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风险管理_第1页
道德风险管理_第2页
道德风险管理_第3页
道德风险管理_第4页
道德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风险管理道德风险定义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的实质是制度约束软化和个人追求收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一些不合乎道德规范的社会现象在银行业中,与其他风险相比,道德风险最难控制。股东(所有者)董事会(一般委托人)总行行长(一级代理人)(二级委托人一般员工)一级分行行长(二级代理人、三级委托人)二级分行行长(三级代理人、四级委托人)一般员工支行行长(四级代理人、五级委托人)二级支行行长(五级代理人、六级委托人)一般员工储蓄所负责人(六级代理人、奇迹委托人)一般员工信托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关系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政府的道德风险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银行外部的道德风险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与业务经营相关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分类分类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代理人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代理人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六大特征1、主观人为性之所以成为道德风险,就是因为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准是引发风险的直接因素和兽药原因。一切道德风险均源于以利己为目的的谋私行为与逆向选择,所以人的主观臆为是其区别于其他风险的关键。如果说,市场风险来自价格的波动的信用风险来自借款者偿还能力的变化,那么道德风险则可归因于有意的“来自银行内部或外部的人为操纵”2、隐蔽突发性与其他风险相比,道德风险更具隐蔽性,特别在其形成初期,一般只有在具备某种条件或受到某种刺激如内外审计、人事变动或企业转型时,才会由隐变显。如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巨额亏损就是因长期隐蔽的道德风险骤然爆发而致,从国内案例来看,当事人也多为渐进地牟取不当利益,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而越是长期行为越不可能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也就越是隐蔽,这也决定了道德风险具有时滞性,并非都能再代理期内部显现。3、损失严重性在银行各类风险钟,损失程度最难预计和估量的就是道德风险。它不仅能在顷刻间摧毁一家强大的银行,甚至引发金融风暴。而且还有很强的传染性,许多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实际上都是由其引起的。在社会对金融关注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因道德风险引发的案件极易使公众对银行的智力的有效性产生怀疑这对以信誉为本的银行来说,其潜在和无形的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它往往比案件本身造成的直接损失要大得多。4、覆盖全面性道德风险始终伴随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既包括高频率、地损失的偷懒、失职、舞弊等违章行为,也包括低频率(相对而言)、高损失的贪污受贿及内外勾结盗窃或诈骗等违法行为。既有身居要值得高管人员甚至总行行长所为,也有普通员工操纵;既涉及各个业务领域,也波及科技、采购等保障服务部门。可以说,道德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5、控制艰巨性从风险控制角度看,目前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基本上都有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加以约束和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技术工具可资借鉴。但对于道德风险的控制,国内至今既无成熟的手段和方法,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技术支撑,所以极为困难,加之市场推出机制不健全,国美银行业普通未将道德风险与其他风险等同视之、认真对待。6、区域同化性道德风险往往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因为它与一家银行(或分支机构)的管理文化特别是其高管人员的品德作风密切相关,若高管人员能够诚信守法、慎独自律,那么长此以往上行下效,就能形成一个有利于抑制道德风险的环境。反之,则可能“上梁不正下梁歪”,如少数高管长期掌控一方,员工或受制于其而惟命是从,或耳濡目染而群起效尤。此外,若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或同业过度竞争也容易滋生道德风险。银行道德风险的具体原因分析一、激励机制扭曲时下,国有银行员工的收益主要由合同收益与控制权收益组成,前者是根据政策法规可以享受的待遇,如工资、津贴、奖金、休假等。其一般具有合法、稳定的特征,后者则指由于职(岗)位不同,通过合法掌握的某方面的控制权二获得的收益,如通过财务、贷款、人事、采购等权力进行公款消费或收取酬金甚至贿赂等,属于灰色交易,所以具有非法、不稳定的特征二、约束体系软弱在制度制约上,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审部门多为同级行的内设机构,内审人员又处于同级行经营者管理之下,加之单一产权造成的人情关系异化,审计工作独立性欠缺、权威性不够,尤其是对经营者难以监管。在契约约束上,由于契约固有的不完备性和长期受计划经济用工制度的影响,劳动合同制往往座位一种象征意义,而非可执行合同。因此,国有银行从业者普遍处于约束不足状态。无论是储蓄员、客户经理挪用资金,还是会计员充当内鬼实施诈骗,亦或是高管人员以权谋私,无一不是由于其处于软监督、软约束之中,而且植物越高,岗位越复杂,就越难以监督约束。3、考核制度异化目前国有银行还基本停留在指标管理阶段,即由总行制定计划,然后层层加码,分解落实,而且指标往往重规模、重即效益。代理人要获得资源、得到晋升关键就取决于指标完成情况,可以说指标决定个人命运,再次情况下,委托人都倾向于本期指标高于上期实际水平,并给代理人下达高于商机给自己下达的指标。这种棘轮效应致使代理人产生隐瞒或虚增生产能力的动机,从而埋下道德风险。4、转型加剧风险先行改制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大案频发,固然与市场监管趋严和透明度提高有关,但也不能否认和护士其中因转型而带来的影响。一是转型中的文化缺失家具道德风险。国有银行在转型中经营压力增大、管理要求提高、监管力度加大、而员工待遇特别是基层员工收入无法再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难免使人感到不适、重负和困惑。而与银行转型相适应的、新的人文环境又无法再短期内形成,再加上不分管理者作风简单粗暴,以考核代替管理,一出发代替教育,致使员工心理疲惫、心态失衡、情绪对立、从而孕育风险。二是转型中的新旧教徒加剧道德风险。由于旧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遭遇不适或破坏,而新的机制和机制又难以在短时期内重构,常常会出现“真空”与“盲点”此时隐藏行动的行为可能比遵守契约产生更大的收益银行道德风险的应对措施针对国有银行道德风险问题的应对措施,包括从约束的角度来,首先从外部来讲,一方面要将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监管者的再监督,赌注道德风险发生的外因。其次从内部讲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内部控制。从激励的角度出发,对高层管理者,中层干部,普通员工分别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变被动为主动。最后,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文化对银行企业发展,防范道德风险的隐形作用。(一)约束机制:监管与公司治理1、外部约束对道德风险的防范(1)、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体系(2)、对监管者的再监督2、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是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根本(二)激励机制:股权激励计划(1)利用股票期权激励高层管理者(2)设立限制性股权或通过延期股票发行,激励中层管理人员(3)鼓励普通员工投资入股,强化员工激励机制(三)文化机制:诚信与以人为本1、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建设2、以人为本的银行文化建设案例2004年1月,李某从A市某银行设置的自动取款机中取款500元,随后发现其中有1张百元假钞。李某遂向某银行交涉,要求某银行退还该假钞,但某银行以自动取款机中不可能取出假钞、李某也不能证明该百元假钞系从该行自动取款机中取出为由,拒绝了李某的要求。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诉讼双方的主要争议是:该百元假钞是否确系李某从某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中取出,以及诉讼哪一方应对此负举证责任。几经波折,在法院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分析

某银行认为,自动取款机中是不会出现假钞的。据银行介绍,自动取款机里的钞票不可能是假钞,理由是:其一,自动取款机里所有的钞票事先都要经过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先进的验钞机的双重检验,足以保证放入自动取款机里的钞票都是真币。其二,机器是不会作弊的,银行职员也不可能作弊。因为首先是不值得,银行职员素质高,待遇也很优厚,没人会为一两百元去犯法;其次是很困难,银行的每一项工作程序几乎都相应地设立了监督岗位,内部职员任何可疑的动作都会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其三,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既然储户主张假钞系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出的,储户应对此负举证责任。如果银行要对储户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出的不是假钞负举证责任,则银行无法防范储户的道德风险:储户只要从自动取款机中取过钱,就完全可能声称事先准备的假钞是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出的,并向银行索赔。

首先,就储蓄合同而言,银行在储户取款时应支付款项是其根据合同产生的主给付义务,该义务无疑包括所支付的款项应当不包含假钞的内容。该项义务的履行,仅有上述银行内部监控是不够的。而银行内部是否存在监控措施,该监控措施是否有效,储户也是无从知晓的。如果说储户存在道德风险,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验钞机会出现机器失灵,银行职员会出现工作失误,甚至也会有道德风险,只要是经过人工处理的事情,总有敢铤而走险之人,所谓绝对不可能出现假钞云云,实乃片面之词。因此,于情于法,都应该保证储户能够有机会检验所取款项之真伪。

其次,在柜台取款时银行往往可以提供验钞机以保障储户取款后有机会检验钞票,而自动取款机则不包括此项内容,那么,储户选择了自动取款机,是否意味着其放弃检验票款的权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银行没有提供这种程序,决不意味着储户放弃该项检验的权利。从众多纠纷的情况来看,恰恰反映了储户对银行没有提供该程序,导致储户即使取出假钞也仍然无法举证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

再次,票款中出现假钞毕竟不是经常的事情,而属于自动取款机取款所存在的风险问题,银行规定“离柜概不负责”,实际上是不公平地分配了此种风险。问题是:通过自动取款机取款时,何谓“柜”,如何判断储户是否“离柜”?在银行并未在自动取款机旁配置检验设备的情况下,储户要验证钞票的真伪,必须离开取款的现场。银行的该行规,事实上是将“如果取出假钞,则风险由取款的储户自担”这样的条款事先拟定并反复适用于通过取款机取款的储户。因此,该条款属于合同法上的格式条款。依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负有公平拟约的义务,而该条款的内容是将票款中出现假钞的风险全部分配给了储户一方,而储户是不应当承担该风险的,故该条款显然属于不公平条款,应予纠正。最后,如上所述,当然也不能排除储户的道德风险。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事实上无法保证放入自动取款机中的纸币都是真币,且根据现有设施配置情况,储户如果确实是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出假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