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悬念小说专题训练----悬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根腰带

阙玉兰

十多年前,马宝斋去世的前一刻,十来个儿孙围在床边。

七十多岁的大女儿马慧敏悲伤焦虑,舍不得父亲就这样走了,同时她还希望父亲还能有什么话留下。自懂事以来,她一直怀疑自己不是马家亲生的。因为父母对她,比对任何一个弟兄姊妹都好。并且,她发现自己的个头与相貌都跟后面的弟弟相差甚远。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父亲能够亲口告诉她,她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然而98岁的马宝斋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马慧敏悲伤焦急地恳求着:“爸爸,爸爸你还有什么话?"

马慧敏的兄弟姊妹及儿孙们想法却不同,纷纷猜想马宝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留下,毕竟他任过红军长征路过时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回民苏维埃政府的主席,当过土改时的乡农会主席,后来任公社书记,再后来当过县政府副县长、政协主席。为党、为人民艰苦奋斗了几十年。一生辛劳,一生荣耀,肯定攒有值钱的东西。

马宝斋神志清醒,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指着老式衣柜上的那个从来不准人动的上着锁的皮箱。所有人的目光顺着马宝斋的手指,看向那个布满灰尘与裂痕的皮箱,脸上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然而,马宝斋最后无力地用垂着的手指着马慧敏,并且定格于马慧敏身上。

清水洗、白布裹,料理完马宝斋的后事。马慧敏召集弟兄侄儿男女到马宝斋的房间,指挥大弟马慧成从衣柜上搬下皮箱,让所有家人见识一下父亲(爷爷)的宝贝。

马慧敏递上父亲床头柜里藏得很深而且有些生锈的钥匙。二弟马慧林迫不及待地抢过钥匙。大家静静地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死死盯着两人的一举一动,生怕一眨眼皮箱里的宝贝就不翼而飞了。

钥匙生锈,锁同样生锈,弟兄俩折腾了好一阵,好不容易将皮箱打开了,所有人伸长脖子朝皮箱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牛皮纸包裹的圆筒。“该不会是金元宝、珍珠玛瑙、字画之类的宝贝吧?”所有人暗自惊叹着,大气不敢出。

马慧林动作麻利,同样急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剥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牛皮纸,先露出黑不溜秋、毛茸茸的东西。却又赶紧缩回触摸着的手,惊愕地叫唤:“妈呀!"

马慧敏大惊失色:“咋个了?”一家人惊恐万状不清楚那东西到底是个什么。

胆子稍微大一点的马慧成,伸手去抓那黑不溜秋的东西,手到之处,顿时化为粉末:“呀!这到底是啥东西?我没有用力,它就烂了。"

马慧敏非常着急:“怎么会烂,快看看,还有啥子?”

马慧成刨开黑色粉末,显现出一根泛黄的白色布带,他一把抓起,伸向空中,抖动着,所有瞪大的眼睛渐渐看清楚,原来是一根腰带。

马慧敏伸手,仔细观察着:腰带宽窄两寸,大概有一米多长,有些泛黄,模模糊糊看得见两头绣有花,丝线脱离,不知道是什么图案。莫非这就是最常见的羌族绣花腰带?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腰带!"

“腰带?我们还以为是啥子值钱的东西。”

儿孙们非常失望,纷纷摇头,并且一边议论一边渐渐退开。

马慧敏也有些失望,她再次认真仔细地观察着绣花腰带。这是一条当时称之为土白布的腰带,两头确实有用丝线绣的花,从泛黄的丝线看得出,这是一条男人拴在腰杆上的腰带。马慧敏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保存着男人的腰带。

“再看看,底下还有啥子?"马慧敏授意马慧成。马慧成拨开黑色粉末,大声说道:“又有一条腰带!”马慧敏放下手中的绣花腰带,接过腰带,上面并没有什么珍贵物件,这就是一条普通的汉人腰带。儿孙们见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纷纷退出,只留下马慧敏姐弟仨。

马慧林看了看马慧敏与大哥说:“搞不清楚,爸爸藏这些东西有啥用?"

“那你说黑灰灰是啥子?”马慧林又问。

是呀,黑色粉末到底是啥子东西,马慧敏想追根问底,问道:“箱子头还有没得啥子?"

终于,马慧成在最里面发现了父亲熟悉的毛笔字迹,墨迹有些模糊,间断地看出“三……命……敏……”,马慧敏震惊不已,莫非自己的命运竟然跟箱子里的这些奇奇怪怪的腰带有关?马慧林盯着姐姐马慧敏的脸,沉思着:“三"命”“敏"三字很明显说的是姐姐的身世,然而“三”代表什么呢?莫不是三根腰带?那还有一根哪里去了……莫非是黑色粉末?对,黑色粉末,他赶紧抓了一把黑色粉末在手掌上观察起来。咦,粉末偶尔还有断裂的毛,是毛,是牛毛。这黑色粉末就是黑色牛毛毪子腰带,被虫多年蛀蚀化为了粉末。毪子腰带,是当地藏族男人的腰间之物。

太奇怪了,三根腰带,来自三个民族,简直不可思议。正当姐弟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马慧敏的儿子强凯急匆匆地从都市赶回来,他对红军长征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研究。强凯进屋后先招呼母亲后,对舅舅说:“舅舅,让我看看。"

强凯先摸了摸绣花腰带,然后看看皮带,接下来抓起黑色粉末说道:“哈我晓得了,爷爷曾经给我讲过当年红军经过一个寨子的时候,用腰带救起一个掉到悬崖下面的红军遗孤的事。”

马慧敏睁大眼睛不相信儿子的话:“是不是哦?"

马慧林也不相信:“当真听你爷爷说过?那,那红军遗孤在哪里?”

马慧敏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

强凯非常肯定地说:“真的,我当时没有多想,也没有问红军遗孤最后在哪里。”

马慧成说:“就算是真的,为啥子偏偏留下腰带?其他啥子都没有留下,我不相信。"

强凯继续肯定地说:“爷爷说了,正当他抱起红军的遗孤爬上悬崖边的路坎上时,红军的冲锋号吹响了,三个红军战士没来得及收起各自的腰带,就又投入了战斗。”

马慧成不相信,抬头望着侄儿:“是不是哟?"

强凯急切地说:“真的,听爷爷说的。”

马慧成又问:“你爷爷说过没有,后来为什么没有还给人家?"

强凯回答道:“后来,三个红军战士最后在剿匪的时候,牺牲了。”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马慧敏的眼睛湿润了,仿佛看见连接起来的三根腰带悬挂在高空。随风飘荡着,飘荡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马慧敏与其他子孙们进行对比,意在批判这些孝道缺失、重利轻情的子孙们。

B.小说画横线部分采用补叙的方式,叙述了马宝斋的人生经历,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作用。

C.“脸上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这一神态描写表现出众人对皮箱里的东西充满好奇与期待。

D.“非常肯定地说”“继续肯定地说”,小说用肯定的语气强调了强凯所讲的事情具有真实性。

2.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善于制造悬念,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在窗外徘徊

夏艳平

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

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不,应该是感觉到窗外有响动。那响动,轻微,细碎,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但他还是感觉到了。

童子介装着仍在看文件,目光却折向了窗外。从明亮的灯光里看出去,窗外的世界一片朦胧。

童子介把两只耳朵竖了起来。

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

童子介有了警觉。

童子介不能不警觉。他记起来,从他走进这间办公室的第一个晚上,窗外好像就有这响动。

水城是个复杂的地方,前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是被人举报后落马的——有人将他们收受贿赂时的录像,直接寄给了上级纪委。

水城出现塌方式腐败后,上级把童子介从邻县调来担任县委书记。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

童子介轻轻地笑了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难道自己身上有了“缝”?

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窗帘也只是一个装饰,不会闭合的。

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

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感觉,那人应该就在他窗外不远处,来回地踱着步。

“不对呀,他要是来监视我的,见我起身,早跑得没影儿了,哪会还有响动?莫非是来反映情况的?"童子介凝眸一想,觉得有这种可能。前任领导虽然落马了,但案子并没有完全了结,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

童子介缓缓地走出了办公室。

外面有淡淡的月光,但比室内还是暗了不少。童子介把眼睛微微地闭了一下,稍稍适应后才睁了眼往办公楼后面走去。

办公楼后面是一块开阔的草坪。草坪与办公楼之间,有一道约半人高、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绿化带。

童子介看到,从窗口处泄出来的灯光,漫过那道绿化带,落在了草坪上。这样,那块草坪上就有了一块长方形的金色瀑布。

童子介还看到,在那块金色瀑布的边缘,有一个人来回踱着步。他不由笑了起来,自己的感觉还真准呢。

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

那个人走得很投入,童子介怕吓着了他,就站在办公楼的拐角处,轻轻咳嗽了一声。听到咳嗽声,那个人停住脚步,朝童子介这边看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朝着另一端走去。

“请留步。”童子介赶紧喊了一声,那个人就停了下来。

童子介一惊,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老人。

童子介愣怔半天才说:“老人家,您有事吗?来,跟我进屋吧。"老人摇了摇头,说:“没事,睡不着,我随便走走。”

童子介说:“正好,我也睡不着,我陪您。"老人说:“那哪儿行啊?你明天还有事,不像我这个老头子。”童子介说:“没事,反正睡不着。"

童子介陪老人在草坪上慢慢走着。老人问童子介:“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儿怪,这夜半更深的,还在这里瞎转悠?”童子介说:“没事,老人多转转有好处。"童子介说完,听到老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沉默过后,老人告诉童子介,他是刘清明的父亲。童子介又是一惊,刘清明就是水城刚落马的县委书记啊!

老人说,刘清明读书很聪明,中考考了个全校第一,上了县一中。一个农村孩子能上县一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他把刘清明送到学校后,就去深圳打工,他要为刘清明攒足上大学的学费。

三年后,老人把学费攒足了,可刘清明落榜了。刘清明母亲去世得早,他去打工后,刘清明没人管教,整天跟几个坏孩子搅在一起,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老人无奈,就辞工回家,陪着刘清明复读。这一年,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说到这里,老人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我真是糊涂啊!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

老人抬手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我知道,现在后悔也迟了,可每天夜里,我还是忍不住要来这里。我真的希望,屋子里面坐着的,是他。"

老人说话时,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也写出了童子介耳力之强、警惕性高。

B.老人对身份的交代,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县委书记落马的内容;而对老人走路规律、所走线路的描述,照应了题目中的“在窗外徘徊"。

C.结尾时的“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透露出老人复杂的心理,同时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D.小说的故事情节极简单:童子介夜晚工作时听到窗外有响声,出来遇一老人并与之进行了对话。但它以小见大,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2.小说情节简单,却多设悬念,颇有引人入胜之功,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姜氏胡辣汤

森林

①在隐阳城,人们的早餐大多是胡辣汤。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葱花,淋上香油,再加点儿醋,一碗下来,让人满头冒汗,赶走早晨的清冷。

②外地人到此,都会慕名品尝胡辣汤。而品尝之后,觉得这汤太咸、太辣、太烫,就很是疑惑当地人为何单好这口。

③隐阳地理位置特殊,有两条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地。商船多,商客多,船工多。船工天天在水里搏击风浪,水冷,性凉,属阴;而胡辣汤温热,料辛味辣,性温,属阳,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船工多嗜酒好辣,胡辣汤也是先为船工所喜,渐渐蔓延流传开来,成了隐阳当地必不可少的早餐。

④隐阳最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胡辣汤店。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⑤为什么要排队呢?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

⑥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

⑦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

⑧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⑨姜中良就笑而不答了。

⑩每天,姜氏胡辣汤还是200碗,卖完之后,清扫柜台,关门闭窗,姜中良拿起钓鱼竿,去沙、湟河交汇处钓鱼。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一直都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歇业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成了隐阳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地方志办的《隐阳志》最后确定了歇业的原因,相对主流的说法是:为表明心志,表明不与侵略者合作的立场,而歇业。地方志还提到,受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那是店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年轻的姜氏兄弟三个分家了,一时间,城里出现了三家姜氏胡辣汤店,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哥哥姜大良的胡辣汤店在牛行街,弟弟姜小良的胡辣汤店在火车站。

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姜大良店不做限量;姜小良店铺人多便涨价。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似乎要落伍了。

初时也有人说姜中良傻,但过了两年,另外两家胡辣汤店渐渐就不行了,人们还是认姜中良的这家店;再以后,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

多年过去、隐阳的胡辣汤店也换了不少的商家,但姜氏胡辣汤店一直人气爆棚,这里面的道道,好多人至今还看不透。疫情肆虐,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餐馆取消堂食,允许线上售卖,一时间,城市像是按下了暂停键。

按说,姜氏胡辣汤店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歇业休息,但姜中良仍然开业了,不过这次开业却是大门紧闭,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

有人就闷了,姜老板,咱这不是每天限量200碗吗?

姜中良说,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不是没有改过,我爷爷就曾经改过,在受降的那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姜中良“笑而不答"、每天卖完后就去钓鱼,说明他是一个固持己见、不重名利、随遇而安的人。

B.地方志办的董老师花了三年时间才确定抗日期间歇业的原因是表明他们不与侵略者合作的立场。

C.姜氏三兄弟分家后,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都不样,最后老二姜中良的店成为了家族的品牌。

D.姜氏胡辣汤受降日和疫情期间都改规矩,说明姜氏胡辣汤的经营者都有原则、有底线,有坚持。

2.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设置悬念。请找出其中三处,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舱里的钟声

(英国)希区柯克

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位上的那个大高个,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我说。

他微微一笑:“对,我不是在逃亡。”

就从那时起,从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之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手紧紧抓住我们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

我十分镇静地站起来。我看到山姆头上行李架上的公文包。

滴答声来自那个皮包。它的声音像打鼓,每一声似乎都要毁掉我的生命及飞机上其他四十几个无辜的生命。

我看看那个公文包,没敢碰它。没错,是定时装置,但谁能说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也许把它取下就会爆炸。

一分钟过去了,山姆问:“找到没有?”

我无言以对。一个小男孩在山姆前面的座位中十分不安,他说:“妈妈,我听到时钟声。"

一位空中小姐端着一只盘子走过来,她停在我座位旁边的走道上,侧耳倾听。“那是你的吗?”她的微笑是牵强的,“我想里面是一只钟吧?"

“那不是我的。”我贴近她耳朵轻轻说,“小姐,它可能是一只炸弹,坐在窗边的是山姆。"

她听了我的话急忙走向驾驶舱。山姆看了看我。一会儿从麦克风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我是机长,十七号座位上头那个没有标签的皮包,不论是谁的,请声明……”

那滴答声在我耳里如打鼓般响。乘客的脸全转向我们。机舱内有谈话声,但没人承认那只公文包。

山姆的额头上出现了豆大的汗珠,说:“该死,它什么时候爆炸?"

机长出来了,非常镇静,不动声色。他瞧瞧公文包,注意地听听,通道那头有位男士站起来和他说话。“请坐下。”机长说。

突然有个人说:“炸弹!"

乘客们都站起来,向前舱后舱乱跑。

纷乱中,我迅速告诉机长说:“我叫托尼,私人侦探,我正带这位山姆到华盛顿去作证,假如他能证明塔克兄弟帮在中西部的所作所为的话,就会消灭一个犯罪集团。”

“我们可以把它丢出门外。"机长说。

“那机舱能保持正常的压力吗?”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装置,改变压力可能会引发炸弹爆炸。”

机长点点头,他抬高声音大叫:“诸位请各归原座,假如我们能紧急降落……"他头一次表现出惊慌,“天哪,等一等。”他看看手表,“七点十九分。"自从滴答声开始,已过去几分钟。

“我们需要的是四千米的跑道。在新阿巴尼附近有一个小机场……”

他向驾驶舱冲去。几秒钟后,我们系上安全带,飞机准备紧急降落。

庞大的飞机俯冲着滑翔,发出很大的声响。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风向塔,两个小小的孤寂的棚子,三辆闪闪发亮的汽车等候在跑道边。

那三辆黑色汽车在等什么?

我觉得面部肌肉僵硬,傻兮兮地冲山姆笑着。他皱着眉看着我,同时抹抹额头的汗水。

我越过他的头,伸手取下那只公文包,他吃了一惊,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

我夹着公文包,来到驾驶舱。

副驾驶在驾驶飞机,机长看看我和公文包:“你疯了吗?"

“我差点成了傻子。”

飞机正在滑落。

“马上飞离机场。"我说。

那位副驾驶不理我。

此刻我做了唯一能使他们听话的事,我举起手中的公文包,要把它砸在机舱壁上。

机长伸手要抓我,但没抓住。我打开公文包,里面有一只静悄悄的小钟,还有一只噪音很大的钟。小钟牵动大钟,七点十分开始作响。

就是那样,没有炸弹。

“他们知道你们的一贯作风,”我说,“他们估计你们不敢去动那枚定时炸弹,假如你们听见它在七点十分开始响的话,你们就会在这里降落,那三辆汽车在这荒凉的机场停着,是在等候山姆。"我说,“现在请你们通知警察逮捕他们。”

山姆按照规定的时间抵达华盛顿,并且由于他的作证,警方破获了一个犯罪集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首句“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为故事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接下来的情节主要在这狭小的机舱里进行。

B.当有人喊出“炸弹”时,乘客们开始陷入混乱作者描写这一情景,充分体现了小说谣言可畏这一题思想。

C.当“我"要把发出“滴答”声的公文包砸在机舱壁上时,“我"已经十分肯定包里没有定时炸弹,这一切只是一场阻止山姆去作证的阴谋。

D.托尼要护送证人山姆到华盛顿作证,但旅途并不顺利,在托尼和机组成员的恰当处理下,有惊无险,证人安全抵达华盛顿。

2.希区柯克被称为悬念大师,他常在故事中设置很多悬念。假定本文中山姆参与了“定时炸弹”这一阴谋,请结合文本,从请节方面对这一悬念的假定予以合理说明。

【答案】

一、1.A“意在批判这些孝道缺失、重利轻情的子孙们"错误,这些子孙们并非缺失孝道、重利轻情,马慧敏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身世一直存疑,与其他人对财物的关心相比,她更急切地想知道关于自己身世的真相。

2.①小说开篇叙述马慧敏怀疑自己的身份,而马宝斋临终时把手指指向马慧敏,这为读者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马氏兄弟从皮箱里没有发现金银珠宝,而是陆续找出三条腰带,引起众人的揣测,情节环环相扣,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

二、1.A“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错误,“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是童子介的主观感受,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