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个关于场所的词语,分两行呈现。第一行呈现的是“××馆”,第二行呈现的是“××所"。8个词语中包含8个需要识记的生字。“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示了6个易错字,“含、迎、留"书写时,提醒学生不可以多写或者少写笔画;“荡、满、敬”书写时,要关注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第二个部分是“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重在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句子中的反义词来理解词义。“写话”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对大自然的疑惑,写写心中的为什么,并制作成卡片,征集答案。“展示台"延续了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的主题,展示了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及借阅情况,引导学生爱惜图书。“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悯农》,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古诗,熟读成诵,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我爱阅读”编排的是《最大的“书"》。这篇文章讲的是川川与爸爸在爬山途中遇到了一位地质勘探队员,在交流中知道了岩石也是一本书。这篇文章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可以与写话环节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究自然、敢于提问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喜爱外出的春游,由研学游的话题导入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识字加油站”中学生对“研究所"、“哨所”不熟悉,教师借助图片适当解释。在以往识写汉字的过程中,学生遇到过一些易多笔画或少笔画的字以及结构易混的字,容易多一笔的字如《中国美食》一课中的“烧"、“烤”。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学生能通过多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含义。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了解化石的形态和成因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语言运用: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意思的能力。审美创造:让学生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交流建立和管理图书角的收获。理解背诵古诗《悯农》(其一)。自主阅读《最大的“书"》。
教学难点
说说读书的习惯。熟读成诵。交流分享读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1.出示图书角借阅图片,提问:图画中画的是哪里?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对吗?2.汇报分享:在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你做了什么?(1)交流:积极参与(2)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3)遵守:借阅规则3.交流图书借阅公约。(1)爱惜书籍,不破坏。(2)按时归还,不拖延。(3)人人带书,充实图书角。4.归纳小结,图书分类:(1)科普类:《植物王国》《上下五千年》(2)童话类:《海的女儿》《丑小鸭》(3)科幻类:《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5.你阅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收获?绘本类:《汉字王国》童话类:《风是男孩还是女孩》科学类:《爸爸带我看宇宙》自然类:《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大自然》哲学类:《我与世界面对面》人物类:《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群像》6.成果展示:我的读书习惯与收获……(1)推选:代表解说(2)小组:全员参与讨论(二)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悯农(其一)》,提出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正确、通顺。(2)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借助插图,说说大意。(4)有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交流。2.听音频,节奏朗读,读准字音。(1)悯:前鼻音绅:翘舌音粟:平舌音一:变调读“yí”(2)朗读古诗,图中人物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感受到什么?概括诗意。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许多粮食。天下已经没有荒废的土地了,不少辛勤耕种的农民依然还要被饿死。3.赏析诗句。(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诗人想象丰收的景象。写出了一年的劳动过程。(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不少辛勤耕种的农民依然还要被饿死。4.概括主题。(1)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2)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3)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5.熟读成诵。(三)我爱阅读1.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提出默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流利。说说主要内容。(2)交流岩石“书"的内容有哪些?(3)岩石这本“书”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作用?(4)有不明白的,提出来交流讨论。2.资料链接。岩石,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矿物有三态:固态(如化石)、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3.积累词语:岩石雨痕波痕矿物煤炭宝藏刨根问底4.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天,爸爸带()去()爬到(),遇到了一位(),他为川川介绍了()。5.交流讨论:(1)最大的“书"是什么呢?(2)为什么说岩石是“书”?6.“岩石这本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作用?7.川川长大的理想是什么?朗读文中对话:体会人物对科学勤思好问的精神。8.出示结构图示,理解文章脉络。9.推荐阅读:《小牛顿科学馆》《大问题》《DK自然发现大百科》《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有趣的DK儿童百科》《大英儿童百科全书》
板书设计
无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反复读词的过程中发现词语的特点,了解构词的规律,拓展认识其他的“馆"和“所”,给了学生发现、思考的机会。不足之处:《悯农》(其一)教学时只抓住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眼科医院编外人员招聘(派遣制)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2025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天津2025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艺术院团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天津2025年天津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交网络中敏感信息加密技术的探讨
- 劳动部门提醒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8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自动气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锂电池代工生产合同协议模板
- 一级经销商代理合同7篇
- 2025年度二手车库停车费用调整与收费标准合同
- 公路工程监理工作指导手册
- 第2课 玩泥巴(课件)科学一年级下册
- 学校临聘人员规范管理自查报告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 历史类常识考试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大学生生涯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