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西方经济学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无误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题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参见教材P3)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P4)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

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

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

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

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参见教材P8)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

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

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

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

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利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

依据。(参见教材P16)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

结论。(参见教材P16)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

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

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参见教材P17)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

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参见教材P17)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8)

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参见教材

P18)

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9)

13.结构分析: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参见教材P19)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B

6.D

7.D

8.B

9.C

10.C

11.C

12.B

13.A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20.D

21.A

22.B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CDE

3.ABD

4.ABC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BC

9.ABC

10.AC

11.ABCD

12.ABCDE

13.ABCDE

14.ABCDE

四、判断分析题

1.V

2.J

3.J

4.X

5.X

6.X

7.J

8.X

9.X

10.X

11.J

12.X

13.J

14.X

五、问答题

1.何谓经济学?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理解这•涵义应把握以下儿方面内

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参见教材P4)

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

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

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

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

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

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

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参见教材P5—6)

3.试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

和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

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

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参见教材P15-16)

4.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

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

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任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

者如何消费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

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关系等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

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济现象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而这些考察是相互联系和互补的。二者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

第二,二者假定的制度前提是一样的,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在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

都假定制度前提是既定的。二者都研究资源的有效配制问题。

第三,二者使用的分析方法(除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区别外)大都相同。

第四,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分析总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的。

5.为什么说《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了。该著作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其偏见,

提出了生产部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

思想,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一只看不

见的手指导”,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提出国家具有保卫本国安全、免受外

国侵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不受欺辱与压迫,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强调国家不干预经

济。

《国富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第一次

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说《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参

见教材P8的述评)

6.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门。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大一

统经济学,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利

宏观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第二,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由

此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成为正统经济

学。

第三,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传统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1933年张伯伦等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

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修改与发展,引起了经济学的震动。

第四,效用理论的发展。由于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两个难题,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希克斯提出了序

数效用论,用以代替基数效用理论,发展了效用理论。(参见教材P10T2)

7.为什么说《通论》的出版是经济学说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凯恩斯撰写《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正式出版。作者在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情

形下,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作者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

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

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挑战,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两个部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

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继斯密和瓦尔拉斯后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T2

的述评)

8.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特点。

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所谓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

据。其特点为: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依据是一定的价值观念;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

验事实进行验证。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些规律性的结

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题

1.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

数量。

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供给: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

出售的数量。

4.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

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6.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

的支持。

7.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8.弹性: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量变动的对比。

9.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时所引

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0.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

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

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2.蛛网理论: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

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3.收敛型蛛网:是指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

最后恢复均衡时的蛛网。

14.发散型蛛网:是指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

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的蛛网。

15.封闭型蛛网:是指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

幅度进行的蛛网。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6.B

7.B

8.C

9.D

10.A

11.c

12.A

13.A

14.C

15.C

16.C

17.B

18.C

19.B

20.A

三、多项选择题

1.BD

2.ACDE

3.ACE

4.BD

5.ACDE

6.BDE

7.BC

8.CE

9.ABD

10.ABCE

11.ABDE

12.ABDE

13.ABCE

14.BC

15.BE

16.ACDE

四、判断分析题

1.X

2.X

3.J

4.X

5.X

6.J

7.X

8.J

9.X

10.X

11.X

12.X

13.J

14.X

15.X

16.X

五、计算题

1.令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解:已知:P=30-4Q,P=20+2Q价格相等得:

30-4Q=20+2Q

6Q=10

Q=L7代入P=30-4Q,P=30-4X1.7=23

2.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M,Q为需求数量,M为平均家庭收入,

请分别求出M=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

解:已知:Q=2000+0.2M,M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

根据公式:分别代入: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

降价的策略?

解:已知:P+3Q=10,P=1

将P=1代入P+3Q=10求得Q=3

当P=1时的需求弹性为1/3,属缺乏弹性,应提价。

六、问答题

1.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

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参见教材P23、25)

2.简述供求定理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

(参见教材P28)

3.简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

曲线的交点决定。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

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

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

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成本、自然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变

化,都能引起供给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参见教材.P27-29)

4.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

(1)Ed>l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

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l,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

求曲线的斜率为T,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l,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O,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

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8,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

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参见教材-P33图2-7

影响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

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

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

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

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参见教

材P34

5.简述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EM>1»这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收入

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称为收入富有弹性。

(2)EM=lo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

率为正,其值为1。称为收入单一弹性。

(3)EM<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收入需

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

(4)EM=0o表明需求量为常量,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

(5)EM<0«表明需求量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收和需求曲线斜率

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参见教材P36-37图2-9

6.简述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类型:

(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

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

(2)ES=U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

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lo

(3)ES<lo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

(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

为完全无弹性。

(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

参见教材P40-41图2Tl

影响因素:

(1)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

供给弹性小。

(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给弹

性小,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小。

(3)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较难,商品的供给商品较小,劳动密集

型的商品,增加供给相对容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容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容易,其供给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

困难,其供给弹性较小。参见教材P41-42

7.蛛网理论及应用

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种动态分析。按

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企业可以运用蛛网理论,对市场供给和需求均衡作动态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产量决策。如应该按上述蛛

网类型做出相应对策: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于收敛型蛛网时,企业应把产量确定在均衡点上,以防价格和

产量波动;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于发散型蛛网时,企业应准确地把握价格、产量变动趋势的转折时机,采

取灵活对策,产量应随价格上升或下降,而扩大或减少,以便增加收入、减少损失;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

于封闭型蛛网时,企业应根据产量价格相同幅度变动的规律,确定与之相应的产量政策。

蛛网理论确实对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情况,有一定作用。但这个理论也有缺陷。

主要是上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这个理论不很准确,因为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不相吻合。参见教材P43-47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题

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

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

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

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

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C

6.B

7.B

8.C

9.A

10.B

11.C

12.D

13.A

14.B

三、多项选择题

1.ACE

2.CE

3.BDE

4.BCDE

5.AD

6.AC

7.ABD

四、判断分析题

1.V

2.X

3.V

4.X

5.X

6.X

7.J

8.X

9.J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

最大额是多少。

解: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Q=7,

总效用TU=14-7-72=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

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

产品?

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

(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

4*4+Y=78

Y=62

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

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解:MUX=2XY2MUY=2YX2

又因为MUX/PX=MUY/PYPX=2元,PY=5元

所以:2XY2/2=2YX2/5

得X=2.5Y

又因为:M=PXX+PYYM=500

所以:X=50Y=125

4.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

(2)作出一条预算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解(1)因为:M=PXX+PYYM=120PX=20,PY=10

所以:120=20X+10Y

X=0Y=12,

X=1Y=1O

X=2Y=8

X=3Y=6

X=4Y=4

X=5Y=2

X=6Y=0共有7种组合

(2)

(3)X=4,Y=6,图中的A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4,Y=6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4+10•6=140,

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虽然是最大的,但收入达不到。

(4)X=3,Y=3,图中的B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3,Y=3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3+10•3=90,

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收入虽然能够达到,但不是效率最大。

六、问答题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

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

处的总和。如图所示:

图3-2消费者剩余

图3-2中,横坐标为商品数量Q,纵坐标为商品价格P,AB为需求曲线,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

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0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

价格为0P2DQ2。同样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0Q1商

品从少到多,一个一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3.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

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研究消费者均衡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包括①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②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③市场上购买

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P1X1+P2X2+•••+PnXn=M限制条件

第二,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一个常数。

MUl/Pl=MU2/P2­=•••=MUn/Pn=入均衡条件

如果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A和B,则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限制条件可以简化为:

MUA/PA=MUB/PB=X均衡条件

PAXA+PBXB=M限制条件

消费者在收入既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购买的两种商品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时,消费者就不

再调整购买A物品与B物品的数量,从而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4.序数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从上图看出,在U1效用水平下,尽管效用水平高,但由于收入有限,达不到;在U3效用水平下,尽管收

入能够实现购买力。但效用水平低;只有在U2效用水平下,既可以实现购买力,又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用

水平,所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这一点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5.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

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

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

6.作一个无差异曲线图来描述一种低档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情形

1)商品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可能性线由皿移动至M*,此时做一条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而与

新的消费可能性线M*平行的虚线M2(这条无差异曲线事实上并不存在,故以虚线表示),表明在这条消费

可能性线上,满足程度与原来相同。

2)X商品的下降致使X商品消费增加(从原来的XI增加到X2)。X1X2就是商品X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总效

应。在这个总效应里,有一部分是替代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就是X商品数量从XI增加到X3部分(X1X3),有一部分是收入效应带来的(某

•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其数量从X3减少到X2

(-X3X2)。因为是一般低档商品,所以替代效应是正的,收入效应是负的,但总效应X1X2是正的。

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它是递减的?

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表示。如卜一式:

图3-5商品边际替代品

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因为随着商品X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同时,随着商品Y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所以,随着X的增加,每单位X可以替代的商品Y

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第4章

一、名词解释题

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公式为:TP=f(L,K)

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公式为:AP=TP/Q

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公式为:MP=ATP/AQ

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

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公式为:MC=ATC/AQ

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公式为:TR=PXQ

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AR=TR/Q

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公式为:MR=ATR/AQ

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

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

成的曲线。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

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

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

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

期总可变成本(STVC)。即STC=STFC+STVC

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

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SAC=SAVC+SAFCo

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公式为:SMC=ASTC/

△Qo

15.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公式为:LTC=f(Q)o

16.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厂商长期中平均单位产品的成本。公式为:LAC=LTC/Q

17.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厂商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ALTC/AQo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B

5.C

6.C

7.B

8.A

9.C

10.D

11.D

12.C

13.D

14.B

15.B

16.B

17.D

1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CD

3.ACD

4.AC

5.ABD

6.ACE

7.ACE

8.AE

9.BD

10.BCE

四、判断分析题

1.V

2.J

3.X

4.X

5.J

6.X

7.X

8.J

9.X

10.X

11.X

12.V

13.X

五、计算题

1.已知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

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

(2)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因为:TC=12000+0.025Q2,所以M00.05Q

又因为:Q=6750-50P,所以TR二P•Q=135Q-(l/50)Q2

MR二135-(1/25)Q

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

所以。05Q=135-(l/25)Q

Q二1500

P二105

(2)最大利润=1叫丘=89250

2.己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L=4,PK=1

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

(2)最小成本是多少?

解(1)因为Q=LK,所以MPK=LMPL=K

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K/MPL=PK/PL

将Q=10,PL=4,PK=1代入MPK/MPL=PK/PL

可得:K=4L和10=KL

所以:L=1.6,K=6.4

(2)最小成本=4,1.6+1,6.4=12.8

3.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

劳动量(L)012345678910

总产量(TQ)0512182225272828925

平均产量(AQ)-5665.554.543.5272.5

边际产量(MQ)-57643210-1-2

(1)计算并填表中空格

(2)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3)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

(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试求:

(1)写出TFC、TVC、AFC、AVC,AC和MC的方程式

TFC=30000

TVC=5Q+Q2

AC=30000/Q+5+Q

AVC=VC/Q=5+Q

MC=5+2Q

(2)Q=3时,求TFC、TVC,AFC,AVC、AC和MC

TFC=30000

TVC=5Q+Q2+15+9=24

AC=30000/Q+5+Q=10000+8=10008

AVC=VC/Q=5+Q=8

MC=5+2Q=11

(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

TR=P•Q=50-20=1000

TC=30000+5Q+Q2=32750

亏损=TR-TC=1000-32750=-31750

六、问答题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

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

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乂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

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

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

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

产量就必然递减。

3.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

段的。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

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

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

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

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

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

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

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

支相抵点。如图所示:

5.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

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

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

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

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

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7.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

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

公式表示:利润=TR-TC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

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

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

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只有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第5章

一、名词解释题

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即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

品的价格。

5.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

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6.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

7.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

结构。

8.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C

5.C

6.A

7.C

8.C

9.D

10.A

11.A

12.C

13.A

14.A

15.D

16.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BD

3.ABCD

4.ABD

5.AB

6.ABE

7.ABC

8.ACDE

9..ABD

10.BDE

11.ABD

四、判断分析题

1.X

2.J

3.X

4.X

5.X

6.V

7.X

8.X

9.X

10.J

11.X

12.V

13.J

14.X

五、计算题

1.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

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

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因为TR=P•Q=[140-Q]•Q=140Q-Q2

所以MR=140-2Q

MC=10Q+20

所以140-2Q=10Q+20

Q=10

P=130

(2)最大利润=丁卜年

=-400

(3)因为经济利涧-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平均变动成本AVC=VC/Q=

(5Q2+20Q)/Q=5Q+20=70,而价格是130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所以尽管出现亏损,但厂商依然从事生产,

此时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少。

2.A公司和B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的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

P=2400-0.1Q,但A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600QA+0.1QA2,B公司的成本函数为:

TC=600000+300QB+0.2QB2,现在要求计算:

(1)A和B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量

(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

解:⑴

A公司:TR=2400QA-0.1QA2

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A

对TC=400000|-600QA十0.1QA2求Q的导数,

得:MC=600+0.2QA

令:MR=MC,得:2400-0.2QA=600+0.2QA

QA=4500,再将4500代入P=2400-0.1Q,得:PA=2400-0.1X4500=1950

B公司:

对TR=2400QB-0.1QB2求Q得导数,得:MR=2400-0.2QB

对TC=600000+300QB+0.2QB2求Q得导数,得:MC=300+0.4QB

令MR=MC,得:300+0.4QB=2400-0.2QB

QB=3500,在将3500代入P=2400-0.1Q中,得:PB=2050

(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

解: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

3.设完全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240Q-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

试问:

(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

(3)该厂商停止营业点

(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解;(1)因为STC=20+240Q-20Q2+Q3

所以MC=240-40Q+3Q2

MR=315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得Q=15

把P=315,Q=15代入利润=1b11;公式中求得:

利润=TRTC=

⑵不变成本FC=20

可变成本VC=240Q-20Q2+Q3

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

(3)停止营'业点应该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

AVC=VC/Q=(240Q-20Q2+Q3)/Q=240-20Q+Q2

对AVC求导,得:Q=10此时AVC=140

停止营业点时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相等,所以只要价格小于140,厂商就会停止营。

(4)该厂商的供给曲线应该是产量大于10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六、问答题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区别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它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即市场对该厂

商的需求弹性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单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条与横轴平行的

直线。由于不管产销量如何增加,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始终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故边际收益曲线和

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

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垄断者代表一个行业,垄断者供应产品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而行业的需

求曲线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价格下降后,不仅

新增加的产销量要按照下降后的价格出售,连原来的产销量也得按下降后的价格出售,因此,从新增一单

位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取得的收益中,减去原有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得到的收益,才是新增一单位产

销量而增加的总收益,所以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则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即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

的左下方。

2.试述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匕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

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

厂商的成本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厂商的行为从而所使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

场价格。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成本是其所提供的产量的函数,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

和边际成本呈现U型。

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卜,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

因此,短期均衡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

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

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V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

否生产?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

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

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

(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VAVC),即价格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

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须停止生产。

3.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长期内为何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长期条件下,各厂商可以根据

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自己的厂房设备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供给

小于需求,有超额利润时会有新的厂商进入;供给大于需求,有亏损时会有厂商退出该市场,当该产品的

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即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产量和

留存下来的厂商数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于是厂商不再改变产量,

新厂商也不再加入该市场,原有厂商也不再退出该市场,从而该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4.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

第一,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有利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所以厂

商无需做广告,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得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第二,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

的接受者,他能根据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生产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

5.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MC=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

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

此时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为:MC=P

6.试述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所

以厂商总会使自己获得超额利润,厂商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的,如果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

长期经营中总收益不能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府给予长期补贴,否则它势必会退出此行业。完全

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

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处于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第6章

一、名词解释题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卜,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

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4.地租是指土地的价格,具体说是土地供给时的土地价格。

5.准租金是指长期可变的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6.经济租金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7.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A

5.B

6.C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E

3.AE

4.ABCDE

5.BCE

6.ABC

四、判断分析题

1.X

2.X

3.J

4.V

5.X

6.V

五、计算题

1.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T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

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问: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

均衡时供给与需求相等:SL=DL

即:-10W+150=20W

W=5

劳动的均衡数量QL=SL=DL=20•5=100

2.假定A企业只使用一种可变投入L,其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为MRP=30+2L—L2,假定企业的投入L的供

给价格固定不变为15元,那么,利润极大化的L的投入数量为多少?

根据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VMP=MCL=W

又因为:VMP=30+2L—L2,MCL=W=15

两者使之相等,30+2L-L2=15

L2-2L-15=0

L=5

六、问答题

1.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有什么不同?

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都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种市场结构,其价格

都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并以此协调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要素市场与产品也有差别,

主要表现在:

(1)供求主体不同;(2)需求性质不同;(3)需求特点不同

2.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的?其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整个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均衡的结果,即由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

点决定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要素的

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MCL(或AML),所以,厂商的要素均衡条件是:VMP=MCL=W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

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

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

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4.如何区分准地租和经济租金?

(1)地租:是指某些素质较高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种超额收入。

经济地租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素质较低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

额收入。

(2)区分准地租和经济租金的关键:如果一种租金与需求有关、与供给无关,且仅在短期内存在,是生

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较好带来的,那么它就是•般准租金;如果•种租金虽然也由需求决定、与供给无关,

但它是需求增加的结果,并非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高所致,而且长期存在,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