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掌握旅游开发中出现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分类。3.掌握旅游环境保护详细办法。第2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1.伴随当代旅游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多,有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严重。2.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破坏首先是污染。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废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其次是对生物危害。第三是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破坏。第四是对视觉效果破坏。3.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破坏首先是对传统小区文化破坏,其次是对文物古迹破坏,第三是旅游热点地域过分城市化造成一系列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第3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旅游环境容量1.伴随旅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

可连续发展旅游活动量。3.旅游开发地域按照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有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旅游地,后者由前者所组成。4.因为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旅游环境容量惯用

游客流量来表示。5.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前者是所能容纳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到达旅游极限容量称为饱和。后者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正确容量。第4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思索讨论说说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作用。提醒: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作用是经过对游客流量控制来实现。颐和园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宝贵文物,游客触摸、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出颐和园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能够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控制游客容量,可防止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气氛和景观破坏,降低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时空分流办法。第5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办法主要参加者有立法机关、政府、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以及旅游研究和教育教授。2.旅游开发中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制订是旅游环境保护主要办法。3.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是处理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有力举措。4.伴随当代旅游大众化,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显得越来越主要。5.禁止计划、施工中破坏旅游环境各种工程,包含对

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建筑工程、游乐工程等。6.要在旅游开发全过程中提倡“绿色”旅游六要素。第6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思索讨论怎样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提醒:要求旅游者在景区不要乱扔杂物,不随意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捕食野生动物,不要从历史遗址和自然保护区取得纪念品等,旅游者以高度责任心自觉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旅游资源与环境可连续发展。第7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破坏(1)污染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2)危害生物: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甚至造成一些珍稀物种灭绝。(3)破坏旅游背景资源: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4)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友好自然风光。第8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2.对社会环境破坏(1)破坏传统小区文化:外来文化强力冲击,使旅游地小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演出化,千百年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2)破坏文物古迹:不文明游客行为、过大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破坏。(3)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第9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例题1】

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青山绿水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具竞争力比较优势;神奇秀丽自然风光、浓郁迷人民族风情,孕育着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贵州向中外游客展现是一个“自然、健康、安全”生态旅游目标地。(1)为适应旅游发展,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有些人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也有些人认为旅游业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第10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解析:第(1)题,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环境保护。第(2)题,旅游活动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所以称旅游业为“无烟工业”是片面,旅游业对环境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不良行为所造成,只要人们旅行过程中注意自己行为,旅游过程中产生问题是能够防止。第11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答案:(1)旅游目标地基础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生态区域;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完整性;采取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设施不要给周围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控制游客数量,方便控制和预防过分利用旅游资源;培训生态旅游策划者和导游。(2)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因为:①旅游开发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非“无烟工业”。②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不能因污染环境而限制其发展。③旅游业对环境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不良行为所造成,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提倡文明旅游。第12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自然保护区按功效划分为关键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关键区是区内保留完好天然状态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试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主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主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围地域生态旅游目标地。下列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第13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事项。解析:第(1)题,由材料和图可知,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邻近经济发达地域,靠近客源市场。第(2)题,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要保护鸟类栖息地,不能破坏原有植被;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轻对环境影响;禁止游客进入关键区、缓冲区,以保护天然状态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禁止游客进入关键区、缓冲区。第14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旅游环境容量及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环境容量(1)含义:普通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连续发展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2)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意义:旅游环境容量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连续发展确保。(3)惯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第15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4)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极限容量是所能容纳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到达旅游极限容量称为饱和。旅游合理容量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正确容量,确保游客满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最正确状态。(5)控制:旅游环境容量控制能够从控制游客数量与扩大环境承载力两方面进行。第16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2.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办法及实施主体

第17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第18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例题2】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活动容纳能力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能力解析: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可连续发展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它大小制约旅游活动规模。答案:B第19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拓展延伸环境容量基本容量(1)旅游心理容量。即旅游者于某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2)旅游资源容量。即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旅游活动量。(3)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旅游活动量。(4)旅游经济发展容量。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所决定能够接纳旅游活动量。第20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5)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当地居民所能承受旅游者数量。第21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读颐和园旅游区人数饱和程度图,完成以下各题。(1)颐和园旅游区游客流量在哪些景区旅客到达饱和,哪些景区没有到达饱和?第22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2)颐和园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超出旅游环境容量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3)针对上述情况,颐和园旅游区能够采取哪些环境保护办法?答案:(1)从图中看出,位于昆明湖北侧和东侧古建筑区最拥挤,游客流量超出旅游环境容量,而非建筑景区和水域为非饱和区。(2)颐和园旅游景区内有大批文物古迹,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超出旅游环境容量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3)首先,实施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将最拥挤古建筑区中部分游客引导到非建筑景区和水域。详细办法一是在饱和区收取门票之外附加费;二是在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一旦游客流量超出旅游环境容量,则禁止游客进入。第23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第24页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图判读【判读方法】1.读图,明确图中主要地理事物和旅游活动要素。2.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3.分析这些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