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进入课文之前任务: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二、积累语言:扫清字词障碍三、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明确结构、主题作者简介屠呦呦,女,汉族,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先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作者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领导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就、荣誉

201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所获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背景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并经作者亲自审改。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既突出了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满含自豪感,又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从题目看文章本文题目特点及内涵青蒿素

疟疾

精髓

奎宁kuí 赠予

肆虐

相悖

肘羟基

衍生

拯救

砒霜 碱甲

芍药苷

化瘀

福祉

读准字音hāo

nuèyǔ nüè

bèi

zhǒu qiǎngyǎnzhěngpījiǎngānyū

zhǐsuǐ

课本词语

相近字形

疟疾

虐待 胶囊

曩昔 砒霜

毗邻pí 福祉

白芷

青蒿

竹篙gāo

羟基

胫骨gìng

化瘀

淤泥 沧海一粟

火中取栗写对字形1.文章开篇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作者首先对获奖表示了感谢,然后简单地回顾了过去的经历,并发出呼吁。2.结合文章五个小标题,读标题后面部分,想一想:这几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②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④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⑤中医药学的贡献。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3—4)第四部分(5)讲述获奖事由,阐述了现代科学和技术以及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中的作用。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阐述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上的成果把握各部分主要信息并划分层次。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的现状及前景。文章主题回答格式:介绍了……,表现了……,反映了……明确文章结构特点1.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除第一部分外,本文共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读者借助小标题就能对各部分内容、对全文内容一目了然。从获奖感言开始,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经历,提出中医药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叙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2.结构上首尾呼应,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从个别到一般等逻辑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文章结构图:二、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特点,学习作者精神

进入课文完成以下任务:一、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三、了解文章语言特点 1.作者在第一部分说:“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中医药学的贡献”也说“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种一再强调?任务一:深入了解文章内容①把“青蒿素”比作“瑰宝”“礼物”,具体、贴切,将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②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瑰宝”“珍贵礼物”。③强调中医药学的作用,宣扬民族文化,表达作者的民族自豪感。答题要点:修辞、内容、情感①“大量的”说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句子中又用了“最早”这个词,可见研究之艰难。②这句话表明了青蒿素发现的文献起点,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③同时也说明在青蒿素发现中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性,和开头及最后一部分“中医药学的贡献”内容呼应,表现文章主题。2.“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如何理解这句话?答题要点:把握关键词;结合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题3.结合“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部分内容,简要概括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及成药过程。①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②屠呦呦带领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抗疟疗效的成分。③搜集了2000个方药,加热提取,进展甚微。④受《肘后备急方》启发,改为低温提取保存抗疟有效成分。⑤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成功得到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⑥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⑦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⑧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成分,找到了青蒿素熔点,发现其分子结构,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⑨寻找高含量青蒿素青蒿,将青蒿素天然分子变为药物,1973年秋,适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4.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具体指:由青蒿素发展成双氢青蒿素;

再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

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优势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5.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中国医学的贡献药名(治疗方案)治疗病症青蒿素疟疾砒霜白血病石杉碱甲老年痴呆活血化瘀心血管疾病芍药苷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1.屠呦呦及其团队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的奋斗路上,哪些内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二:学习作者精神,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特点①有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②勤于思考③锲而不舍地实验、探索④依靠团队力量⑤勇敢坚定,以身试药答题要点:个人特点、团队特点大量地试验,从成百上千种方药中提取了上百种提取物;不辞辛劳的治学精神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进展甚微;锲而不舍的实证精神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查找大量文献获启示,改为低温摄取。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和同事勇做志愿者,亲自尝试青蒿提取物。勇于实践的献身精神药物生产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将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的双蒿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体会科研艰辛感受科学精神2.在屠呦呦身上,凸显出了哪些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品质?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研究不辍,并勇敢地做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的志愿者。③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④坦荡无私、毫不居功的合作精神答题要点:个人特点,身份特点

答题格式:品质+简析

3.1969年临危受命,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纵观具体科研过程,你获得了哪些科学认识?例如:①科学思维方式②科学家的精神品质③科学研究的意义和目的④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1.朴实简明,体现了实用文的典型特点。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读者能够比较顺畅地把握作者所要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2.严谨准确,充满了让人信服的理性力量。本文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任务三:分析语言特点【品析语言】(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试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明确: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品析要求:主要从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朴实性以及生动性方面进行品析。【品析语言】(3)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试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很难”“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4)“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