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学案例_第1页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_第2页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_第3页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_第4页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家长学校教学案例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驻马店市第三小学马艳菲授课题目: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授课目的:心中有他人,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对当今独身子女尤为重要。主持人:王云霞主讲老师:马艳菲授课形式:访谈学生情况:一、提出问题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手拎着工作包,一手拎着给孩子买的糕点,对站在孩子身后的爷爷奶奶视而不见,对孩子喊道:“宝贝,快来啊,看爸爸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然后理所当然的全给了孩子。小明是三年级的孩子,成绩优秀,霸气十足。在学校小伙伴们都不愿和他一起玩,每次游戏的时候,他总是要做最好的角色,让所有的人听他的安排和指挥,不能有任何意见,所以在学校他很孤单,大多数孩子都不和他做朋友。琳琳十一岁,小学四年级。是家里高傲的小公主,家里有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她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爸爸妈妈对她也是无可奈何,每次知道家里要来客人了,马上把自己的玩具啊、零食全藏起来,如果有小朋友要和她一起玩,她也会拒绝。家长们也觉得很难堪,但从不去责怪和教育她。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很多,家里的好吃好玩的都不少,但很少有孩子主动拿给长辈的。张爷爷有四个孙子,这些孩子有的都上大学了,每次回来总是从爷爷家带走许多,从不曾给爷爷奶奶带点什么。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存在。过渡: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想:该怎样培养独身子女心中有他人的意识?通过什么形式让他们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与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并善于合作的人呢?二、分析问题1、

注重独身子女“心中有他人”的引导与培养。A、学会分享。让孩子懂得,在自己享有食物或游戏玩具时,要想到家里的人或小伙伴们,与他们共同享用。有些家长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穿好,只要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爸留饭留菜或耐心等待爸爸。当孩子学着给父母做一点事时,哪怕是给妈妈倒杯茶,给爸爸拿支笔,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在家里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长辈要体贴照料,对亲友要问寒问暖。谁生病了,主动伺候;谁有困难,主动帮助。父母要做出榜样,主动、热情地关心家人或其他人;相反,如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作则,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过渡: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关心别人的故事和道理,编排一些关于关心别人的游戏同孩子一起做,使孩子逐渐理解和懂得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好孩子应该是关心别人的。B由近及远,逐步提高。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往往是从身边的小事情开始认识世界,然后逐步深化提高,扩展到其他方面的。所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不能一开始就讲大道理,要他去做他一时还做不到的事,这样会引起他的反感。应该从他身边,从他最亲近的人,从他最接近的事物教育起,让孩子先关心家人、再关心朋友、同学、老师、直至关心其他人,最后升华至关心集体,关心社会。逐层递进,逐步较深,凸显出教育的层次性,这样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使教育有效。过渡: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建议父母不妨在给孩子讲故事这件事上下点功夫,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爱父母的概念,讲讲孔融让梨或司马光的故事,使孩子体验关心亲朋好友也是重要的。如果孩子告诉家长自己做了什么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事情,家长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你这样做真了不起,爸爸妈妈更爱你了。”这样的表扬是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最有效地方法。

C潜移默化,角色置换。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他们根本不会关心人,不会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因此,父母常常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其实孩子虽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感觉,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情感,作为父母,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绪。例如:当孩子把小朋友的脸抠伤了,父母可以问孩子:“要是把你的脸也抠个口子,流出血,你疼不疼?”孩子只有设身处地想象,与被打的孩子“调换”一下位置,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羞愧。“角色置换”能帮助孩子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形成利他的行为。教育孩子心中有父母,建议家长每天饭后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通过聊天,不仅能听听孩子学校的趣事,同时父母可以适当的向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中的繁忙与辛劳,让孩子明白为了他的生活幸福,父母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心血。使孩子理解任何人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应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心、爱护和帮助。

小结: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可以从生活、学习、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宽容、谦让、互帮互助等优秀的品质,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例如:创设条件,引导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