐受电压值”。

为此,编写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试验验证。

1.验证目的

实测66kV~500kV线路避雷器在本体故障条件下的操作冲击电压耐受值。

2.验证试验试品

项目选取了国产典型线路避雷器开展试验验证,电压等级涵盖66kV~500kV,表1给出了试

验试品情况一览表。

表1试验试品情况一览表

避雷器类型电压等级Um[kV]间隙距离[mm]

纯空气间隙6672350

绝缘子间隙6672360

纯空气间隙110126500

7

绝缘子间隙110126500

纯空气间隙220252830

绝缘子间隙220252830

绝缘子间隙3303631070

绝缘子间隙5005501650

纯空气间隙5005501650

3.验证试验结果

项目选取了国产典型线路避雷器开展试验验证,表2给出了试验结果一览表。试验表明,

线路避雷器本体短路时的操作冲击耐受电压约为系统操作过电压的60%~80%,低于系统最大操

作过电压。

表2试验结果一览表

项目单位试品1试品2试品3试品4试品5试品6试品7试品8试品9

避雷器类型-绝缘子绝缘子纯空气纯空气绝缘子纯空气绝缘子纯空气绝缘子

电压等级kV3305005002202201101106666

UmkV3635505502522521261267272

间隙距离mm107016501650830830500500350360

气压kPa102.0102.0102.3101.5101.5100.8101.6101.8101.7

湿球温度℃3.01.510.014.014.013.013.010.513.0

干球温度℃10.09.04.09.510.58.09.55.58.5

正极性操作U50kV490791796406380245230194196

正极性操作U10kV451.8729.3733.9374.3350.4225.9212.1178.9180.7

系统操作p.u.2.22.02.03.03.03.03.04.04.0

过电压UwkV652.0898.0898.0617.2617.2308.6308.6235.1235.1

U10/Uw-0.690.810.820.610.570.730.690.760.77

4.验证结论

1)国内线路避雷器在本体短路条件下,耐受操作过电压水平约为系统最大操作过电压的

60%~80%。

2)考虑到本体短路是小概率事件,将相关要求修改为“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本体短路情

况下操作冲击湿耐受电压值”是合理的。

8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参考IEC60099-8:2017《1kV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

雷器》(《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externalseriesgap(EGLA)foroverhead

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linesofa.c.systemsabove1kV》)进行编写,但结合

线路避雷器在我国电力行业数十年的运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技术参数,扩展了线路避雷

器的范围(IEC99-8仅适用于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本标准既适用于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

也适用于在我国有大量运行经验的带支撑件间隙线路避雷器)。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五、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征集了标委会委员和专家、相关制造企业、运行单位等利益相关方的

意见,所有意见均按照标准编制程序确定了是否采纳,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作为推荐性电力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标委会定期组织标准的宣贯会议,起草工作组对标准的条文进行解读宣贯。

九、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建议废止被替代标准DL/T815-201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

氧化物避雷器》。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9

目录

1编制背景...........................................................................3

2编制主要原则和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5标准结构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依据中电联标准[2018]209号《中电联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电力行业标准《交

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修订工作。

(二)工作过程

1、2019年3月,确立编研工作总体目标,构建组织机构,通过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使用导则》等标准编制

工作组成员”的通知(行过电压标字〔2019〕第05号),确定参编单位及其人员,开展课题

调研、收资研究工作。

2、2019年5月-2020年7月,开展集中编研。在广泛调研收资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拟定了

标准体系框架,确定了编研课题标准大纲和主要内容。

3、2020年9月,完成标准草案稿,通过网络形式召开了标准初稿讨论会,中国电力企业联

合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

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

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厦门ABB避雷器有限公司等单位

的专家和标准编制工作组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标准大纲及草案稿,确定了标准的

主要内容。

4、2020年10月,根据草案稿讨论情况,修改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参加单位及负责事项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3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厦门ABB

避雷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具体参与单位和人员根据后期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制遵循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导则,立足我国线路避雷器发展规划和管理

思路,结合各单位线路避雷器使用经验和管理特点,提升线路避雷器技术水平,指导线路避雷

器的研发、生产、试验检测、运行维护等。

线路避雷器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特别是DL/T815-200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

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JB/T10497-2005《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

物避雷器》的颁布实施,推动和规范了线路避雷器的研发、生产、试验检测、运行维护等方面

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关于线路避雷器的标准主要有:GBT32520-2016《交流1kV以上架空输电和配

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GLA)》、JB/T10497-2005《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

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815-201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IEC60099-8:2017《1kV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externalseriesgap(EGLA)foroverhead

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linesofa.c.systemsabove1kV》)等。

本标准主要依据近年来线路避雷器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最新技术发展,结合GBT

32520-2016《交流1kV以上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GLA)》和

IEC60099-8:2017《1kV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surgearresterswithexternalseriesgap(EGLA)foroverheadtransmission

anddistributionlinesofa.c.systemsabove1kV》)的有关内容,对DL/T815-201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修订。

(二)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与DL/T815-2012相比,将“输电线路”修改为“交流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将“绝缘子”修

改为“线路绝缘(绝缘子和空气间隙)”,电“10~500kV”修改为“1kV以上”,其他没有实质性修

改。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按实际引用文件情况修改。

3.术语和定义

主要新增“无间隙线路避雷器”、“带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工

频参考电流”、“直流参考电流”等五个定义。

4.标志及分类

与DL/T815-2012相比,避雷器标志部分无变化,避雷器分类部分,增加标称放电电流30kA

档。

5.标准额定值

与DL/T815-2012相比,标准额定电压部分增加750kV和1000kV相关参数,标准额定频率部

分无变化,标准标称放电电流部分增加标称放电电流30kA档。

6.运行条件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7.技术要求

与DL/T815-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为,主要变化如下:

1)残压部分,增加750kV和1000kV相关参数。

2)新增重复转移电荷的有关要求。

3)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部分,新增标称放电电流30kA的相关要求。

4)新增长期稳定性的有关要求。

5)新增散热特性的有关要求。

6)动作负载特性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7)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8)机械性能部分,明确拉伸试验和抗弯试验的适用场合,增加振动性能要求。

9)短路电流性能部分,明确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预期短路电流通常在1

kA以下,可不进行大电流短路试验;新增标称放电电流30kA的相关要求。

10)爬电距离部分,按绝缘子有关标准将爬电比距修改为小统一爬电比距,并强调如果带

间隙避雷器通过了工频续流遮断试验,不再具体要求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和支撑件的爬

电比距。

5

11)工频续流遮断特性,给出了续流遮断试验中应施加的工频电压值,并强调如果避雷器

本体部分的爬电距离满足7.21中无间隙避雷器爬电距离的要求,可以不进行工频续流

遮断试验。

12)带间隙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性能部分,明确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确定

原则和方法,将有关参数要求放到附录中。

13)带间隙避雷器耐受电压性能部分,明确330kV及以上带间隙避雷器,还进行操作冲击

50%放电电压试验。对本体故障后的带间隙避雷器,明确电压等级不低于330kV时,才

应进行操作冲击试验,明确了本体短路条件下间隙的工频湿耐受电压要求值。

8.试验方法

与DL/T815-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为,主要变化如下:

1)残压试验明确无间隙避雷器应在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陡波冲击3种电流波形下进行

残压试验。

2)新增重复转移电荷试验部分。

3)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部分,强调试品应为避雷器或介电特性比例单元

4)新增长期稳定性试验部分。

5)新增散热特性试验部分。

6)动作负载试验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7)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部分,参考GB/T11032修订版重新描述。

8)弯曲负荷试验部分,明确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252

9)拉伸负荷试验部分,明确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32

10)新增振动试验部分

11)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部分,明确无间隙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32的规定,带

间隙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2520的规定。

12)工频续流遮断试验部分,明确试验中施加的工频电压幅值应满足7.22条的要求;强调

对于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试验方法正在考虑中;强调带间隙避雷器的工频续流遮断

能力也可通过其他方法证明。

13)新增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试验部分。

14)删除湿气浸入试验、人工污秽试验两个部分。

9.检查规则

6

按无间隙避雷器、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三种类型将相关试验项目表格

分类。

10.包装、运输及保管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11.运行维护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BAAB

12.附录A(资料性)询价和投标应提供的典型信息

与DL/T815-2012相比,本部分无变化。

13.附录B(资料性)按空气间隙距离计算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方法

本部分新增。

14.附录C(资料性)典型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

本部分新增。

15.附录D(资料性)典型复合绝缘子最小干弧距离

本部分新增。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IEC60099-8:2017第6.1条规定“即使SVU因过载(故障)而被短路,EGLA也应耐受规定的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水平”。编写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IEC在国内应用经验,认为线路避雷器

在本体故障时耐受系统最大操作过电压的要求过高,会牺牲避雷器限制雷电过电压的效果。为

此,计划将相关要求修改为“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本体短路情况下操作冲击湿耐受电压值”。

为此,编写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试验验证。

1.验证目的

实测66kV~500kV线路避雷器在本体故障条件下的操作冲击电压耐受值。

2.验证试验试品

项目选取了国产典型线路避雷器开展试验验证,电压等级涵盖66kV~500kV,表1给出了试

验试品情况一览表。

表1试验试品情况一览表

避雷器类型电压等级Um[kV]间隙距离[mm]

纯空气间隙6672350

绝缘子间隙6672360

纯空气间隙110126500

7

绝缘子间隙110126500

纯空气间隙220252830

绝缘子间隙220252830

绝缘子间隙3303631070

绝缘子间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